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以来,市场的调整不可谓不惨烈,从4月18日市场反弹至3067点高位见顶回落以来,至10月10日,上证指数累计下跌23.31%,沪深300指数累计下跌23.88%,创业板指数和中小板指数更是率先于3月中旬见顶,累计跌幅超过27%。
市场心态亦极度弱势,在中央汇金增持银行股的消息出台后,市场高开低走,几乎以平盘报收,这和2008年9月汇金增持银行股后大盘几近涨停的局面形成鲜明对照。可见,当前市场信心之脆弱与2008年金融海啸时期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过,行情总是在绝望中产生,周三上证指数跌破2319这个两年多的低点后,展开强劲反弹。尽管悲观人士认为短期内似乎很难看到市场持续走强的希望,但随着指数的回落,一批股票的股价已经率先跌破每股净资产。历次熊市的经验表明,随着“破净股”数量的增加以及市场平均市净率的下降,市场中长期底部已经渐行渐近。
19只个股跌破净资产
牛市时,市盈率和市净率的作用几乎没有任何作用,充满信心的投资者会被一个又一个高成长的故事所吸引。到了熊市,高成长的故事难以吸引资金,理智的投资者会更注重市盈率和市净率这些硬指标,尤其是市净率,成为市场上最硬的指标。
数据显示,在周三反弹之前,市场中共计有19只个股的股价跌破每股净资产。从行业来看,钢铁股依旧是“破净股”的主力军,共有9只钢铁股跌破净资产。其中,安阳钢铁的市净率仅为0.69倍,是“破净股”中市净率最低的。其余的10只“破净股”,交通运输业5只,造纸行业2只,工程建筑业2只,有色金属业1只。
可以看出,这些“破净股”大都属于传统行业。分析人士认为,投资者抛弃“破净股”的最大理由就是这些公司的股价缺乏想象空间,在市场处于弱势状态时,“破净股”数量增加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过,纵观19只“破净股”,除华菱管线上半年出现亏损外,其余个股均处于盈利状态,其中不乏盈利能力较好的公司。按上半年业绩推算,这些个股的动态市盈率在7-86倍。鞍钢股份的动态市盈率最高,达到85.34倍,赣粤高速的动态市盈率最低,仅7.11倍。可以说,“破净股”中有一批股票具备绝对投资价值,值得稳健型投资者关注。
除了上述19只“破净股”外,另有41只个股的市净率低于1.2倍。以市净率来看,同样属于低估值的公司。这些公司行业分布更加广泛,但集中于传统行业。同样,除了长春经开上半年亏损外,其余40家公司均处于盈利状态。
我们注意到,以交通银行、金融街为代表的银行、地产行业中出现了大量低市净率的股票,这一现象和2005年、2008年市场集中出现破净股的情形有显著区别。当时,银行、地产类上市公司的市净率水平普遍在1.5倍以上。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场对于未来地产调控的悲观预期以及地方融资平台带来的坏账影响及由此对银行业资产质量的担忧。
我们相信,这种低净率的现象已经充分反映了上述两个行业的负面预期。未来即使利空预期部分兑现,股价在此基础上继续大幅下挫的概率并不大。
市场底部渐行渐近
我们从历史规律观察,市场平均市净率与指数点位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尤其是在顶部和底部的位置,吻合概率较大。以最近10年上证指数与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平均市净率对比可以看出,2005年末市场见底时,沪市A股平均市净率最低为1.61倍,2008年末市场见底时,沪市A股平均市净率最低为2.02倍,而截至10月11日,沪市A股平均市净率为1.97倍,低于2008年末市场的估值水平,但较2005年末时期仍高出22%。
但我们认为,从当前上市公司盈利水平来看,目前的状况显然要好于2005年时的情形。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沪市A股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8.54%。按照市场分析师平均预期,即使下半年出现小幅回落,全年保持15%以上的净资产收益率应是大概率事件。这意味着在未来一个季度,沪市A股的平均净资产有望增厚7%,假设股价不变,对应市净率约为1.84倍,继续下行空间有限。即使估值下行至2005年末的水平,对应上证指数约为2055点。
