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对卵巢早衰患者药物治疗临床效果。方法:2012 年 1 月 ~2015 年6 月对门诊收治 80 例卵巢早衰患者行药物治疗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 3~6 个月的治疗所有患者症状缓解或消失, 治愈 40 例 (50.0%), 有效 36 例 (45%), 无效 4 例 (5%), 总有效率 95%。结论:卵巢早衰患者通过药物治疗诱发卵泡发育, 建立人工月经周期, 改善卵巢早衰的症状,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卵巢早衰 药物治疗 激素治疗
卵巢早衰是 40 岁前绝经者, 表现为继发闭经, 常伴更年期症状, 具有低雌激素及高促性腺激素特征。祛除病因, 治疗原发病或伴随疾病, 恢复卵巢功能, 正确补充性激素, 防治卵巢激素缺乏引起的继发性健康损害, 选取本院门诊2012 年 1 月 ~2015 年 6 月就诊的 80 例卵巢早衰患者临床诊治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符合卵巢早衰诊断标准的患者80 例。年龄 19~42 岁, 平均 29 岁, 闭经时间 0.5~9 年, 平均4 年, 未婚 4 例, 已婚 76 例。月经稀少渐至闭经者 64 例, 紊乱闭经 12 例, 突然闭经者 4 例。主要表现为心悸、潮热、失眠、记忆力减退、抑郁、焦虑等神经精神症状。超声显示卵巢和子宫缩小, 卵巢中未见明显滤泡。36 例子宫小于正常妇女, 16例卵巢萎缩, 28例无卵泡存在。
1.2 方法
1.2.1 建立人工周期
戊酸雌二醇片(补佳乐)1mg qd 或结合雌激素片0.625mg-1.25mg qd连服21天,黄体酮胶囊100mg bid或甲羟孕酮片6mg-10mg qd从服雌激素的第12天开始同服,连续服10天或者黄体酮注射液10mg im qd从服雌激素第17天开始同用,连用5天。下一周期从撤退性出血的第5日重复服药。3个周期为一个疗程。
1.2.2 诱发卵泡发育、排卵
在建立人工周期治疗一个阶段后,不论有无撤退性出血,在开始第2、第3周期时予枸橼酸氯米芬片50mg qd 从周期第5日开始,连服5天。周期第6日查B超,隔日复查了解排卵情况。无效者次月加大剂量,予枸橼酸氯米芬片10mg qd 连服5天。
2 结果
经过 3~6 个月的治疗所有患者症状缓解或消失,治愈 40例 (50.0%), 有效 36 例 (45%), 无效 4 例 (5%),总有效率 95%。
3 讨论
40 岁前由于卵巢内卵泡耗竭或被破坏而发生的卵巢功能衰竭,称卵巢早衰。卵巢外观呈萎缩状。由于卵巢分泌性激素功能衰竭,促性腺激素升高,80% 以上患者有潮热等绝经过渡期症状。多数患者无明确诱因,属特发性。部分患者由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自身免疫性卵巢炎所致。
患者月经初潮年龄常有异常,可有月经失调、继发闭经 ;或开始月经规律,后出现月经失调 ;也有突发闭经者( 曾有妊娠分娩者 ), 有第二性征。由于雌激素逐渐减少,约20%~70% 患者出现血管舒缩不稳定症状,即潮热、出汗等,继之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即焦虑、紧张、感情抑郁、易激怒等。
卵巢及子宫萎缩、阴道干燥、性欲下降、骨质疏松等。卵巢早衰患者中约 17% 有其他内分泌紊乱的表现及综合征,并可进一步发展为多腺体衰竭, 特别是合并甲状腺和肾上腺疾病。
卵巢早衰并非不可逆,仍有自然缓解、排卵及妊娠的可能。其机制可能是外源性雌激素反馈性地使内源性促性腺激素水平降低,当外源性雌激素停止后, 体内促性腺激素可发生一个反应性高峰, 有可能触发卵泡成熟并排卵。此外, 雌激素治疗可使 FSH 及 LH 受体增加,促使残留卵泡发育。诱导排卵给予外源性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GnRH-a) 抑制内源性 FSH 至绝经前水平,促使卵泡生长同步化, 停药后抑制撤除, 快速升高 FHS 水平可刺激卵泡发育而排卵 ,此种方法诱导排卵的成功率并不很高。免疫抑制剂对于由自身免疫引起的卵巢早衰,可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报道使用雌激素替代治疗的同时加用强的松治疗, 可使月经恢复。预防骨质疏松骨折及其他绝经综合征。
卵巢早衰的主要特点是卵巢功能丧失, 即生殖功能和内分泌功能。诱导排卵的治疗对卵巢早衰者尚存争议。建议在行外源性促性腺激素治疗前,先用雌激素或 GnRH-a 抑制垂体是有利的。雌激素补充治疗中和治疗后,均有偶发妊娠的报道。其机制目前考虑为外源性雌激素能够诱导残存卵泡内的 FSH 受体。对有生育要求者, 最成功的治疗方法应该是卵子损献和辅助生殖。对没有生育要求者, 应该首先考虑雌激素补充治疗。因雌激素不足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多器官。短期症状为血管舒缩症状 ,如潮热、失眠、烦躁、头晕、头痛、心慌等 ,长期影响则为骨质疏松及心血管系统疾病 ,甚至与老年痴呆有关。
参考文献
[1] 张富青 . 卵巢早衰 40 例临床治疗分析 . 中国妇幼保健,2003(18):173.
[2] 林守清 . 激素补充治疗临床应用指南 .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4,20(3):136-137.
[3] 王玉真,陈新娜,李美芝. 卵巢早衰治疗策略探讨[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8( 12) : 734 -736.
