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科学教学是引领学生打开对世界认知的过程,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教学,更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素质教学观念的指导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科学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针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分析,积极探究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传统的教学与观念逐渐难以适应现代教学需求。为提升教学质量,近年来我国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逐渐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小学科学是培养学生世界观的有效途径,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教师应当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探究现代教学方法,通过长期实践应用,发现在科学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有效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分组探究
1.传统的分组模式分析
在过去教学活动中,一些教师也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但难以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主要是分组方法不当所致。教师就近分组,这种分组方法多是根据学生的座位进行前后座位或是临近座位分组,教师不能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进行深入了解,采用这种分组方法难以使学生取长补短,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自由分组,部分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分组,虽然尊重学生,但是容易出现学生根据同学关系进行分组,出现学习能力强弱悬殊的分组情况,甚至極少数学生难以找到合适的组员,导致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的降低。
2.提升分组的科学性
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为保障教学效率与质量,应当确保分组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教师在分组前应当对学生的个人情况进行深入了解,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性格特征进行科学的分组,使各个小组能够处于公平状态,学生之间互相取长补短,在合作学习探究过程中发挥思维优势,营造良性竞争环境。笔者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会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学习能力等情况进行详细了解,设立能力较强的学生为小组长,使其充分发挥带头作用,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
3.培养学生协作意识
在现代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小学科学教学应当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思维意识,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应当注重对学生意识的培养,充分给每一位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例如,在《生命之源—水》的教学活动中,笔者会进行一定的知识拓展,为合作小组设立问题进行探究,由于水资源所涉及的内容较多,单个学生不可能回答完全,笔者让使其他同学进行相关的补充,小组之间互相提示,争取给每个同学展现自我的机会,并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使学生认识到不仅要对自己负责,更要考虑集体利益。当面临小组意见产生分歧时,教师应当给予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学会倾听与分析,避免学生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的情况,实现小组之间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规则
要想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积极作用,教师就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课堂规则,防止学生过度活跃而影响教学效果。制定科学合理的课堂规则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活而有序的原则,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1.明确学生职责
根据相关的教学经验,如果不对小组学生的职责进行明确,那么在教学活动中容易出现同一小组多位学生抢答的情况,致使课堂秩序混乱,因此,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前,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和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职责划分,使学习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问题探究,其他学生负责记录,最终由一名学生进行成果汇报。
2.制定科学的合作规则
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合作交流需要有序而自然的合作规则。教师要对各小组人员进行合理调配并且对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各项任务及时进行指导和培训,力求各小组成员既能够立足本职,又能够积极与他人进行良好的合作,使每个组员都能够发挥出其自身价值,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加有效地开展。而要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的突出优势,就要使得小组成员的合作交流能够有序地开展和进行,所以,教师要和学生一起讨论和制定合作规则,力求合作规则能够贴近学生的心理,使得学生能够乐于参与并且遵守。
三、采取科学客观的教学评价方法
传统的教学评价只是针对学生个体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在现代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当完善教学评价方法,给予学生科学客观的评价。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结合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日常表现等综合情况,并且对合作学习小组进行客观评价,提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新课改下的教学标准规定,应当加强对学生科学知识、探究技能、情感态度等各项内容的评价,教师应当积极转变传统的观念,给予学生合理的综合评价,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表扬激励,使学生树立自信心,更好地进行科学知识学习,逐渐地养成科学素养,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四、结语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针对小学生可塑性较强的特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取长补短,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和科学素养的养成,教师应当以素质教学理念为指导,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不断提升小学科学的教学效率与质量。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 江苏】
传统的教学与观念逐渐难以适应现代教学需求。为提升教学质量,近年来我国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逐渐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小学科学是培养学生世界观的有效途径,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教师应当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探究现代教学方法,通过长期实践应用,发现在科学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有效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分组探究
1.传统的分组模式分析
在过去教学活动中,一些教师也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但难以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主要是分组方法不当所致。教师就近分组,这种分组方法多是根据学生的座位进行前后座位或是临近座位分组,教师不能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进行深入了解,采用这种分组方法难以使学生取长补短,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自由分组,部分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分组,虽然尊重学生,但是容易出现学生根据同学关系进行分组,出现学习能力强弱悬殊的分组情况,甚至極少数学生难以找到合适的组员,导致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的降低。
2.提升分组的科学性
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为保障教学效率与质量,应当确保分组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教师在分组前应当对学生的个人情况进行深入了解,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性格特征进行科学的分组,使各个小组能够处于公平状态,学生之间互相取长补短,在合作学习探究过程中发挥思维优势,营造良性竞争环境。笔者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会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学习能力等情况进行详细了解,设立能力较强的学生为小组长,使其充分发挥带头作用,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
3.培养学生协作意识
在现代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小学科学教学应当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思维意识,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应当注重对学生意识的培养,充分给每一位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例如,在《生命之源—水》的教学活动中,笔者会进行一定的知识拓展,为合作小组设立问题进行探究,由于水资源所涉及的内容较多,单个学生不可能回答完全,笔者让使其他同学进行相关的补充,小组之间互相提示,争取给每个同学展现自我的机会,并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使学生认识到不仅要对自己负责,更要考虑集体利益。当面临小组意见产生分歧时,教师应当给予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学会倾听与分析,避免学生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的情况,实现小组之间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规则
要想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积极作用,教师就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课堂规则,防止学生过度活跃而影响教学效果。制定科学合理的课堂规则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活而有序的原则,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1.明确学生职责
根据相关的教学经验,如果不对小组学生的职责进行明确,那么在教学活动中容易出现同一小组多位学生抢答的情况,致使课堂秩序混乱,因此,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前,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和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职责划分,使学习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问题探究,其他学生负责记录,最终由一名学生进行成果汇报。
2.制定科学的合作规则
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合作交流需要有序而自然的合作规则。教师要对各小组人员进行合理调配并且对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各项任务及时进行指导和培训,力求各小组成员既能够立足本职,又能够积极与他人进行良好的合作,使每个组员都能够发挥出其自身价值,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加有效地开展。而要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的突出优势,就要使得小组成员的合作交流能够有序地开展和进行,所以,教师要和学生一起讨论和制定合作规则,力求合作规则能够贴近学生的心理,使得学生能够乐于参与并且遵守。
三、采取科学客观的教学评价方法
传统的教学评价只是针对学生个体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在现代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当完善教学评价方法,给予学生科学客观的评价。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结合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日常表现等综合情况,并且对合作学习小组进行客观评价,提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新课改下的教学标准规定,应当加强对学生科学知识、探究技能、情感态度等各项内容的评价,教师应当积极转变传统的观念,给予学生合理的综合评价,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表扬激励,使学生树立自信心,更好地进行科学知识学习,逐渐地养成科学素养,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四、结语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针对小学生可塑性较强的特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取长补短,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和科学素养的养成,教师应当以素质教学理念为指导,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不断提升小学科学的教学效率与质量。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