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结,人体健康的“哨兵”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ahui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医院看病的时候,医生经常会摸摸患者的下巴(颌下)、腋窝等地方,他们这是在干什么呢?难道这些地方还隐藏着疾病的秘密吗?
  其实,医生是在查看淋巴结。您摸摸自己的下巴、颈部、腹股沟等处,都能摸到黄豆大小、软而可移动的颗粒,这就是淋巴结。不过,要问到淋巴结有什么作用,恐怕就没几个人能答得上来了。
  
  一张免疫的大网
  
  人们都非常熟悉并重视纵贯全身的循环系统——心血管系统,而人体的另一套循环网络却经常被忽略,这就是淋巴系统。
  事实上,平时人们摸到的淋巴结并不是一个个孤立的单位,它们是整个淋巴系统的一部分。淋巴系统由从细到粗的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干和淋巴导管,以及分布全身的淋巴结组成。现代科学技术采用特殊的显影术,显示出全身的淋巴系统是一幅精密的网络图。
  淋巴系统将细胞间的组织液收集起来,形成淋巴液,进入毛细淋巴管。毛细淋巴管彼此连接成网,并逐渐汇合成愈来愈大的淋巴管。淋巴液向心脏流动,途中经过一系列淋巴结,并获得淋巴细胞(可杀死细菌、病毒等,具有免疫功能),最后汇入两支总淋巴管。两下肢、腹部及左上半身的淋巴管汇入胸导管(胸导管位于食管后方,脊柱的左前方,上达颈根部)。右上半身的淋巴汇成右淋巴导管。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最后汇入静脉。正常人在安静情况下,每小时约有120毫升淋巴液进入血液循环。
  淋巴结分布在人体的一些“交通枢纽”部位(如腋窝、腹股沟),在整个淋巴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淋巴液必须先进淋巴结再出淋巴结,完成一个类似过滤的过程。就像小溪中横置的渔网,这一组组的淋巴结努力阻挡住从经淋巴液而来的细菌、病毒、寄生虫乃至肿瘤细胞(当然也有漏网之鱼),并在淋巴结中与它们展开“搏斗”,与其他免疫器官一同担负着机体免疫的重任。
  
  来自淋巴结的疾病信号
  
  人体内约有600~700个大大小小的淋巴结,分布在全身各处。深层淋巴结分布在多个脏器周围,如胃、肺、子宫等,周围都有一群接一群的淋巴结,深层淋巴结只能通过B超、CT、核磁共振或造影看到。人们平时能够摸到的为浅层淋巴结,大都是几个乃至几十个为一组。这些淋巴结很小,直径在0.1~0.5厘米之间,正常情况下,它们质地柔软,表面光滑,与周围无粘连,亦无压痛。不过,一旦体内有异常情况,淋巴结的大小和质地就会发生变化。
  不同性质的病变在淋巴结上的反应也大不相同:急性炎症初起时,淋巴结柔软、肿大、压痛、表面光滑无粘连;慢性炎症时的淋巴结则较硬,并可渐渐缩小或消失;结核病时,淋巴结大小不等,彼此及与周围粘连,表皮可破溃或结疤。最值得注意的是有恶性肿瘤转移的淋巴结,常表现为短时间内迅速增大,质地坚硬如橡皮,无压痛。
  尤为重要的是,每一组表层淋巴结,都引流固定的区域,就像派出所有固定的辖区一样,这些淋巴结的变化反应其辖区的病变,这就是检查淋巴结的重要意义所在。比如腋窝群的淋巴结主管上肢、胸壁、乳房的淋巴液引流,当医生怀疑患者有乳腺癌的发生或转移时,就会格外关注这一组淋巴结。因为据此不但可以帮助判断疾病,还能提示肿瘤扩散的范围,从而决定是否手术或选择什么样的手术方法。
  可以说,淋巴结就像人体的“哨兵”,哪里有“外敌”入侵(细菌、病毒感染)或“内乱”(肿瘤),都可以在淋巴结上找到蛛丝马迹。当然,您也不要太频繁地去摸身上的淋巴结,因为过度的刺激也会引起淋巴结反应性增大。了解了淋巴结的作用和意义之后,希望大家都能读懂这个“哨兵”的“情报”,及早对身体的病变做出反应。
  编辑/张宇
其他文献
从5月18日开始,重庆市各大医院开始陆续收治来自地震灾区的伤员。这些伤员,不但身体遭受重创,心理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创伤,轻则表现为焦虑、惊恐不安,重则出现自闭、思维混乱,甚至
近十年来,我国在体检中发现一种非常值得注意的现象——中青年人高血压发病率增加。一直被认为是老年病的高血压何以会盯上中青年人?中青年高血压有什么特点与危害?如何有效防治
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持续蔓延,发热是其主要表现之一,在大家关注健康的同时,药店里的体温计销量也是直线上升,其中价格实惠、使用方便的玻璃体温计最受欢迎。选购和使用玻璃体温计看似简单,其实还需“多份心”。  用于人体测量的玻璃体温计主要有三大类:口腔型、腋下型和肛门型。选购时一定要问清楚体温计的类型和使用方法,可要求店方提供产品说明书。  腋下型体温计和新生儿肛门型体温计区分较为简单,前者的水银感温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8年3月31日,第57届美国心脏学院学会(ACC)年会公布了一项研究,该研究证实,以吲达帕胺缓释片(纳催利缓释片)为基础,必要时加用培哚普利(雅施达)的降压方案,在降压的同时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死亡率和卒中死亡率,分别达21%和39%,并显著降低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心衰64%,降低心血管事件34%,而且未出现明显的不良事件。  看过这则消息后,很多读者可能会产生疑问,这种服
我哥已60多岁。几年前,其鼻三角区(鼻子和口腔周围)经常出现脱皮、皮肤发红现象,有时微瘁,稍有痛感。有人说这是真菌感染,试用达克宁软膏涂患处,因不良反应严重,改用咪康唑氯培他索乳
我今年54岁,2004年10月因房颤住院5天,出院诊断心律失常一阵发性房颤,偶发房早室早。最近,一般都是晚上2点左右发病,早上8~9点钟恢复,最迟不超过中午12点钟,心律不齐恢复后脉搏特别有
我儿39岁,月前患一怪病,身上起水泡,泡破起黄痂,很厚,揭去里边是鲜红的肉。患处包括两耳前上部、后颈、头顸、两腋下、后腰和脐下,呈对称性。共计20余处。四处求医不得法,中医说是“
语文作业需要变革,作业的设计和评价能让不同层次的孩子得到发展教师在作业环节绝不能天马行空,信手拈来,而是一项充满创造性、艺术性,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遨游。
合并用药,当心影响  上周日,心绞痛患者刘老师来药店,黄药师热情招呼:“刘老师,近来身体还好吧?天气热起来了,易发病,您要多保重呀!您今天想买点啥药?”刘老师说:“多谢,多谢。你先忙,我不急。”待店内买药的顾客都走了,刘老师才不好意思地说:“黄药师,听说你这里有卖进口‘伟哥’?”“有呀。你……”“不瞒你说,我最近那事是越来越不行了。 听说‘伟哥’挺管用,我想服点试试。”刘老师小声地说。黄药师思索了
我已59岁。1997年患短暂性脑缺血住院治疗,发现有高血压。出院后一直服降压药。2004年11月9日因胸闷、心悸住院,做心电图检查,有心房扑动。经降压、调脂、抗凝等治疗,症状减轻,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