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正为核循道而行

来源 :江苏教育·书法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u1984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长桥中心小学书法课程重拾和追寻结构严谨的唐楷教学之路,顶层设计书法课程,借助唐楷具有的传统艺术魅力和情怀,以正为核,以正帖立基,以正姿立规,以正气立德,来涵育学生专注的习惯、坚强的毅力、高尚的情操,为学生品格提升奠定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书法课程;以正为核;循道而行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09(2020)13-0069-04
  【作者简介】陆菊娥,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长桥中心小学(江苏苏州,215128)副校长,高级教师,吴中区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长桥中心小学,在风光秀丽的苏州南城石湖景区东侧。当你驾车由南向北行驶在苏州友新高速路上时,右侧闪过一排靓丽的建筑,“长桥小学”四个大字会扑入你的眼帘。这是一所百年老校。一百年的传承和积淀,一百年的探索与创新,让这所小学呈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如同面对一幅古典书法名帖,温婉质朴,又秀雅端庄。
  文化立魂,质量强校,特色增辉——这是长桥中心小学近年来越来越明晰的办学追求。近些年关注长桥小学的人们惊喜地发现,这所百年老校又有了新的亮点。在中国象棋智运课程、天文观测科技课程这两大特色鲜明、成效卓著的校本课程基础上,以书法教育为重心的艺术特色课程,又逐渐在区域内树起了一面醒目的旗帜。
  作为汉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华民族最具个性的传统艺术门类,书法教育是受到许多中小学关注的校本课程建设内容。如何深刻认识书法教育的意义和目标,如何结合学校自身实际合理规划课程方案和落实课程建设,如何准确把握课程建设的价值取向,从更本质的高度去彰显课程的校本特色,这些都需要我们去认真思考和积极探索。多年的书法教育课程,我们仿佛澄湖映风柳、碧水涵行云,呈现出一幕灵动悠远的长桥倒影。

一、充盈书法教育的课程内涵


  开发建设书法课程,在小学生中普及书法教育,对提高小学生的汉字书写和书法欣赏能力、审美情趣、文化涵养,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文化自信,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书法之道,亦为人之道,养成做事有条理、学习要坚持的习惯,知道做人要踏实,争做“端行向上,善思多能”的长小娃,为其他课程的学习打好良好的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书法课程的开设,促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信,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

二、建构书法教育的课程框架


  基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以及学校可开发的资源和教师的兴趣、特长,学校在坚持国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建构了书法课程体系,丰富了校本课程,给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促进了师生共成长。
  (一)分类规划课程目标
  书法教育的过程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正确掌握书写技能、书法知识,形成书法能力并最终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过程。根据学校师资条件和学生实际,开发建设两类书法课程,并设定不同的课程目标、教育内容和考核标准。
  1.纯粹书法课程。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性进行划分,可分成相对独立的三类:书法训练课型、书法观赏课型以及书法理论课型。书法训练课型重在讲与练的时间配比和讲练的前后顺序变化,要着重把握好讲授、示范、练习与辅导几个主要教学环节。历代著名碑帖的风格类型、传承与发展,当代各类书法作品的优劣和雅俗,则构成了书法欣赏课的主要内容。而对于书法理论课的讲授,教师要充分把握和了解小学生的书法知识、书法理解层次以及审美层次等,对书法文化、理論进行讲授、梳理。此类课程以书法专职教师及外聘教师上课为主。
  每周三中午的写字课,语文教师加强写字教学,通过教师的悉心指导,学生都能把字写好。教师坚持写字姿势、执笔方法的指导,直至每个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循序渐进地进行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的书写指导,使每个学生掌握写字的基本技能。每周五下午进行校本课程书法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接受的能力和完成练习任务的情况,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对于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这样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2.“X 1”多元课程。
  学校探索“X 1”文化课程渗透与融合,X是语数英音体美等其他学科,1是某个书法文化元素,将书法元素选择性地融入各个学科教学和活动中,按照“基础性、趣味性、科学性”原则,在课程和活动中渗透书法文化。无论哪个学科都要求学生字迹工整、美观。书法教育可存在于每个学科中,书法蕴含的大智大美,需要教师有一双慧眼,敏锐地捕捉到适合书法教学的时机,渗透、融合,进行大课程教育。
  (二)呈现活动课程形态
  学好书法,写好汉字,既是学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也是学生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书法课程的基本特征是充分的活动化。严格地说,小学的书法教育不是一个知识型和概念性的课程,而是一个由实践、训练、展示、竞赛、欣赏等组成的活动性课程。
  其一,组织书法等级考试。学校根据区教育部门的安排,积极组织师生参加每学期的书法等级考试。近三年来,四千多学生、近百名教师参加书法等级考试,很多师生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其二,开展线上书法活动。与校外书法机构“吴韵翰墨”合作,每个年级、每个班级积极参加。通过他们开设的网站,利用专门的书法系统,学校每周定期开展书法讲授、练习、反馈评价,积极参加一系列的书法评比、展览活动。
  其三,打好硬笔书法基础。课程努力体现覆盖全校师生的“人人写好字”班集体硬笔字比赛。每学期同年级开展此项活动,同内容、同时间进行比拼,最后选择优秀的班级参加更高一级比赛,以此激励学生练好字。
  其四,参与大型书画展览。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书法展览,开阔学生视野,促进了学生在书画方面与名家的学习与交流,营造了更加浓郁的艺术学习、研究氛围。   其五,融合节庆赠联习俗。根据地域特色,每到节日,尤其是春节,家家户户要贴春联。学校利用这个风俗,组织学生开展“赏春联、写春联、进万家”活动。
  其六,引入书法名家资源。邀请书协的书法家到学校定期进行即席挥毫,当场示范,指导教学,使教学与观摩融为一体,引领学生走入书法艺术的神圣殿堂。
  (三)实现多元课程评价
  1.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评价要素包括教师对书法课程的理解能力、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整合能力、在具体实施中的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教学实施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能力等,评价的内容比较广泛。
  2.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方法是多样的。具体如下:实行多次评价和随时评价、“档案袋”式评价策略;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家长评价等横向评价;利用互联网尝试校本课程电子平台化评价策略;采用定向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
  3.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构建一系列评价标准,促进教师的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主动接纳和认同评价结果,自觉改进工作和学习过程中的行为,实现自我发展,提升书法课程的执行力。

