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的世界价值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zlw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这位以沉稳、持重、自信、坦诚的个性风格被西方媒体所了解的中国“新当家”,在当选总书记后第一次公开讲话中,一“梦”惊人——以简简单单的三个中国汉字:“中国梦”,浓缩概括了新一代领导人的执政理念和目标。在他身后,是有着厚重和浓烈象征意味的“中国复兴之路”展览图片;在他旁边,站立着引领未来中国去造梦、追梦、圆梦的七人团队(用耶鲁大学教授史蒂芬·罗奇的形象说法,这将是中国的“梦之队”);而在他面前,不仅仅是拿着话筒端着相机的随访记者、以及他们身后所代表的中国十几亿受众,还有着全世界几十亿双关注中国、聆听中国和探索中国的眼睛。
  “中国敢于梦想了!”“中国的美梦抑或世界的噩梦?”从这一连串西方媒体报道的大标题中,你不难感受到一股迅疾而清晰的震颤,以北京为中心荡漾开去,在世界舆论场内形成了一连串共振与余波。在尚未确认应该将“中国梦”翻译成“China’s Dream”(中国的梦),还是 “Chinese Dream” (中国人的梦)时,西方的媒体和受众已经开始在公共空间里剖析“中国梦”和“中国梦之队”了。无疑,“中国梦”已经被赋予了更深、更广和更抽象的内涵外延;而有关“中国梦”的解读,也不仅仅属于中国自己了。
  梦的起点:西方媒体和受众有着自己不同的解读
  细究起来,近代意义上的“中国梦”,发端于每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那一连串噩梦。中国国情教育中所谓的“百年国耻”,几乎凝成了一个民族羞于启齿,却又不能、不敢片刻忘怀的集体记忆和心灵创伤。其疼痛之深、其副作用之久远,贯穿影响了其后中华民族百年历史的起伏波折。而最具有临床实证意义的一个民族精神后遗症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梦想、狂想、空想都归于破灭以后,中国人不敢做梦了。要做梦,你必须先要睡去;而“东方睡狮”的头衔,无论如何不再是中国引以为傲的标签。
  从这个意义上讲,习主席提出的“中国梦”,寓意着中国在两个层面的回归。一个层面,是历史的层面。中国终于可以摆脱象梦魇一样笼罩民族心理长达百年的阴影,以正常的心态,去憧憬和构建一个民族的远景承诺。物质的富足,使中国从“羡慕嫉妒恨”加上“屈辱挫败悔”的复杂心态中走出来。这是中国在主权意义上“站起来”以后,在精神心理上又一次真正地“站起来”。另一个层面,则是现实的层面。没有梦想的民族,终究是没有未来的民族。中国过去30多年的埋头前行,在屡创辉煌的同时,也使得我们的视野变得狭窄,心态变得功利,想法变得短视。从北京的雾霾到上海的死猪,从飞涨的房价到限购的奶粉,中国正在承受着信仰空白、精神缺失的恶果。正如涉及金钱的问题只能用金钱来解决一样,涉及精神层面的缺失也只能用精神层面的修复来完善。“中国梦”的提出,无疑正当其时,正对其症。
  但是,关于“中国梦”的起点,西方媒体和受众却有着自己不同的解读。
  中国人习惯将近代历史的断代点,划在1840年的鸦片战争前后。由此勾勒出的故事线,自然是一部中西方对峙抗争、中国屈辱落败的冲突史。而西方的中国问题观察家和意见领袖们,则更多地将这个历史分水岭,或是划在1949年,或是划在明末清初甚至更早。如果以1949年为起点的话,过去的六十年,中国经历了意识形态保守,然后是改弦更张,放开手脚,实现了经济和社会的整体跨越。因此,中国语境中带有强烈“民族复兴”的历史潜台词,在大多数西方人听来,失去了其逻辑论证的说服力。而如果以中华民族与西方世界初始接触的明末清初来论的话,中国所泛指的“中华民族”又因为满清帝国的外族身份,而变得纠缠不清;而所谓的屈辱,更显得言过其实——因为毕竟满族当时所创立的大清帝国,无论从版图和疆域上,都超过前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帝国之一。
