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介绍了行为建筑学的产生和发展,通过实例简要阐述了行为建筑学在城市广场设计与发展的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行为建筑学 城市广场 广场职能 广场发展
中图分类号:TG3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6-282-01
一、行为建筑学
1.行为建筑学的产生及发展
行为学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其目的是把握人的行为规律,提高行为的预见性和控制力,以调节企业中的人际关系,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生产率。与建筑有关的环境行为研究差不多同时出现。20世纪40、50年代,美国一些心理学家研究了真实环境场所如何影响人的行为,并且提出物质环境布局对人的行为有明显影响。60年代后建筑学家也加入了这一研究领域,逐步建立了以建筑学为主体的综合性新学科------行为建筑学。美国学者 C.海姆塞斯于1977年首次提出了行为建筑学这个名词,其强调以系统的观点来分析行为与环境的关系,并试图建立符合行为规律的理性设计和定量化的设计方案法。
2.行为建筑学的定义
行为建筑学是与行为学、心理学交叉的学科。主要研究人的需要、欲望、情绪、心理机制等与环境及建筑的关系;研究如何通过城市规划与建筑形式来满足人的行为心理需求。
二、城市广场
1.广场的定义
广场是城市内面积较大,视野较为开阔的公共空间。
2.广场的分类
按广场的主要功能,用途及在城市交通体系中所处的位置作用可分为:集会游行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游憩广场、文化广场、交易市场等。其对城市有重要的职能,为市民提供集散、交通、集会、仪式、游憩、商业、买卖与文化交流场所。
3.广场的发展
广场起源于古希腊,以议政交易为主后来传遍整个欧洲,传入东方的时间较晚。广场的发展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发展的,其功能也随着市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地丰富起来。如今的城市广场多以游憩、休闲、文化等职能为主,使市民在购物、观光参观、消夏娱乐的时候有一个游憩的公共空间。
三、行为建筑学对城市广场的设计及发展的影响
城市广场既然是城市内市民集会、游憩、集散、交易的场所,其主要服务的对象就是城市内的居民。如果广场上没有人的活动,那么无论何种形式的广场都只能称之为一块空地。所以广场的设计不但要考虑广场的尺度;广场与周边环境的融合;广场的交通组织;更要考虑场地的使用性质,服务的对象以及服务对象所具有的心理特征,行为方式等因素。所以城市广场在设计的过程中既要满足市民对广场的使用要求又满足市民精神上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城市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城市建筑的形象在改变,城市广场的形式、功能也悄无声息的发生着改变。但无论怎样其设计的核心依然是“以人为本”,行为建筑学理论的发展与成熟为更好的理解与贯彻之一设计思想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使城市广场的设计,更加的符合人心理及行为的需求;使城市广场能更好的发挥其公共职能和作用。同时行为建筑学也影响与引导着城市广场设计的发展。
1.城市广场的平面形式发生变化,城市广场一职多能。
中心下沉广场地在视觉外观上下沉式广场可连接地铁站、写字楼、等种共建建筑,广场下面的地下空间为城市提供了额外的商业空间。
中心下沉广场在高楼林立的规划区内被设计成了一处人们需要的“阳光浴场”,同时广场随着季节的不同其使用性质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1)室外滑冰场
