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son1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民族精神的精华,是现代文化的基石。可是,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却十分令人担忧。在浅文化、俗文化、网络文化充斥当代青少年生活的时候,传统文化在学生中的地位越来越低,他们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在孩子的生活当中,传统文化变得只是应付形形色色考试的工具。这是小学语文教育的一个严重的失误。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建设上,倡导要有大视野,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比如,“积累”一词在《语文课程标准》里出现了14次之多。大致分为两类:一是要求积累语言材料,包括词语、格言警句、精彩语段和传统文化中的古典文学;二是要求积累生活素材。“积累”,本是我国传统教育的一项成功经验和优秀传统,但被不肖子孙们当作糟粕抛弃;只有那些具有真知灼见且不赶“潮流”的人才能认识到它的价值和意义。在中小学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尤其在小学和初中开设传统蒙学课程,无论是对学生潜能的开发,还是对语文能力的形成,乃至对民族精神的承传,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那么,怎样把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相结合进行才更行之有效呢?对此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思考。
  一、在氛围中加强传统文化感受与吸收
  传统文化对于小学生来说,年代久远,平时除了古诗,其它内容接触很少,理解起来确实存在不小的难度。而且没有什么生动的内容,缺乏趣味性和吸引力。所以怎么让孩子对这个东西感兴趣,在我们工作中被列到了首要位置。如果我们能在实际教学中营造学习传统文化浓浓的氛围,那么孩子们耳濡目染,从心理和思想上自然就产生学习的愿望和激情。
  1.教师的潜移默化
  我们要让孩子对传统文化有兴趣,首先我们必须培养自己的兴趣。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努力让自己成为热爱传统文化教学并有一定传统文化知识的语文教师。用自己的知识和自己对传统文化的喜爱,给学生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传统文化除了是一门知识外,它能成为中华文化的精髓而响彻中外,更多的是它的文化内涵对人行为的影响。《三字经》中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但它不仅仅是知识的涵盖,同时也教育了我们为人处事的道理,甚至于方法。《论语》也是这样。所以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对传统文化的教学进行有效的推动,而且还要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学生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让自己成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榜样和动力。
  2.利用班级文化布置
  作为语文教师,而且也是班主任,我觉得充分利用班级文化布置是一个机会。平日,我在班级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极力将其设定为我班的特色教育并进行发展。例如,定期让孩子合作制作传统文化知识小报,将自己所学到的,所了解到的传统知识整合,内化。可以通过文字也可以通过图画的形式。然后我将他们的劳动成果张贴上墙,作为班级文化布置。这样孩子就被班级浓浓的传统文化气息萦绕着。
  二、在课堂上加强传统文化的推介和引用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那么如何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精华基因,培养学生对我国古文化的好奇和责任感呢?例如:中国传统节日众多,许多诗词歌赋中均有反映我国民俗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情景。适逢民俗节日,可向学生介绍有关的诗词,吟咏背诵,借以了解民俗节日的情况,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五月初五端午节时向学生介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九月九日重阳节,向学生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及有关习俗:登高、赏菊、饮酒、插茱萸等,吟诵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请学生带着问题请教长辈或查阅书籍,有条件的学生更可以借助网络进行查找。
  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受益匪浅,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朗读和背诵的层面,而是帮助学生挖掘其中的内涵,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和意识,同时,使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也产生了一定的兴趣。
  三、在生活中加强传统文化的熏陶与内化
  我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是为了不教”。的确,我们对孩子加强传统文化的培养,不是为了让他们能将学到的知识用于考试,想以此取得多高的分数;也不是让他们将传统文化知识作为夸夸其谈的谈资,这些都太功利。归根结底,是为了让孩子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在生活中去内化其中涵盖的仁义道德,处世之法,感受传统文化的精华,把传统文化和学生的精神、人生发展需求和谐结合起来。传统文化只有融入学生的精神世界才是有意义的。
  有人会质疑,传统文化中的很多内容在我们现今社会还有多少可行性,或者还存在多少价值。但是,当今社会“文化”是国家“核心竞争力”和“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我们放弃自己的传统文化,而一味让“洋文化”恣意横行,难道就不是辱没自己的民族精神?
  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语文,竭力引导学生在感受、感悟传统文化底蕴的过程中,能受到心灵的感动、人格的感化。使学生与传统文化文本的对话过程中,通过静心阅读,与作者相逢于案前灯下。帮助学生真正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全面提升人文素养。
  小学是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的第一站,小学教师肩负着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我们应努力将传统文化的文明种子播种在小学的心田,让每个人的心田都能开满文明之花。
其他文献
采用有限元接触分析方法研究了背压腔位置设置和尺寸、指尖曲梁型线和指尖数目对压力平衡型指尖密封工作性能的影响规律.主要探讨了这种指尖密封结构在一定密封流体压差和不
极化特征用于目标识别的一项主要研究是将极化信息与高分辨率雷达技术相结合.提出了利用回波中的极化现象对目标进行识别的方法,得出了有关目标识别特性的结论.
研究了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异丙甲草胺的样品前处理方法.样品用80%的甲醇水溶液超声波提取,正己烷萃取,PT-硅镁吸附剂色谱预处理小柱净化,配比为2:1的正己烷和乙醚混合液用
钎焊单层超硬磨料砂轮极高的结合强度和接近理想的锋利形貌,使它在生产应用中显示出传统砂轮无法比拟的优异性能.这种新型超硬磨料砂轮以其卓越的磨削性能必将逐步取代传统单
素质教育是当今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旨在提升学生的各个方面的能力,不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孩子作为国家未来的领导人、掌舵者,只有他们有足够的经验和能力才能胜任这一切,所以作为孩子学习道路上的领路人,老师必须要努力培养孩子各个方面的能力,帮助他们在人生道路上留下成长的印记,使得他们可以积极主动地把知识转化自身的素质修养。数学在素质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数学使人严谨,学习数学可以锻炼人的逻辑思维能力
消费社会的主要特征有:社会高度商品化、生产与消费审美化。消费社会审美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审美的感官快适化以及审美的大众化。尽管当下的中国社会正在步入
保险市场处于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尚未进入成熟阶段,其中专业机构大部分主要以民营资本为主,规模相对较小,数量相对较多,市场秩序尚待规范,因而确立一套有效机制促使保险中介机构内
我们都知道商品具有二重性,即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重属性。其实作为“五育”之首的德育,它和商品一样,也具有二重性,即任何德育活动都具有共性培养和个性培养二重属性。  所谓德育的共性培养:就是指在德育活动中,德育工作者通过对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培养,促使受教育者逐步同化,从而在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拥有与众相同的共性特征、共性价值,以便满足社会、他人以及自己共性需要的社会活动过程。  
由于异种金属化学、物理性能明显不同, 所以用传统的焊接方法焊接时会遇到许多困难.本文通过大量的实验, 对纯铝板-铝合金板用新兴的搅拌摩擦焊接工艺进行实验研究, 制定了正
省域边界区是区域旅游板块的重要部分,提升其参与区域旅游的竞合能力与水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行政边界性屏蔽制约和自身参与能力不足的现实困难下,省域边界区要有效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