三、升华书法教育的课程价值


  书法教育,对于中国人而言,不仅仅是一种技能的习得,也是一种文化的修炼,更是精神的陶冶。几千年来,从识字伊始,即以此导引蒙童学子,在书法的不断习练之中去体验、践行、领悟,将规矩、修养、审美、养性、怡情融为一体。
  (一)正帖立基
  学校的书法课程内容考虑到各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硬笔书法教学为起点,逐步过渡到软笔书法教学。根据学校的发展情况编印了校本书法课程字帖,既有硬笔书法,又有软笔书法,都是以正楷正帖为主。
  学校选用的《小学生硬笔书法入门·楷书基本笔画练习册》的特点是先描摹,后临写。按照“看准确、抓字形”的要求,使描出的字与帖字形似,经过反复描写,熟悉笔画先后顺序和运行笔迹,逐步加深图像记忆,最后再临写,达到神似。经过一笔一画的规范训练,学生能静下心来,求稳求实,为写出一手好字打下坚实的基础。
  唐代楷书法度严谨,笔力遒劲,名帖荟萃,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褚遂良在众多书法家中脱颖而出,他们创造的颜体、柳体、欧体、褚体精妙绝伦,成为楷书书法史上至今无人逾越的高峰。元代赵孟頫虽出世稍晚,但他所创造的赵体洒脱圆润,劲道飘逸。所以学校就选用这五位楷书大家最有名的碑帖为主要教学范本。为帮助学生能深刻理解碑帖的用笔特点和字形结构的搭配,学校选用的字帖筛选的范字在原帖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特殊的处理,已翻制成墨迹,并配以米字格,更适合于低年级的书法初学学生使用。
  (二)正姿立规
  书法教师根据学生年段特点分层教学:低年段学生侧重练习写硬笔字的基本笔画;中年段学生侧重临摹名家名帖字体结构,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高年段学生侧重临摹名家名帖书法,了解各大流派的艺术风格,进行初步的书法创作练习。在整个书法教育中,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书法是门高深的学问,不可能一蹴而就,终其一生也许也只能学其皮毛,因此学书法要心存敬畏之心,掌握正確的执笔、运笔方法,了解结构的疏密、运行的缓急、气势的强弱等,学习正确的读帖方法和临帖方法。如看笔迹,悟其运笔过程,看结构悟其组合规律,临帖时“字数宜少、遍数宜多”。通过一系列严格的学习及书写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与书写卫生习惯。
  在持久的练习过程中,学生难免气馁、松懈,教师可以通过“笔冢”“墨池”“潜心苦学墨当饭”等充满趣味性的书法家故事激励学生不要放弃,要把它当作挑战,只有迎难而上,才能攻克它。通过书法教育,教师始终要让学生努力追求坐姿端正的平稳美、书写态度的庄重美、书写过程中的静和美、长期练习的韧性美。引导学生把每个字写得端端正正、规规矩矩、富有活力。
  (三)正气立德
  宋代书法家苏东坡说:“古人论书者,兼论其平生,苟非其人,虽工不贵也。”古人强调“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之所以流芳百世,始终被后人称为“书圣”,尊为学习的楷模,原因就在于“右军人品高,故书入神品”。宋代书家蔡京,其作品后世能知能见者甚少,原因之一就是人品低劣。
  中国传统书法的审美和品评是以书法家的人品作为评判的基本标准,所谓“学书立品”,即推崇书品人品俱佳的书法家。书法家只有“品高”,作品才会有“清刚雅正”之气。事实告诉我们,要使书法艺术作品格调高古,就必须培养自己高尚的人格品质。人品不好,书艺很难进入一定境界。品格高、德行好,书法作品才会有更高层次的内涵。
  我们在书法教育的课程内容中,比较注重把古代书法家的生平故事融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走近这些品格高洁富有人格魅力的书法家:刻苦治学的王羲之,刚正不阿的柳公权,气节刚强的颜真卿,疾恶如仇的郑板桥……感人的名家故事,高尚的品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很好地实现了在书法习练中渗透品格提升的教育目标。
  长桥是一座古桥,石栏布满青苔,条石留下屐痕。在现代化的城市背景下,它不固执,也不趋时;坚守着一份从容,陪伴着两岸晴沙。书法教育校本课程建设的长桥倒影,便是这样的一副模样。
其他文献
【摘 要】刘海粟小学在艺术大师“一等”精神的鼓舞下,坚持艺术教育特色办学近20年,曾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十余项国家级、省级荣誉。因为有如此基础,通过“落实政策要求,强化书法教育”、“重视队伍建设,配备专职教师”、“培养学生素养,提升书法水平”、“改良评价方式,促进自觉发展”、“创新德育活动,开展德艺教研”等措施,海小的书法教育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成为江苏省首批书