在我国东北地区,冬季冰冻期较长。市民冬季户外体育运动项目主要以冰雪项目为主,而城市内可以提供此类活动的公共场地却相对较少,因此城市中心下沉广场冬季的广场平面设计就以一个标准的室外滑冰场为主来展开,在辅以相应的配套设施,使滑冰场的使用更加方便,能最大限度的满足市民冬季户外运动的需求。
(2)室外音乐会场
夏季气候炎热,市民需要一处消夏休闲的文化娱乐场所,所以此时广场的使用功能产生了变化,中心下沉广场可以以夏季音乐会为主进行了合理有序的广场设计,充分的考虑了表演区、观众区、贵宾区等各平面空间的关系;冷饮厅、餐厅环绕其周围的设计同时兼顾了市民消夏户外就餐的习惯,营造出一种轻松、安逸、浪漫的广场氛围。消夏的人群成为了夏季广场上真正的风景线。
(3)官方庆典会场
在我国“五一”、“十一”是两个重要的節日,官方将举行活动进行庆祝。为满足官方举行大型活动的需要设计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平面的设计,使检阅区、表演区、贵宾席沿广场中轴线一字排布,观众席分列中轴线的两侧以便于观众观演,整个广场的平面设计营造出一种亲切欢愉;同时又不失庆典的庄严与隆重感的节日气氛。
(4)传统节日游园会场
在广场的设计中还考虑了民族传统节日市民对广场的使用。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民俗有吃元宵、看花灯、猜灯谜、游园会等活动。在中国农历正月十五,城市商务区中心下沉广场结合民俗对立式花灯、挂式花灯、表演舞台及新年晚餐区进行合理设计。使整个场区游园路线、功能分区明确;道路合理通畅,使市民能够在广场内完成灯会应有的全部活动内容,整个设计营造了一种喜庆祥和的中国传统节日氛围。
综上分析一职多能的广场,无论是从广场自身利用效率看,还是从城市有限空间的多元化使用上看,都是与广场使用者的行为需求相一致的,并且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行为发生过程中对建筑功能的特殊要求。
2.城市广场设计理念发生变革,城市广场心理认同。
(1)新功能的功能行为需求雕塑综合立体广场
列斯.哈里斯广场位于法国巴黎,是在已拆除的列斯.哈里斯市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列斯.哈里斯广场是一座埋在地下的大建筑,地下五层的体量中包含的功能差别很大,其中有大型购物中心、游泳池、电影院、温室、图书馆等;在底层中还有一个拥有最多使用者的全欧洲最繁忙的火车站。设计师在设计中力图将多个城市元素需求结合在一起,大小元素相互结合,合理组织较小的元素,赋予这些元素方向感。其灵感来自于彩色玻璃窗,每一片不同的小玻璃结合在一起则是一个完美的整体。
(2)新理念的行为认知构建未来广场
通过恰当的选取必要的开口,一个隐藏的“峡谷”便出现了,通过给“峡谷”装上玻璃顶,使整个的广场成为一个大厅,以一个反映地方历史的大厅限定并照亮了下面的空间,同时大厅的上面形成了一个绝妙的场所:一个玻璃的花园,并将城市深处巨大空间展示出来。
建筑内对应不同的功能要求使用不同的屋顶:有些是完全透明的;有些覆盖着不同颜色和质地的玻璃、金属。一个水平的拼花玻璃窗——一个密集的三维地下城市广场的窗户。由于有了这个玻璃屋顶,就避免了在广场上建造建筑物,使密集的城市保持了空间上的自由,它是一个“潜伏”的空间而不是一个已完成的空间,是一个属于未来的空间?——未来的全新的广场空间。
列斯.哈里斯广场的设计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广场设计理念,它是行为建筑学意义上广场设计的经典案例,改变了城市传统意义上的广场形象。为未来广场设计形式的演变提供了另一种可能。使人们在享受这绝妙设计的过程中,接受它的存在,感受它的美妙。
四、结语
在城市广场设计新的探索过程中,行为建筑学的理念可谓无处不在。这充分的体现了人即是一切建筑设计活动的创造者同时也是城市建设最终的受益者。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才是建筑设计、规划化设计的真谛。行为建筑学很好的阐释了广场职能的变化,同时对城市广场设计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余柏椿 城市设计感性原则与方法 中国城市建设出版社 1997
[2]孙培芳 广场设计中的环境心理学研究 山西建筑
