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介入技术的逐步完善,介入治疗因创伤小、预后好的优势已逐渐成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首选的治疗方式.但由于患儿情况、操作技术以及导管室环境的特殊性,使得介入手术围术期的护理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但近年来鲜有对此方面的报道,为了解围术期中影响患儿预后的主要因素,本文对近20年来在介入术中围术期管理要点方面做了综述,分别对术前、术中和术后三阶段的操作要点进行总结,强调术中常见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提出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以期改善预后.
【机 构】
:
100037 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阜外医院 结构性心脏病中心 心血管器械创新重点实验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介入技术的逐步完善,介入治疗因创伤小、预后好的优势已逐渐成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首选的治疗方式.但由于患儿情况、操作技术以及导管室环境的特殊性,使得介入手术围术期的护理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但近年来鲜有对此方面的报道,为了解围术期中影响患儿预后的主要因素,本文对近20年来在介入术中围术期管理要点方面做了综述,分别对术前、术中和术后三阶段的操作要点进行总结,强调术中常见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提出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以期改善预后.
其他文献
冠状动脉支架内慢性完全闭塞(IS-CTO)是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介入治疗中难度最高、最有挑战性的病变,IS-CTO在CTO中占5%~25%.由于导丝及球囊通过困难,IS-CTO介入治疗成功率较低.IS-CTO与非IS-CTO的病理机制不同,特殊的病理机制导致IS-CTO的血管开通率较低.随着杂交策略的应用,IS-CTO的血管开通率较前明显升高,但仍低于非IS-CTO的血管开通率.
目的 探讨采用经横突-椎弓根外侧入路单侧穿刺双侧球囊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8年1月-2019年6月符合选择标准的93例腰椎OVCF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组(44例,行经横突-椎弓根外侧入路单侧穿刺双侧球囊扩张PKP治疗)和B组(49例,行双侧经椎弓根入路PKP治疗)
目的 与骨转换标志物比较,探讨股骨颈骨强度综合指数对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患者股骨头塌陷发生的预测作用.方法 以2010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并接受非手术治疗的非创伤性ONF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96例(139髋)符合选择标准纳入研究.男54例(79髋),女42例(60髋);年龄22 ~ 60岁,平均40.2岁.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出现股骨头塌陷,将患者分为塌陷组和未塌陷组.测量患者股骨颈宽度、髋轴长度、身高、体质量及股骨颈骨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前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危险分层情况和应用他汀类药物进行预防治疗的现状.方法:纳入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1月30日入选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注册研究(CAMI)的1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依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评估其发病前的ASCVD危险分层情况,并调查不同危险分层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情况.结果:在3095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11950例(38.6%)患者为ASCVD低危人群,5360例(17.3%)患者为ASCVD中危人群,A
目的 分析我国现存晚期血吸虫病患者流行病学特征,为其精准管理和治疗救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动态数据采集平台(EDDC)血吸虫病调查系统中全国现存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基本信息,对患者人口学特征、人群和地区分布、治疗救助等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截至2019年6月,我国现存晚期血吸虫病患者31 889例,主要分布于湖北(7 737例)、江西(7 256例)、湖南(5 615例)、安徽(5 236例)、江苏(2 908例)等湖区5省,5省病例数占全国病例总数的90.2%(28 75
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calcific aortic valve stenosis,CAVS)是最常见的瓣膜性心脏病之一,升高的脂蛋白(a)(Lp(a))及其相关的氧化磷脂(OxPL)是CAVS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其可能通过促炎作用及多种钙调节途径促进瓣膜钙化、狭窄.目前缺乏有效的预防或减慢CAVS进展的措施,希望探讨因果危险因素为预防提供治疗靶点.
晕厥是常见的临床问题,其病因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但部分患者难以通过常规检查手段明确病因.植入式心电监测仪是一类植入式心电监测装置,通过延长心电监测时间,提高发作性心律失常被记录的概率.在不明原因晕厥领域,植入式心电监测仪在诊断、指导治疗、减少医疗花费等方面的价值已被肯定,可作为诊断不明原因晕厥病因的理想手段之一.
前言rn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rn本标准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归口.rn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北京化工大学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rn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雯、童贻刚、任丽丽、韩娜、肖艳、安小平、王媛媛.rn1范围rn本标准适用于呼吸道样本(鼻/咽拭子、鼻咽吸取物、痰液、肺泡灌洗液等)、消化道样本(粪便、肛拭子等)、活检组织、生物体液样本(脑脊液、血液、胸腹水等)、虫媒样本、环境样本等类型样本的病原体高通量测序筛查.rn本标准适用于开展基于高
牛疱疹病毒Ⅰ型(BHV-1)是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病原体.BHV-1可诱导感染的宿主产生细胞、体液和粘膜免疫应答,是一种理想的疫苗载体,可表达病毒的多种蛋白和细胞因子.以BHV-1为载体的疫苗包括:伪狂犬病毒(rB-HV-gB/gC/gD/gE/gI)、口蹄疫病毒(rBHV-VP1)、牛呼吸道合胞病毒(rBHV-Gsyn)、兔出血热病毒(rBHV-VP60)、牛病毒性腹泻病毒(rBHV-E2)、细胞因子(rBHV-IL-1/IFN-γ、rBHV IL-2/IL4、rBHV-GM-CSF、rBHV-HDAF和
疟疾曾是中国流行历史最久远、危害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历经70余年的综合性防控,我国疟疾防治工作成绩显著,疟疾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下降,有效地控制了疟疾流行,保障了人民健康,同时也减少了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自2017年全国首次实现无本地原发感染病例报告后,中国已连续4年维持这一成果,并于2021年6月30日正式获得世界卫生组织的消除疟疾认证,这在中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和全球疟疾消除中都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本文系统回顾了我国消除疟疾的重大意义、工作特色及消除后面临的挑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