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高校学生安全问题是校园一切工作的基础,倘若校园没有了安全,一切的教育也都会因此而失去绚丽的色彩。在众多安全事故没有发生之前,百分之九十九的都会将自己置身事外,而一旦发生了,自己将付出全部生命的代价。高校学生如今面对的更多的是心理安全教育问题。
煦风和畅,暖日融融,我们在全面关注学生安全问题的同时,更应该着重关注高校学生的心理安全,并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安全方面的教育疏导活动,真正解决有问题或有问题倾向学生的实际困惑。一个具有健康心理的学生应是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且谦而不卑,有乐观、稳定、热情、向上的积极情绪。家庭、学校、家长、老师是孩子心灵的主要引导者。一句话,一个眼神,或许都将带给学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心理冲击。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作为高等学校,我们更要切实关注学生,从细处入手。
一、高校学生心理安全案例
(一)心理安全案例1
“每一次我看到班里的A同学,我总是感觉她在背后说我的坏话,我越想心里就越痛苦,越痛苦就越不喜欢和别的同学交流,久而久之我感觉所有人都在用异样的眼神审视我,这直接影响到我的学习、休息和正常生活。考试之前,我更是紧张的不得了,每一次我都很努力了但是成绩公布的时候却发现我周围的好多同学都不如我学习刻苦,可是成绩却都比我好,我真的难过,很自卑,很苦恼……”这位同学由于克服不了自己的心理障碍,出现了心理安全问题。
(二)心理安全案例2
杨同学是某高校电子信息专业大一学生,是班级的学习委员,该生入学来学习努力刻苦、成绩优异,但在学校接受教育部评估专家来临的前四天,这个平时平静的孩子突然间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在职业生涯规划课期间,他第一次发出“心理信号”向任课教师求救,暗示作为心理咨询师的任课教师他有心理疾病正在发病。课后任课教师立刻把杨同学目前的状况告知其辅导员老师。鉴于杨同学敏感的心理状态,在他没有产生危机的情况下学校采取了紧密监视的措施。秘密监管中发现杨同学回到寝室不开灯、不拉窗帘、把自己蒙在被子里。几经努力,在于杨同学QQ聊天的过程中,学校深切的感受到他目前的状态极其危险,有幻听、幻觉相伴,由“另一个我”支配行为的双重人格出现,时而清醒时而崩溃的状态愈发严重。这个状态让学校、老师非常担心,第一时间将杨同学的状态反馈给他的家长。远在四川的父亲和舅舅第二天来到了学校,将孩子领回四川进行诊断及措施。在等待其家长到来之前,我们既不能让杨同学感觉到有人在监视他的安全和行为直至他凌晨1点30分入睡(没有扩大范围保护是考虑到其还要回到同学中生活避免大范围影响)寝室外的班长为了保护杨同学,整整一夜都守候在寝室门外,足足坐了一宿。经了解,杨同学的心理问题是由于中学时期网瘾成灾,其母亲下狠毒打造成。面对这样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寻声我们已经不能用简单的心理辅导、心理干预来改变什么,我们能够做到的是内紧外松、时刻关注,一旦发现危机立即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继续让其担任学习委员工作能够分散其关注点,让他的责任感牵制他这颗不平静的心,用鼓励和关怀挽救这位内心其实十分可怜的学生。
二、出现心理安全问题学生的共同特征:
(一)、从小在家中娇惯严重,学生被认为是家庭的绝对中心,集体适应性比较差。
(二)、家庭关系和谐程度不够,单亲家庭的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情况更多、几率更大。
(三)、学习基础不够夯实,成绩起伏较大,心理受成绩的影响波动较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所学科目多且严格,给学生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压力,这使其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更容易导致出现焦虑甚至是精神分裂等心理安全问题。
(四)、自身性格过于内向,不善于跟周围人友好相处,交际困难,心理压力大。
(五)、心灵空虚,依赖网络。不少大学生一方面因交际困难而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寻找心理满足,另一方面也被网络本身的精彩深深吸引。所以,有些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有的甚至染上了网瘾,每天花大量时间泡在网上,沉湎于虚拟世界,自我封闭,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不愿与人面对面交往。最终荒废了学业,丧失了奋斗的意志。
(六)、角色转换不适应,造成心理障碍。
(七)、情感困惑和危机。
很多的心理障碍都是从一些不起眼的小事累积开始的,比如有的学生整天很痛苦,非常担心周围人对自己的看法,患得患失,忧心忡忡。哲学上说,幸福的人就是有智慧的人,就是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人。其实,我们没有必要整天为周围人的看法而忧心忡忡,我自己认为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要持之以恒的去做,不能害怕,不能急躁,过分在意周围人的看法会无形中增加自身无谓的心理负担。
三、高校学生心理安全问题防范措施
