寻找个性美点,解读文学作品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god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学作品以具体形象表现生活,以热烈的生活情趣吸引读者。不同的作品以不同的艺术个性和表现手法,融入了作者独特的生活体验和情感,在给学生解读文学作品时,要努力寻找个性美点,挖掘作品内涵,感悟作品情景,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和运用水平。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才能完成语文新课标所赋予的任务。
  关键词: 文学作品 个性之美 解读方法
  文学作品以语言为工具,以各种文学形式形象地反映生活,表达作品对人生、社会、自然的认识和情感,以唤起人的美感,给予人的艺术享受和有益的启示。它与非文学性现代文的最大区别在于形象性和情感性。因此,对文学作品的教学不能泛化解读,不能异化为考试的工具,而背离了新课程标准对中学生提出的阅读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会;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如何让学生走进文学作品,从各个层面和不同角度完成解读文学作品的任务,提高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是值得每个语文教师商榷的一件事。为此,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尝试和比较,认为结合生活体验,寻找个性美点,感悟文学作品,是提高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力和完成文学作品教学任务的较好渠道。
  一、寻找语言之美
  面对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几十篇文学作品,尤其是选入教材中的优美古诗文,如何让学生阅读、领悟和获益,达到工具性和文学性兼收并得的效果,为师者必须做到匠心独运,不能仅靠简单的翻译和耗时费力的盲目背诵。
  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具有双重目标,一是语言教育目标,二是文学教育目标,其中语言教育目标是首要目标,这是由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决定的[1]。然而诗的语言又是“对普通语言有组织的违反”(摘自俄国诗学家雅各布森的《何谓诗》),呈现出一种不合常理的“非逻辑”特征,由此造成一种语言的疏离与陌生感,使本来熟悉的对象变得陌生,阻断了我们对语言的习惯化感知方式,延长了感知过程,从而让读者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到了艺术的新颖别致,获得了独特的审美感。例如,杜甫诗歌“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便是典型的例子,按照一般语言规则这句话不合逻辑,不可理解,但在诗歌中却能达到特殊的表现效果[2]。基于诗的语言表达非常理性且又承载、浓缩作者情感的这一特殊性,在古诗文阅读教学中,我认为首先必须从语言入手,寻找语言美点,让学生咬文嚼字,感“语”悟“文”,入境怡情,内化提升,产生情感共鸣,寻找艺术美感。如教《春夜喜雨》,只要抓住诗眼“喜”来品味,然后抓住关键词“知—发生”、“潜—润”、“俱—重”解读就能让该诗歌的意境在学生的眼前展现。读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我抓住诗眼“绿”,整首诗的无穷韵味就体现出来了,“绿”字写出了春风的色彩,使无色之物生动化、形象化,让人想到春风这支绿色画笔吹到哪里就把哪里染绿,吹到哪里就给哪里带来勃勃生机。析马致远的《秋思》小曲,我紧紧抓住“枯、老、昏、古、瘦”这些最能够表现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最能融入作者情感,也最能勾起学生想象的意象之词,与学生一起赏析品味,尤其是“瘦”字,学生通过老师的点拨,再结合自身對生活的体验,真正体会到作者路途跋涉之艰辛,求取功名之困苦的无奈心理。
  通过对生动凝练形象的艺术语言的分析品味,既使学生受到了文学作品的情感熏陶,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只有这样,才不枉古人“合成一个字,捻断数根须”的苦心和“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美谈;只有这样,无声的古诗才会有色彩,才会有声响,才会有画面,才会有气息,才会有情味;学生才会记忆,才会喜欢,教师才会实现文学性和工具性统一的目标要求。
  二、寻找文情之美
  选入初中语文课本的文学作品都是文质兼美的,其情感人至深,其理益人非深。教师在备课中,应该深刻体味课文的“情”,领悟课文的“理”,然后在课堂上“情动于中”、“理存于内”,将这种“情”和“理”传导给学生,内化为学生的“情与理”。我在上朱自清的《背影》一课时,抓住了“情”让学生感悟作品。
