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新课程标准,教学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的人文性的特点。老师无论是在课前准备,还是课上引导,课下作业布置,,都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他们自觉的学习态度。让学生自己在教师的引导下,在自己读——思——议——结的基础上有所收获,从而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享受到收获的欢乐。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在老师的引导下,去体悟作品的内涵,而不是老师把知识的结果直接告诉学生。同时老师注重学生探究的过程,结果即使出现偏差,也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有所收获,体现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愿学,好学。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了,学生在课上才能主动地去获取知识,通过各种形式去努力拼搏、探究,从而达到高效学习的效果。
2.师生互惠互动性
教学过程是一个交往互动的过程,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惠和互动性,是教师激发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只有师生都动起来了,才能促进师生共同的和谐发展,整个课堂才是充满生命力的课堂。但在平时的听课中也经常出现老师退居幕后,学生独动的现象,这是老师忽略了自己的主导地位,自己没有成为课堂的一部分,这样的学生活动因缺少教师的引导而显的无序,因缺少教师的点拨而显得混沌。其实,在当今时代,知识更新特别快,获取知识的渠道也特别多,学生的知识面已远远超出了老师的想象,老师的知识已不能全面含盖学生的知识,教师的一桶水不一定能灌满学生的一碗。只有师生互动,老师才知道学生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一碗水,从而有针对性的“充电”,来满足学生的课上需要。在课堂上,老师启发诱导,激励催化,春风化雨,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理解感悟,生发创造,引申迁移,点燃教师创新的触点。体现师生对话——理解——启发的互动性,让师生分享彼此的知识、方法和思想,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和理念,提高彼此的智慧、修养和境界,实现彼此的共识、共享和共进,从而达到最终互惠的目的。这也是新课改的一个基本要求。
3.教学设计的灵动性
一堂高质量的语文课,离不开教师课前的认真准备和精心设计,好的教学设计必须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力。在教学设计时,老师一定先要做到两个吃透:一是吃透教材,这是备课的最基本要求,只有如此,才能充分的把握课文特色,准确的抓住课文的重点、难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本课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从而采用恰当的教学媒体,选择高效的教学方法。二是吃透学生,全面了解学情,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吃透学生,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的三维教学目标才更适合学生实际,采用的教法才更有效、更有针对性,才能确定学生的学法。在听课时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老师备课很充分,设计也很巧妙,各个教学环节也都考虑到了,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也挺高,但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变成了老师一个人在表演,达不到互动的要求,原因就出在没有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导致问题的设置、引导缺少针对性。
其实,两个吃透也是找准整合点,进而进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基础。学科整合应围绕教学目的以及重难点进行,从而达到高效达成教学目标,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信息技术是在常规教学手段支撑实施存在困难、信息技术手段可能支撑的时候才使用。有的老师上课堂堂使用信息技术,认为信息技术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为使用而使用,这样不但对达成教学目标无用,反而“喧宾夺主”,与目标南辕北辙。其实,信息技术也只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它既代替不了老师的教,又代替不了学生的学。老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来选择,当用则用,当舍则舍,原则是看它是否高效达成教学目标,是否优化课堂教学。
同时,在教学设计中,要注意教学过程的预设与生成。课堂教学设计的预设要注意问题的目的性、引导性、弹性等,给课堂上师生的活动留下自主的思维活动空间。有的老师上课,问题一个连着一个,问题的答案,学生回答的已经比较到位了,但还不是老师的标准答案,于是老师还是继续发问、引导,导致学生面带迷茫,无所适从,也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这其实就是老师在备课时没有预设性,只有生成性。预设性教学设计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如果一开始过程就设计成生成性的教学过程,那么一堂课就是老师牵着学生走,而不是顺着学生走,也就不符合新课标的精神,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也就体现不出来了。