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地指出依据目前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要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素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大学生们处理好尽快环境新适应、加强自我管理、帮助学生学习成才、引导学生合理人际交往、健康恋爱交友、以积极地心态求职择业、健康人格发展和平衡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全面发展。
(一)积极发挥心理咨询机构作用,开展心理健康调查。
开设心理咨询机构,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以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除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通过心理健康调查问卷,面谈分析诊断,对症下药,采取不同的措施和方法,以防患于未然。
(二)把心理安全教育渗透在各教学环节之中。
把心理安全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是高等院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学环节既是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接受知识和内心活动的过程,所以将先进的思想理念、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积极地传递给学生。
(三)加强校园文化氛围建设,营造良好环境熏陶。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内涵建设的重要体现,更是影响学生身心發展的重要环节。良好的校园文化一定在潜移默化中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有利于健全人格,有利于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同学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从而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学生悲观、黑暗心理的滋生。
我们要正确引导学生持有正确的、健康的生命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更要尊重个人和他人的生命、爱惜生命。遇到学业和就业上的压力,遇到一些不公平的现象,面对社交障碍时,都能够用积极的心态及时调试好心理状态。不抑郁不彷徨,不做伤害他人和自己的举动。 生命是场单程路,不论你怎样转变抹用,都不会有机会再走回头路。我们内心一定要充满阳光,我们本身就是正能量,我们就是一束光,我们要照亮周围的世界。(作者单位:黑龙江东方学院)
煦风和畅,暖日融融,我们在全面关注学生安全问题的同时,更应该着重关注高校学生的心理安全,并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安全方面的教育疏导活动,真正解决有问题或有问题倾向学生的实际困惑。一个具有健康心理的学生应是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且谦而不卑,有乐观、稳定、热情、向上的积极情绪。家庭、学校、家长、老师是孩子心灵的主要引导者。一句话,一个眼神,或许都将带给学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心理冲击。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作为高等学校,我们更要切实关注学生,从细处入手。
一、高校学生心理安全案例
(一)心理安全案例1
“每一次我看到班里的A同学,我总是感觉她在背后说我的坏话,我越想心里就越痛苦,越痛苦就越不喜欢和别的同学交流,久而久之我感觉所有人都在用异样的眼神审视我,这直接影响到我的学习、休息和正常生活。考试之前,我更是紧张的不得了,每一次我都很努力了但是成绩公布的时候却发现我周围的好多同学都不如我学习刻苦,可是成绩却都比我好,我真的难过,很自卑,很苦恼……”这位同学由于克服不了自己的心理障碍,出现了心理安全问题。
(二)心理安全案例2
杨同学是某高校电子信息专业大一学生,是班级的学习委员,该生入学来学习努力刻苦、成绩优异,但在学校接受教育部评估专家来临的前四天,这个平时平静的孩子突然间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在职业生涯规划课期间,他第一次发出“心理信号”向任课教师求救,暗示作为心理咨询师的任课教师他有心理疾病正在发病。课后任课教师立刻把杨同学目前的状况告知其辅导员老师。鉴于杨同学敏感的心理状态,在他没有产生危机的情况下学校采取了紧密监视的措施。秘密监管中发现杨同学回到寝室不开灯、不拉窗帘、把自己蒙在被子里。几经努力,在于杨同学QQ聊天的过程中,学校深切的感受到他目前的状态极其危险,有幻听、幻觉相伴,由“另一个我”支配行为的双重人格出现,时而清醒时而崩溃的状态愈发严重。这个状态让学校、老师非常担心,第一时间将杨同学的状态反馈给他的家长。远在四川的父亲和舅舅第二天来到了学校,将孩子领回四川进行诊断及措施。在等待其家长到来之前,我们既不能让杨同学感觉到有人在监视他的安全和行为直至他凌晨1点30分入睡(没有扩大范围保护是考虑到其还要回到同学中生活避免大范围影响)寝室外的班长为了保护杨同学,整整一夜都守候在寝室门外,足足坐了一宿。经了解,杨同学的心理问题是由于中学时期网瘾成灾,其母亲下狠毒打造成。面对这样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寻声我们已经不能用简单的心理辅导、心理干预来改变什么,我们能够做到的是内紧外松、时刻关注,一旦发现危机立即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继续让其担任学习委员工作能够分散其关注点,让他的责任感牵制他这颗不平静的心,用鼓励和关怀挽救这位内心其实十分可怜的学生。
