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的最基础工具

来源 :清华管理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gouk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S管理是来自日本的一种管理方法,目前已经越来越为大家所熟知,在工业企业和服务企业广泛流行。截止目前,很少有其他管理方法能够达到如此广泛的应用。
  但是,有很多人并没有充分理解5S管理的本质,对5S的重要性和管理哲学也没有多少理解和认识。本文将就5S管理的实质进行讨论,以及探讨由这个管理方法所引出的进一步思考。当我们从本质上了解5S管理之后,相信更多的企業和更多的人会更加爱上5S,更加明白5S之所以是质量管理的基础方法,也可以进一步明确5S在管理学上的历史地位。

5S管理的历史地位


  作为一种管理工具或者方法而言,笔者认为,5S管理足以堪称应用最广泛的伟大管理工具之一。如果要衡量一个管理工具的作用,我们可以从其应用的广度和频率指标来分析。5S管理作为一个管理工具,为现代企业广泛采用。几乎可以这样说,如果一个企业连5S都没有做,那么这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可能存在很大的问题。因此,工业企业和服务企业推行5S管理,目前已经是非常普遍的做法。而且,管理水平如丰田这样的公司,即使到了现在,也要每天做5S工作。可以这样说,对于制造业企业而言,一个好的公司一定开展了5S方面的工作。但是如果没有做5S的工作,这样的公司很难说是一个拥有好的管理水平的公司。是否实施了5S,几乎已经成为一个企业管理先进的必要条件。

  做好5S管理是做好其他很多项管理工作的基础,如TPM(全面生产维护)、TQM(全面质量管理)、JIT精益生产、安全管理等等,都要以5S管理作为重要的管理基础。没有有效的5S管理的实施,很多其他方面的管理工作也就失去了实施的基础(见图1)。

5S实施过程中的管理哲学


  下面,我们从5S管理所包含的五个方面的基本内容(见图2),来逐一阐释在每一个步骤中所蕴含的管理思想,也从中了解5S管理的本质。

整理


  最初很多日本企业的现场管理也是在一团乱麻的情况下展开的。而且,不管人们如何清理,过一段时间,现场又会变为一团乱麻。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情况,触动了现场管理人员的神经。他们脑洞大开,纷纷分析现场混乱的原因。最终找到的原因是,现场东西过多,不论人们怎么努力,现场的东西总会越来越多,所以也会越来越乱。因此,要想根本解决问题,就要不断减少现场的东西,或者至少要做到现场的东西不会增多。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分析现场哪些东西是必要的,哪些东西是不必要,不必要的东西都不能放在现场。因此,解决现场混乱这个现象要解决的问题是,决定把哪些东西留在现场,把哪些东西清理出现场。这就是5S管理中的整理要做的事情。
  
整理过程的管理哲学

  我们分析整理过程的管理,发现这里面临的一个真正的管理道理是,任何问题出现之后,一定要找到问题的真因。现场混乱的真因,就是现场的东西太多了。解决的方法是,只能在现场保留必要的东西,而不是不断地去打扫。因此,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制定一个标准,只有符合标准的东西,才能留在现场。
  到底什么东西才可以留在现场?答案是,现场工作中必要的东西。人们常常认为,现场任何东西都是必要的,尤其对于中国人。简朴持家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很多人尤其是年龄大一些的人,根本舍不得扔一件东西。虽然人们都认为有必要该舍就舍,但到真的要扔的时候还是万般不舍。在现场管理的整理过程中,要做到舍也着实不易。
  5S管理的整理,是制定一个标准来区分物品是否有必要留在现场。那么,以什么标准为好?以物品的价值为标准吗?显然这是收藏的标准,而不是符合工作的标准。5S认为,应该按照物品使用的频率,也就是物品的使用价值来确定存放现场的东西。每天都用的,放在操作台或者桌子上;每周都用到的,可以放在现场的抽屉里面;每月用一次的,可以放在柜子里面。
  整理过程在实际操作中,首先要突破人的心理障碍,包括生活习惯的认知和文化历史的障碍。比如,中国人有句俗话“破家值万贯”,其一是指家里过日子久了就会积攒很多的东西,其二是指买到这些东西实际上是要花掉不少钱的。在现场的整理过程中,只有突破如上所述这一类的心理障碍,才能进一步实施执行。