  梦的解析:“中国梦”的真正价值,不在于中国实现梦想的模式,而在于这个民族敢于梦想的精神
  习主席在2013年3月17日人大闭幕式上的讲话,其对于“中国梦”内涵外延的重新诠释,不同于首次提出这一概念时的描述。用他的原话就是,“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而在2012年11月“复兴之路”的讲话中,他重点强调的则是“民族复兴的强国梦”。从“强国梦”到“人民的梦”,从以国家为主体到以人民为梦想的主体,此一跨越,无论从文理逻辑的完善上,还是从地缘政治和外交层面,都意义重大。
  首先,“中国梦”的概念,远远大于和超越“强国梦”的概念。梦想的主体,应该是人,而不是虚拟的国家。同理,梦想的实现,也只有在每个国民的梦想实现以后,才能够真正上升到国家强盛的层面。其实,在马克思主义最核心的理论文献《共产党宣言》中,恰恰可以找到这一立论的主旨源泉:“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以此推论,每一个中国人梦想的实现,也必然是整个“中国梦”实现的条件和基础。过分强调“强国梦”,无疑会引发孰为本、孰为末的疑问——到底是“大河有水小河满”呢,还是“小河有水大河满”?到底是国在家前,还是家在国前?具体到国家宏观决策中,这又事关到底是以国家整体的财富积累(GDP翻番)来衡量梦想的实现,还是以国家中的每一个个体的幸福感来衡量(“你幸福吗?”)。
  而将“中国梦”简单等同于“强国梦”,其弊端和副作用还不单纯体现在逻辑和语义模糊的问题上,而更多体现在地缘政治和公众外交的层面。无论被称为是“崛起”还是“复兴”,中国最近30年来的高速发展,正冲破一个五百年来所形成的西方统领世界的历史大周期。其指标意义和其颠覆力量,同样史无前例。
  美国《新闻周刊》及其网络版《每日野兽报》在一篇题为“中国的伟大梦想”的评论中,显然在将中国的“强国梦”与周边国家的“噩梦”并列起来。《纽约时报》则特意突出强调,所谓的“中国梦”其实就是“强国梦”和“强军梦”,而“习的讲话以及其背后所调动起来的强大宣传攻势,必然让亚洲国家,以及美国这一太平洋地区的主导军事强权,忧心忡忡”。而《时代》周刊的评论就更不加掩饰了,其2月1日这期的标题就是:“麻烦之海:今日亚洲就如同一次大战前的欧洲”。   不管这种担心是居心叵测,还是杞人忧天,它正好从侧面印证出“中国梦”的提出,从国内来讲,其精神层面的作用应该大于物质层面的作用;而从国际的视角来看,其“软实力”的象征价值应该大于其“硬实力”的指标意义。中国以往的外交政策指导方针,或者模棱两可,容易引发歧义;或者过于生硬抽象,缺乏人性化的促销点。比如,“韬光养晦”被西方媒体广泛地翻译理解成“蓄积实力、伺机而动”的阴险谋略;而“和谐世界”则因为过于空泛平淡,无法形成共鸣和着力点。“中国梦”的提出,无疑带来了一股清新、自然、亲和的中国风。
  “中国梦”的真正价值,不在于中国实现梦想的模式,而在于这个民族敢于梦想的精神。“中国梦”不是为了取代“美国梦”,而是为了丰富和完善“世界梦”。当习主席结束对非洲的访问后,非洲国家的媒体开始反躬自问:“为什么我们不能够做一个非洲梦呢?”同样,印度的报纸也在金砖五国的会议后发表评论:“印度什么时候能够提出自己的印度梦?”
