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诊断周围型肺癌的价值分析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zx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MSCT)诊断周围型肺癌的价值。

方法

抽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河南科技大学附属许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周围型肺癌患者160例,均行组织病理学诊断和MSCT诊断,统计MSCT诊断不同组织病理学的检出率和不同组织病理学MSCT征象,分析MSCT征象和组织病理学的相关性。

结果

MSCT诊断周围型肺癌的总检出率为97.50%(156/160),鳞癌检出率为95.71%(67/70),腺癌检出率为98.61%(71/72),腺鳞癌检出率为100.00%(9/9),小细胞癌检出率为100.00%(9/9)。鳞癌患者多存在深分叶征,腺癌患者多存在空泡、毛刺征、空气支气管征、支气管血管集束征(P<0.0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深分叶征(r=0.741)和鳞癌的发生呈正相关(P<0.05);空泡(r=0.649)、毛刺征(r=0.712)、空气支气管征(r=0.0691)、支气管血管集束征(r=0.637)和腺癌的发生呈正相关(P<0.05)。

结论

MSCT诊断周围型肺癌的检出率较高,且MSCT征象和鳞癌、腺癌发生率显著相关,临床可结合MSCT诊断鉴别组织病理学类型,为疾病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有效的影像学支持。

其他文献
为了解决国内羊胴体分割自动化程度低、分割质量差的问题,以去腿剥皮后的羊胴体为研究对象,以多自由度工业机器人为操作主体,探索研发一套智能化分割设备,实现羊胴体自动化分割.使用专用气动夹具对羊胴体进行夹紧后,对胴体进行定位,并做好分割路径轨迹规划,导入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由机器人控制高速旋转刀具执行相应路径的分割;通过2个电动推杆实现羊胴体在装央工位与分割工位间的循环移动,机器人每完成一次分割即旋转180°进行下一次的分割,使分割操作不间断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按照行业标准自动完成指定路径的分割,分割
为了提高畜禽粪便堆肥降解效率和堆肥质量,比较不同堆肥时期微生物菌群结构和多样性.基于高通量测序分析堆肥前、中和腐熟时期样品的优势细菌,通过检测油脂、淀粉、纤维素、明胶分解性能和生理生化特性,筛选堆肥中的优势菌株,并优化优势菌株的培养条件和筛选最佳的菌剂载体.结果 表明:茅孢杆菌是堆肥过程中的优势菌,成功筛选出具有堆肥微生态菌剂优势的3株茅孢杆菌,分别是D1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D5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和D7地衣芽
为了探究适合于砂姜黑土地区麦玉轮作模式下的秸秆还田方式,在增加养分的同时减少养分流失风险。设置7种秸秆还田处理方式:A(小麦秸秆全还田,玉米秸秆不还田)、B(玉米秸秆全还田,小麦秸秆不还田)、C(小麦玉米秸秆全还田)、D(施肥但秸秆不还田CK1)、E(小麦秸秆半还田,玉米秸秆不还田)、F(玉米秸秆半还田,小麦秸秆不还田)和G(秸秆不还田也不施肥CK2)。对不同处理土壤进行理化分析,同时运用熵权法对
对13株宁国山核桃优株果实的7个主要经济性状和6个主要营养成分含量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对上述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 表明:(1)优株青果单果质量、干果单果质量差异显著,坚果单果质量、干仁单仁质量差异极显著,其中胡乐1号青果、坚果和干果单果质量分别超总体平均质量的41.00%、37.44%和30.28%;鲜出籽率、干出籽率未达显著差异.(2)南极1号、胡乐2号、甲路1号种仁粗脂肪、油酸、亚油酸含量高,是作为高档食用油开发的重要种质资源.(3)坚果单果质量、青果单果质量与鲜出籽率、干出仁率呈极显著正相关;
为了研究不同红光与远红光比值(R∶Fr)对番茄幼苗耐盐性的影响,以\'Money Maker\'番茄幼苗为试材,研究在盐胁迫条件下不同R:Fr比值对番茄幼苗形态、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和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 表明,在NaC1胁迫下,适当降低番茄幼苗光环境中R:Fr比值,番茄幼苗的株高、叶面积、茎粗、地上地下部的干鲜重、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促进了番茄幼苗的生长,提高了番茄幼苗的耐盐性.植物叶片光系统Ⅱ(PSⅡ)反应中心的活性在盐胁迫下最易受到影响.番茄幼苗光环境中的R:
多功能乡村转型是新时代乡村进入转型发展的新阶段,是乡村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乡村地域的内部与外部环境发生显著变化,呈现出多元化和多功能化的发展态势.基于多功能乡村转型内涵的辨析,从转型路径与内容、驱动因素及机制、转型趋势及困境等方面总结归纳了国外多功能乡村转型研究进程.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较早关注多功能乡村转型研究,并从多功能农业逐步向多功能乡村转型深入,逐渐融合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景观生态学和生物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研究涉及全球、国家、区域和乡村及农场等多层次空间尺度.国外多功能乡村转型研究为我国乡
为减少撤肥机藕田作业时肥料颗粒在被高速抛出以及下落过程中对荷叶造成的冲击损伤,对不同成熟度荷叶的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以“鄂莲一号”荷叶为对象,利用质构仪以成熟度、部位和方向为因素进行了拉伸、穿刺全因素试验,利用ANSYS软件对荷叶拉伸与肥料冲击过程进行了仿真.结果 表明:荷叶弹性模量为2.53~-7.45 MPa,最大拉力为2.65~5.02 N,取样部位对弹性模量影响极显著,成熟度对弹性模量影响显著,拉伸方向对弹性模量影响不显著;荷叶表面能够承受的最大穿刺力为0.86~-1.3 N,取样部位对抵抗穿刺能
基于广泛靶向代谢组技术,以印楝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了外源鲨烯和茉莉酸甲酯(MeJ)处理对印楝素生物合成代谢网络的影响.通过饲喂印楝愈伤组织鲨烯和茉莉酸甲酯,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分析手段,对饲喂处理后的印楝愈伤组织代谢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 表明,MeJ和鲨烯显著影响印楝愈伤组织的代谢活动,MeJ处理后共检132种差异代谢物,包括52种初生代谢物和80种次生代谢物.MeJ调控有机酸、脂质、氨基酸以及黄酮类和酚类物质的代谢,抑制印楝素B、诺米林和葫芦素E的合成.鲨烯处理检出137种差异代谢物,32种代谢
为了检测动物原性食品中氨苄青霉素残留,利用氨苄青霉素与核酸适配体的特异性结合能使其脱离纳米金粒子表面的特性,并利用核酸适配体杂交链式反应(HCR)将信号放大,最终通过检测纳米金溶液吸收光谱的变化建立一种氨苄青霉素残留的高灵敏检测方法.首先对各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筛选出HCR放大纳米金比色法的最优检测方法,优化后的检测方法中,NaC1溶液最优浓度为1 mol·L-1,HCR的最优终浓度为11.5% (V/V),HCR与纳米金孵育的最优反应条件为37℃、30min.氨苄青霉素的检测范围是0~1.2 μmol·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s for the treatment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METHODS:Studies were identified in six popular medical databases.RESULTS:Thirteen studies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