  当讲到父亲爬月台为儿子买橘子的背影处时,教师发现学生一个个木然地听着,阅读课文时,也干巴巴的,似乎找不到感觉。此时我意识到学生刚进初中,知识贫乏,阅历短浅,加之时代隔膜、年龄差异等诸多因素,很难领会作者当时所表达的情感的微妙之处,甚至对作者的某些情感不理解,作品与学生有一定距离,而老师是学生心目中最崇敬的长者,面对学生的“木然”就需要“导”出情感打动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我立即调整了课堂教学的思路与节奏,紧扣文本内容,结合生活实际,针对性地描述迎来送往的既平常又感人的画面,勾起了学生心目中所见所闻或者亲身经历的回忆,然后叫个别学生发言,并配以音乐。当整个课堂沉浸在“情”的氛围中的时候,我把学生的情绪带回到作品中。
  此时,全班学生满含激情朗读课文,读着读着有几位学生情不自禁地掉下了热泪。可见作品的此情此景完全化为了学生的我情我境,学生从中受到情感的陶冶。这里,生活中的“情”接通了作品中的“情”,同时学生进入课文,与作者角色换位,“经历”和还原了作者构思行文的心理操作过程。父亲的爱子深情,儿子泪水中交织的感激、怜爱、愧疚等思绪,以及朴实的饱含深情的语言都从中得到领悟和启发。
  当学生被课文的感情打动后,我有意识地激励学生结合作品内容进行类比联想,学生由课文中的“背影”很快想到了“妈妈的手”、“爸爸的脸”、“奶奶的眼睛”、“爷爷脸上的皱纹”等典型事例。这样,学生从作品和生活两条渠道受到审美情感的陶冶,领悟了作品内涵。由此可见,文学审美情感的培养,是一个动态的渐进过程,贵在一个“动”字。只有教师体味作品时,受到感动,才能有效地触动并调动学生情感,使学生发现美,感悟美,并将这种美不断净化、升华,逐渐积淀为高尚的审美情感。有了美的发现和感悟,对作品的阅读就非常容易,达到提高欣赏能力的目的。   三、寻找文理之美
  以情感人和以情移人是文学作品的重要功能,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感情,感受作品中的特定氛围,除了对作品,包括词汇、句段、节奏、韵律及其包含的情感进行直感的把握,把作品中的可能性空间加以具体化展开外,在阅读过程中,读者还需通过视野融合,用自己的审美经验和想象填充和改造文本。我在上《海燕》一课时,借助多媒体巧妙地将音乐和影视引入语文课堂。通过播放贝多芬《月光奏鸣曲》和海燕搏击风浪的画面,感受海燕在暴风雨“将来”—“逼近”—“即临”时以乐观的激情和必胜的信心“渴望”着暴风雨的到来。再将“激切的急板”的乐曲和背影画面配上抒情朗读,情境点拨,让学生在热烈而激奋的乐曲声中,体会海燕搏风击浪,以胜利的预言家的姿态,热情呼唤暴风雨的到来的信念。再通过学生初读、熟读、精读的过程,诱导学生认识来自社会底层、深知底层人民疾苦的高尔基,是如何触摸到刚刚开始跳动的新时代脉搏,以敏锐的艺术感悟力创造出了“海燕”的艺术形象,欢呼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为无产阶级唱出了一曲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以此让学生领悟:作品通过暴风雨即将来临前的几个场景,刻画“海燕”这一象征着大志大勇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形象,表现一种坚强无畏、豪情万丈的革命理想主义精神。最富有感染力的是教师示范性配乐背诵重点语段,引发了学生的感情共鸣和思维火花。学生在教师的诵读中,不知不觉地入情入境,伴随着乐曲诵读起来,不难发现,幻化在学生周围的不是课堂的你我他,而是海燕搏击风浪的画面。这一情景设计,与其说是对创作者意境的理解,不如说是一种新的创造。课后,当学生再以审美态度欣赏作品时,在他们身上所唤起的不仅是感情,还有感知、认识、理解和判断事物的能力。这种认识判断能力的培养,不是其他思想道德课所能够代替的。这就验证了文学作品不仅能用感情感染人,还能用感情改变人、提高人。这种方法,将文学作品中的文理抽象性活化为可听、可视、可感的东西,让学生真正走进文学作品,更好地提升自我,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寻找拓展之美
  文学欣赏是读者通过想象力进行的艺术再创造,教师可以寻找拓宽的空间,譬如提示学生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类比,不同读者之间的类比,作者与生活之间的类比联系起来,重塑作品中的情境,然后设身处地以作者或作品人物的身份“生活”在这种情境中,这样就比较容易与作品进行情感沟通,产生共鸣。如在指导青年教师上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时,为了更有效地发挥学生在美读中的想象力和提高体验水平,教师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后,请学生选代表担任导游,这是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创造性动机的良好开端。果然学生不仅有声有色地运用总说和分说的结构解说了课文,还发挥了丰富的联想,争先恐后地上台当“导游小姐”、“导游先生”,将苏州园林的布局美、配合美、映衬美、层次美生动、形象地介绍给“游客”,使“游客们”仿佛置身于苏州园林的美景中,真切感受到:无论使游览者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更可贵的是导游们以鲜明的个性色彩和主动精神,积极发现一些东西,甚至是一些隐藏在课文外、连作者自己也未曾认识的东西。这就充分说明了文學作品的意义并不是在作者写完文本时就已产生的,而是在阅读过程中才由读者完成的。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再次触发学生新颖、独特的见解,教师又展示“山城夜景”图片,让学生介绍“山城夜景”的特色,学生纷纷要求担任导游,创造性地运用课文所学知识,精彩地讲出了“山城夜景”的美及突出特点,这是学生听完前面“导游”的解说由此及彼的生发、联想能力的再次展现,也是学生美读课文,“情”“理”类比——创造美的一次检验。
