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苗寨风情画

来源 :中国国家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jis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客苗家 吊脚楼一绝


  苗家的热情好客,我们从进苗寨的那一刻起就感受到了。主人拉着我们,要求每一位客人畅饮“拦门酒”;这是苗家酿制的香醇米酒,就连我这从不喝酒的人都破戒喝了一杯。
  接着进行的是民族歌舞表演,有铜鼓舞、板凳舞、锦鸡舞、芦笙表演、苗族飞歌等。身着黑衣的长者们吹起了芦笙,一群穿着节日盛装的男女老少翩翩起舞,其舞姿优美,在我看来胜过了专业舞蹈队。直到游客进场与主人们共同起舞,欢迎仪式才达到高潮。如果时逢“苗年节”,到苗族人家中做客,会受到全家人更为热情的接待,苗家老爹会摆起长桌宴,用苗家特制的民族风味食品免费招待前来过苗年的四方来客。
  欢迎仪式后,我们沿着水泥和卵石混合铺成的坡路上行进入寨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路边的一排排吊脚楼。西江苗寨人口多、良田少。为了不占用田地修建房屋,苗族人发挥其聪明才智,房屋均依山而建;临街的部分不建一楼,地面上也不设柱子,二楼以上悬吊在空中,故称吊脚楼,堪称一绝。
  吊脚楼大多是用枫木或杉木建制,为穿斗式歇山顶结构,在寨子里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样式又分平地式和斜坡式吊脚楼两类,多采用青瓦或杉木皮盖顶,其基脚用青石块或鹅卵石砌筑。木楼最大五间一般为三间搭一厢阁,多半是三层,第一层存放农具,豢养牲畜,储集肥料;第二层住人,设有堂屋、灶房、卧室、客房等;第三层存放谷子和其他农作物。
  堂屋中央摆放一张大木桌,为迎客宴席所用。堂屋前装饰着曲形木条栏杆,堂屋外侧设有独特的“美人靠”,苗语称“阶息”,主要用于乘凉、刺绣和休息。在楼前左右的板壁上都雕刻着各种花鸟图案,门窗也用木条装饰成花边图形,是苗族建筑的一大特色。

风雨桥下绣美服


  西江苗寨的另一种重要建筑是风雨桥。苗族人的村寨附近大都建有风雨桥,其目的不仅是挡风遮雨,据说还有关风蓄气的功效。我和朋友们来到连接大寨与西江中学的风雨桥,一位苗族老爹正坐在桥上休息;老人家见我背着相机,又在仔细观察风雨桥的构造,便开口问道:“你们是来这里照相的吧?”我告诉他是来旅游的,是来向苗族同胞学习的。老人家听了很高兴,便主动站起来对我说:“咱西江以前的风雨桥全是用木头建造的,一发洪水这桥就被冲垮了。现在都改成水泥和木材两用的。”老人家弯下腰指着桥下告诉我们:桥墩和拱形桥面及框架是钢筋混凝土制成,桥上面的桁架则是木结构。这样,风雨桥既轻便好看又能抵抗洪水,再也不会被冲垮了。
  我抬头观看桥上部的桁架,还雕刻着各种图案、花鸟、走兽,并挂有各色的霓虹灯,桥的四周边缘及柱子都装有各种彩灯,最上面以木板盖顶,然后涂以桐油,犹如一座漂亮的房子,可见风雨桥在苗寨的重要地位了。苗家老爹最后告诉我,西江苗寨现有五座风雨桥,这座是最大的。到晚上这里灯火辉煌,五彩缤纷,更为壮观。
  走下风雨桥,我们随意踏入了一间服饰店。店内各种刺绣的服饰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原来苗族妇女都擅长刺绣,女孩长到七、八岁时,就要随母亲和外婆学习刺绣技艺,到了十八、九岁时就成了刺绣高手。她们穿的衣服、裙子、飘带、围腰、背带和布鞋等,都绣有各式各样的花朵、昆虫、鱼蚌、龙凤等图案,色泽鲜艳,搭配合理,形象逼真。其绣法分为皱绣、贴绣、缠绣、平绣、叠绣等多种工艺。
  西江苗族的服饰很有讲究,过去都穿长袍,包头巾、头帕,且都是黑色的,故称为“黑苗”,现在的男人服装也多为黑色。而妇女的服饰则以长裙为主,所以也称“长裙苗”。西江苗族妇女十分讲究打扮,服饰款式繁多,光彩夺目。素有“无字之史书”、“绣在衣服上的历史”之美誉。其头饰、项圈、项链、披肩等多为银制品,苗寨里有驰名中外的银匠村,专为妇女们加工银饰品,全部采用手工制作,造型考究、做工精湛、美观大方,深受国内外广大苗族同胞的喜爱。
  苗寨妇女的服装分为便装、盛装和古装。平时身着便装:以花白、兰、青为主,肩膀、袖口镶有花边,下着涤卡、涤纶或呢料的女装裤,脚登花布鞋。头上包扎印花枕巾或梳光滑的凸簪型发簪,插根木梳或别银簪、塑料花。另外还要挂花围腰,戴银手镯。节日时穿盛装:身着绣花衣裤,头戴银花,挂银压顶,簪银角、银雀,银项链、项圈,银耳环,银手镯,脚穿绣花鞋。而古装则是最为考究的打扮:上身为无领大花衣,衣角、肩胛、衣袖都订有各式的银花片,下着家织布的百褶裙,腰系花飘带,还配有银饰,神采飞扬。

