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网络文学的发展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20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4-0-01
  如今,我们所处的时代日新月异、飞速变化。各种新型事物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也逐渐从纸质媒体转向虚拟空间。从看书读报到听广播看电视直至到运用互联网技术。现代社会就是网络的世界,包括文学活动在内的人类的一切活动,都避不开数字化时代的冲击,网络正逐渐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催生出了网络文学这种文化类型。“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有很多不同之处,有对抗的一面,也有融合的一面。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文学已经接近上帝,一篇小说,一首诗歌就能招引全国人民的目光。那是文学的黄金时代,再去重温,只是记忆里的前尘旧影。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随着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和安妮宝贝的《八月未央》等文学作品的发展,网络文学悄然兴起。现在而言网络文学的人才储备、作品储备已经蔚为可观。各种类型的网络写手在文坛、出版界、福布斯作家排行榜等领域已经成功占据主导地位,特别是唐家三少、猫腻、辰东等所谓的网络写手大神们强势攻占青少年领域,他们或多或少开辟了一种类型、一种流派。一时间出现百家争鸣,群雄争锋的局面,网络文坛精彩纷呈,热闹非凡,其繁荣景象与发展速度让人惊叹不已。网络文学看起来只是改变了写作的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实际上却是写作领域里正在进行的一场革命,这些新型作家掌握了时代的话语权。
  网络文学的载体有别于传统文学,他并不是白纸黑字的见诸于纸张上。而是通过敲击键盘呈现在所謂的网络空间。脱离了纸质的束缚,他的宽容度和利用率理论上可以达到无限广。只要能上网即网虫,只要在网络上发表原创文学的“网人”才可以称之为网络文学。他的传播渠道必须是网络,受众群体是全体网民。这种文学天生带有许多特异的审美价值取向,拥有自身鲜明的时代特征。
  网络艺术相比于传统形式最大的区别在于互动性,交流性。创作者可以通过留言、各种聊天软件与读者进行同步互动交流。浏览者和其他浏览者之间也可以对于作品的感受和认知进行互动。你的作品一旦在网上发布更新,受众的鉴赏言论随时都会反馈给你,与你进行审美交流。受众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爱好,对你的作品进行修改、补充,创造出适宜自己审美经验、审美情趣、审美理想的新文体。也就是说网络作家发表的作品并不一定必须是成品,它可以是半成品边发布边更新。在与读者的不断交流讨论中使原初的艺术作品被重新阐释,被重新配置,由于广大网民的集思广益因而也使艺术作品有可能变得更丰富,更精巧,更有意味。相对于传统文学创作中读者对作品的被动接受和认可,网络技术的推动使得文学鉴赏出现了由凝神静观向交互性转变的新的发展趋势。一部好的作品可能是原作者形成一个初胚,所有人共同加工成型。写作和阅读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性和平等性。国民的参与度、创作欲望空前高涨。
  网络文学相比起传统文学很重要的一项区别在于网上写作很自由,门槛比较低;尺度比较大。不用刻板的循规蹈矩。传统作家比较严谨,更注重整体结构。作为隶属于文学范畴的网络文学,则是更加天马行空点,大家可以在虚拟世界针砭时弊更加畅所欲言,无所羁绊。艺术形式的多元化是创作主体日益成熟的表现;同时,与创作主体日益成熟相对应的是网络文学接受群体需求的日益丰富和审美情趣的不断提高,所以网络文学的作者们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网络文学由于网络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其在传播模式上可以实现传统文学无法企及的突破——艺术结构的动态性和传播方式上的高速性。在某种意义上,网络文学作品是永远创作中的作品,随着有浏览者加以评述、补充,作者又可以根据网友们的意见对文本加以修改,使文本以新的面貌出现。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网络文学还天生遗传了一种特性,即速度感。这种速度感表现在写作上,也表现在阅读和反馈上。“因为无法免费阅读网络,人们必须快速浏览。于是,短促简洁代替了冗长晦涩,词汇量少,用词简单成为造句的基本规则。”一篇上万字的文学作品一发表,最快在五分钟内就能见到最简洁精辟的评论。我们不得不感叹从传统艺术到网络艺术,由屏气凝视到短暂停留,沉浸其中的凝神浮想被“到此一游”的浮光掠影所取代。为了吸引网络用户的注意力,网络文学的作者们各显神通,不断转换思维角度,向读者们展现着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各种新奇独特的万花筒艺术。
