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大学田径课教学效果的因素分析

来源 :当代体育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an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田径类课程是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增强大学生体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与此相对应的尴尬事实是,大学生普遍对田径课教学不感兴趣。本文对8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因素对影响大学生田径教学效果进行分析,从而提出相关提高大学田径课程教学效果的因素分析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大学 田径课 教学效果 影响 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G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12(a)-0091-02
  在大学体育教育中,田径课程的教学是主要的体育课程教学,也是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要方式之一,作为传统的体育教学课程,田径运动对大学生的运动刺激性逐渐下降。本文主要从影响大学生田径教学效果的因素方面展开分析,提出体育课程中激发大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和积极性等相关策略。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6年9月到2017年9月之间,6所高校中的8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所有问卷研究对象均为课程设置中有体育课程教学的学生,学生年龄在19~22岁,男生446名,女生354名,大一学生657名,大二学生143名,问卷共发放800份,回收800份,回收率100%。论文采用了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访谈法进行,将问卷调查所得数据进行电脑录入并展开统计学分析,查阅相关田径教学资料论文、文献为本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对教授体育田径项目课程的教师进行访谈和咨询,了解当前大学田径教学的相关现状和发展。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大学田径课程设置概况
  研究中6所高校中有2所高校将田径课程设置为必修课,课时在50~70课时,4所高校设置为体育课程中的选修课程,课时在40~50课时,田径课程的学分设置为3~4个学分不等,课时的减少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于田径项目的掌握和学习。田径课程内容教学中,田径教学分为田径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其中实践教学主要为短跑、中长跑、跳远、铅球、跨栏、标枪6个项目,课程教学项目较少,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所有田径实践课程均在户外露天操场进行,当遇下雨、下雪等天气时,课程均改为室内理论课程教学,场地天气等因素对田径课程的开展有一定制约。田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主要包含平时课堂成绩、理论考试成绩和实践达标成绩三类,成绩考评体系制度过于刻板,存在严重的不足(见表1)。
  2.2 对8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情况
  对8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传统田径教学的主要内容无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超过80%的学生认为现阶段的田径课程教学无法激发兴趣,但有63.75%的学生认为田径运动可以改善自身的心理状态,有66.25%的学生认为田径运动可以克服学生自身的心理障碍,有79.625%的学生认为田径运动可以帮助学生自身培养较好的生活习惯,有82.625%的学生认为应该按照自身的情况制定田径运动计划,而仅有37.25%的学生则形成终身田径运动意识,在调查中发现有44.25%的学生能够熟知并掌握田径运动创伤的急救办法,有33.5%的学生对田径相关理论知识熟知。从现阶段田径教学的展开看,有32.5%的学生认为该项目具有一定的民族性和世界性,有13.625%的学生认为该项目具有选择性和实效性,有12.375%的学生认为教学方式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接受性,有14.375%的学生认为教学方式会带来一定的文化性和锻炼性,有38.375%的学生认为教学过程存在较强的互动性,而仅有6.875%的学生认为当前田径教学具有多样性和个性化(见表2)。
  3 结论与策略分析
  3.1 主观因素分析
  研究发现大学生整体田径锻炼的素质能力不高,这是影响大学田径课教学的主要主观因素之一,随着课时的不断减少,对于田径课程的教学用时自然也不断缩短,而真正实践锻炼的时间则被不断压缩,导致了学生无法形成较好的田径运动锻炼习惯,使得学生整体综合体育素质偏弱,从而影响最终的田径素养的形成,而大部分学生因为考核学分制度的原因对田径项目的自我要求比较低,从而影响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遇到一定的限制和困难,会选择主动放弃,失去学习锻炼的积极性和信心,进而对大学田径教学效果产生影响。
  3.2 客观因素分析
  从大学田径课程的教学观念上看,田径课程教学过于陈旧,相关教学模式存在落后现象,考核体系以标准的达标成绩为主,施行学分制,这就造成了学生可能形成不良的学习现象,很难对真实的身体素质进行评估,且传统的教学方式严重制约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的发挥。课时的偏少使得主要的田径项目无法合理科学地进行课程配置,再加上天氣、场地等因素的制约,更加限制了田径项目的有效教学效果的实施。过于刻板的田径项目考核机制使得水平不一致的学生无法能动地发挥应有的实力,从而影响了大学生田径课程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3 解决策略分析
  对大学田径教学效果的提高,可以从田径教学内容的丰富,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着手,改变刻板的教学方式,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增加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养成良好的田径运动意识和习惯,实现终身受益。适当运用情境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改变现有的考核评价机制,发展学生综合能力和个性化能力,实现田径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
  4 结语
  高校教育实际上就是对综合性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对于田径课程来说,应该树立正确的体育素养观念,实现社会发展对田径教学提出的客观要求,从而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发扬田径运动精神,不断为教学有效性注入新的元素。
  参考文献
  [1] 郑进贵.浅析影响大学田径课教学效果的因素[J].青少年体育,2016(9):87-88,90.