中央汇金的出手作为一个重要的信号,告诉我们市场的政策底已经出现,当前市场处于反弹状态。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政策底触发的反弹之后,市场仍会有一个二次探底的过程。而这个底部将会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的市场底。我们预计,市场底将会在今年四季度形成。
三大策略抄底“破净股”
在市场反弹阶段,券商等弹性较好的股票成为领涨股票。随着反弹的深入和行情的演绎,未来板块之间轮动格局将更加复杂。而在二次探底的预期之下,我们认为选择一些估值安全的品种,进可攻、退可守。
不过,市净率指标只是公司资产状况的代表,并不代表公司的经营状况。因此,我们除了要看市净率指标外,还应当关注公司整体质量。对于“破净股”以及低市净率个股的投资,我们认为可以遵循三大策略。
第一类策略,选择周期性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因为行业暂处于周期性低谷,因此估值水平较低。钢铁行业应是此类品种的代表板块。在历次熊市后期阶段,钢铁股都会率先“破净”,但在本轮行情中我们看到,优质钢铁公司抗风险能力大大提升,并未出现全行业亏损局面。尽管钢铁价格在9月份出现一定幅度的调整,但后期铁矿石价格亦有望出现明显回落,钢铁企业可能出现单月亏损,但从四季度来看,其中的龙头企业仍有望实现盈利。
第二类策略,选择大型央企或者大股东背景较强,具有增持实力类的上市公司。市值考核已经纳入央企考核之中,股价持续跌破净资产意味着融资能力的丧失,因此,大股东实力强大的上市公司有望采取增持、回购等手段稳定股价。例如中国铁建、中国中铁都属于上述品种。
第三类策略,选择那些具备持续盈利的上市公司,因为各种因素被市场错杀。例如南山铝业,具备完整产业链结构,且产品附加值较高,但市场给予估值水平过低,属于被“错杀”的股票。再如中海发展,稳健的策略让其在行业低谷仍保持良好的盈利。但其估值水平却远低于同行业公司。随着波罗的海指数的回升以及油价的回落,其三、四季度盈利有望进一步回升,值得关注。
表3为我们根据基本面和行业分布构造的低市净率股的投资组合,供参考。
市场心态亦极度弱势,在中央汇金增持银行股的消息出台后,市场高开低走,几乎以平盘报收,这和2008年9月汇金增持银行股后大盘几近涨停的局面形成鲜明对照。可见,当前市场信心之脆弱与2008年金融海啸时期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过,行情总是在绝望中产生,周三上证指数跌破2319这个两年多的低点后,展开强劲反弹。尽管悲观人士认为短期内似乎很难看到市场持续走强的希望,但随着指数的回落,一批股票的股价已经率先跌破每股净资产。历次熊市的经验表明,随着“破净股”数量的增加以及市场平均市净率的下降,市场中长期底部已经渐行渐近。
19只个股跌破净资产
牛市时,市盈率和市净率的作用几乎没有任何作用,充满信心的投资者会被一个又一个高成长的故事所吸引。到了熊市,高成长的故事难以吸引资金,理智的投资者会更注重市盈率和市净率这些硬指标,尤其是市净率,成为市场上最硬的指标。
数据显示,在周三反弹之前,市场中共计有19只个股的股价跌破每股净资产。从行业来看,钢铁股依旧是“破净股”的主力军,共有9只钢铁股跌破净资产。其中,安阳钢铁的市净率仅为0.69倍,是“破净股”中市净率最低的。其余的10只“破净股”,交通运输业5只,造纸行业2只,工程建筑业2只,有色金属业1只。
可以看出,这些“破净股”大都属于传统行业。分析人士认为,投资者抛弃“破净股”的最大理由就是这些公司的股价缺乏想象空间,在市场处于弱势状态时,“破净股”数量增加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过,纵观19只“破净股”,除华菱管线上半年出现亏损外,其余个股均处于盈利状态,其中不乏盈利能力较好的公司。按上半年业绩推算,这些个股的动态市盈率在7-86倍。鞍钢股份的动态市盈率最高,达到85.34倍,赣粤高速的动态市盈率最低,仅7.11倍。可以说,“破净股”中有一批股票具备绝对投资价值,值得稳健型投资者关注。