老师一堂课讲多少时间,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有的地方规定老师上课不能超过五分钟,十分钟,这是怕教师满堂灌。但对于语文学科,有时是不应该受时间限制的,老师讲的时间的多少要根据课型来确定。
生成性教学设计也是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的展开活动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景,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这体现了老师的主导性、问题的评判性,而不象有的老师上课,对学生的回答不管正确与否,都一味地说好,表扬,这是一种不付责任的做法,最终会害了学生。
在这样的预设和生成的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才活而有序,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才得以落实,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角色才能充分体现,才能实现双方的共同发展。这样的教学设计才具有灵动性,这样的课才是民主的课、研究的课。
4.课堂教学的触动性
课堂教学的效果最终要在学生身上得到落实,教学设计的目的是目标的高效达成。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好,教师的预设与生成也好,或者其他教学手段的采用也好,目的只有一个,即围绕目标的最终高效达成。在目标达成的过程中,学生要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方面有所收获,从而触动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对事物有所悟,初步理解文章的事理,懂得其中的奥妙,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这是评判一堂课成功与否的根本要求和标准。有时也听到这样的课:课上师生互动较好,课堂气氛也比较活跃,各个环节也比较顺畅,在外行人看来,这是一堂好课,但如果学生没有收获,心灵没有受到触动,那它也绝对不是一堂好课。
5. 教学组织的序动性
一堂高质量的语文课,师生互动应活而不乱,各个教学环节的展开与过度应有序可循,有法可依,就象小说的情节一样,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之分,让听课的人如同欣赏一出戏剧,老师、学生如同演员,人数虽多,轮流登场表演,但都按照一定的顺序出场,在一次次的师生交往互动中,高潮迭起。
以上是我根据自己学习《有效教学》的体会和感悟,谈出的对一堂高效语文课的评价标准的肤浅认识。其实,一堂高效的语文课堂的评价标准远远不止以上这些,但只要从以上所谈的五个方面去做工作,这五个方面做好了,这样的语文课堂就是高效的语文课堂,这样的语文教学就是有效教学。
收稿日期:2011-08-12
新课程标准,教学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的人文性的特点。老师无论是在课前准备,还是课上引导,课下作业布置,,都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他们自觉的学习态度。让学生自己在教师的引导下,在自己读——思——议——结的基础上有所收获,从而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享受到收获的欢乐。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在老师的引导下,去体悟作品的内涵,而不是老师把知识的结果直接告诉学生。同时老师注重学生探究的过程,结果即使出现偏差,也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有所收获,体现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愿学,好学。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了,学生在课上才能主动地去获取知识,通过各种形式去努力拼搏、探究,从而达到高效学习的效果。
2.师生互惠互动性
教学过程是一个交往互动的过程,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惠和互动性,是教师激发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只有师生都动起来了,才能促进师生共同的和谐发展,整个课堂才是充满生命力的课堂。但在平时的听课中也经常出现老师退居幕后,学生独动的现象,这是老师忽略了自己的主导地位,自己没有成为课堂的一部分,这样的学生活动因缺少教师的引导而显的无序,因缺少教师的点拨而显得混沌。其实,在当今时代,知识更新特别快,获取知识的渠道也特别多,学生的知识面已远远超出了老师的想象,老师的知识已不能全面含盖学生的知识,教师的一桶水不一定能灌满学生的一碗。只有师生互动,老师才知道学生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一碗水,从而有针对性的“充电”,来满足学生的课上需要。在课堂上,老师启发诱导,激励催化,春风化雨,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理解感悟,生发创造,引申迁移,点燃教师创新的触点。体现师生对话——理解——启发的互动性,让师生分享彼此的知识、方法和思想,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和理念,提高彼此的智慧、修养和境界,实现彼此的共识、共享和共进,从而达到最终互惠的目的。这也是新课改的一个基本要求。
3.教学设计的灵动性
