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蚕桑产业化步伐,提升蚕桑产业效益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lizhu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蚕桑产业作为我国的特色产业,需要国家对蚕桑产业进行支持,提高农户的经济收入。发展蚕桑产业需要独天得厚的自然条件,蚕桑种植对于周围的生长环境要求较高,需要农户在种植过程中格外注意。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于蚕桑的需求量逐渐递增,蚕桑产业在未来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对于当下的蚕桑产业而言,种植模式与管理模式依旧存在不少的问题,需要进行蚕桑产业的整治工作,从而加快蚕桑产业化的步伐,提升蚕桑产业效益。
  关键词:蚕桑;产业化;产业效益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度向高质量转变,社会经济发展对于产品的质量要求越发严格。蚕桑的品质影响着蚕丝的质量,所以蚕桑种植为了顺应当前时代的发展现状,从内到外进行创新管理,将以往的分散种植改变成蚕桑产业化,扩大蚕桑种植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蚕桑产业效益。对于当前的蚕桑种植依旧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行不断地改进。本文主要讲述如何能够加快蚕桑产业化步伐,提高蚕桑经济产业的效益的措施,以供参考。
  1  蚕桑产业现如今所存在的问题
  1.1 蚕桑生产技术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蚕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还需完善
  随着近两年来蚕桑收购价格逐渐攀升,吸引大量的农户进行生产,蚕桑生产一时间内在各地区掀起了生产浪潮。但由于农户的生产技术有限,无法进行高水平的生产技术,导致蚕桑生产出现严重的问题。多地区出现蚕中毒、生蚕不结茧等现象,在桑树的种植方面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桑树白粉病、赤锈病等。随着病虫害的发生,农户的生产产量也随之下降。造成病虫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户对于消毒防控、蚕桑发生病因的认识程度不足,无法控制农药的使用程度,从而导致种桑养蚕过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需要农户在蚕桑生产技术水平上进一步提高。同时由于蚕桑产业扩大经营规模速度较快,但是与此同时并没有找到合适的销路。这就导致大量的蚕桑积压在农户手中,造成了农户的经济损失。所以需要蚕桑产业加大推广力度,引进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1.2  人才紧缺,技术力量薄弱影响产业持续发展
  对于我国蚕桑产业发展现状而言,存在的最大问题在于生产种植面积过大,但生产技术过于薄弱,导致农户的生产量也紧跟下滑。并且在蚕桑养殖方面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对生产作出指导,从而出现了我国各地区骨干技术人员缺失、农户养蚕技术较为落后无法得到专业指导等一系列现象,严重损害到我国蚕桑产业的效益。另外由于我国对于新型农业发展经验缺乏,在蚕桑养殖过程中缺少政策上的扶持,这也就导致了部分蚕桑养殖户投入生产的信心不足。所以需要政府对蚕桑产业进行重视,针对蚕桑养殖业建立专门的产业扶持机构,并引进技术型人才,减少蚕桑种植生产过程中的发病率。同时在蚕桑生产种植方面劳动力年龄普遍偏高,年轻的劳动力早已进城打工。相关政府部门急需对蚕桑种植形成产业管理,提高蚕桑生产效率的同时也要提高农户的经济收入,给予蚕桑种植者相应的种植补贴,吸引大量劳动力返回家乡进行蚕桑产业种植生产工作。
  1.3  对现代化种植技术使用较少
  尽管我国的互联网技术已经发展较为成熟了,但是对于我国农业生产行业来说,大部分农业生产者缺少使用网络技术的经验。同时,农业生产者也缺少专项资金来购进新型的信息化种植设备。即便政府给予了专项资金的拨款,或者为广大的蚕桑种植者提供了信息化种植设备,种植者也会因为缺少专门的指导人员导致无法正常操作种植设备,甚至会造成种植设备的损坏。所以,政府应当对蚕桑种植者做好培训,帮助蚕桑种植者学会使用互联网技术并且为种植者提供技术支持。
  2  加快蚕桑产业化步伐,提升蚕桑产业效益的有效措施
  2.1  积极强化科技创新,大力推广良种良法
  农户在一开始选择蚕桑品种时,应着重选择优良的品种,才能为日后的种植生产奠定品质基础。只有良好的品种与先进的种植生产技术相配套,才能使最终结果达到最优。例如,农户在选择蚕桑品种时,应当以蚕桑质量作为选择的先决条件,在挑选时要从多方面进行观察对引进的蚕桑进行逐一检查,以免不良商家在其中掺杂病种,造成大面积的病毒传染,从而给农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并且农户应当选择产叶数量较多的蚕桑品种,这样能够保障未来蚕丝生产时的数量能够达到一定的规模。并且在蚕桑种植生产过程中,农户应引进先进的科技进行培育,摒弃传统落后的生产种植方式。通过高科技技术的引进,减少蚕桑病虫害的发生几率。倘若一旦发生病虫害等现象,农户便可利用先进的治理手段进行根治,以免造成疾病的扩延。例如,蚕桑种植者可以引进定时喷药仪器,在固定的时间对蚕桑林进行无害型药剂的喷洒。从而能够保证蚕桑林既不会受到病虫害威胁,也不会因为治理病虫害而影响自身的生长。