二、出现心理安全问题学生的共同特征:
(一)、从小在家中娇惯严重,学生被认为是家庭的绝对中心,集体适应性比较差。
(二)、家庭关系和谐程度不够,单亲家庭的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情况更多、几率更大。
(三)、学习基础不够夯实,成绩起伏较大,心理受成绩的影响波动较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所学科目多且严格,给学生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压力,这使其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更容易导致出现焦虑甚至是精神分裂等心理安全问题。
(四)、自身性格过于内向,不善于跟周围人友好相处,交际困难,心理压力大。
(五)、心灵空虚,依赖网络。不少大学生一方面因交际困难而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寻找心理满足,另一方面也被网络本身的精彩深深吸引。所以,有些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有的甚至染上了网瘾,每天花大量时间泡在网上,沉湎于虚拟世界,自我封闭,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不愿与人面对面交往。最终荒废了学业,丧失了奋斗的意志。
(六)、角色转换不适应,造成心理障碍。
(七)、情感困惑和危机。
很多的心理障碍都是从一些不起眼的小事累积开始的,比如有的学生整天很痛苦,非常担心周围人对自己的看法,患得患失,忧心忡忡。哲学上说,幸福的人就是有智慧的人,就是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人。其实,我们没有必要整天为周围人的看法而忧心忡忡,我自己认为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要持之以恒的去做,不能害怕,不能急躁,过分在意周围人的看法会无形中增加自身无谓的心理负担。
三、高校学生心理安全问题防范措施
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地指出依据目前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要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素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大学生们处理好尽快环境新适应、加强自我管理、帮助学生学习成才、引导学生合理人际交往、健康恋爱交友、以积极地心态求职择业、健康人格发展和平衡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全面发展。
(一)积极发挥心理咨询机构作用,开展心理健康调查。
开设心理咨询机构,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以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除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通过心理健康调查问卷,面谈分析诊断,对症下药,采取不同的措施和方法,以防患于未然。
(二)把心理安全教育渗透在各教学环节之中。
把心理安全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是高等院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学环节既是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接受知识和内心活动的过程,所以将先进的思想理念、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积极地传递给学生。
(三)加强校园文化氛围建设,营造良好环境熏陶。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内涵建设的重要体现,更是影响学生身心發展的重要环节。良好的校园文化一定在潜移默化中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有利于健全人格,有利于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同学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从而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学生悲观、黑暗心理的滋生。
我们要正确引导学生持有正确的、健康的生命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更要尊重个人和他人的生命、爱惜生命。遇到学业和就业上的压力,遇到一些不公平的现象,面对社交障碍时,都能够用积极的心态及时调试好心理状态。不抑郁不彷徨,不做伤害他人和自己的举动。 生命是场单程路,不论你怎样转变抹用,都不会有机会再走回头路。我们内心一定要充满阳光,我们本身就是正能量,我们就是一束光,我们要照亮周围的世界。(作者单位:黑龙江东方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