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经典文学作品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最璀璨的明珠,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一篇篇经典作品源远流长、内容广泛、思想深邃、语言精辟,不仅能够展现社会的本质,更能够启迪人的心灵。基于此,本文从加强学生经典诵读教育的背景出发,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诵读的基本原则,进而探讨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实践;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07-0110-02
经典诵读是对典范性、权威性并经过历史见证的最有价值的典籍的诵读。经典的价值在于它能够穿越时间的阻碍,为人们揭示社会发展的本质,进而展示深邃的思想与丰富的情感。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各种信息层出不穷,但是经典对于人的引导力量从未消失。随着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经典诵读也成为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引导小学生进行经典诵读,对于促使学生适应多元文化环境、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原则
(一)经典性
经典诵读的着力点自然是“经典”二字,教师在选择作品的过程中也应注重对作品内容和质量的把控。所谓经典应具备以下特点:必须是在时间的淘洗中留下的具有穿越时空魅力的作品;必须是能够为当代人传递正确的思想价值理念的作品;必须是具备深厚独特的文学艺术魅力的作品;必须是在语言表达技巧上独具匠心的作品等。这样学生才能从经典作品中获得良好的熏陶。
(二)开放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一方面应对作品保持开放、包容的态度,从更加广阔的范围内为学生筛选、甄别文学作品,让学生在经典诵读中打开视野,在不同类型的经典作品对比中锤炼思想,体悟情感;另一方面注重教学方式的开放,结合学生经典诵读的需求创新教学方法,打破陈规,营造开放的诵读氛围,激发学生自主诵读的兴趣,提升经典诵读的实际效果。
(三)适宜性
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作品浩如烟海,能够经过时间检验的都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辉。对于小学生来讲,并不是每一部作品都值得诵读,如有的作品估屈聱牙、艰深难懂,远远超出了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诵读水平,选择合适的作品进行诵读,让学生能够与作品产生积极互动,并真正体会经典作品中传递出的真、善、美。
(四)持续性
经典作品对于小学生的影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它需要持久、潜移默化的引导与熏陶。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学段、学期以及每一天都设计相应的诵读活动,让诵读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引导、激励学生保持长久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诵读习惯,让经典贯穿于学生的成长过程。
二、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一)注重课程教学,积极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着丰富的经典文学作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深入分析教材,明确教材安排经典作品的意图,并合理安排经典诵读时间,将经典诵读自然地融入课程教学中,以提升学生的诵读能力。例如部编本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安排了《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三首古诗。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围绕古诗品读为学生提供诵读经典的机会。教学《山行》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出示风景画,画中一条石头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白云飘浮处隐约可见几处人家;山路两旁火红的枫叶惹得作者驻足流连。在画面的配合下,教师播放悠扬、舒缓的古筝曲,并进行诗朗诵,要求学生在画面与音乐中体会诗词意境;接下来,教师组织学生对古诗词进行解读,启发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进而要求学生进行诗歌诵读,在抑扬顿挫中感受深秋美景以及作者悠然淡泊、热爱自然的情感。
(二)设计主题活动,增加学生诵读经典机会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经典诵读应该从课内延伸至课外。教师根据学校要求,组织系列专题活动,吸引学生根据自己的偏好加以选择,并从多角度接触经典、品味经典。例如,教师可以组织“佳句欣赏”活动,要求学生将自己喜欢的名言佳句写在一张卡片上,并注明出处,教师在课堂上抽取卡片,被抽到的学生需要诵读卡片内容,介绍经典作品,并分享自己喜欢的理由;可以为学生提供经典故事、成语、寓言等素材,要求学生通过上网、查找书籍等方式对经典寻根探源,以丰富经典诵读素材;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班级、年级、学校组织的诵读比赛,鼓励学生用诵读、演唱、表演等不同的方式呈现经典,强化对经典的体验;可以组织“经典畅谈”,邀请专家、学者为学生讲读经典、一起诵读,并分享自我体验与理解。
(三)加强日常指导,拓宽学生经典诵读空间
将经典作品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中,不仅能够增加学生诵读的机会,更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诵读习惯,发挥经典作品对学生的熏陶与引导作用。在日常教学指导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行为规划,完善经典诵读细节。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广播,设计“每日一读”活动,在每天课间休息时安排5分钟经典诵读时间,以形成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在书香校园中品味经典;每周设计一节“经典诵读课”,总结学生一周的诵读成果,安排虚拟的誦读任务,组织学生共同诵读、分享,不断提升学生的诵读水平;每月对学生诵读篇目进行检查,按照诵读要求和评价标准进行分析,并结合课题要求完善诵读指导策略。此外,学校也应重视经典诵读工作的推进,定期举行经典诵读大赛、举办校园读书节活动等,并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参加校外经典诵读活动,以拓宽学生的经典诵读空间,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培养。
(四)优化教学评价,巩固学生经典诵读成果
为保证经典诵读实施效果,教师应完善教学评价机制,针对学生在诵读活动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以检验学生的诵读效果,激励学生不断前进。在教学评价中,教师可采用形成性评价和跟踪性评价方式,依照“诵读经典”的要求设计不同的评价方法。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每日评价,对学生前一天的诵读进度进行分析,并通过抽查等方式检验学生的背诵、书写,记录学生的成绩作为日评价结果。针对没有通过日考核的学生,教师应做出特殊处理与安排,引导学生诵读活动的有效开展;学期评价,即根据日考核结果,对学生的期末成绩进行汇总,确定等级,并落实奖惩措施;弹性评价,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考核标准,激励学生更好地适应经典诵读活动。
