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茶树种植业的历史演变

来源 :农业考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rong198809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树最早从沙俄里海地区传入土耳其,并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土耳其茶树种植业.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初期,大国民议会通过立法提高农民种植茶树的积极性,使茶树种植业成为他们最值得信赖的职业,促使茶树种植业在土耳其兴起.20世纪50年代后,土耳其政府继续支持茶树种植业,茶树种植面积和茶农人数急剧增长,茶叶消费实现自给自足.21世纪以来,种植有机茶符合全世界有机农业的发展趋势,良好的前景利于茶农盈利.土耳其政府借助自身优势实现产业转型,成为全世界有机茶种植大国.
其他文献
宋元禅寺于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重阳节由住持上堂烧香说法,僧众饮茶.僧人于端午饮菖蒲茶、重阳饮茱萸茶最早见于宋代寺院,即将茶与菖蒲、茱萸研磨后点饮,或于茶汤中加入菖蒲、茱萸碎末煮饮.元代《敕修百丈清规》正式将其写入寺院仪轨,令天下僧人遵行,并一直延续至明清.宋元禅师语录与灯录保留有端午、重阳上堂说法并饮用菖蒲茶、茱萸茶的记载,其内容多带有驱邪禳灾、蠲除病疾的意味.宋元禅寺节庆饮用菖蒲茶、茱萸茶,反映了僧人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同时影响了宋元文人的饮茶风俗.
熬茶是清朝统治时期,发生于西藏地方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它与宗教、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清王朝利用熬茶维持和巩固对西藏地方和蒙古诸部等边疆区域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于意识形态、经济、军事和政治四个维度的权力文化网络中.1840年后,尤其进入20世纪的第一个10年,晚清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熬茶形成的权力文化网络无法避免传统的边疆治理方式而走向坍塌.
弹筝峡因流水"如弹筝之声"而得名,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要道,但地望不明.通过文献研究与实地考察,认为泾河主河道甘肃平凉市崆峒区安国镇至宁夏泾源县大湾乡阳庄一段19.1千米的峡谷,即为弹筝峡,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主干道,也是历朝的军事要塞,是汉代泾阳县通安定郡治所高平丝绸之路上的理想通途.十六国时期赫连定设伏于弹筝谷,斩北魏吐伐斤于此;北魏宇文泰命赫连达设关弹筝峡,控制了陇山左右;唐代唐蕃清水会盟以弹筝峡西口(今阳庄村)为界,在弹筝峡东口平凉城留下六个古城遗址,并有著名平凉劫盟事件;宋代弹筝峡路与黄石河路(华亭县
日前,第十二届中国乳业大会暨2021年奶业博览会在合肥召开.伊利面向全行业、全社会发布了《牧场管理实战手册》.回顾“十三五”,我国乳业在“种植、养殖、加工、消费、物流、贸易”全产业链各个环节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展望“十四五”,我国乳业正迈向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多年来,伊利不断加强质量建设,加大创新融合力度,加快国际化发展,为中国乳业赋能.
期刊
“十四五”时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建设征程的开启节点,也是中国践行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重要窗口时期.研判中国农业碳排放现状,知悉“十四五”时期中国农业碳排放调控仍面临宏观审慎政策问题、农业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脱钩的运作矛盾、产业链碳排放统计缺陷、农业碳排放服务机制失衡等困境.事实上,欧盟、澳大利亚、加拿大、以色列等发达经济体早已就农业碳排放进行了探索,并形成稳妥调控体系,可供中国借鉴.在分析中国农业碳排放调控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国际经验,提出建构妥帖性农业碳排放顶层设计、建设完善农业碳排放
1937-1945年实施的闽茶统购统销,是国民政府全国茶叶统购统销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闽茶统购统销顺应了社会舆论呼吁政府复兴茶业和维持战时闽茶对外贸易的现实要求.但是在具体实施、利益分配、贸易效果等层面不尽如人意,引发了政府与福建茶业界的矛盾冲突.闽茶统购统销实施的曲折历程是国民政府茶业治理的缩影,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民国晚期福建茶业发展的举步维艰.
目前,“为爱不凡·再创传奇”2020卡萨帝思享荟精致艺术体验会在重庆举行.活动现场,卡萨帝银河套系全系列产品集中推出,展示了六大生态系统和数十款产品,完美诠释了卡萨帝的智能家庭解决方案.
期刊
在全面抗战开始后,由于战时环境影响,徽州地区的茶业经济陷入滞销困境,茶农生计变得日益窘迫.为改善和扶持茶农经济,充实抗战经济力量,安徽省国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应对举措,成立了专门的茶叶管理机构即安徽省茶叶管理处,以加强对该省茶叶经济的管制;同时还在徽州地区积极推行茶叶生产运销合作社,以保障茶农之利益,并在抗战初期利用安徽地方银行发放茶贷,来缓解茶农在生产经营方面的资金压力.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战时徽州地区的茶业经济以及茶农生计,也保障了后方社会的稳定.
传统文化中,儒释道均与茶文化关系紧密.寺院特有的茶禅文化,以其富含的寓意、哲理为海内外茶人、僧人、文史爱好者耳熟能详,成为茶文化的一道独特风景.茶禅文化自唐代萌芽,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三大源头首推百丈怀海、咸启、从谂三位禅师.怀海住持洪州百丈山(今属江西奉新县),其制订的《百丈清规》,集佛门茶事之大成,可视为茶禅文化之肇始,推动和促进了饮茶普及和茶文化的发展;晚唐明州(治今浙江宁波市)天童寺咸启禅师流传有“且坐吃茶”之机锋禅语,成为禅门公案的重要传承;晚唐赵州(治今河北赵县)高僧从谂,其口头禅“喫茶去”名
在晚明清初的文人中,冒襄绝对是个颇有特色的存在.他的文才,他的民族气节,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而他与名妓董小宛的爱情故事,更是为很多人所向往.本文以其代表作《影梅庵忆语》为基础,对冒襄与董小宛的爱情做了一番梳理,并通过分析他们酷嗜饮茶的记载,对二人透过对茶饮活动的理解而反映出来的内心世界做了初步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