[3]佚名 列斯.哈里斯广场 辽宁科技出版社 2005
[4]佚名 天津小白楼商务区规划 辽宁科技出版社 2005
[关键词]行为建筑学 城市广场 广场职能 广场发展
中图分类号:TG3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6-282-01
一、行为建筑学
1.行为建筑学的产生及发展
行为学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其目的是把握人的行为规律,提高行为的预见性和控制力,以调节企业中的人际关系,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生产率。与建筑有关的环境行为研究差不多同时出现。20世纪40、50年代,美国一些心理学家研究了真实环境场所如何影响人的行为,并且提出物质环境布局对人的行为有明显影响。60年代后建筑学家也加入了这一研究领域,逐步建立了以建筑学为主体的综合性新学科------行为建筑学。美国学者 C.海姆塞斯于1977年首次提出了行为建筑学这个名词,其强调以系统的观点来分析行为与环境的关系,并试图建立符合行为规律的理性设计和定量化的设计方案法。
2.行为建筑学的定义
行为建筑学是与行为学、心理学交叉的学科。主要研究人的需要、欲望、情绪、心理机制等与环境及建筑的关系;研究如何通过城市规划与建筑形式来满足人的行为心理需求。
二、城市广场
1.广场的定义
广场是城市内面积较大,视野较为开阔的公共空间。
2.广场的分类
按广场的主要功能,用途及在城市交通体系中所处的位置作用可分为:集会游行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游憩广场、文化广场、交易市场等。其对城市有重要的职能,为市民提供集散、交通、集会、仪式、游憩、商业、买卖与文化交流场所。
3.广场的发展
广场起源于古希腊,以议政交易为主后来传遍整个欧洲,传入东方的时间较晚。广场的发展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发展的,其功能也随着市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地丰富起来。如今的城市广场多以游憩、休闲、文化等职能为主,使市民在购物、观光参观、消夏娱乐的时候有一个游憩的公共空间。
三、行为建筑学对城市广场的设计及发展的影响
城市广场既然是城市内市民集会、游憩、集散、交易的场所,其主要服务的对象就是城市内的居民。如果广场上没有人的活动,那么无论何种形式的广场都只能称之为一块空地。所以广场的设计不但要考虑广场的尺度;广场与周边环境的融合;广场的交通组织;更要考虑场地的使用性质,服务的对象以及服务对象所具有的心理特征,行为方式等因素。所以城市广场在设计的过程中既要满足市民对广场的使用要求又满足市民精神上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城市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城市建筑的形象在改变,城市广场的形式、功能也悄无声息的发生着改变。但无论怎样其设计的核心依然是“以人为本”,行为建筑学理论的发展与成熟为更好的理解与贯彻之一设计思想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使城市广场的设计,更加的符合人心理及行为的需求;使城市广场能更好的发挥其公共职能和作用。同时行为建筑学也影响与引导着城市广场设计的发展。
1.城市广场的平面形式发生变化,城市广场一职多能。
中心下沉广场地在视觉外观上下沉式广场可连接地铁站、写字楼、等种共建建筑,广场下面的地下空间为城市提供了额外的商业空间。
中心下沉广场在高楼林立的规划区内被设计成了一处人们需要的“阳光浴场”,同时广场随着季节的不同其使用性质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1)室外滑冰场
在我国东北地区,冬季冰冻期较长。市民冬季户外体育运动项目主要以冰雪项目为主,而城市内可以提供此类活动的公共场地却相对较少,因此城市中心下沉广场冬季的广场平面设计就以一个标准的室外滑冰场为主来展开,在辅以相应的配套设施,使滑冰场的使用更加方便,能最大限度的满足市民冬季户外运动的需求。