整顿


  整理之后,人们发现找到应有的东西还是比较麻烦。比如,从一堆工具中找到一把钳子还是要寻找很长时间。如图3就是没有整理过的工具,在这样纷乱的工具里找到需要的工具要浪费大量时间。如果人们的现场时间用在找工具上面,岂不是很大的浪费?因此,整顿就要让人们快速找到东西。各种整顿方法,如形迹化、可视化,都可以做到“一眼就能够了解现场的东西,一下子就能够找到要查找的东西”这样的效果。经过整顿之后(见图4),员工很容易就能找到所需要的东西。   整顿需要达到的现场特点是“一下子就能够找到所需要的东西”。通过整顿,降低了现场员工不必要的查找时间,提高员工的有效工作时间(见图5)。
  
整顿的管理哲学

  整顿真正的本质是解决现场的时间效率问题。在一天工作八个小时的范围之内,有些工作是增值的工作,有些工作不是增值的工作。如查找、盘点、检查、检验、等待等这些工作或事务都是非增值的事务,对于企业而言,这一类的事务越少越好。通过整顿之后,检查和查找的时间会大大减少。衡量整顿是否到位的标准之一就是“三十秒内找到必须的东西”,减少或者消除了检查的时间。
  整顿的作用不仅仅是找东西,更重要的是提高工作效率,使原来短时间不可能完成的工作,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同时也为检查、安全管理等打下良好基础。

清扫


  上述的整理、整顿,会让现场总是处在一个动态的工作条件下。因此,难免会产生扬尘、积灰、漏油等现象。此时,不断实时的现场清扫就非常重要。5S现场的清扫,不仅是表面扬尘、积灰、漏油的清扫,更重要的是必须要做到源头的清理,即必须要分析扬尘、积灰、漏油产生的主要原因。如何分析问题的真因?企业不可能要求所有的员工尤其是文化知识水平较低的员工都掌握到非常高超的问题分析技巧,5S管理融合了一种彻底分析问题的方法,就是“五个为什么”。员工在现场遇到问题,凡事都要问五个为什么,从而找到问题的真因。五个为什么原理如图6所示。

  如,员工在做“清扫”这一步骤时,发现现场有一个电动机的联轴器漏油了。如果按照原来的思维,工人会把地板上面的油擦洗干净,然后用一个铁盘放在地面上接油,但机器的漏油并没有得到改善。因此,用“五个为什么”的工作方法,分析流程如下:
  机器为什么会漏油?
  因为油封不好。
  机器为什么油封不好?
  因为震动大。
  机器为什么震动大?
  因为地脚螺丝松动
  为什么地脚螺丝松动?
  因为地面的固定桩松动。
  分析下来,员工发现,要解决电动机联轴器漏油,最终需要紧固地面的固定桩。
  结合上面的案例可以发现,其实清扫的同时,就是对于设备的检查。因此,在现场的设备管理中,对于设备的清扫过程,也是完成对于设备的“点检”过程。在5S管理的实际操作中,清扫不仅仅是打扫现场的卫生,打扫设备表面的尘埃,而是要彻底找到真正的污染源,消除现场污染的根源。同时,也是对于设备的一次点检过程。
  清扫过程“五个为什么”的分析,体现了日本企业的管理特色。即,日本企业管理特别注重将一些原本复杂的分析方法,通过极简单的方式让每一个员工都容易学会。而这种看似简单的分析方法,对于培养员工深入分析问题,查找问题真正原因的习惯养成非常重要,同时也非常实用,远远超过诸如要求员工“做事要认真、分析问题要细致”等难以实现有效操作的模糊性要求。
  “五个为什么”分析法,也非常好地体现了管理上的“化繁为简”。即,让各种素质的员工都能够简单快速地学会使用。
  
清掃中的管理哲学

  5S中的清扫,是要找到管理中问题的真因,消灭问题的根源,而不仅仅只是看到问题的表面。清扫表面的浮尘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分析出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消灭问题源,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