  [2] 周萍.浅析影响大学田径课教学效果的因素[J].当代体育科技,2013,3(8):53,55.
其他文献
数据采集处理是无功补偿的关键步骤。介绍了一种基于TMS320F28335的SVC数据采集系统.给出了该系统的硬件电路,并介绍了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实现。该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SVC控制
计重收费是对原公路货运收费模式的一种改善,但其不能完全遏制和消除超限运输行为.严重超限运输对公路造成的隐性破坏,不但威胁公路桥梁的安全,而且损害公路经营者的利益.因
钢桥的疲劳破坏是由于微裂纹在循变荷载作用下萌生、发展而来。文章利用损伤力学分析钢桥构件的微观裂纹和宏观裂纹的形态、特征及发展过程,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裂纹的发展状态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04.073  摘 要:现如今在我国高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开始流行设置户外运动,这在我国的教育领域可以算是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和管理模式。设置户外运动可以促进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信息素质不断发展,甚至大学生的沟通能力也会得到提高,而影响大学公共体育课的户外运动的因素又是多个方面的问题。该文针对大学公共体育课增设户外运动的可行性做出具体的论
日前,交通运输部出台《国内水路运输管理规定》、(《国内水路运输辅助业管理规定》,于3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两部规章分别对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国内水路运输管理条例》(简称“
针对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中胶片焊缝的缺陷识别,根据缺陷图像的特征,采用图像预处理、图像分割算法,专家系统等方法,提出了一种胶片焊缝缺陷的识别方法,并在MATLAB下实现。介绍了专家
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形与图像分解的修复算法,将图像分解成为纹理和结构两部分,纹理部分采用以分形维度作为度量函数的修复算法,结构部分采用曲率驱动扩散CDD(Curvature-Drive Diffusions)算法进行并行修复,达到快速、高效的修复受损图像的目的。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速度快、对大面积受损图像修复效果好的特点。
文章通过建立平面应变模型,对比分析了车辆荷载作用下有无设置应力吸收层的沥青加铺层结构的裂缝尖端应力和应变场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应力吸收层能有效改善结构裂缝尖端应力和
为使图像检索结果接近人类感知,提高单一特征的检索精度,提出了一种综合特征的图像检索新方法。通过计算图像在HSV颜色空间中各个通道的分形维数,并将分形维数非线性量化,使得分形维数与粗糙度呈近似线性比例关系,以便于与图像的颜色直方图特征相结合实现图像相似匹配计算。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达到较好的检索结果,检索效果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人眼感知。
文章以桥跨布置为(90+165+165+90)m的矮塔斜拉桥为工程实例,介绍了索梁活载比公式的推导过程,并采用空间有限元程序MidasCivil2011建立结构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了矮塔斜拉桥索梁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