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随心发 鸟为我鸣

来源 :南风·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li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藤花垂露,雨洗清荷,古松涛吼,花丛蛱蝶曼舞,枝间小鸟掠过……此刻我正静心地、舒适地在丁建中的花鸟画作品中,领略着他作品与自然对接的一派生机,四时风光。
  中国文化艺术正是以自然为本源,代代努力,千年衍传发展繁荣到今天的。尤其是中国画,更加强调一切从自然中来,又从自然中发。前一句强调了素材从自然中撷取,后一句强调了作品创作、表达的自然过程。
  积千日而发一朝,是中国画不可绕过的学习历程。建中初入我门下时,我就是这样严格要求他的。实践证明,许多年下来,他按部就班,不急不躁十分认真地做到了他应有的努力,也得到了骄人的收获。他今天之所以会在专业上取得令人刮目相看的可喜成果,这是必然中的事情。
  建中作品在书法用笔和继承传统的原则之下,力图营造一种不琢不雕、大气潇洒的个人画风。他在放笔抒情中能不失精致,在构思经营中能不失妙諦。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在传统方法被漠视、被忽略、被遗弃的当下,能做到这一点就是十分可贵,实堪嘉许的了。
  钱松岩先生讲:“万里长征第一步要踏对。”想想也是,第一步失之毫厘,结果也就差之千里。这其中的“对”字大有文章:一对方向;二对方法;三对自身的综合修为。三者缺一不可!由于建中在方向、方法、修为上的正确努力探索和积累,才最终得以在创作中得心应手,挥洒自如,从而使自己的创作水准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由此可以看出,美术创作中的一个关键点,即传承有绪,方法正确。我坚持认为:非此莫谈中国画!
  沈括在他的《梦溪笔谈》中说:“书画之妙,当在神会。”这个“神”一是物象之本质,二是作者之素养。而后是二者相结合之下的作品所传达给观众的一种精神力量。这一点知道不易,做到更难。值得欣慰的是建中已经在艺术的“正途”上,坚定、踏实地越走越深,越走越远。我们完全有理由期待着建中在中国写意花鸟画创作中,取得更加令人欣喜的丰硕成果。
其他文献
张文杰  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音乐教研员、宝安区教育督导室责任督学、宝安区金碧实验学校副校长、宝安区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田汉研究会艺术教育委员、中国戏剧深圳小梅花基地艺术团团长。近年来,积极推动戏剧教育的教科研实践研究,面向全区中小学普及少儿戏剧教育,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推广少儿戏曲文化。  初见张文杰,就像一个刚入社会的腼腆大男孩,虽然热情大方,但也透露些许紧张。在向张文杰解释完采访的原
期刊
画家。祖籍黑龙江,1948年生于香港。现任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都市水墨研究所所长、深圳市文联名誉主席、美协名誉主席、深圳画院名誉院长、国家一级画家。历任中国美协理事、书记处书记、艺委会委员、全国美展总评审委员、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双年展艺术委员和策划委员,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总策展人、香港艺术发展局顾问、香港美协顾问。  董小明自幼学画,16岁入美院附
期刊
2018年12月20日晚,2018宝安区优秀作品音乐会在海雅大剧院举行。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李瑞琦,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黄盛华,区委常委、统战部长郑新强等领导和嘉宾与广大观众一同观看了演出。  本次音乐会分为“岁月留声”“时代放歌”“梦想起航”三個篇章,《深圳,你好》《贝加尔湖畔》《爱的滋味》《梦的畅想》《敦煌》《苗岭连北京》《春天的芭蕾》等十个节目精彩绝伦,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区音乐家协
期刊
李兆武·攝影作品
期刊
陈加林先生的画总是以笔墨的酣畅淋漓及浑元之气给人以震撼、以感染。加林的绘画作品呈现出畅达流变,吞吐六合之气,直抒胸意,而怀抱古今,故其笔下表现出的是气象、气势与气魄,更表现了他的阳刚之美,丈夫之气。其实“气”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说文解字》释“气,云气也”。云之千变万化、流动奔腾、升降聚散,随气而流、随风而动。儒家讲君子之风,浩然正气。释家云色空之间,气兼有无。道家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
期刊
著名画家毛健全先生擅长山水、人物、花鸟,以花鸟画最有成就。他的花鸟画坚守传统,正道大道,又师古出新,让人耳目一新。很大气,有朝气,充满生气,传递的是满满的正能量。他的画透露出来是生机盎然的美,神清气爽的美,是对大自然万物和人的生命的讴歌。  他的画大气大美。花鸟画受题材的局限性,一般很难创作巨幅作品。以通过焦透视的方法,以点带面,可以婉约,可以小家碧玉,可以小桥流水,可以悠然自得。难的是小中见大,
期刊
中国山水画作为一个完整的艺术体系,它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它的不断完善和成熟,是历代无数画家心血和智慧的结晶。从东晋的“人大于山,水不容泛”到唐代的“金碧山水”、从五代的“全景山水”到宋代的“文人画”萌芽、从元代的“元四家”到明朝的“吴门画派”、从清代画家的“循规蹈矩”到近现代的再度兴盛,无不体现出历代画家,特别是历代山水画大师们的不懈奋斗与追求。  历代山水画大师为我们留下浩如烟海的宝贵精神财
期刊
三十年前,我去白石山采风与九江相识,因为是同道,以后便经常来往。九江为人诚实、朴素、聪慧、勤奋,对艺术有着独到的见解。他热衷于描绘家乡涞源那独特的山水风光和农家庭院,并已形成风格,在国内外有着一定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进了城住了楼,那些留守在农村的人也盖起了钢筋水泥砖混结构的房子。眼看着那些传统的依山而筑的土石结构农家庭院渐渐走进历史,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为了留下那些充满先祖智慧与
期刊
面对一幅绘画作品,我们时常会被其花花绿绿的表象所迷惑,表象之下的艺术本真意义以及创作者孤心苦诣的精神追求,很容易被生活中熙熙攘攘的现代人所忽视。在欣赏邓军先生绘画作品的时候,我不止一次地告诉自己,这是一位有笔墨厚度、有精神高度、有感情温度、有思想深度的画家。在他的笔下,无论是盈尺小品还是繁复巨作,无论是带着民族风情的人物绘画还是展现地域风貌的山水画作品,都无一例外地彰显出一种传统水墨绘画的精神辉光
期刊
中国山水画始于东晋顾恺之,成于隋唐展子虔,李思训、李昭道父子。而水墨山水画自王维发端,由于画家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五代始分南方和北方两大风格流派。北方以荆浩、关仝为代表,写太行山一代山水,图式悬崖绝壁、高旷、深沉、峻厚、劲硬,全景式富有雄润伟美的气格;南方山水则以董源、巨然为宗师,多写江南平缓山势和湖泊,峰峦清深重叠出没,云雾明晦變换,树石幽润,山体多泥坡草,郁郁苍苍,濛濛润湿,富有清润秀逸之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