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自主学习

来源 :教师博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s_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理新课程要求重视学生需求,拓展学生活动空间,强调地理学习与其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根据地理学科特点,开展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方式,让学生用自己的大脑思考,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双脚行走。
  关键词:实践活动;主动探究;自主学习
  不久前参加了一次地理公开课展示活动,两位主讲老师做了充足的准备,无论是新课的导入、课件的制作还是对知识点的把握和处理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得到了大家的充分肯定,但一位专家的点评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某老师的语言表达很精彩,但我们只看到老师未看到学生;某老师的上课风格很沉稳,但学生好像更沉稳。”幽默的语言引起了我们的思考:新课程改革之路已经走了很多年,地理教科书也更新了多次,但我们的地理课堂开放了吗?学生的地理学习与其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了吗?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意识提高了吗?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提高了吗?这是地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更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关注他们对书本知识的掌握,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为了面面俱到地将教材知识讲清讲透,我们不遗余力地收集资料、设计图表、制作课件,却忽略了学生的需求,将学生的活动空间压缩再压缩,别说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方式,有时候甚至在课堂上让他们自由讨论的时间都被我们占领了。一方面我们高举着新课程的旗帜,一方面我们还是在小心翼翼地走着过去的老路。我曾经另辟小径搞过一次实践活动,但并非这边风景独好,许多地方值得我反思,不过其收获确实鼓励我在这方面做更多的尝试。
  一 活动的安排
  这次名为“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的调查活动,源自人教版地理教材七年级上册第48页的内容,这是一个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话题,但教材上的寥寥数语显然不能满足学生对这一问题的兴趣,我想与其我去查资料进行补充、解读,为什么不能直接让学生去亲身探究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古人就已总结的道理促使我有了下面的这份计划。
  “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实践活动计划
  (一)各小组调研任务分工(我校每个班一般有六个小组)
  第一组:苏州市的空气质量状况。
  第二组:空气污染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第三组:影响苏州空气质量的因素。
  第四组:苏州市目前已采取了哪些措施提高空气质量?
  第五组:为了苏州拥有洁净的空气,我们中学生可以做些什么?
  第六组:同学们在这次活动中有什么收获。
  (二)活动步骤:
  1.每组选一位组长,组内再进行内部分工。
  2.各组根据分工任务进行调研(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调查、访问、上网查资料等)。
  3.各组进行资料整理,完成汇总材料(包括小组成员分工、调查方式、调查结果、调查分析,并附问卷调查、访问原始稿、资料、照片等)。
  4.进行小组汇报。每组派2~3人,发言时间控制在5~6分钟,每组发言结束后,由老师和第六组的学生就其汇报内容进行提问。整个汇报活动时间为一节课。
  5.各小组根据活动中每位学生的参与情况,经过民主评议,确定活动考核成绩,分A、B、C三个等第,并作为学生地理科平时成绩。
  二 活动的收获
  在国家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等六条基本理念。这项“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实践活动虽不能说完全落实了这些基本理念,但在历时一个月左右的活动中,我确实感到学生在很多方面取得了进步。