  梦的碰撞:中国梦,不仅是中国人自己做的梦,也是中国为世界打造的梦
  梦想与梦想之间会有碰撞,而梦想与现实之间更免不了冲突。
  梦想与现实之间如果没有距离,那梦想也就不成其为梦想了。当“美国梦”最初被提出的时候,美国正处于经济大萧条最困难的1931年。当时,美国经济陷入大衰退之中,股市崩盘,银行倒闭,劳资矛盾频仍,社会冲突异常尖锐,而大西洋彼岸二次大战的阴影正渐渐向美国移来。正是在这一晦暗迷惘的时代背景下,吉姆·亚当斯在《美国时代》一书中,这样描画了他的“美国梦”:“这不是一个关于汽车和高速公路的梦想,这是一个关于社会秩序的构想:在这个社会里,无论男女,每个人都能够实现上天赋予他的全部内在潜能,而同时也被其他人认可这种自我价值,不因其出生环境和地位而改变。”后来,随着二战后美国在世界范围内超强地位的确立,“美国梦”的提法也逐渐被整合到美国发动的全球魅力攻势中,作为在冷战时与苏联争雄的一个“软”筹码。冷战胜利后,“美国梦”更是所向披靡,高歌猛进,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的“世界梦”。
  这一态势,一直持续到2008年。
  2008年发生了两件震动世界的大事。一件是美国爆发的次贷金融危机,一件是中国主办的北京奥运会。也许是巧合,也许是历史开的一个小玩笑,北京奥运会胜利闭幕、普天同庆的8月18日,正好也是雷曼兄弟公司倒闭,从而引发世界金融市场“多米诺骨牌”效应的那一天。金融危机所带来的连锁效应,使得以花园洋房为符号标志的中产阶级“美国梦”开始瘫软变形;而太平洋彼岸,北京奥运会的焰火在全世界众目睽睽之下炫丽绽放,愈发将这种此消彼长的反差映衬出来。一时间,“北京共识”将取代“华盛顿共识”的呼声,不绝于耳;甚而至于,由中美两强共管共治世界的“G-2”模式,也被战略学者们煞有介事地提了出来。朦朦胧胧看起来,中国赶超美国似乎指日可待,而中国引领世界也几成必然。
  随后的事实证明,我们可能过早地把梦想与现实混为一谈了。用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著名中国问题专家沈大伟的说法,中国在世界的存在,广度远远大于深度,还不具备调动和影响世界的国际实力,也还不能称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强权,而只能算是一个“半路强权”(partial power)。换句话说,中国是世界利益的大股东,但还不是控盘的庄家。美国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付诸实施的 “亚太再平衡”战略,使得亚太的地缘政治天平“不再平衡”。美国以现任亚太盟主的身份,以软硬两手再次向盟友们证明了“美国不是万能的, 但没有美国是万万不能的”的信条。在东亚这个巨大的地缘政治“跷跷板”上,美国把自己的力量全压了上去,中国这一端开始失衡松动,平衡眼看就要被打破。于是,“中国梦”中的国际色彩,就不能不被放到桌面上来了。在首访俄罗斯的讲话中,习近平面对着中国昔日的战略盟友,承诺“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安全威胁,单打独斗不行,迷信武力更不行,合作安全、集体安全、共同安全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选择”。换句话说,中国梦,不仅是中国人自己做的梦,也是中国为世界打造的梦。
  就在中国新领导人们畅谈梦想的时候,现实的阴霾和污浊,却正在侵蚀污染着中国最大的两座城市:北京与上海。而中国自己,也仿佛突然间意识到,中国的梦想,不能只被物质的标准所衡量;而那些最有价值的东西,未必都能够通过价格体现。如果梦想那么容易就能够实现,那么梦想的价值是否也被打上了折扣。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梦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梦想,而每个人也有每个人的梦想。梦想的内容或许不同,但梦想的精神却能穿越任何政治和文化的隔阂。在铸造自己梦想的时候,中国既要学会在世界面前讲述自己的梦想,也要学会承受梦想与现实之间那永远也无法弥合的空隙。但有一点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要做个好梦,你必须先要平心静气,去除杂念,酣然睡去;而要实现梦想,你必须先从梦中醒来,抖擞精神,振作前行。
  (作者著有《为世界打造中国梦》一书)
  责编/杜凤娇 美编/李祥峰
其他文献
针灸,是在中国历代特定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生长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思维和文化精华,涵纳着大量的实践观察、知识体系和技术技艺,凝聚着中华民族强
泥土的芳香是淳朴与淡雅;青草的芳香是清新与干净;花朵的芳香是浓郁与迷茫.生命的芳香是什么呢?天空的时间是风雨无情;大地的时间是沧海桑田;梦想的时间是快乐与悲伤.生命时
“亲望亲好、邻望邻好”,实际上,“中国梦”的实现与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休戚相关.亚洲其他国家的人民是否关注“中国梦”?在他们眼中,中国应以何种外交思路在和平发展的环境
编者按:1996年6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视察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并欣然题词:“办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振兴中原作出贡献”。这一题词,不仅是对郑州高新区的政励和鞭策,也
期刊
自2001年9月,明确提出新世纪初的全国军粮供应管理工作要重点抓好“三二一”工程以来,各省军粮供应管理部门在所在省粮食厅(局)的高度重视和有力领导下,积极部署,围绕抓好“
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在日益提升,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人民物质生活保障的住房问题,外墙渗漏严重不仅危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是建筑行
他求学海外,练就一身精湛医术,回国开创空军总医院大血管外科项目;他恪守行医之道,被病人称为“医乃仁术”;他热心公益事业,跟有志者“共铸中国心”.他就是空军总医院心血管
城市的园林工程是我国的一项民生工程,不仅加快城市发展,也美化城市面貌和环境.城市的园林工程不仅与我国可持续性发展的经济政策相适应,也顺应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规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