清洁


  清洁的过程,就是对于上述“整理、整顿、清扫”坚持做并习惯化。所谓“清洁”,不仅包括通常的干净、清洁的意思,而主要是指维持和巩固上面“整理、整顿、清扫”获得的结果,保持生产现场任何时候都整齐、干净。保持作业现场洁净明亮,使员工产生愉快的心情,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所以,清洁的过程,实际上是对于以上整理整顿、整理和清扫的动作不断重复的过程。实施清洁的过程中,坚持持续对与前面3S(整理、整顿、清扫)的不足之处进行纠正,对前面3S的意义进一步提高认识,使员工意识螺旋式上升。为了真正维持3S,就要在全企业整体实施,全面宣传和教育,并通过巡检、5S通报、宣传画、标语、交流会等各种形式来加强员工对于5S的理解。
  
清洁中的管理哲学
5S管理融合了一种彻底分析问题的方法,就是“五个为什么”。员工在现场遇到问题,凡事都要问五个为什么,从而找到问题的真因。

  在“清洁的过程中”,“标准化”是最重要的工作内容。首先,要使“清洁”的标准成为企业内部的日常例行工作,清洁的过程也是一个标准化的过程。清洁的状态主要包含有三个要素:“干净”、“高效”、“安全”。在制定清洁标准的过程中,这三个方面都要有具体的标准,所有这些标准的要素就构成“清洁状态”的标准要求。只有建立相关的标准之后,才能保证企业的管理水平上台阶。否则,就会随时下滑。
  企业的管理水平会由于员工的惰性,对标准的执行存在弱化的趋势。针对于此,海尔公司提出了斜坡球理论(见图7),在实行OEC日清控制中,海尔坚持按照标准做事,实际上也可以看做是“清洁”的一种表现形式。

素养


  为了保证管理水平不下滑,有标准还不够,还要有执行的人。没有人的素养的提高,前面做得再好也没有办法保证效果。有人说管理就是制定标准、让人按照标准来做、并不断修改标准的过程。标准能不能得到有效实施,最终还要靠不断地提高人的素质来达成。所以,5S管理最后一个环节也落在了人的素质提高上面。
  素养的主要目的,是要让员工形成良好的按照作业标准要求进行作业的习惯。凡是已经制订了标准的,所有员工一定要按照标准来执行。5S是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来不断提高员工的素养(见图8)。很多公司采取了强化员工意识的方法,如每天的晨会,班前班后会等,归根到底也是要不断的提高员工的素养。

  
素养的管理哲学

  不管是什么样的管理方法,最终都是要人来执行的。所以,不断推进员工的素质是非常重要的。衡量员工素质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员工是否不折不扣地理解和执行公司已经制定的相关标准。
  在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就是,5S管理的本质,并不是对于物和环境进行的管理,而是通过一系列的可实施、可控制的操作,来对人的素质进行管理。人的素质将决定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5S在管理方法上的突破


