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说中的‘基金’到底是怎么回事?”1952年9月14日,一个资深的政治专栏作家问尼克松。几分钟前,这位专栏作家在全美电视联播“会见新闻界”节目中,采访了这位39岁的副总统候选人,因为事先没有核实有关“基金”的传言,这位严肃的专栏作家在节目中未曾问及。现在,节目结束了,他把这个加州走来的穷小子拉到一边,问他,每年从“基金”中领取2万美元的额外工资的传言,是否属实。
所谓的“基金”,起源于两年前尼克松当选国会参议员。美国国会的参议员是以州为单位选举出来的,上班却要去首都华盛顿特区。作为加州公民,尼克松是在加州当选参议员的,支持他的人希望他能经常往返加州和华盛顿特区,看望他的选民,可是,尼克松家境不宽裕,怎么办?他的支持者想了一个办法,为他募集一笔政治基金,方便他返回故乡看望选民,与共和党在加州的工作人员保持联系。这些政治活动,不同于参议员的公务活动,不能由纳税人买单,得不到政府补偿,必须靠自己筹措。
尼克松告诉这位专栏作家,这笔基金共有18000美元,存在一家银行里,年年接受审计,收支清楚。他把管理这笔基金的人的电话号码,给了这位专栏作家,请他去核实,而后,若无其事地接受了另一帮记者的采访,其中一个是《纽约邮报》的记者。
那时候的尼克松,正春风得意,两个月前,他得到共和党总统候选人艾森豪威尔的提名,喜出望外地成为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激动不已的尼克松衣锦还乡,赢得置身母校舞台中央的无限风光。对于基金传说,在他看来,不过是政治生活中常见的来自对手的谣言与污蔑,最好的对策,就是置之不理,让它们慢慢地淡去。
第二天,那位专栏作家和《纽约邮报》等媒体都对那笔基金予以报道。那位专栏作家的报道,正如尼克松所料,是严肃的,客观公正的,充满攻击的是《纽约邮报》的报道,标题是“秘密的尼克松基金”,副标题是“富翁的秘密基金让尼克松过着和收入不相称的奢华生活”。
尼克松懒得理睬《纽约邮报》,岂料,基金问题短时间轰动全美,引起了共和党内部的政治恐慌,更糟糕的是,共和党自己的报纸,特别是东部最有影响的《先驱论坛报》发表社论,认为他应该向艾森豪威尔提出辞呈。来自艾森豪威尔的消息,也让他感到沮丧,这位共和党总统候选人似乎在暗示他,自己主动递交辞呈。
接下来的一切,无不表明,尼克松境遇糟透了,共和党内部有人连辞呈文稿都替他草拟好了。
走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善于冲出危机的尼克松慢慢安静下来,作出一个破天荒的决定,他要越过新闻记者,直接面对选民,搞一次全国广播电视讲话:首先,他要说明这笔基金的来龙去脉,从哪里来的,花到哪里去的,连一分钱的私人开支都没有;其次,他要公开他的个人财务情况,告诉美国同胞,他有哪些财产,他欠哪些人的债务,比如说,他有一辆哪一年生产的什么牌子的汽车,他欠他父母多少美元。
在他夜以继日整理个人财物记录、银行账单的时候,尼克松夫人问律师出身的丈夫,你为什么要告诉别人我们的财富是那么的少,所欠又是那么多呢。尼克松用透明的可以任人观赏的鱼缸,打了个比方,回答说:“政治生活中的人,必须住在鱼缸里。”尼克松夫人反问:“难道我们连隐私权都没有么?”尼克松告诉她,通常情况下,她是对的,然而,此时此刻,他们没有选择。
9月23日,尼克松走进洛杉矶那个为他准备的演播室,一个小时前刮过胡子的他,拗不过化妆师,抹上了胡子膏,在连续六天缺乏睡眠的情况下,向他的美国同胞说话了。这个诚实和廉洁受到怀疑的人,面对差不多6000万坐在电视机或者收音机前的美国人,慷慨激昂地撇清了自己,赢得了艾森豪威尔在内的美国同胞,击退了对手,树立了更为高大的个人形象。
许多年过后,尼克松在他的自传中详细了讲述了这个基金故事,对于那个严肃的专栏作家,他的笔调中充满了敬意,对于那份被他视为“小报”的《纽约邮报》,则透露出深深的敌意。他认为该报不负责任的报道,引发的那场危机,让他的妻子对政治生活丧失了热情,让他们夫妇变得格外敏感。
