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全麻下全髋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及因素分析

来源 :血栓与止血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ys75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全麻下全髋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情况及因素。方法以100例接受全髋置换术的患者为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分析影响患者术后下肢DVT的危险因素。结果100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下肢DVT发生率为25.00%(25/100)。单因素分析显示DVT组与非DVT组在年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术后卧床时间、术后机械性辅助锻炼、肺部感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0.05)。Logistic回归分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老年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运用齐拉西酮联合奥氮平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118例2017年5月—2019年8月该院收治的老年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齐拉西酮联合奥氮平治疗)和对照组(单纯奥氮平治疗),每组59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Leptin、BDNF、NGF水平改善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92%,高于对照组77.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Leptin、BDNF、NG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L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对小儿静脉留置针血栓形成及留置时间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在2020年4月至2020年10月期间收治的120例静脉输液留置针患儿纳入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入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护理风险管理。对比护理工作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及两组留置时间与不良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8.33%vs 23.33%)(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癌切除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预防性护理效果。方法以80例的肺癌患者为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胸管留置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PLT)水平均升高,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水平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静脉血栓栓塞症(PTE)、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分别为2.50%
目的探讨手术室预防性护理对择期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以60例择期手术患者为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两组下肢DVT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下肢DVT发生率为3.33%(1/30),低于对照组20.00%(6/30),(P<0.05)。两组干预后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水平升高,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29/30),高于对照组76.67%(23/30)(P<0.05)。结论
目的探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患者运用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及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该院收治的14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和对照组(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各70例。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14%)较高,并发症发生率(5.71%)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35、10.158,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
目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初次)采用氨甲环酸对隐性失血及膝关节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20年3月该院收治95例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按随机数表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患者静脉滴注生理盐水250 mL,研究组48例使用1 g氨甲环酸与生理盐水250 mL稀释后静脉滴注,对两组患者的隐性失血量及术后膝关节功能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的输血量(213.18±102.75)mL、隐性失血(527.46±114.20)mL比对照组低;且研究组患者输血例数占比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37、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Autar评分高风险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价值。方法以80例接受全麻手术治疗的患者为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两组DVT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下肢DVT、下肢肿胀发生率分别为2.50%、5.00%,低于对照组15.00%、20.00%,(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升高,纤维蛋白原(Fbg)、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水平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
目的分析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金标法等不同免疫检测方法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11例自2018年5月—2020年4月在该院进行诊疗的疑似乙型肝炎病毒患者,为所有研究对象实施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金标法检测,对比3种检测方法的应用价值。结果金标法检测准确度83.89%、敏感度77.55%、特异度89.38%、阳性预测值86.36%、阴性预测值82.1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准确度91.47%、敏感度88.78%、特异度93.81%、阳性预测值92.5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免疫细胞表型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19年6月恶性肿瘤患者89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方法治疗,且治疗后对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根据随访结果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选择同期治疗的良性肿瘤患者71例,设为对照1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6名,设为对照2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3组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及NK细胞水平,比较3组外周血淋巴免疫细胞表型表达水平;采用SPSS 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恶性肿瘤患者预后与外周血淋巴免疫细胞
目的探讨个性化封管液选择方案在中心静脉置管血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0例接受中心静脉置管的血透患者为对象,根据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留置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封管后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与封管前、两组封管后比较均无差异(P>0.05)。观察组导管内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置管处渗血、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