  1.地理学习的方式更多样。为了完成研究任务,获取相关的资料、论据,学生们使出“十八般武艺”,各显神通。从汇总的材料看,我发现一些学生喜欢上网或上图书馆查资料,一些学生喜欢通过自己的父母亲戚收集资料,他们觉得这些方式更快捷简便,而一些开朗外向的学生喜欢采用面对面的研究方式取得第一手素材。他们自己设计、复印了问卷调查表(没有条件打印的学生采用原始的手写方式,几个人分工抄了几十份),深入闹市区或居民小区调查,有的到工厂、十字路口实地采访,尽管他们问卷上的题目很稚嫩,尽管有的被拒绝无功而返……我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他们的调查报告中,男孩子们喜欢用数字、图表等理性的方式来说明问题,比如一位男生如此分析污染苏州空气质量的因素:汽车尾气占35%,工业废气占27%,餐饮油烟占21%,树木过少占10%,自然因素占6%;而女孩子们更喜欢用描述、照片等感性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比如一位女生写下如下一段文字:“苏州,人间天堂。从前她拥有新鲜的空气,现在灰尘滚滚,污染严重,人们烦恼不堪,叹息不已。我们需要正常的生活,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另一位女生发出如此感慨:“或许有的人会说,河流被污染了,我们可以喝矿泉水,但假如空气被污染了,我们到哪儿去买新鲜空气呢?之所以我们对空气污染熟视无睹,是因为我们习惯了免费享受!”更可贵的是学生们采用了合作学习的方式,他们很聪明,小组内分工时会根据个人的爱好特长。
  2.地理学习与生活更密切。教材在《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这部分内容中有一幅2006年3月23日《全国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日报》图,但其中没有苏州的数据,显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而我们的活动主要围绕苏州的空气质量状况展开调研,有的在母亲介绍下到苏州环境监测中心参观,有的与小区老奶奶闲聊,了解苏州现在与几十年前空气状况的对比,有的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网站上查找苏州“城市空气质量预报”,有的索性直接站在十字路口感受苏州空气质量……这样的活动使地理学习在内容上向生活渗透,在空间上向生活拓展,在时间上向生活延伸,在形式上向生活貼近。“课堂小天地,生活大课堂”,学生们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深度链接,在生活中学到“活”的地理,“真”的地理,“实”的地理,“广”的地理。而且,活动还有他们养成观察生活中地理现象、发现身边地理问题的良好习惯,有利于他们提高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去指导生活实际、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3.地理学习的动力更充足。有自主才会有兴趣,有兴趣才会有动力。在这次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而言,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对学生更有激励作用。他们会主动问老师问父母问同伴或直接上网查找各种样式的问卷调查表,结合自己的研究任务进行个性化设计。在实地调查的过程中,他们会被一些冷漠的成人拒绝,甚至被一些企业的保安凶狠的赶走,但他们会鼓起勇气、调整方式、重新再来。一位学生如此写到:“我们一开始进行问卷调查时总是碰壁,总是遭到别人的拒绝,但我们做一次深呼吸,总结前三次失败教训,以一颗平常心再次面对,哈哈,第四次成功了,我们大声欢呼。”当接触到一些初中教材上没有的陌生名词:大气逆温、光化学烟雾、暖冬、强对流天气、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等,他们会进一步查资料、问老师,直至弄懂。为了使自己的学习成果表述的更清楚,他们会主动学习怎样写小论文,怎样在杂乱的材料中抽取重要的信息,怎样利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怎样利用Word处理图文,怎样利用Excel统计数据制作图表,有条件的甚至跟着父母学习摄像、摄影……学生们沿着自己设计的路径一步步走向学习目标。
  4.地理学习的评价更多元。在活动中,我们的评价既关注学习结果,也关注学习过程中学生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比如小组成员间的合作,克服困难的韧劲,对社会的责任心等。评价者不再仅仅是教师,可以是父母,可以是社会人士,尤其是同伴的评价,比如周小雨同学被小组同伴评为“金牌推销员”。评价的形式不再是一张千篇一律的试卷,可以是小论文,可以是课件,可以是小报,可以是展板……评价的结果不再仅仅是一串冷冰冰的数字,可以是客观的描述,可以是一段激励性的评语,而同伴们欣赏的眼神、热烈的掌声有时是最好的评价。
  三 活动的反思
  当他们在课堂上互相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成就感油然而生;当他们握着笔给自己给他人打等第时,做主人的自豪感又溢于眉梢。许多学生表示很喜欢这样的学习方式,认为它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了遇到困难不退缩的优秀品质。但我深切地知道,有些困难和困惑很难绕过去。首先是安全问题,虽然这次活动还算顺利,但是当他们走上街头观察,我会担心孩子们的交通安全;当他们被企业保安赶出去,我会担心彼此间会不会起冲突,会不会对我们的孩子造成伤害。其二是社会的认同感,尽管有些人比较支持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但有的父母认为这是浪费时间,有的成人甚至是交警很冷漠,有的将学生的问卷不屑地扔在地上,更有一些私营业主对学生大声训斥。其三是时间问题,有的学生反映放学较晚、作业较多,而双休日父母又不让出来,没时间进行活动。其四是评价问题,我们共同制作的评价表操作还算简单,但如何能反映学习的动态过程,如何更客观公正些,尚须进一步的推敲。而且这次活动的成绩只是作为地理平时成绩的一部分,未纳入正式考核序列,一些学生抱无所谓的态度,常常想偷懒逃避,只是碍于同伴的监督勉强为之。