总之,经典诵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在教学中,教师应明确教学原则,为学生筛选经典诵读作品,并结合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优化时间安排,加强教学指导,细化诵读环节,进而让学生在经典的熏陶中不断成长。
(责任编辑 王小飞)
【关键词】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实践;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07-0110-02
经典诵读是对典范性、权威性并经过历史见证的最有价值的典籍的诵读。经典的价值在于它能够穿越时间的阻碍,为人们揭示社会发展的本质,进而展示深邃的思想与丰富的情感。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各种信息层出不穷,但是经典对于人的引导力量从未消失。随着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经典诵读也成为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引导小学生进行经典诵读,对于促使学生适应多元文化环境、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原则
(一)经典性
经典诵读的着力点自然是“经典”二字,教师在选择作品的过程中也应注重对作品内容和质量的把控。所谓经典应具备以下特点:必须是在时间的淘洗中留下的具有穿越时空魅力的作品;必须是能够为当代人传递正确的思想价值理念的作品;必须是具备深厚独特的文学艺术魅力的作品;必须是在语言表达技巧上独具匠心的作品等。这样学生才能从经典作品中获得良好的熏陶。
(二)开放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一方面应对作品保持开放、包容的态度,从更加广阔的范围内为学生筛选、甄别文学作品,让学生在经典诵读中打开视野,在不同类型的经典作品对比中锤炼思想,体悟情感;另一方面注重教学方式的开放,结合学生经典诵读的需求创新教学方法,打破陈规,营造开放的诵读氛围,激发学生自主诵读的兴趣,提升经典诵读的实际效果。
(三)适宜性
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作品浩如烟海,能够经过时间检验的都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辉。对于小学生来讲,并不是每一部作品都值得诵读,如有的作品估屈聱牙、艰深难懂,远远超出了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诵读水平,选择合适的作品进行诵读,让学生能够与作品产生积极互动,并真正体会经典作品中传递出的真、善、美。
(四)持续性
经典作品对于小学生的影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它需要持久、潜移默化的引导与熏陶。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学段、学期以及每一天都设计相应的诵读活动,让诵读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引导、激励学生保持长久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诵读习惯,让经典贯穿于学生的成长过程。
二、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一)注重课程教学,积极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着丰富的经典文学作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深入分析教材,明确教材安排经典作品的意图,并合理安排经典诵读时间,将经典诵读自然地融入课程教学中,以提升学生的诵读能力。例如部编本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安排了《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三首古诗。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围绕古诗品读为学生提供诵读经典的机会。教学《山行》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出示风景画,画中一条石头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白云飘浮处隐约可见几处人家;山路两旁火红的枫叶惹得作者驻足流连。在画面的配合下,教师播放悠扬、舒缓的古筝曲,并进行诗朗诵,要求学生在画面与音乐中体会诗词意境;接下来,教师组织学生对古诗词进行解读,启发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进而要求学生进行诗歌诵读,在抑扬顿挫中感受深秋美景以及作者悠然淡泊、热爱自然的情感。
(二)设计主题活动,增加学生诵读经典机会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经典诵读应该从课内延伸至课外。教师根据学校要求,组织系列专题活动,吸引学生根据自己的偏好加以选择,并从多角度接触经典、品味经典。例如,教师可以组织“佳句欣赏”活动,要求学生将自己喜欢的名言佳句写在一张卡片上,并注明出处,教师在课堂上抽取卡片,被抽到的学生需要诵读卡片内容,介绍经典作品,并分享自己喜欢的理由;可以为学生提供经典故事、成语、寓言等素材,要求学生通过上网、查找书籍等方式对经典寻根探源,以丰富经典诵读素材;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班级、年级、学校组织的诵读比赛,鼓励学生用诵读、演唱、表演等不同的方式呈现经典,强化对经典的体验;可以组织“经典畅谈”,邀请专家、学者为学生讲读经典、一起诵读,并分享自我体验与理解。
(三)加强日常指导,拓宽学生经典诵读空间
将经典作品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中,不仅能够增加学生诵读的机会,更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诵读习惯,发挥经典作品对学生的熏陶与引导作用。在日常教学指导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行为规划,完善经典诵读细节。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广播,设计“每日一读”活动,在每天课间休息时安排5分钟经典诵读时间,以形成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在书香校园中品味经典;每周设计一节“经典诵读课”,总结学生一周的诵读成果,安排虚拟的誦读任务,组织学生共同诵读、分享,不断提升学生的诵读水平;每月对学生诵读篇目进行检查,按照诵读要求和评价标准进行分析,并结合课题要求完善诵读指导策略。此外,学校也应重视经典诵读工作的推进,定期举行经典诵读大赛、举办校园读书节活动等,并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参加校外经典诵读活动,以拓宽学生的经典诵读空间,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培养。
(四)优化教学评价,巩固学生经典诵读成果
为保证经典诵读实施效果,教师应完善教学评价机制,针对学生在诵读活动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以检验学生的诵读效果,激励学生不断前进。在教学评价中,教师可采用形成性评价和跟踪性评价方式,依照“诵读经典”的要求设计不同的评价方法。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每日评价,对学生前一天的诵读进度进行分析,并通过抽查等方式检验学生的背诵、书写,记录学生的成绩作为日评价结果。针对没有通过日考核的学生,教师应做出特殊处理与安排,引导学生诵读活动的有效开展;学期评价,即根据日考核结果,对学生的期末成绩进行汇总,确定等级,并落实奖惩措施;弹性评价,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考核标准,激励学生更好地适应经典诵读活动。
总之,经典诵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在教学中,教师应明确教学原则,为学生筛选经典诵读作品,并结合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优化时间安排,加强教学指导,细化诵读环节,进而让学生在经典的熏陶中不断成长。
(责任编辑 王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