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多糖对钙离子载体诱导的树突状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

来源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250028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黄芪多糖对钙离子载体A23187快速诱导树突状细胞(DC)免疫活性的影响。

方法

2014年9月20日,无菌条件下分别于9例健康男性志愿者肘静脉采集血液10~20 mL,作为实验材料。志愿者纳入标准:采血当天无发热、无感染,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接触史。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取生长状态良好的PBMC(浓度为1.0×106/mL),以1 mL/孔接种于24孔平底培养板。选择9个培养孔,按简单随机法将其分为3组,分别加入不同的诱导剂。A23187+黄芪多糖组(n=3):先加入A23187,再加入黄芪多糖;A23187组(n=3):仅加入A23187;对照组(n=3):不加诱导剂。3组细胞均于37 ℃、5%CO2及饱和湿度培养箱中培养48 h后,比较各组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及刺激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差异。

结果

体外培养48 h后,A23187组部分PMBC出现树状突起,DC特异性抗原CD83、CD80、CD86分子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8.9±6.2)%、(42.1±5.6)%及(49.1±7.8)%;A23187+黄芪多糖组的绝大部分PMBC出现明显树突状突起、且免疫表型及刺激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均较A23187组PBMC增强。A23187+黄芪多糖组细胞表面DC特异性抗原CD83、CD80、CD86分子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3.6±8.2)%、(69.9±19.7)%及(79.4±22.5)%,与A23187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5.23、-144.86、-81.28,P<0.05;t=-25.50,-82.36,-45.21;P<0.05)。在1∶1 280、1∶320、1∶80、1∶20、1∶5的不同刺激细胞(SC)与效应细胞(EC)比例下,A23187+黄芪多糖组DC细胞刺激指数(SI)分别为1.38±0.39、3.91±0.94、7.91±1.48、10.38±2.46、11.7±2.83。与A223187组及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45、-65.96、-45.32、-37.89、-64.25,P<0.05;t=-5.66,-13.08,-29.92,-10.99,-10.51,P<0.05)。

结论

黄芪多糖在A23187快速诱导PBMC分化为DC的过程中起促进作用,表明黄芪多糖参与A23187快速诱导PBMC分化为DC的过程。中药黄芪的免疫调节功能可能是通过黄芪多糖发挥作用。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观察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血清中IL-6的分泌规律,探讨根据IL-6分泌规律使用甲氨蝶呤(MTX)治疗RA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用ELISA法测定CIA大鼠和正常大鼠血清中IL-6的昼夜分泌水平;CIA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A组、实验B组和对照组,实验A组和实验B组每日1次分别在IL-6开始升高和降低时经胃管注入甲氨蝶呤(1/7 mg·kg-1·d-1),对照组每周1次注入甲氨蝶呤(
期刊
目的探讨RA合并颈椎失稳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96例RA患者进行颈椎影像学检查及临床资料收集,通过t检验、χ2检验及非对称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RA合并颈椎失稳的发生率为13.2%(39/296),颈椎失稳最常见的症状是颈痛[66.7%(26/39)], 12.8%(5/39)出现脊髓损伤。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其相关危险因素为外周关节骨破坏[OR=3.479,9
目的探讨病理学类型为Ⅳ型及Ⅴ型狼疮性肾炎(LN)患者辅助性T细胞(Th)17、白细胞介素(IL)-17及-6表达水平与疾病活动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4月,山东省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收治的Ⅳ型LN患者36例,Ⅴ型24例,共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纳入Ⅳ型LN亚组(n=36)和Ⅴ型LN亚组(n=24)。按性别、年龄匹配后,随机选择同期本院招募的55名健康志愿者,纳入对照组(n
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IK)细胞具有T淋巴细胞与自然杀伤(NK)细胞的表型及功能特征。其体外培养细胞扩殖率高、不受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限制,在体外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细胞有显著的细胞毒性。这些特性均使得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活性逐步成为相关研究的热点。多项临床试验结果表明,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具有可行性及有效性;通过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结合标准治
目的探讨山东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目前使用的输血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为输血信息系统开发、设计提供借鉴。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院金盾输血信息系统统计的1 051例输血患者输血信息系统相关资料为研究对象。采用逐项计分法,对所有输血患者输血信息系统相关资料各项指标进行评价。并于2014年1月1~7日,选择本院200名医护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输血流程隐患和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