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与回应: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研究

来源 :今日湖北·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p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为社会中较为特殊的群体,大学生不仅在上网人数中最为集中,也最为活跃。因而大学生网络道德状况在社会网络道德乃至整个社会道德中,占有极为特殊的地位,因而对现代社会中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进行研究具有战略重要性。然而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给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方便了他们的学术实践;另一方面,网络也给大学生道德观、价值取向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冲击了传统的教育模式,积极探索回应之道迫在眉睫。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道德 互联网
  一、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参与
  自从1994年4月20日,中国接入互联网、成为国际互联网大家庭中的第77个成员以来,互联网便在中华大地迅速蔓延。根据2012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学(CNNIC)發布的《论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5亿,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4个百分点,达到38.3%。网民中初中学历人群占比继续保持增长,由32.8%上升至35.7%,而大学生无疑是其中的主力军。
  究其原因,一方面经济与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人人拥有电脑成为可能,大大提高了电脑及互联网的使用率;另一方面,大学生刚刚经历过高考的洗礼,由极度紧绷到极度放松,精神上极不适应,急需要用以寄托不安精神的载体来适应这种变化,而互联网不得不说是最佳选择。然而当今网络上包含着大量有害的黄色流毒、造成社会政治经济混乱的黑色信息、易导致青年学生人格嬗变的网络游戏,所有这些对人类社会、尤其是对青年学生现有的道德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会造成很大的冲击。同时,网络社会道德标准的不确定性、道德行为的难控性、道德约束规范力的弱化,更让人对目前尚未树立成型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大学生充满忧心。无论是之前的肆虐的人肉搜索、被网友揭发而引起轩然大波的天价香烟,还是近期人人网上疯转的关于华科大一男生给喜欢的女生写了216万字的情书却被女生拒绝、而女生在舆论压力下还是和男生在一起的事件,网络以及大学生无疑是其中的主要推手。
  二、网络对大学生社会道德的冲击
  第一,缺乏必要的社会责任感,道德虚无化。网络作为一个巨大的虚拟网络,具有极大的开放性、自由性。大学生身处其中,难免会产生一种自己可以在这个空间中为所欲为、自由自在的误解,甚至认为自己在网络上随便做什么都可以。这种错误认知的后果就是网络上色情信息、偏激的不实言论泛滥,甚至有的人入侵公共网站,发布木马病毒以显示自己技术的优越性。更有甚者,将对同学、老师的不满心理、对社会的报复逆反心理发泄在网络上,恶意发布虚假信息甚至攻击他人,出现了一系列不文明行为,造成网络秩序的混乱。
  第二,校园冷漠化加剧,形成不健全人格。当你看到一个六人的寝室寂静无声,人人都对着电脑上网,但明明距离一米不到,然而却相对无言。因而互联网虽然使大学生拉近了与远方朋友的距离,却减少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与同学交流的机会。久而久之就会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变得不喜与人沟通,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甚至使其丧失在现实中进行正常交往的技巧,致使家庭成员之间、同学朋友之间的感情开始疏远,传统的亲情、友情等道德情感与和谐一致的道德关系也会因此淡漠甚至消失,这样明显不利于健康人格的塑造。
  第三,三观扭曲,产生错误想法。网络文化作为一种开放的文化,虽然说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兼收并蓄百花齐放,但是不容否认的是网上信息参差不齐,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思想意识、宗教信仰、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相异文化不断冲击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导致价值观、道德观等尚未成型的大学生陷入一种迷茫的状态,进行价值取向便显得更为复杂和艰难。导致不少人因此感到迷茫,甚至树立了不正确的价值观,走上歧路。
  第四,对现实生活产生过分消极的看法。在如今娱乐至上的时代,一些记者为追逐热点、吸引人们的眼球,过分报道一些社会负面新闻,喧哗取宠,容易使生活在象牙塔中、不明世事的大学生感到迷茫而不知所措,感到理想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差距并由此产生巨大的落差感,因而对现实社会产生消极看法。更有甚者对现实社会彻底失望,以致用结束生命来摆脱这个“肮脏不堪”、“难以忍受”的“黑暗社会”。
  第五,网络道德认知下降。当大学生随意下载软件、下载网络文章、侵犯知识产权成为一种普遍行为,人们不禁为大学的学术研究产生质疑。不少大学生利用网络弄虚作假,多次把网络上的文章直接下载,然后稍作变通修改即当作业交给老师,甚至谎称是自己的作品。然而事实上这是一种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的行为,剽窃了他人的智力成果,严重的甚至已经触犯了法律。这种抄袭行为,不仅不能培养学生在科研、学习、动脑、创新等方面的能力,也使整个大学学术界的学术精神沦丧。