  在5S管理方法之前,企业对于要求员工要遵守规则,或者遵守标准的要求。需要不断做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来实现,但企业管理者却很难衡量,到底员工心里是否能够真正理解和遵守相关标准。而且,这其中最大的问题是,企业不会每天都能够召集员工讨论,企业也很难衡量员工心里是否真正理解和接受,企业对员工的思想动态也没有办法进行有效控制。
  5S管理的伟大之处在于,它针对员工能否按照标准进行工作,制定了一个可操作的、可衡量的标准,摆脱了不断要求员工提高思想意识、认真工作等难以有效落地和操作的方法,实现了员工的管理可控。可以说,5S管理是现场管理和质量管理的最基础、应用最广泛的管理工具,发挥着构建质量管理大厦的基础作用。
其他文献
苏友珊:台湾师范大学科技与工程学院工业教育学系特聘教授  王道,是宏碁集团(Acer)创办人施振荣,从创业到现在,一辈子在做的事。西方文化是英雄主义,比较霸道,东方文化则比较谦虚,讲究“王道”。“王道”是企业领导、治理之道。宏碁集团(Acer)创办人施振荣累积超过四十年的实务经验。施振荣先生“王道思维”的核心精髓是“共创价值”、“利益平衡”、“永续经营”。其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是由内而外。本文专访宏
期刊
创业浪潮中,新兴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诞生。但面对高企的房价,传统办公写字楼一直是创业者们奢侈的期望。市场的痛点孕育着契机,一种新型的办公模式在中国悄然兴起——联合办公。这种让来自不同公司的个人,在特别设计和安排的办公空间中共享办公环境的模式,正在影响人们租赁传统写字楼的观念,乃至城市的产业、经济结构。在这里,不同企业的办公者消弭了物理空间和头脑世界的藩篱,带着事业与梦想共聚一堂。联合办公在满足独立办公
期刊
美国封杀中兴的事件让国人意识到掌握核心技术是多么迫切的事情。摆脱西方的束缚,发展中国核心技术,成为当前人们的主要话题。然而,拥有核心技术对中国企业固然重要,但如何使用好核心技术来进行国际竞争也至为关键。由于中国在国际上的独特性,使得中国企业在跨国经营中存在诸多劣势,而这就导致核心技术很可能成为影响企业跨国发展的“双刃剑”。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劣势分析  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劣势来源于两个方面:后来者劣势和
期刊
我们正在迈进一个全息化的智能商业时代,全面进步的数字化技术一方面真正确立了顾客主权,驱动顾客需求从同质化产品消费向个性化解决方案消费的全面升级,另一方面通过大幅降低交易成本,使得大规模的网络协同取代过去以价值链为主体脉络的专业分工成为可能。为了极致满足日益个性化和多变的客户需求、抵御无处不在的跨界竞争和随时可能发生的颠覆风险,包括传统价值链企业和互联网平台公司在内的现有商业物种不得不借助数字化技术
期刊
建国70年以来,我国历经自主创新和开放式自主创新的创新范式演进历程,正在向全面自主创新和全面主导创新的新阶段迈进。2018年,中国人均GDP接近1万美元,不仅即将实现全面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而且还为全世界源源不断地提供了价廉物美的生活资料,捍卫了全球低收入人群选择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权力和尊严,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国家对人类发展的负责任贡献,成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性力量。  2020到2035
期刊
本文是一套有关企业传播的真实案例;是声誉研究所在2012年至2013年为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提供的声誉管理咨询服务基础上整理编写的。  声誉研究所通过对中国石油企业声誉、品牌、利益相关方支持度等方面的跟踪研究,建议中国石油需要重塑自己独特而感人的企业故事,以便在认知、情感和行动上更好地与利益相关方实现互动和交流。  我们多年的企业战略传播实践揭示,与时俱进、本色相宜、感人至深的企业故事会更好地激发利益
期刊
随着全球一体化步伐的加快,经济全球化和企业国际化已是大势所趋。在学术界,企业国际化吸引了来自组织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战略管理、创业管理等诸多领域学者们的关注和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全球化传统理论均是从静态视角切入。在当今日益动荡、复杂的市场环境中,企业竞争优势可持续时间越来越短暂,获得持续性的竞争优势需要企业家围绕企业的外部环境与组织的内部能力对其国际化战略进行动态更迭,因而动态能
期刊
数字经济处于滞涨阶段。一方面投资在持续增加,另一方面技术派许诺的效果并不明显。乐观派,如MIT的格申菲尔德(Neil Gershenfeld),鼓吹数字经济已经进入数字革命的第三阶段,从数字通信和数字计算到数字織造 (Digital Fabrication)。现实派,如麦肯锡公司、德勤与MIT斯隆管理评论的调查 (“成熟中的数字化”报告,2016, 2017)显示,领头的25%已经从数字化转型中获
期刊
刘德是小米的联合创始人,加入小米之前是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主任;加入小米后,刘德主要负责小米的工业设计和供应链管理。自2014年起,刘德一直在主持小米生态链的投资和团队搭建。  “在2013年,雷军将互联网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桌面计算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物联网,智能硬件领域存在巨大商业机会,雷总预测可能会比智能手机市场还要大。因此,嗅觉敏锐的雷总立刻决定组建团队,抢投相关的智能硬件公司”。刘
期刊
過去二十几年,中国公司一直在向国际竞争对手与同行学习如何践行企业责任。然而,这个学习过程仍然缓慢,成果也差强人意。许多中国公司把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种“沟通的语言”,认为通过学习并运用这种语言可以更好地与利益相关群体(例如地方政府、国际投资者、消费者等)沟通。截至2017年底,中国约有四分之一的上市公司根据不同的披露指南与规则发布企业责任报告。而据联合国全球契约(UN Global Compac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