[4] 王一峰,欧汝强,陈巧儿,等. 胚胎卵巢移植的免疫学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1,17 ( 10) : 550 -552,556.
[5] 许小凤,范 春,包广勤,等. 卵巢早衰与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相关发病因素探讨[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 4) :400 - 403.
【关键词】 卵巢早衰 药物治疗 激素治疗
卵巢早衰是 40 岁前绝经者, 表现为继发闭经, 常伴更年期症状, 具有低雌激素及高促性腺激素特征。祛除病因, 治疗原发病或伴随疾病, 恢复卵巢功能, 正确补充性激素, 防治卵巢激素缺乏引起的继发性健康损害, 选取本院门诊2012 年 1 月 ~2015 年 6 月就诊的 80 例卵巢早衰患者临床诊治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符合卵巢早衰诊断标准的患者80 例。年龄 19~42 岁, 平均 29 岁, 闭经时间 0.5~9 年, 平均4 年, 未婚 4 例, 已婚 76 例。月经稀少渐至闭经者 64 例, 紊乱闭经 12 例, 突然闭经者 4 例。主要表现为心悸、潮热、失眠、记忆力减退、抑郁、焦虑等神经精神症状。超声显示卵巢和子宫缩小, 卵巢中未见明显滤泡。36 例子宫小于正常妇女, 16例卵巢萎缩, 28例无卵泡存在。
1.2 方法
1.2.1 建立人工周期
戊酸雌二醇片(补佳乐)1mg qd 或结合雌激素片0.625mg-1.25mg qd连服21天,黄体酮胶囊100mg bid或甲羟孕酮片6mg-10mg qd从服雌激素的第12天开始同服,连续服10天或者黄体酮注射液10mg im qd从服雌激素第17天开始同用,连用5天。下一周期从撤退性出血的第5日重复服药。3个周期为一个疗程。
1.2.2 诱发卵泡发育、排卵
在建立人工周期治疗一个阶段后,不论有无撤退性出血,在开始第2、第3周期时予枸橼酸氯米芬片50mg qd 从周期第5日开始,连服5天。周期第6日查B超,隔日复查了解排卵情况。无效者次月加大剂量,予枸橼酸氯米芬片10mg qd 连服5天。
2 结果
经过 3~6 个月的治疗所有患者症状缓解或消失,治愈 40例 (50.0%), 有效 36 例 (45%), 无效 4 例 (5%),总有效率 95%。
3 讨论
40 岁前由于卵巢内卵泡耗竭或被破坏而发生的卵巢功能衰竭,称卵巢早衰。卵巢外观呈萎缩状。由于卵巢分泌性激素功能衰竭,促性腺激素升高,80% 以上患者有潮热等绝经过渡期症状。多数患者无明确诱因,属特发性。部分患者由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自身免疫性卵巢炎所致。
患者月经初潮年龄常有异常,可有月经失调、继发闭经 ;或开始月经规律,后出现月经失调 ;也有突发闭经者( 曾有妊娠分娩者 ), 有第二性征。由于雌激素逐渐减少,约20%~70% 患者出现血管舒缩不稳定症状,即潮热、出汗等,继之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即焦虑、紧张、感情抑郁、易激怒等。
卵巢及子宫萎缩、阴道干燥、性欲下降、骨质疏松等。卵巢早衰患者中约 17% 有其他内分泌紊乱的表现及综合征,并可进一步发展为多腺体衰竭, 特别是合并甲状腺和肾上腺疾病。
卵巢早衰并非不可逆,仍有自然缓解、排卵及妊娠的可能。其机制可能是外源性雌激素反馈性地使内源性促性腺激素水平降低,当外源性雌激素停止后, 体内促性腺激素可发生一个反应性高峰, 有可能触发卵泡成熟并排卵。此外, 雌激素治疗可使 FSH 及 LH 受体增加,促使残留卵泡发育。诱导排卵给予外源性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GnRH-a) 抑制内源性 FSH 至绝经前水平,促使卵泡生长同步化, 停药后抑制撤除, 快速升高 FHS 水平可刺激卵泡发育而排卵 ,此种方法诱导排卵的成功率并不很高。免疫抑制剂对于由自身免疫引起的卵巢早衰,可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报道使用雌激素替代治疗的同时加用强的松治疗, 可使月经恢复。预防骨质疏松骨折及其他绝经综合征。
卵巢早衰的主要特点是卵巢功能丧失, 即生殖功能和内分泌功能。诱导排卵的治疗对卵巢早衰者尚存争议。建议在行外源性促性腺激素治疗前,先用雌激素或 GnRH-a 抑制垂体是有利的。雌激素补充治疗中和治疗后,均有偶发妊娠的报道。其机制目前考虑为外源性雌激素能够诱导残存卵泡内的 FSH 受体。对有生育要求者, 最成功的治疗方法应该是卵子损献和辅助生殖。对没有生育要求者, 应该首先考虑雌激素补充治疗。因雌激素不足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多器官。短期症状为血管舒缩症状 ,如潮热、失眠、烦躁、头晕、头痛、心慌等 ,长期影响则为骨质疏松及心血管系统疾病 ,甚至与老年痴呆有关。
参考文献
[1] 张富青 . 卵巢早衰 40 例临床治疗分析 . 中国妇幼保健,2003(18):173.
[2] 林守清 . 激素补充治疗临床应用指南 .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4,20(3):136-137.
[3] 王玉真,陈新娜,李美芝. 卵巢早衰治疗策略探讨[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8( 12) : 734 -736.
[4] 王一峰,欧汝强,陈巧儿,等. 胚胎卵巢移植的免疫学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1,17 ( 10) : 550 -552,556.
[5] 许小凤,范 春,包广勤,等. 卵巢早衰与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相关发病因素探讨[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 4) :400 - 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