(2)室外音乐会场
夏季气候炎热,市民需要一处消夏休闲的文化娱乐场所,所以此时广场的使用功能产生了变化,中心下沉广场可以以夏季音乐会为主进行了合理有序的广场设计,充分的考虑了表演区、观众区、贵宾区等各平面空间的关系;冷饮厅、餐厅环绕其周围的设计同时兼顾了市民消夏户外就餐的习惯,营造出一种轻松、安逸、浪漫的广场氛围。消夏的人群成为了夏季广场上真正的风景线。
(3)官方庆典会场
在我国“五一”、“十一”是两个重要的節日,官方将举行活动进行庆祝。为满足官方举行大型活动的需要设计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平面的设计,使检阅区、表演区、贵宾席沿广场中轴线一字排布,观众席分列中轴线的两侧以便于观众观演,整个广场的平面设计营造出一种亲切欢愉;同时又不失庆典的庄严与隆重感的节日气氛。
(4)传统节日游园会场
在广场的设计中还考虑了民族传统节日市民对广场的使用。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民俗有吃元宵、看花灯、猜灯谜、游园会等活动。在中国农历正月十五,城市商务区中心下沉广场结合民俗对立式花灯、挂式花灯、表演舞台及新年晚餐区进行合理设计。使整个场区游园路线、功能分区明确;道路合理通畅,使市民能够在广场内完成灯会应有的全部活动内容,整个设计营造了一种喜庆祥和的中国传统节日氛围。
综上分析一职多能的广场,无论是从广场自身利用效率看,还是从城市有限空间的多元化使用上看,都是与广场使用者的行为需求相一致的,并且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行为发生过程中对建筑功能的特殊要求。
2.城市广场设计理念发生变革,城市广场心理认同。
(1)新功能的功能行为需求雕塑综合立体广场
列斯.哈里斯广场位于法国巴黎,是在已拆除的列斯.哈里斯市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列斯.哈里斯广场是一座埋在地下的大建筑,地下五层的体量中包含的功能差别很大,其中有大型购物中心、游泳池、电影院、温室、图书馆等;在底层中还有一个拥有最多使用者的全欧洲最繁忙的火车站。设计师在设计中力图将多个城市元素需求结合在一起,大小元素相互结合,合理组织较小的元素,赋予这些元素方向感。其灵感来自于彩色玻璃窗,每一片不同的小玻璃结合在一起则是一个完美的整体。
(2)新理念的行为认知构建未来广场
通过恰当的选取必要的开口,一个隐藏的“峡谷”便出现了,通过给“峡谷”装上玻璃顶,使整个的广场成为一个大厅,以一个反映地方历史的大厅限定并照亮了下面的空间,同时大厅的上面形成了一个绝妙的场所:一个玻璃的花园,并将城市深处巨大空间展示出来。
建筑内对应不同的功能要求使用不同的屋顶:有些是完全透明的;有些覆盖着不同颜色和质地的玻璃、金属。一个水平的拼花玻璃窗——一个密集的三维地下城市广场的窗户。由于有了这个玻璃屋顶,就避免了在广场上建造建筑物,使密集的城市保持了空间上的自由,它是一个“潜伏”的空间而不是一个已完成的空间,是一个属于未来的空间?——未来的全新的广场空间。
列斯.哈里斯广场的设计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广场设计理念,它是行为建筑学意义上广场设计的经典案例,改变了城市传统意义上的广场形象。为未来广场设计形式的演变提供了另一种可能。使人们在享受这绝妙设计的过程中,接受它的存在,感受它的美妙。
四、结语
在城市广场设计新的探索过程中,行为建筑学的理念可谓无处不在。这充分的体现了人即是一切建筑设计活动的创造者同时也是城市建设最终的受益者。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才是建筑设计、规划化设计的真谛。行为建筑学很好的阐释了广场职能的变化,同时对城市广场设计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余柏椿 城市设计感性原则与方法 中国城市建设出版社 1997
[2]孙培芳 广场设计中的环境心理学研究 山西建筑
[3]佚名 列斯.哈里斯广场 辽宁科技出版社 2005
[4]佚名 天津小白楼商务区规划 辽宁科技出版社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