我想,将妻子对政治生活的热情的丧失之类的不良后果,归咎于媒体是不对的。就政治家的素质而言,没有笑对不良媒体的免疫力,就是自身素质不过硬,从新闻自由的角度来说,不负责任的报道固然是对新闻自由的伤害,但是,新闻自由的存在,媒体对政治家的监督,不能以所有的报道都很客观都很公正为前提。
所谓的“基金”,起源于两年前尼克松当选国会参议员。美国国会的参议员是以州为单位选举出来的,上班却要去首都华盛顿特区。作为加州公民,尼克松是在加州当选参议员的,支持他的人希望他能经常往返加州和华盛顿特区,看望他的选民,可是,尼克松家境不宽裕,怎么办?他的支持者想了一个办法,为他募集一笔政治基金,方便他返回故乡看望选民,与共和党在加州的工作人员保持联系。这些政治活动,不同于参议员的公务活动,不能由纳税人买单,得不到政府补偿,必须靠自己筹措。
尼克松告诉这位专栏作家,这笔基金共有18000美元,存在一家银行里,年年接受审计,收支清楚。他把管理这笔基金的人的电话号码,给了这位专栏作家,请他去核实,而后,若无其事地接受了另一帮记者的采访,其中一个是《纽约邮报》的记者。
那时候的尼克松,正春风得意,两个月前,他得到共和党总统候选人艾森豪威尔的提名,喜出望外地成为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激动不已的尼克松衣锦还乡,赢得置身母校舞台中央的无限风光。对于基金传说,在他看来,不过是政治生活中常见的来自对手的谣言与污蔑,最好的对策,就是置之不理,让它们慢慢地淡去。
第二天,那位专栏作家和《纽约邮报》等媒体都对那笔基金予以报道。那位专栏作家的报道,正如尼克松所料,是严肃的,客观公正的,充满攻击的是《纽约邮报》的报道,标题是“秘密的尼克松基金”,副标题是“富翁的秘密基金让尼克松过着和收入不相称的奢华生活”。
尼克松懒得理睬《纽约邮报》,岂料,基金问题短时间轰动全美,引起了共和党内部的政治恐慌,更糟糕的是,共和党自己的报纸,特别是东部最有影响的《先驱论坛报》发表社论,认为他应该向艾森豪威尔提出辞呈。来自艾森豪威尔的消息,也让他感到沮丧,这位共和党总统候选人似乎在暗示他,自己主动递交辞呈。
接下来的一切,无不表明,尼克松境遇糟透了,共和党内部有人连辞呈文稿都替他草拟好了。
走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善于冲出危机的尼克松慢慢安静下来,作出一个破天荒的决定,他要越过新闻记者,直接面对选民,搞一次全国广播电视讲话:首先,他要说明这笔基金的来龙去脉,从哪里来的,花到哪里去的,连一分钱的私人开支都没有;其次,他要公开他的个人财务情况,告诉美国同胞,他有哪些财产,他欠哪些人的债务,比如说,他有一辆哪一年生产的什么牌子的汽车,他欠他父母多少美元。
在他夜以继日整理个人财物记录、银行账单的时候,尼克松夫人问律师出身的丈夫,你为什么要告诉别人我们的财富是那么的少,所欠又是那么多呢。尼克松用透明的可以任人观赏的鱼缸,打了个比方,回答说:“政治生活中的人,必须住在鱼缸里。”尼克松夫人反问:“难道我们连隐私权都没有么?”尼克松告诉她,通常情况下,她是对的,然而,此时此刻,他们没有选择。
9月23日,尼克松走进洛杉矶那个为他准备的演播室,一个小时前刮过胡子的他,拗不过化妆师,抹上了胡子膏,在连续六天缺乏睡眠的情况下,向他的美国同胞说话了。这个诚实和廉洁受到怀疑的人,面对差不多6000万坐在电视机或者收音机前的美国人,慷慨激昂地撇清了自己,赢得了艾森豪威尔在内的美国同胞,击退了对手,树立了更为高大的个人形象。
许多年过后,尼克松在他的自传中详细了讲述了这个基金故事,对于那个严肃的专栏作家,他的笔调中充满了敬意,对于那份被他视为“小报”的《纽约邮报》,则透露出深深的敌意。他认为该报不负责任的报道,引发的那场危机,让他的妻子对政治生活丧失了热情,让他们夫妇变得格外敏感。
我想,将妻子对政治生活的热情的丧失之类的不良后果,归咎于媒体是不对的。就政治家的素质而言,没有笑对不良媒体的免疫力,就是自身素质不过硬,从新闻自由的角度来说,不负责任的报道固然是对新闻自由的伤害,但是,新闻自由的存在,媒体对政治家的监督,不能以所有的报道都很客观都很公正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