  透过众多的网络文学作品,不难发现网络文学日异成长为贴近大众,反应大众的文学,是当代文学“民间化”的延续和发展,其迅猛的发展态势使之成为当代文学研究难以规避的现象。当电子时代彻底改变并塑造人本身时,网络文学很可能颠覆“传统文学”。传统文学会不会被网络文学所取代还有待时间的考验,但目前来说,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至少已经是并驾齐驱了。
  21世纪是网络的时代,世界因为一张网而成为地球村。作为以网络为载体的网络文学的发展既有偶然的因素,又有其客观历史必然性。总的来说,网络文学的发展前景是不可限量的。在互联网日渐深入我们生活的今天,网络文学不可避免地冲击着传统文学和旧的生活方式,也难以隐藏自身的一些缺陷。但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呼唤一种能突破原有窠臼,准确把握时代脉搏、突出反映时代特点的文学类型的出现。网络文学由于自身的特性和不断发展的趋势,正符合这样的时代要求。在未来的文学创作中,利用多媒体手段的网络文学将是文学舞台上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它的巨大潜力将会慢慢被人们所感知,而它独特的美学韵味和年轻的活力将开拓出更广阔的天空。
其他文献
无论是政府、军队,还是企业、公司,信息按照其重要程度通常划分为不同的密级,信息系统依然。不同密级之间的信息交互问题成为国家、军队,甚至私营公司高度重视的信息安全问题。US
新安堡村坐落在扶余县三岔河镇西南、三陶公路旁,是个人多地少的村。十几年前,由于这里地处城郊,流动人口多,治安及刑事案件时有发生,成了“好汉不愿住,赖汉住不了”的村。1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女作家,她的作品兼具通俗性与高雅性备受读者喜爱。本文从张爱玲小说中的亲子关系出发,探索张爱玲消解温情的亲情书写,进一步把握张爱玲特殊
摘 要:网络是汉语言文学发展的重点,依据现阶段汉语言文学发展情况为基础。结合近年来,网络平台和技术的发展特点。分析网络环境下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困境。  关键词:网络环境;汉语言;文学;困境  作者简介:于超(1977-),男,山东省泰安市人,汉,本科,山东省泰安市文化艺术创作研究室助理馆员,研究方向:文化艺术创作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
摘 要:网络语言给人们的汉语言文学增添了许多新名称,有些网络语言并被运用再来书面上和人们的口语交流上,给人们的语言增添了幽默风趣,但这也对我们的汉语言文学带来了很大变化,我们需要分析探讨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网络语言;汉语言文学;影响  作者简介:朱世琦(1988.2-),男,河南平顶山人,本科/学士,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中文。  [中图分类号]:I20
随着网络及数字作品的发展和使用,数字水印作为保障信息安全的重要工具,在身份认证、版权保护等方面有了极大的应用。数字媒体的传播和拷贝使其容易遭受蓄意的篡改和伪造。为
这是一群穿着军装的文人。昨天的他们,曾把狼牙山五壮士、董存瑞、邱少云……一个个普通士兵的英雄形象写入历史的画卷。今天的他们,活跃在喜玛拉雅哨所的风雪中,活跃在中国
摘 要:清初诗坛,“钱王代兴”。钱谦益去世后,王士祯成为康熙诗坛一代正宗,其论诗标举“神韵”,以一种审美标准为出发点论诗,打破了明代以来以时代论诗的局限,在创作方面,王士祯也努力践行此种诗学理论,创作了一系列神韵诗。本文主要分析神韵诗的意象暖色调、主观性强的特点。  关键词:王士祯;神韵说;意象;暖色调;主观性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
摘 要:杜本作为生活在元代的宋遗民,半生隐居武夷山,交友广泛,与当时的许多隐士和官员都有交往。但是在人际交往中竟然没有一位少数民族人员,这在当时的背景下时极其罕见的。而这种“汉族情节”也体现在了他的文学创作。所以本文将试用其生平经历及其作品探讨其“汉族情节”。  关键词:杜本;宋金遗民;汉族情节  作者简介:李晓宇(1991-),女,黑龙江鹤岗人,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业硕士
本文中作者以《诗经》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属性演变为例,浅谈大传统与小传统之间的互动循环关系,即小传统被大传统所征用后又反作用于小传统,概括为:小传统→大传统→小传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