摘 要:本文通过对课本上一道例题表达式中正负号的质疑,结合教学实践中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题时应该注意的正负号问题,让学生深刻掌握规律,减少错误的发生,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关键词:动量守恒;正方向;速度;正负号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7)6-0040-2  动量守恒定律是高中物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物理考查的重点和难点。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教
摘要:云计算技术的成熟,使得人们已经进入了云计算3.0时代,以云原生和重构业务为主要特征的云计算时代更聚焦于应用的云化和敏捷开发,主要的代表技术容器技术使得云计算的3.0时代成为新一代互联网的发展趋势。该文重点研究了容器技术Docker技术的镜像管理中心Harbor的后台存储的高可用性,使得Harbor的后台存储更加的高效敏捷和安全。  关键词:容器技术;Harbor;高可用性  中图分类号:TP
摘 要:通过对比分析《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一节的三种教学设计,就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提出教学应“鱼”“渔”“欲”兼收并蓄的建议。  关键词:课堂目标;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6)9-0077-3  1 教材的编写意图  本节教材编者意图安排2个课时完成教学任务,预计通过
萬旖灵
期刊
【摘 要】为了摆脱当下学生学书时出现的“练着练着成了抄写,写着写着随了前尘”的现象,对读帖教学进行了实践,总结出了基于主笔画的有形之读,即用学生的眼睛观察,借学生的嘴巴描述接地气的口诀,让学生亲近字形;物象体察,领悟神韵的无形之读,通过字形与物形的联想与对照,知书写之味;巧观异同之处的比较,品基本笔画之妙,知间架摆布之理,明穿插谦让之美,于读中玩味,在练中悟法。  【关键词】读帖教学;实践体会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这首美妙精巧的儿童诗《小小的船》,用富有独特情趣的语言激发起孩子对夜空无限的遐思。吟诵着它,能引起几代人对美好童年的群体记忆,它就是叶圣陶先生的作品。  叶圣陶(1894-1988年),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生于文人辈出的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语文”这个
古老而又现代的常州,在寻求提升文化软实力、打造文化强市的背景下,多力并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特别以书法教育为抓手,深入实施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常州教育的大地上,书法教育犹如雨后春笋,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喜人局面。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常州创建了百所书法特色学校,培养了千名合格书法教师,发展了上万名常州市书家法协会青少年分会会员。2015年,江苏省教育厅首次遴选公布了
“涵养基本素质,提升课堂品质”——第13届江苏省“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的主题,精准地指向了课堂教学的本质。因此,我们把本课的教学目的研定为“许学生一个生长的晴空,让学生在课堂有看得见的生长”。围绕这一专题,刘老师改进了教学设计。几番磨课之后,我们也收获了很多感悟。  一、激趣,引发生长  激发学习兴趣,不代表没有原则,没有技巧,没有底线,千万不能理解为只言“趣”而不谈“学”。因此,我们
对话嘉宾:1.李响,第12届江苏省“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书法)评委,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南京致远外国语小学校长;2.张玲珑,江苏省常州市武选区刘海粟小学发展中心副主任,书法教师,第12届“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书法)一等奖获得者。  【关键词】杏坛杯;人在课中央;教材  【中图分类号】G2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