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平等主义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lina158325830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哪个办公室没有等级呢?在塞林格的小说《九故事》里有个故事。主人公是位19岁的少年,母亲去世了,他不好意思再待在继父家,于是应聘了一份工作。在办公室里,尽管他是个天才的画家,也不得不“端坐在房间的另一头,穿着蓝制服,打着苏尔卡领带,做出一副既警觉又很有耐心的样子,而且还显得多少是单位不可或缺的人物似的”。为了取得老板的好感,站稳脚跟,他表现得格外乖巧:“从西服口袋里取出一把绘图铅笔,把它们放在写字桌桌面上,动作尽可能不发出声音。”当老板走到他办公桌前时,他“使足了劲儿不让肚子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来”。老板走近时他赶紧“立起来”,并且还“稍稍伛下身子免得使自己显得高大自傲”……
  关于颠覆办公室等级,美国学者尼基尔·萨瓦尔在《隔间:办公室进化史》里提到,网络公司总裁恰特很看不惯那种“弄得跟小学似的”办公室:人们乖乖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除了上厕所不得离开。恰特认为这种环境会滋生偏狭和恐惧,让人们无心工作,沉迷于阿谀奉承或内耗争斗。而在恰特理想的公司里,踩着滑板车摇摇晃晃地在办公空间转悠的工程师,手里的玩具箭松开后,也许会飞过开放空间,轻微地砸到董事长的脑门上。而这位董事長,正如传说中的被苹果砸到的牛顿一样,说不定就能发现宇宙的奥秘。
  于是恰特进行了一场平等主义办公室的实验:他的公司没有固定办公室,也不设固定办公桌,允许带宠物上班,野餐桌不规则地摆放着,邋遢的员工穿着随便的衣服窝在屏幕前,留着华丽的起床头造型,伴随着隆隆的摇滚乐……实验的结果是,员工到了办公室后不知道该待在哪儿,于是就走了。哪怕没走,也找不到坐的地方——因为没有固定的办公桌,人们不得不把没做完的工作塞进他们的寄存柜里,很快柜子就不够塞了,有人带了辆玩具手推车到办公室,以便四处运送自己的东西。就像准备考研时抢占自习室座位一样,住在公司附近的人会起个大早先来趟办公室,将电脑藏到寄存柜里,回家再睡几个小时,然后回到办公室开始工作。人们开始翘班,经理们逐渐找不到员工……恰特的实验失败了。亲历实验的人表示,不可能有完全平等的办公室,这是人性所致。
  (心香一瓣摘自《扬子晚报》2018年9月5日,王 青图)
其他文献
苏佳燕从他校转来时,读中三,我是她的班主任。  吸引我注意力的,是她那大而圆的眸子,没有潋滟的水光,反之,像两口干涸的井,空荡荡的,让人看了心慌。  我去查阅她的档案,发现她是在单亲家庭里长大的,母亲已逝,父亲是建筑督工。  我静静地读她。  上课时,当大家就同一课题七嘴八舌地发表意见时,她却像一尊石像,纹丝不动,仿佛她是班上一件多余的装饰品。有时,进行分组活动时,大家都把她当瘟疫,刻意避开。她好
期刊
猫喜清静,爱干净,与世无争。许多年以前,它便修成了這样的品质,理智冷静,不随波逐流,大部分时间用来反省深思。它柔韧有度,不贪婪,不饕餮。它懂得生活的哲学、生命的意义。它看得透世情,从不迷失。所以这世上只有疯狗,没有疯猫。  (郭旺启摘自译林出版社《春天怎么还不来》一书)
期刊
来自瑞士的插画师斯蒂芬·施密茨,画风简约,善用色彩、形狀。他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与体会融入画作中,揭示了人们隐藏于心的秘密。
期刊
迷信道教的嘉靖皇帝自制五頂香叶冠分赐近臣。首辅大臣夏言认为此冠有违祖制,拒不佩戴;严嵩则覆以轻纱,每次进宫都戴着。嘉靖遂喜严而恶夏。夏最终被斩首弃市,原因很多,但拒戴香叶冠这一项,肯定是要列在前面的——在古代,帽子是谁给的,戴不戴,怎么戴,是大问题。  (若 子摘自《今晚报》2018年9月5日)
期刊
据说曹聚仁逛书店有“四不买”:封面扉页有名人显要题签的,不买;开头排列许多名人序文的,不买;标明为必读书的,不买;装上花哨斑斓封面的,不买。  我再来续上几不买:封面标明名人推荐的不买,扉页排列作者許多头衔的不买,畅销的不买,热门的不买,获奖的不买,今日大师的不买,眼前文坛上的不买。如此一来,剩下的可买之书也就没有几本了。书原不必多,好书不厌百回读,有几本,一辈子都够读了。
期刊
一个死人突然复活了,并开始用力敲打棺材盖。  棺材盖被打开了,那人坐了起来。“你们在干什么?”他对棺材周围的人群说,“我沒有死。”  他的话遭到了无声的怀疑。一个吊唁者最后说道:“朋友,大夫和神父已经证明你死了,因此,你是个死人。”  随后,人们按原来的安排埋葬了他。  (夕梦若林摘自湖南人民出版社《上帝的公式》一书)
期刊
夏季,是孩子们愉快的暑假,也是“《读者》光明行动”一年中最忙碌的季节。为了不耽误孩子们的功课,趁着暑期,项目组工作人员需要协调医院床位,安排尽可能多的贫困弱视患儿入院接受治疗。今年暑期,项目组共安排了164名一对一救助患儿(山东4名、西藏20名、四川23名、云南117名)入院治疗。  小茹和小萱是一对双胞胎姐妹,今年12岁。外表相似的她们,让人很难分辨谁是姐姐,谁是妹妹。可是最近,妹妹小萱的右眼上
期刊
今天出生的婴儿,到2050年才30出头。如果一切顺利,这个婴儿可能到2100年还活着,甚至到22世纪还是个积极公民。  我们到底该教这个婴儿什么,才能帮助他在2050年或者22世纪的世界里存活,甚至大显身手?他需要什么样的技能才能找到工作,了解周围的一切,走出生命的迷宫?不是灌输信息,而是教他判断信息  目前有太多学校的教学重点仍然是灌输信息。这在过去说得通,因为过去信息量本来就不大。  比如,如
期刊
姚亚喜同太太吵了一架,悻悻走出家门,在大马路上漫无目的地闲荡。走到勿拉士峇沙,看见许多人挤上巴士,才知道武吉知马有赛马。亚喜心中思量:“反正闲着无聊,不如到马场去寻找刺激,也好将刚才所受的怨气暂时忘记。”于是他掏出荷包,先取出马牌,然后点数一下钞票,还有六七十块,虽然不多,只要存心消磨时间,也可以对付一个下午了。  他跳上巴士,将马牌挂在胸前,买了车票,车子就颠簸着从市区驶往郊外。  半小时过后,
期刊
那天一早就下起了雪。  由于之前替小鹤(侄女)制作的裤裙已经完成,那天放学时,我便将它带到中野的叔母家去。我从叔母那儿拿了两片鱿鱼干当回礼,等我到吉祥寺站时,天色已变暗,雪深达一尺以上,天空还不停地飘着细雪。我因穿着长靴,心情反而相当兴奋,故意挑些积雪很深的地方行走。  一直到家附近的邮筒跟前,我才发现腋下夹着的鱿鱼干纸包不见了。虽然我是个粗枝大叶的人,但至今尚未掉过东西,一定是晚上在积雪的路上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