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峻岭艺术简历

来源 :山东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bao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汪峻岭(汪俊林),1963年生于河南固始。先后毕业于河南大学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获硕士学位。作品《大山风骨》1997年参加文化部主办的“迎香港回归全国书画展”,获优秀奖。
其他文献
“和同之辨”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理论资源,蕴含着丰富的审美教育智慧。从“和”与“同”的辩证关系看待审美教育,会给当下的审美教育带来许多重要启示。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都处在关键时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不仅要保证其主体的自由得到最大程度的伸展,还要形成对国家意志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大程度的认同。作为大学生审美教育的两个维度,“和”与“同”分别代表了这两种审美教育指向,二者形成特有的张力结构,辩证统一于大学生审美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中,为审美教育提供参考借鉴。
仇雨临,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长期担任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社会保障系系主任,现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料《社会保障制度》编委、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刊《社会保障评论》副主编、障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拉克劳对齐泽克的批评绝非概念辨析,而是直指当下的激进政治运动。思想家擅长于将辨析概念的范畴层面的二律背反:民粹主义、阶级斗争、物化,但绝非陷于语言游戏。拉克劳对齐泽克的批判首先直接指向了齐泽克的方法:拉康-精神分析、马克思-阶级斗争分析、黑格尔-辩证法,当今极左分子的暧昧的主张是源于怎样的世界政治的当下?在世纪之交的种种革命、政治运动、宗教运动的背后是相同的权力逻辑——民粹主义,而在当今资本主义的微观权力的背景下,异质性的缺失正是对激进政治的否定。如何实现激进政治的理念?如何超越资本权力?拉克劳呼唤革命的
萨米尔·阿明的资本主义批判一直富有浓厚的依附理论色彩,在“中心”与“外围”的概念层面中,基于对帝国主义和第三世界在经济体系中的关系,依次展开诸如全球化、民主等范畴在现实的全球政治问题中的问题域。然而,随着当前第三世界人民运动的激进化,随之而来的是更加极端的帝国主义军事镇压:冲突撕裂着旧的秩序,在萨米尔·阿明看来,资本主义已然日薄西山。而这恰恰更深重的资本主义治理的结果,作为全球化的细胞的消费逻辑所制造的不仅是经济的贫困,更是直指人性的政治生活的贫困。理论在曲张的现实面前从宏观转向微观,阿明呼唤已然“逝去多
主持人语:我们6月初与清华大学中文系合作,召开了一次题为“清华大学数字人文与文学研究”的学术会议。这个会议邀请到了美国芝加哥大学文本实验室(Text Lab)的核心成员,包括我们第一期专栏的作者——霍伊特·朗(Hoyt Long)教授与苏真(Richard Jean So)教授,以及国内一些在学术研究中使用数字人文方法的年轻学者(主要来自于清华大学和南京大学)。这是中国大陆第一次以量化的方法研究文学(而不是历史学或者图书馆学)的会议。
主持人语:自改革开放出现流动人口以来,我国流动人口的规模呈现出30多年持续增长的态势。但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流动人口的总体态势出现了根本性的转折。截至2015年12月,尽管流动人口数量仍高达2.47亿人,但比2014年减少了568万人。这是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流动人口出现并持续快速增长以来的首次规模下降。这一转折,引起了政府部门、学术界、媒体以及社会公众的热烈讨论和广泛关注。流动人口的总体态势及其新特征,
城市规划中土地利用制度的价值求包含“公平”和“正义”两方面内容。具体而言,“正义”意在为公共政策提供价值导向和标准.“公平”则力求纠正公共决策带来的物质与非物质利益分配失衡。而具体法律规范的作用是在上述理念的求下对于城市规划行为进行具体规制。需依据城市规划中土地利用的特性.对于其范畴内“正义”的原则和标准问题进行讨论;阐释在“公平”的求下,城市规划需如何平衡多种利益。研究土地利用法律如何将规划正义中的基本原则具体化,在规划运行过程中规范各主体的行为,并对于出现的不公进行纠偏和补救,对于解决我国城市规划实践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要求我们必须重视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就基础研究来讲,要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发展,需要系统思考如何产生从原创到应用的重大贯通性成果。为此,就必须加强对科学基金的知识产权管理。要实现这种转变,科学基金管理部门需要在观念上对强化知识产权管理的重要性、加大成果宣示与促进顺畅产业化通道的形成、推进从基础研究到出口的全过程研发管理、形成“理解与同情”基础研究发展的健全文化理念等问题有清醒的认识。唯有如此,才能推动基础研究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
11月24日,《山东社会科学》创刊30周年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构建中的学术期刊座谈会在济南召开,纪念《山东社会科学》创刊30周年,回顾砥砺奋进的办刊历程,总结实践积累的办刊经验,深入探讨如何发挥好学术期刊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中的重要作用,为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中国话语走向世界贡献力量。
刑法学学科是山东政法学院的重点学科。 ——学科队伍结构合理。刑法学学科现有专职教学科研人员25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9人,讲师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人,在读博士研究生8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10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山东省优秀中青年法学家1人,山东省师德标兵1人,山东省优秀教师2人,担任国家和省级学术团体理事以上13人,硕士生导师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