  2.2  着力培育新型蚕业经营主体,多元化发展多种新型种桑养蚕模式
  就我国当前蚕桑的经营方式来看,蚕桑养殖多为小规模个体户,养殖基地较为分散。这样的经营方式在面对自然灾害或者经济大环境冲击时,缺乏足够的抵抗力,蚕桑养殖者极易因为各种灾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造成蚕桑养殖者陷入破产的窘境。该地政府应注重培育新型蚕业经营主体,将分散的养殖个体户集中起来,进行大规模集中养殖,通过扩大经营规模增加蚕桑养殖者的总体实力。通过家庭农场和股份制的合作方式,扩展桑蚕养殖的规模。通过这样集中的养殖方式,既能够增强农户经济实力,又有利于农户之间进行技术交流,提升蚕桑养殖质量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在蚕桑养殖行业遇到瓶颈时,集中经营模式可以缓解一定的经济压力,减少倒闭的风险。农户可采取桑、蚕分离种植模式,将桑与蚕进行分开管理,分别分配专业的种植人员与养殖人员进行生产,将农户的专业能力进行集中,从而提高蚕桑的综合生产效益。多元化发展多种新型种桑养蚕模式,有利于降低桑蚕成本。在生产管理过程中,便于形成产业化模式,從而提高产品的知名度提升桑蚕产业效益。   2.3  全面构建桑蚕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方式
  对于我国的桑蚕养殖地区,应加强监理建设相关蚕桑示范基地。在蚕桑示范基地建设中,当地政府应对基地的建设起到促进作用,由政府出面邀请相关方面的专家学者,进行探讨总结出最佳建设方案。例如,蚕桑养殖生产基地与相关农业大学进行合作,由专业的农业大学教师带领团队给予技术支持,并且设立产业试验田进行生产试验。在蚕桑示范基地中,所采用的种植养殖技术都应跟随时代发展的潮流,运用先进技术进行培育蚕桑。示范基地建立后,农户可进行参观学习,在参观过程中了解如何将自家的养殖基地构建成桑蚕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并且将专业人员分别派遣到各种植户家中,做好专业技术的下放工作。通过建立蚕桑示范基地,促进其他农户打造自家桑蚕养殖模式,打造各家的特色品牌,使养殖方式向标准化迈进。
  2.4  加强信息化技术建设
  当下信息技术成为了支撑各行业发展的先进平台,所以蚕桑养殖者应当及时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将网络资源与种植技术相结合,扩大养殖者的经营规模,增加种植者的经济收益。例如,种植者可以依靠“互联网+”技术,将自身的经营与网络技术相结合。在生产发展之处,种植者可以通过网络资源进行养殖技术的学习,并对养殖过程中桑树与蚕可能出现的病症进行科普,从而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并且,生产者可以与专业的蚕桑专业学者做好技术沟通,将种植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双方的探讨,从而做好下一步种植计划的准备。蚕桑种植者还可以依靠网络资源发布蚕桑种植信息,增加自身的经济收益。例如,蚕桑种植者可以将自己的蠶桑种植产品发布到网络平台上,从而扩大自身的销路。蚕桑生产基地还可以专注高品质蚕桑种植,同时与蚕桑收购者进行签约,种植者通过网络平台为收购者提供蚕桑种植视频。在蚕桑成熟之后种植者再通过网络平台联络相关物流企业,将蚕桑运送到收购者手中。这样既能够保证蚕桑的养殖达到一定的水平,也能够保证蚕桑的种植者在种植后获得足够的经济效益。
  2.5  重视生产科技对蚕桑的影响
  蚕桑的种植者还可以引进先进的种植生产技术,依靠技术提高蚕桑的品质。例如,蚕桑种植者可以在种植园区内安装智能监测系统,对园区内的温度湿度与每立方米内存活的虫子数量做好测算,从而计算出合理的数据,以供蚕桑的生产者能够按照数据进行生产的调整。在蚕桑种植工作开展之前,蚕桑种植人员能够依靠专业的数据测算仪器对种植区域做好范围测算,并且依照蚕桑生长的最佳林密度进行种植计划的调整。这样既能够实现蚕桑的生产获得最多的数量,也能够实现种植者获得最多的经济收益。
  3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揭示当前蚕桑养殖种植方面所存在的不足,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完善蚕桑养殖与种植。将原先分散的养殖户进行集中养殖,扩大了养殖规模有利于农户之间相互交流养殖经验。在养殖种植过程中,摒弃落后的养殖方式,引进先进的技术进行科学养殖,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率。加快信息化建设,将国内外蚕桑种植丰富的经验进行引进与总结,让种植者接受到更多的种植经验。通过对蚕桑养殖技术的不断完善,有利于加快蚕桑产业化的步伐,提高蚕桑产业效益。
  参考文献
  [1] 陈伟南.试析发展蚕桑产业的对策建议[J].广东蚕业,2019,53(10):1,3.
