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人力资本质量 改善社会分层结构

来源 :中国人口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ntworth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在由传统农业社会迈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过程中,社会问题日渐突出。其中以职业分类为基础的社会分层所显示的社会层级结构不合理状态,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文章通过分析影响社会分层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本要素,力求探索理想化的社会分层模式以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并论证推动这一过程的关键在于人力资本质量的提高。
其他文献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胡伟略撰写的《人口社会学》一书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著名经济学家陈岱孙先生为该写作序。该书的主要特点如下。
期刊
期刊
期刊
被誉为我国古典小说顶峰的<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得最好的伟大的文学作品.<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又名<金玉缘>,共一百二十回,前八十回为曹雪芹所撰,续补后四十回者一般被认为是高鹗.
文章认为,造成中国“三农”问题突出的根源是人口城市化水平滞后导致的农业劳动力和农村人口过多。因此,加快人口城市化进程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中的一系列矛盾。由于人口城市化进程取决于制度安排,所以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通过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推进人口城市化进程来实现。
2004年中国一些地区一反过去的“民工潮”,出现了“民工荒”。文章从经济学角度,运用博弈论分析了“民工荒”产生的原因,认为“民工荒”的产生是由于长期以来劳资双方博弈的结果。
文章基于对浙江省“五普”人口数据的分析,就浙江省人口老龄化问题进行研究,然后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分析浙江省建立城乡一体化养老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文章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952-2002年年度统计数据为基础,实证分析了中国人口死亡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人口死亡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单向因果关系,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是引起人口死亡率变化的原因;在1952-2002年间,中国人均GDP每增加1000元,人口死亡率对数发生比就相应地降低0.1‰,说明经济发展水平对人口死亡率的影响显著。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乡居民在收入上的差距呈现出扩大的趋势,这必然会对社会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文章从分析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入手,提出缩小差距的途径和方式,重点分析了缩小差距对未来中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作用。作者指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将充分调动城乡居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良性协调发展。
文章以山东省滕州市为例,阐述基层计生队伍改革的实践内容,即在结构上,建立“四纵一横”的专业化队伍;在体制上,建立“党委直管、部门协管”的人事管理体系;在机制上,建立灵活的选人用人育人和经费保障制度。并总结出具有共性的经验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