苗寨节日多


  苗寨有许多苗人自己的节日,如祭桥节、吃新节、苗年节、牯藏节等。为了搞懂这些节日,我们再次来到寨子里,向苗家老爹请教。苗家老爹说,祭桥节是苗寨的传统节日,桥作为供人、畜过河的载体,在西江苗寨把桥看作积德成善的圣物,护佑子孙的吉祥物,是沟通和连接人、神的灵物。桥是神圣的,不准玷污的。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是西江苗寨的祭桥节,这天家家都要煮红鸡蛋和糯米饭,带到自家的桥上,烧上香纸,把红鸡蛋敲碎蛋壳撒在桥的两头,还要放些糯米饭、酒、肉,作为对桥的祭祀。
  而吃新节是在插秧结束后,农历六月中旬逢“卯”日过。苗家过吃新节要在前一、两天用糯米包粽粑,每个寨子都要杀猪或牛分卖给各家。每家也要杀鸡、鸭来祭祀祖宗神灵和象征护佑子孙安康的“神岩妈”、“花树”。节日饭安排在下午,开饭前要祭奠天地神灵,祈祷秋季丰收和家人安康。在吃新节期间还要开展斗牛、斗鸡、斗雀、赛马等活动,一连持续七日。青年男子可成群结队从一个寨子到另一个寨子去游方,姑娘们也身着盛装到游方场上相迎对歌。在这七天中最热闹的是逢赶集前后的两天,青年男女对歌可通宵达旦。
  今日的西江苗寨已被贵州省列为重要旅游景点。不仅来此考察的专家学者络绎不绝,而且每年春节都有大批中外游客来这里过年。西江已成为苗族人民的“露天博物馆”。

