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德育也越来越受到了家长和学校的重视,语文作文一门人文性的学科,理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德育的职责。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给出了三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以供借鉴。
【关键词】语文;德育;渗透;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学科不仅要教会学生识字、阅读、背诵和写作,还要将德育工作渗透进去,这是因为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正所谓“文以载道”,语文教材中所选用的文章,無论是先贤古典、诗词歌赋,或是节选的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都是很好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有用素材。金字塔不是一天盖成的,一个人要养成良好的德行,使其深入骨髓,渗透到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也需要漫长时间的积淀才可以做到。所以,学校德育工作要贯穿于学生的整个求学生涯,除了专门的德育课程之外,语文课堂就是开展德育工作的最佳场所。
一、巧妙结合现实,渗透德育教育
时光流转,朝代更替,我们和古人生活于完全不同的时代,在我们如今看来他们所处的时代无疑是非常落后的。不过,情感是一种永远都不会落后的东西,我们可以巧妙地将古人的情感与我们现在的实际相联系,用以教育学生。
比如,岑参的《逢入京使》就有很强的德育意义。这首诗写于作者第一次从军西征,奔赴安西,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途中。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往西域的大路上,他忽然迎面碰见一个老相识。在一番交谈之后,知道对方要返京述职,顿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告诉家人他平安无恙。诗人之所以自愿跑到这么远的地方主要是由于他有边陲建功的理想,他自己曾说过:“功名只应马上取,真正英雄一丈夫。”七年级的学生虽然还会经常见到父母,但总有一天他们会长大,羽翼渐丰,会飞离父母的身边,飞到更广阔的天空去追寻自己的梦想,这是无法避免的事情。但是在通信如此发达的时代,仍有很多人几个月都不往家里打一通电话,问候父母安好,报一下平安。不过,这种情况是可以避免的,在介绍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时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教育——你们看,古人那时候想联系家人是多么的困难啊,所以古人才会说“忠孝难两全”,这是一件多么无奈的事情啊。不过现在不同了,我们有电话、互联网,有高铁、飞机,你完全可以做到“忠孝两全”,所以你们要记住,当有一天你远离父母在外拼搏的时候,也不要忘了常给父母打通电话、常回家看看。如此一来,通过介绍写作背景,结合现实,借以发挥,就成了教育学生“孝”的绝佳素材。
二、巧用背景介绍,渗透德育教育
常言道:“愤怒出诗人。”这就话的意思是说,作者写的每一篇文章、每一首诗,都有他的创作动机,都包含有他想表达的情感、想阐明的观点。而要想完全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想表达的情感、想阐明的观点,就必须了解写作的背景。而在写作背景中往往蕴含了丰富的德育素材。比如杨绛先生的《老王》,这篇文章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写于动乱的年代,作者夫妇二人被打为“反动学术权威”,在那个人人自危的年代,“反动派”是所有人都唯恐避之不及的,但“老王”丝毫没有受到这件事的影响,他不懂得时代,他只知道作者夫妇二人是好人,更有感于他们的不幸遭遇,所以更加对他们照顾有加,虽然他自己也穷困潦倒。通过这一背景的介绍可以对学生进行这样的德育教育——当你生活富足、腰缠万贯的时候,给别人一点小小的帮助,这其实算不得什么。真正的善良应该是像老王这样,虽然他也是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但是当他看到别人身处困难的时候亦能不求回报地去帮助别人。这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要有一颗同情心,都要做一个善良的人。通过写作背景的介绍,达到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目的。
三、抓住关键词句反复诵读,深化学生情感体验
道德是经不起说教的,说教所能取得的效果是微乎其微的。所以,也要让学生自己体会文章中具有德育作用的句子。每一篇文章都有它的中心句,即所谓的画龙点睛之笔。这些句子往往蕴含了作者最真挚的情感,最深刻的思想,让学生反复诵读这些句子,易使学生获得最深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自行体会其中的德育内容。比如《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让学生体会其中的重精神、轻物质的观念;《最后一课》中的“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让学生体会其中的爱国之情。《再塑生命的人》中的“爱也是摸不着的,但你却能感到她带来的甜蜜。没有爱,你就不快活,也不想玩了。”让学生体会爱的含义。《土地的誓言》中的“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让学生体会其中的爱国与思乡之情。这样通过反复的阅读,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思考、不断体会,渐渐就能真切地体会到句子的思想和情感,从而受到教育。
总之,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应该有方法把德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来,使学生在收获语文知识的同时,得到德育教育。
参考文献
[1]万云花.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学周刊,2014(7).
[2] 李淑霞,李俊鹏.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进行德育渗透[J].新课程(下),2014(3).