  寻找个性美点,还可以从表现手法着手,或从个性感悟着手。总之,结合学生体验,寻找个性美点,感悟文学作品,是我在教学中最好的尝试。其实从美点入手后,培养学生的情感,逐步培养学生对美的需求和美的创造,是教师不可忽视和缺失的一大任务。
  参考文献:
  [1]阎立钦.语文教育学引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5:181.
  [2]余虹.文学作品解读与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1-01.
  [3]王飞翔.初中现代文文学作品教学的困境与出路[C].2009-09-01.
  [4]李梅林.文学作品阅读思路教学[J].语文学习,2010(6).
其他文献
[目的]为33°N旱茬麦丰产提供依据。[方法]以烟农19为试材,研究不同播期和密度对成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的影响。[结果]随着播期的延迟,单位面积成穗数呈下降趋势。在
数学教学很讲究推理性,逻辑性,也讲究技巧性,创新性,如何培养学生融情与教学,乐学于数学,这既取决于老师有教学艺术性的水平高低,教学手段是否有所创新,当然也取决于学生学习
在分析化学实验中,以食品安全、饮用水达标、化妆品危害等这些源于我们身边的种种问题为实验教学项目,学生针对具体的分析测试对象、查阅文献、拟订实验方案、找到解决问题的
实验是学习科学必要的手段,生物实验是让学生形象地认识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了解生命活动规律;能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培养他们观察思考、动手动脑、分析总结的能力,
目的 探讨支持性心理疗法联合运动疗法对住院老年抑郁症患者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抑郁症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25例.
目的: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塞恢复期的效果观察及有效率影响观察.方法:设置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60例脑梗塞恢复期患者,以对患者采用护理方法之间的差异进行分组,每
摘 要: 为提高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学习《微生物学检验》课程的积极性,加强微生物学检验教学与临床的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文章从优化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模式、综合能力培养和建立科学的合理的考核制度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以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医学检验技术 微生物学检验 教学改革  《微生物学检验》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1],本课程具备专业性强、实践性强、临床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湘西)位于湖南省的西北部,现辖泸溪、凤凰、古丈、花垣、保靖、永顺、龙山、桑植八县和吉首、大庸两市。这里山势险峻,风光绮丽,资源丰富。
《美国的悲剧》和《土生子》是两部经典之作,小说中的主人公克莱德和别格都是美国二十世纪的青年,作为不同的人种,在成长的历程中确实有相似的人生经历。两个年轻人生活的状
摘 要: 本文针对目前大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教学班级和教学内容两个方面提出了对大学数学进行分层次教学方法改革的策略,并阐述了分层次教学在大学数学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大学数学教学 分层次教学 教学改革  大学数学是理工科各专业最重要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多门课程。这些课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有关数学理论、数学知识与数学方法,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