西江苗寨的传说


  相传5000年前,生活在黄河中下游以蚩尤为首的苗族九黎部落,在向西北扩张的过程中与炎帝、黄帝部落发生了武力冲突,九黎部落被击败,便开始了第一次大迁徙,由黄河中下游来到洞庭湖、鄱阳湖之滨,建立了“三苗国”。由于三苗部落的日渐强大,到了尧、舜时期,多次对“三苗“进行征剿,迫使他们再次向西南地区迁徙进入楚国,与楚人和睦相处。而进入战国时期秦灭楚后,这些苗人被迫又开始了长途跋涉,进入武陵山区,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武陵蛮”。到了西汉时期,“武陵蛮”发展很快,形成了与汉王朝相抗衡的势力。公元47年,刘邦发兵征讨“武陵蛮“,苗人头领飞哈战死马下,他们不得不再次迁徙进入贵州。
  在数次大迁徙中,苗族人化分成多个分支(柳氏族、尤氏族、苟氏族、西氏族等),传说来到西江的苗人是西氏族,他们在600多年前来到西江。在他们到来之前,这里居住着苗人赏氏族。西氏族来到后与赏氏族友好相处,赏氏族主动让出一块地盘给西氏族居住。西江的“西”字是指西氏族,而“江”字在苗语中与“讨”字相通,即西江是西氏族向赏氏族讨来的地方,西江苗寨由此得名。西氏族定居后,陆续又有其他苗族分支迁来,形成了以西氏族为主体的苗族融合体。
其他文献
如果将城市看作一本打开待读的书,那么建筑就是这本书的辞藻,它们不仅是美丽的景观、实用的居所,也是时代精神的结晶。读城,建筑师们的眼光往往有别于常人,他们更懂得如何透过砖石去发现背后的文化经纬、品读一个城市的精神追求。    北京的“印象建筑”  摄影/小猛哥    望京SOHO号称是“首都第一印象建筑”,以独特的造型与美感吸引着人们的视线,还未建成时就吸引了大批摄影人前来拍摄。落成后,我第一时间带
摘要:尝试以水的组成为例,重新组织教学形式,以化学史为背景,让学生亲身体验水的组成发现历程,强调科学探究中的论证过程。以期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及逻辑推理能力。  关键词:水的组成;科学论证;化学史  文章编号:1008-0546(2019)02-0061-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一、问题提出  当今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拓展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传统的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适应社会的
拍摄人:严志  拍摄地点:新疆,奎屯安集海河谷 拍摄时间:3月14日  INFO:Canon EOS 5D Mark III,F/22,1/50s,ISO 100  安集海大峡谷,又名红山大峡谷,位于新疆奎屯市以南217国道50公里、天山山区安集海河流域,长约30公里,最深处300—400米。峡谷两侧的地貌迥异,西侧是平坦的戈壁,东侧则是绵延起伏的山峦,形成鲜明对比。这条峡谷以色彩瑰丽著称,从山顶
旅行者最不可缺少的装备是什么?从西安大慈恩寺内玄奘生平展中复原的展品来看,唐朝徒步旅行者的装备清单里至少要包括皮制水囊、麻鞋、佛刀和登山杖这几样物品。好事的朋友们翻检了《徐霞客游记》,发现除了“佛刀”未获提及之外,明朝探险家的必备物品也与上面列出的差不多:筇竹手杖、芒鞋、绑腿布。虽说听起来简陋,到了关键时刻,这些装备起的作用可不亚于今天的名牌产品:佛刀、手杖不仅可以防身,还能破石凿冰,在艰险的环境
2010年正月的这次调查历时一个多月,我们开着车在湖北竹山、竹溪两县之间跑了24处古文化遗址,除祖师尖遗址、东岱鼎遗址、五凤寨遗址外,其余21处均分布在鄂、陕两省省境分界线所处的山岭上,有的遗址墙体充当了地域分界线,有的遗址则分跨两省。翻开手头那本《中国旅游交通地图》,鄂西地区的无名道路密如蛛网,像毛细血管一样,“毛细血管”的末端,一般都会停留在画有长城标志的位置,或某些名字古怪的古城寨旁边。  
每年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2017年的主题为“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旅游”。旅行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向来密不可分,世界上有数百万种生物,它们都是这个地球上神奇的组成部分,通过可持续旅行,人们既能领略多种多样的景致、风情,也可以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贡献一份力量。什么是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这一概念,是美国野生生物学家和保育学家雷蒙德(Ramond.F.Dasman)1968年在其所著的通俗读物《
“在任何两个开设了麦当劳餐厅的国家之间,都已不可能开战。”这是专家们对全球化时代和平趋势的总结。不过,作为媒体受众的我们,对战争场面却并不陌生:零星的局部战争动态总会占据电视新闻的固定时段;打开报纸、杂志或网页,也常能看到在前线拍摄的第一手照片。  事实上,有人甚至抱怨当代媒体“过度报道战争”。按照这些批判家的说法,持续的新闻报道,尤其是铺天盖地的图片资讯,已经麻痹了受众对战争的敏感度;人们变成了
游神赛会,诸神的土地  在潮汕乡村,很多人家门口依旧吊着“天地父母”红字灯笼和一个竹筒香炉。潮地卑湿,唐代韩愈曾称潮“州南近界,毒雾瘴气,日夕发作”,加之毒虫猛兽,出没无时,使先民对自然充满敬畏,相信世间万物的背后都有一只看不到的手——神灵精怪在操控,他们希望通过祭拜,向其背后的主宰表示尊重和敬畏,以祈求其佑护,故潮汕人对如天地日月、山川河海、雷公电母、雨仙风伯、飞禽走兽等无不加以顶礼。这样万物有
2017年5月22日,新国贸饭店正式揭幕。作为香格里拉酒店集团在全球的第98家酒店、中国第二家今旅品牌酒店,新国贸饭店致力于成为京城潮流新地标,为宾客打造独一无二的全新工作、玩乐理念。新国贸饭店位于北京国贸大厦B座1-22层,与全新开业的国贸商城北区相连,宾客可以在这里享受全新娱乐、餐饮和购物体验。新国贸饭店是占地17公顷的中国国贸中心里的第三家香格里拉品牌酒店,也是香格里拉酒店集团在北京的第五家
美食家北大路鲁山人在日本被誉为“国宝级”的大师。与当下常见的“光说不练型”品鉴专家不同,鲁山人不仅亲自下厨,而且开过餐馆,经营过美食俱乐部,甚至潜心制作过陶质食器,可谓对美食产业的各环节样样精通。他闲下来也写过些漫谈饮馔的随笔,其中最富趣味的,倒是讲食材购置与准备的段落:鲍鱼的最好时节是初夏,宜选肉面长青苔的雄鲍;小香鱼则是四寸左右的才好吃,有经验的商贩会不停摇晃水桶,促使鱼呼吸,这样可确保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