  第六,过分注重网络生活,对现实生活感到麻木。网络生活精彩纷呈,相比之下,单调的学习生活无疑显得乏善可陈。因而大学生似乎更愿意将自己的时间、精力花在网络上,然而也因此,当他们看到大街上沿街乞讨的人群、在寒风中卖报的无业青年、在校门口靠弹吉他挣钱的心酸中年人,他们会一笑而过,觉得与自己无关。倒是网络中认的“大哥”、“大姐”有难,自己都会毫不犹豫出手相助,慷慨解囊。或是认为政府会解决一切,这些人都与自己无关。
  三、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
  第一,网络环境具有自由性、隐蔽性、无约束性和虚拟性的特点。网络作为一个大杂烩,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规范在网络上的虚拟社会中失去了约束力。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中显得恣意而为,无拘无束,丝毫感受不到传统道德对其的约束力,将网络视为没有道德约束的自由之地。
  第二,青年大学生自身的好奇心强、自控能力弱。大学生由于自身心理不成熟,加之社会经验不足、对道德的辨别力较差、道德意志力不强、自制力较差, 因而对网络文化的识别能力和抗诱惑能力较弱,容易被一些新奇事物所吸引而不顾及其他,相比之下更容易因冒失或其它原因误入歧途,走上网络犯罪之路。   第三,当今大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弱化。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如何进行道德教育的指导思想上存在着不少问题,一些道德教育只片面强调抽象的道德原则,而不太重视大学生人格的培育;只片面强调考试的功利主义,而不太重视真正的实践活动。使最基本的道德教育出现断层,致使有些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出现了严重脱节的现象,产生扭曲的道德人格,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
  第四,受不良文化的误导。如今大学都提倡自由之风,校外校内的区分度正在逐渐削弱。不少外来人员将一些非主流之风带入校园,而非主流文化因其简单易学、且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大学生追求自由时尚之风的特点而备受推崇和模仿。然而,对此的过度追求容易使大学生过于注重表面而忽视道德建设。
  第五,家长对学习的重视,对道德的忽视。在中国当今的应试教育制度之下,一些家长过于强调成绩而不顾其他的功利化心态,不重视道德的家庭教育,致使其孩子的道德教育没有到达应有的程度。且有些家长甚至产生“只要成绩好,道德有没有无所谓的心态”,言传身教使其孩子轻视了道德的重要作用,从小便道德淡漠。
  第六,大学生法制观念有待加强。法律与道德是不分家的,因而有些大学生法制观念的落后,对一些法律没有清晰的认识,不知法而犯法,直接导致其在网络上道德观念的落后。
  第七,传统道德受到西方自由之风的冲击。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迅速传入我国。相应的,西方一些自由思想也随之传入我国。但是一些大学生断章取义,认为所谓的自由是无法制化,为所欲为,使传统道德受到严重冲击。
  四、高校的回应: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对策思考
  第一,对网络进行法制化管理。政府加强网络立法,并依法执法,使网络发展更为规范化,从而充分发挥起法律对道德的保护作用。既通过立法使网络的运行规范化、程序化,通过设立专门的机构来保障网络法律的有效执行;又要从技术角度控制和过滤违法与有害信息的散布,还大学生一片清明的网络世界。
  第二,坚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网络道德归根结底依然是现实中道德的映射,因此网络道德建设仍然离不开传统的道德教育,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道德在网络时代仍然应当发扬光大。
  第三,各大学贯彻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大学不仅要加大对网络道德的宣传力度,还要提倡严谨科学的治学精神。在具体措施方面,首先要运用校园网对在校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进行引导,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提倡文明健康的道德风尚,使大学生在网络中吸取营养,陶冶情操,提高自身道德素质。其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从其自身做起,培养个人完善人格,从而约束个人网络不文明行为。
  第四,大力度宣传网络法制教育。针对许多大学生对网络违法犯罪概念认识不足,并不把通过计算机网络实施的犯罪看作是一种犯罪,学校可以通过在校内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活动,组织网络知识讲座等途径进行宣传,倡导大学生文明上网,从而促进形成健康向上的网络道德规范。
  第五,学校充分鼓励大学生参与道德实践活动。学校通过老师宣传、奖金奖励等方式,充分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各种道德实践活动。因为大学生通过积极参加各种道德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可以形成、发展和完善自身的道德素质。同时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可使大学生懂得如何运用网络和用好网络,在网上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从而能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网络道德素质。