一堂高质量的语文课,离不开教师课前的认真准备和精心设计,好的教学设计必须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力。在教学设计时,老师一定先要做到两个吃透:一是吃透教材,这是备课的最基本要求,只有如此,才能充分的把握课文特色,准确的抓住课文的重点、难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本课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从而采用恰当的教学媒体,选择高效的教学方法。二是吃透学生,全面了解学情,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吃透学生,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的三维教学目标才更适合学生实际,采用的教法才更有效、更有针对性,才能确定学生的学法。在听课时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老师备课很充分,设计也很巧妙,各个教学环节也都考虑到了,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也挺高,但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变成了老师一个人在表演,达不到互动的要求,原因就出在没有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导致问题的设置、引导缺少针对性。
其实,两个吃透也是找准整合点,进而进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基础。学科整合应围绕教学目的以及重难点进行,从而达到高效达成教学目标,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信息技术是在常规教学手段支撑实施存在困难、信息技术手段可能支撑的时候才使用。有的老师上课堂堂使用信息技术,认为信息技术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为使用而使用,这样不但对达成教学目标无用,反而“喧宾夺主”,与目标南辕北辙。其实,信息技术也只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它既代替不了老师的教,又代替不了学生的学。老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来选择,当用则用,当舍则舍,原则是看它是否高效达成教学目标,是否优化课堂教学。
同时,在教学设计中,要注意教学过程的预设与生成。课堂教学设计的预设要注意问题的目的性、引导性、弹性等,给课堂上师生的活动留下自主的思维活动空间。有的老师上课,问题一个连着一个,问题的答案,学生回答的已经比较到位了,但还不是老师的标准答案,于是老师还是继续发问、引导,导致学生面带迷茫,无所适从,也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这其实就是老师在备课时没有预设性,只有生成性。预设性教学设计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如果一开始过程就设计成生成性的教学过程,那么一堂课就是老师牵着学生走,而不是顺着学生走,也就不符合新课标的精神,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也就体现不出来了。
老师一堂课讲多少时间,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有的地方规定老师上课不能超过五分钟,十分钟,这是怕教师满堂灌。但对于语文学科,有时是不应该受时间限制的,老师讲的时间的多少要根据课型来确定。
生成性教学设计也是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的展开活动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景,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这体现了老师的主导性、问题的评判性,而不象有的老师上课,对学生的回答不管正确与否,都一味地说好,表扬,这是一种不付责任的做法,最终会害了学生。
在这样的预设和生成的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才活而有序,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才得以落实,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角色才能充分体现,才能实现双方的共同发展。这样的教学设计才具有灵动性,这样的课才是民主的课、研究的课。
4.课堂教学的触动性
课堂教学的效果最终要在学生身上得到落实,教学设计的目的是目标的高效达成。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好,教师的预设与生成也好,或者其他教学手段的采用也好,目的只有一个,即围绕目标的最终高效达成。在目标达成的过程中,学生要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方面有所收获,从而触动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对事物有所悟,初步理解文章的事理,懂得其中的奥妙,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这是评判一堂课成功与否的根本要求和标准。有时也听到这样的课:课上师生互动较好,课堂气氛也比较活跃,各个环节也比较顺畅,在外行人看来,这是一堂好课,但如果学生没有收获,心灵没有受到触动,那它也绝对不是一堂好课。
5. 教学组织的序动性
一堂高质量的语文课,师生互动应活而不乱,各个教学环节的展开与过度应有序可循,有法可依,就象小说的情节一样,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之分,让听课的人如同欣赏一出戏剧,老师、学生如同演员,人数虽多,轮流登场表演,但都按照一定的顺序出场,在一次次的师生交往互动中,高潮迭起。
以上是我根据自己学习《有效教学》的体会和感悟,谈出的对一堂高效语文课的评价标准的肤浅认识。其实,一堂高效的语文课堂的评价标准远远不止以上这些,但只要从以上所谈的五个方面去做工作,这五个方面做好了,这样的语文课堂就是高效的语文课堂,这样的语文教学就是有效教学。
收稿日期:2011-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