(编辑:张驰)
【关键词】语文;德育;渗透;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学科不仅要教会学生识字、阅读、背诵和写作,还要将德育工作渗透进去,这是因为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正所谓“文以载道”,语文教材中所选用的文章,無论是先贤古典、诗词歌赋,或是节选的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都是很好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有用素材。金字塔不是一天盖成的,一个人要养成良好的德行,使其深入骨髓,渗透到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也需要漫长时间的积淀才可以做到。所以,学校德育工作要贯穿于学生的整个求学生涯,除了专门的德育课程之外,语文课堂就是开展德育工作的最佳场所。
一、巧妙结合现实,渗透德育教育
时光流转,朝代更替,我们和古人生活于完全不同的时代,在我们如今看来他们所处的时代无疑是非常落后的。不过,情感是一种永远都不会落后的东西,我们可以巧妙地将古人的情感与我们现在的实际相联系,用以教育学生。
比如,岑参的《逢入京使》就有很强的德育意义。这首诗写于作者第一次从军西征,奔赴安西,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途中。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往西域的大路上,他忽然迎面碰见一个老相识。在一番交谈之后,知道对方要返京述职,顿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告诉家人他平安无恙。诗人之所以自愿跑到这么远的地方主要是由于他有边陲建功的理想,他自己曾说过:“功名只应马上取,真正英雄一丈夫。”七年级的学生虽然还会经常见到父母,但总有一天他们会长大,羽翼渐丰,会飞离父母的身边,飞到更广阔的天空去追寻自己的梦想,这是无法避免的事情。但是在通信如此发达的时代,仍有很多人几个月都不往家里打一通电话,问候父母安好,报一下平安。不过,这种情况是可以避免的,在介绍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时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教育——你们看,古人那时候想联系家人是多么的困难啊,所以古人才会说“忠孝难两全”,这是一件多么无奈的事情啊。不过现在不同了,我们有电话、互联网,有高铁、飞机,你完全可以做到“忠孝两全”,所以你们要记住,当有一天你远离父母在外拼搏的时候,也不要忘了常给父母打通电话、常回家看看。如此一来,通过介绍写作背景,结合现实,借以发挥,就成了教育学生“孝”的绝佳素材。
二、巧用背景介绍,渗透德育教育
常言道:“愤怒出诗人。”这就话的意思是说,作者写的每一篇文章、每一首诗,都有他的创作动机,都包含有他想表达的情感、想阐明的观点。而要想完全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想表达的情感、想阐明的观点,就必须了解写作的背景。而在写作背景中往往蕴含了丰富的德育素材。比如杨绛先生的《老王》,这篇文章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写于动乱的年代,作者夫妇二人被打为“反动学术权威”,在那个人人自危的年代,“反动派”是所有人都唯恐避之不及的,但“老王”丝毫没有受到这件事的影响,他不懂得时代,他只知道作者夫妇二人是好人,更有感于他们的不幸遭遇,所以更加对他们照顾有加,虽然他自己也穷困潦倒。通过这一背景的介绍可以对学生进行这样的德育教育——当你生活富足、腰缠万贯的时候,给别人一点小小的帮助,这其实算不得什么。真正的善良应该是像老王这样,虽然他也是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但是当他看到别人身处困难的时候亦能不求回报地去帮助别人。这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要有一颗同情心,都要做一个善良的人。通过写作背景的介绍,达到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目的。
三、抓住关键词句反复诵读,深化学生情感体验
道德是经不起说教的,说教所能取得的效果是微乎其微的。所以,也要让学生自己体会文章中具有德育作用的句子。每一篇文章都有它的中心句,即所谓的画龙点睛之笔。这些句子往往蕴含了作者最真挚的情感,最深刻的思想,让学生反复诵读这些句子,易使学生获得最深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自行体会其中的德育内容。比如《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让学生体会其中的重精神、轻物质的观念;《最后一课》中的“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让学生体会其中的爱国之情。《再塑生命的人》中的“爱也是摸不着的,但你却能感到她带来的甜蜜。没有爱,你就不快活,也不想玩了。”让学生体会爱的含义。《土地的誓言》中的“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让学生体会其中的爱国与思乡之情。这样通过反复的阅读,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思考、不断体会,渐渐就能真切地体会到句子的思想和情感,从而受到教育。
总之,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应该有方法把德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来,使学生在收获语文知识的同时,得到德育教育。
参考文献
[1]万云花.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学周刊,2014(7).
[2] 李淑霞,李俊鹏.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进行德育渗透[J].新课程(下),2014(3).
(编辑:张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