  这次设计的实践活动还很粗糙肤浅,存在很多不足,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还将继续尝试、改进。一位哲学家的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就如同某人留在沙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这说明只有通过探索学习,让学生用自己的双脚行走,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大脑思考,才能真正领悟地理知识的真谛。看着这次活动的主题——“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我突然想到,我们的学生不但需要洁净的空气,更需要自由地呼吸。
  参考文献:
  1.谭娟.《小议地理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西部科教论坛》2009年第6期
  2.谢旻.《论地理教学中课外实践活动的意义和作用》,考试周刊2009年第27期
  3.于钧香.《水——沁根贯茎之秘》,人教网2006-01-04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平江中学)
  责任编辑:徐艳兰
  
其他文献
湖南省政治开卷考试已实行好几个年头了。自开卷以来,学生就不重视政治学科,上课不听,不是昏昏欲睡,就是干别的事,认为学习政治没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对政治科和政治老师不屑一顾。笔者在沉默和迷惘中久久地徘徊,情绪低落了好一阵子。后来我决心想办法,让自己走出低谷,让政治课教学活起来。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课堂引入活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必须设计好开头,做到先声夺人,吸引学生。如
【摘要】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复习知识、巩固知识的重要环节。文章从设计层次性、口述性、积累性、创作性、探究性等方面探究实现拓展型历史作业的有效策略,力求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实现;拓展;作业;策略     作业是学生复习知识、巩固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考察学生教学成效的基本途径。但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对布置历史作业不够重视,设计的作业与学生的实
本研究旨在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异常克隆细胞的起源,即MDS患者骨髓CD34+CD38-造血干细胞和CD34+CD38+祖细胞中是否存在恶性克隆细胞及其比例。用免疫磁珠分选技术(M
为了研究尼莫地平对阿糖胞苷诱导HL-60细胞凋亡机制的影响,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其DNA凋亡带,用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的蛋白表达。结果表明,实
歌曲是诗的语言和优美的音乐二者完美的结合,但这只是诗人与作曲家完成了一首作品,而只有当歌唱家将作品进行演唱之后,歌唱才是完整的艺术。如果把歌唱艺术的创作分为二个阶段,则歌曲创作是它的第一阶段,而歌手的演唱则是第二阶段,也是对歌曲进行第二次加工的阶段。  如何用你的心去歌唱?  一唱情  歌唱它是以抒发人的感情为主要任务的,所以,唱歌也可以说是唱情,也是人们常说的以情带声。如果歌唱时没有感情,歌唱也
本研究探讨汉防己甲素(Tet)、雌激素受体抑制剂托瑞米芬(Tor)及其联合应用对K562/A02细胞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采用噻唑蓝法(MTT)测定阿霉素(ADR)的半数抑制量,RT-PCR法检测MDR1基因m
随着小学英语教学的全面实施,情感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和谐、健康向上的品格,已成为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如今的小学英语情感教育中,由于教师处理的不得当,总是会出现许多不可忽视的误区。    误区一  在一次参加某校的联谊活动中,笔者观摩了一节四年级的课。上课伊始,师生进入了free talk环节。  T: What’s your na
针对高三(12)班上课气氛沉闷,师生关系比较紧张等问题,学校决定在该班召开一次各科老师与学生面对面情感交流主题班会,其中有两个学生的大胆发言,我至今不能忘怀。  一个学一走上讲台说:“我讨厌数学老师,因为这个学期学不久,老师在批改我的一次作业时,在作业本上写上‘能否证正一下’,我认为这是对我的学习态度的否定,是老师心里认为我从不订正作业才这么写的,所以,我就天天不交数学作业以示对抗。”我一听,心里
本研究旨在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影响因素及对健康供者的影响。181例志愿健康供者应用G-CSF5-10μg/(kg·d)动员,10例应用G-CSF3.3-4.9μg/(kg&#
为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的细胞遗传学特征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收集了68例临床病例并将患者的骨髓细胞进行了24小时短期培养,用常规方法制备染色体,G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