除了上述19只“破净股”外,另有41只个股的市净率低于1.2倍。以市净率来看,同样属于低估值的公司。这些公司行业分布更加广泛,但集中于传统行业。同样,除了长春经开上半年亏损外,其余40家公司均处于盈利状态。
我们注意到,以交通银行、金融街为代表的银行、地产行业中出现了大量低市净率的股票,这一现象和2005年、2008年市场集中出现破净股的情形有显著区别。当时,银行、地产类上市公司的市净率水平普遍在1.5倍以上。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场对于未来地产调控的悲观预期以及地方融资平台带来的坏账影响及由此对银行业资产质量的担忧。
我们相信,这种低净率的现象已经充分反映了上述两个行业的负面预期。未来即使利空预期部分兑现,股价在此基础上继续大幅下挫的概率并不大。
市场底部渐行渐近
我们从历史规律观察,市场平均市净率与指数点位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尤其是在顶部和底部的位置,吻合概率较大。以最近10年上证指数与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平均市净率对比可以看出,2005年末市场见底时,沪市A股平均市净率最低为1.61倍,2008年末市场见底时,沪市A股平均市净率最低为2.02倍,而截至10月11日,沪市A股平均市净率为1.97倍,低于2008年末市场的估值水平,但较2005年末时期仍高出22%。
但我们认为,从当前上市公司盈利水平来看,目前的状况显然要好于2005年时的情形。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沪市A股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8.54%。按照市场分析师平均预期,即使下半年出现小幅回落,全年保持15%以上的净资产收益率应是大概率事件。这意味着在未来一个季度,沪市A股的平均净资产有望增厚7%,假设股价不变,对应市净率约为1.84倍,继续下行空间有限。即使估值下行至2005年末的水平,对应上证指数约为2055点。
中央汇金的出手作为一个重要的信号,告诉我们市场的政策底已经出现,当前市场处于反弹状态。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政策底触发的反弹之后,市场仍会有一个二次探底的过程。而这个底部将会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的市场底。我们预计,市场底将会在今年四季度形成。
三大策略抄底“破净股”
在市场反弹阶段,券商等弹性较好的股票成为领涨股票。随着反弹的深入和行情的演绎,未来板块之间轮动格局将更加复杂。而在二次探底的预期之下,我们认为选择一些估值安全的品种,进可攻、退可守。
不过,市净率指标只是公司资产状况的代表,并不代表公司的经营状况。因此,我们除了要看市净率指标外,还应当关注公司整体质量。对于“破净股”以及低市净率个股的投资,我们认为可以遵循三大策略。
第一类策略,选择周期性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因为行业暂处于周期性低谷,因此估值水平较低。钢铁行业应是此类品种的代表板块。在历次熊市后期阶段,钢铁股都会率先“破净”,但在本轮行情中我们看到,优质钢铁公司抗风险能力大大提升,并未出现全行业亏损局面。尽管钢铁价格在9月份出现一定幅度的调整,但后期铁矿石价格亦有望出现明显回落,钢铁企业可能出现单月亏损,但从四季度来看,其中的龙头企业仍有望实现盈利。
第二类策略,选择大型央企或者大股东背景较强,具有增持实力类的上市公司。市值考核已经纳入央企考核之中,股价持续跌破净资产意味着融资能力的丧失,因此,大股东实力强大的上市公司有望采取增持、回购等手段稳定股价。例如中国铁建、中国中铁都属于上述品种。
第三类策略,选择那些具备持续盈利的上市公司,因为各种因素被市场错杀。例如南山铝业,具备完整产业链结构,且产品附加值较高,但市场给予估值水平过低,属于被“错杀”的股票。再如中海发展,稳健的策略让其在行业低谷仍保持良好的盈利。但其估值水平却远低于同行业公司。随着波罗的海指数的回升以及油价的回落,其三、四季度盈利有望进一步回升,值得关注。
表3为我们根据基本面和行业分布构造的低市净率股的投资组合,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