  第六,企业积极配合网络道德建设工作。一些网络公司可以在游戏中通过游戏等方式提醒玩家注意自己的网络道德规范,如自动屏蔽脏话,并对多次说脏话者进行惩罚等,在潜移默化中使玩家注意自己在网络世界中的言行举止,从而起到提高其网络道德素养的作用。
  第七,发动学生自身的主动性。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应定位于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内在动力,使其自身积极主动地去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唤起和激发其内在的道德需要, 培育自我教育意识,从而真正做到主体和客体的统一。使网络道德教育真正有效果,落实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檀江林.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若干思考[J].青年研究,2007(01).
  [2]伍安春,张新福,余惠琼.网络对大学生道德的冲击及对策思考[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3).
  [3]刘新奇.切实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1).
  [4]鲁兴虎.论网络社会交往中的个人诚信缺失现象及其治理[J].道德与文明,2006(05).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其他文献
夏季入夜,沈阳彩电塔夜市一片喧嚣.傍晚6时后,随着炭火点燃,青烟飞升,这里成了路边烧烤的天堂,男人们三五成聚,啃着“真枪实蛋”,牛饮“老雪”,好一片热闹快活的人间.然而,就
摘 要 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中国共产党要担负起历史赋予的使命,就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抓好党的自身建设,始终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随着我国社会矛盾、理想信念等问题的日益显现,执政党公信力建设问题受到学界愈来愈多的关注。本文拟从现实问题着手,总结当前执政党建设的优秀经验,为解决中国共产党公信力建设问题提供思路,以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 中
农业是屯昌县的主导产业,也是优势产业.“十二五”期间,该县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6.4%,特别是近年来始终保持高速增长.但由于受农业生产成
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并且向外延伸的一种群体性文化,它对学生的知情意行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完成学校的育人目标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下面就关于农村小学校园文化的建设谈点看法。  一、注重构建凸现教育感染魅力的环境文化  学校的校园是师生共同生活、工作或学习的场所,其环境、秩序的状况都直接影响到能否培养出合格人才的大问题,“孟母三迁”就是文化
#
期刊
小学语文愉悦阅读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以情导入”,激荡学生进入“悦读”的热望;“情随境移”,伴着学生体验“悦读”的过程;“缘文会友”,实践“悦读”的交流与升华。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消费水平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从而有不少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觉得自己的钱不够用.这其实就是一种不会投资理财的表现.理财不同于储
摘要会计上岗证中“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科目的学习应明确目标、制定计划、多做习题,在应试时认真审题,灵活运用答题技巧等。掌握恰当的学习技巧与应试指南,有助于顺利通过会计上岗证中“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科目的考试。本文就此类学习技巧及应试做出浅析。  关键词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学习技巧应试指南  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科目的学习技巧  (一)明确目标,树立自信  有了目标,就有了为之努
9月28日,一列满载100标准箱出口至中东、非洲货物的火车,缓缓驶出义乌西站前往宁波舟山港,至此“义乌一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班列单月完成业务量破1万标准箱.rn近年来,浙江以
期刊
【摘 要】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知识的更新加快,半衰期缩短。对于教师,一次性的学校教育根本不能满足新时代的教育需求,只有坚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与时俱进。体育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老师的继续教育却存在很大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体育;继续教育  世界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带来了各国教育任务的调整各改革,无论教育发展先进还是相对落后,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