  [2] 周彬.探究蚕桑产业化新模式[J].农民致富之友,2018(23):61.
  [3] 刘青源.涪陵蚕桑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6.
  [4] 林英富.浅谈蚕桑业的新思路及其与农机化融合[J].基层农技推广,2014,2(7):55-56.
其他文献
摘要:农业行业属于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给市场的发展带来强大助推力,促进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现阶段应加强对种子等商品的全面化管理,并加大对技术、资金以及人力等方面资源的投入力度和政策支持,同时还需要及时解决在种子管理工作落实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从而采取更加有效的解决措施做好相应处理,确保种子管理工作的顺利落实,為农业产业以及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新形势;种子管理;问题;
在建筑企业内控体系中,风险管理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同时这两者又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建筑企业唯有正确认识两者之间的互相关系,分析当前企业在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方面的不足之处,进而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才能为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有效保障.rn建筑企业经营风险概述rn企业内控本质.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指的是基于企业目前专业管理机制及发展策略,采用多维度、多层次管控方式,对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经济活动精细规范化管理的过程,其包括了风险管控、风险预防、风险监督、风险评估等方面内容.从企业管理角度而言,内部控制属于企业风险管理的分控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社会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力度能够提高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知水平,并且从整体上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能力,提高全民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知,从整体上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农产品质量安全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必须制定科学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社会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  关
摘要:为了全面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和新发展理念,充分解决好森林资源保护的内生动力,全面提升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基层林业工作站作为乡(镇)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的工作机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受到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许多基层林业站存在办公条件落后、设备设施老化、人员配备不足、素质良莠不齐等问题,影响了正常工作的开展。本文通过对基层林业工作站现状和存在问题的研究、分析,找到症结所在,找出林业站改革建设重点,调整
“双碳”目标与中国建造整体水平紧密相关,中国建造的优化升级直接决定着建筑业实现“双碳”目标的进程.因此,必须大力发展以绿色化、智慧化、工业化为代表的新型建造方式,推动中国建造优化升级,助力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双碳”目标助力.rn全生命周期视角认识“双碳”目标rn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一般而言,建筑碳排放可以按建材生产、建材运输、建筑施工、建筑运营、建筑维修、建筑拆解、废弃物处理七个环节构成全生命周期排放量.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居民生活和社会生产对能源的需求量持续增加,但是传统能源在应用中会对环境带来一定的破坏和污染,不利于社会与环境的协同发展。新能源具有环保、可循环使用、清洁、可再生等特点,目前已经在我国各个领域实现了广泛应用。因此,针对新能源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对促进我国社会的生态型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能源;应用;未来展望;分析  新能源是缓解社会发展和能源需求
摘要:现代农业发展时代已经来临,传统的生产模式不能满足市场需要,生产质量和生产数量同样重要。在这种背景下,需要重视新型设备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工作,推动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基于此,本文将重点阐述基层农业技术推动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问题;对策  0 引言  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过程中,需要转变观念,加强管理,提升技术的应用范围和应用水平,积极改变传统的工作模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rn当前我国建筑行业运行碳排放(含直接碳排放和间接碳排放)约为21亿吨二氧化碳,占全国总量的20%左右.建筑行业如何快速实现碳排放达峰并实现深度减排,不影响人居环境品质的改善和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目标中的重要议题.
期刊
摘要: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种类多,加上功能地质条件差、气候易变、植被少等因素的影响,给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生产造成巨大的隐患。基于农田基础设施施工质量及安全管理的现实需要,文下自做好专业技术培训、严把施工材料质量、选好检验好施工设备、做好水利工程施工环境勘测、抓好施工工程质量监督等几个方面,概述提升农田基础设施施工质量管理措施。同时,自施工前、施工现场两大方面,为农田基础设施施工安全生产提供技术
摘要: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被不断普及渗入到生活中,在大多数行业开始被有机结合应用并开始信息时代技术革新,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基础产业自然不甘落后,针对农业进行信息化管理及信息化建设已经在有序进行,作为国家发展的命脉产业必须对农业进行科技化覆盖才能保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科技化覆盖;管理  就我国现阶段农业来看我国粮食需求量巨大还不能完全完成自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