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四法”

来源 :语文建设·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wang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该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呢?笔者作了如下探讨。
  一、关注写法
  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崔峦老师曾说,在阅读教学中要渗透写的教学,必须把那层窗户纸给戳破。不只是感悟他人的写法,而且要学习这样的写作方法。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面对一篇经典文学作品,教师要大刀阔斧地砍去多余枝丫,捕捉阅读写作的叠加点,再引导学生尽所能去猜、去读、去品,去比较、去仿写、去创作,这“删枝加叶”的过程就是学生思维创造的过程。
  例如,《少年闰土》是一篇经典课文。正因为经典,此文承载的教学目标也是多维的,许多教师在执教时会不自觉地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的问题,结果是面面俱到却面面未到。难道长文短教真是无迹可寻吗?教师在通读课文后,可另辟蹊径,从写作的角度,体会文中人物对话描写的特点。可先从谈话引入:假如让你观察一位老师,你想观察他的哪一方面?继而联系本单元的课文,引导学生发现整个单元都与鲁迅有密切的关联。再迅速板书“闰土”,相机简单介绍《故乡》的内容,紧接着在“闰土”前添加“少年”一词,让学生猜想作者以此命名的用意,随后切入课文写作手法,这样很自然地就进入学习人物的语言。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精读闰土与作者的对话,细细品味文段的主要内容、表现形式、表达效果等。然后,指导学生在习作中尝试用过渡语段,将分散的对话集中写出来,在对话中叙事,抓住有详有略的表达手法。最后,指导学生在习作中尝试用对比的手法,写写自己最敬佩或最喜欢的一个人。
  从写法人手进行阅读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删与添、评与析的过程中又充分发挥了师生的能动性,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升。
  二、升华情感
  课程标准强调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文章不是无情物”,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优美的文章,它们既是作者心声的表露,又是作者情感的积淀。语文教师应引领学生徜徉其中,体验作者的情感,以此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这便是情感创造。
  如《慈母情深》渲染了“母爱”的深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先让学生体会关键词语,如在“深”下加个着重号,体会母亲的情到底深在哪里;然后指导学生凭预习记忆填空,重温“我”向母亲要钱买书的情节,体会“我”为什么会鼻子一酸。让学生把感触最深的地方用波浪线画出来。至此,完成了引领学生披文人情的过程。而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第一次看到母亲在那样的环境中工作,有什么样的感受。请学生关注描写母亲的背、脸、眼睛的句子,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感。正因为有全情投入,学生才能换位体验。最后,把关于母亲的写话练习过渡到现实生活中,带领学生走出课文,用心感悟母爱的伟大。
  写人记事类课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的数量最多,这类课文大多人物形象鲜明,抒发的感情真挚。创设一种与文本和谐的情境,拟定一个以情动人的阅读话题,促进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升华情感是教学这类课文的重要方式。
  三、个性解读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教师应倡导个性化阅读,在学习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
  如笔者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厘清条理后,引导学生概括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如诸葛亮足智多谋、顾全大局,周瑜心胸狭窄、妒忌心强,鲁肃忠厚老实,曹操生性多疑。然而,在交流时,有的学生提出,鲁肃并不忠厚,也不老实。因为他不但对自己的顶头上司周瑜撒谎,不把诸葛亮借船的事说出来,而且明明知道周瑜在设计陷害诸葛亮,却没有将实情告诉诸葛亮。这算是一个忠厚老实的人吗?试想,如果没有对文本的充分感悟,学生能提出这样有理有据的看法吗?又如教学《狐假虎威》时,大家都说狐狸是个很狡猾的坏东西,专门欺骗其他动物。可是有学生提出,狐狸很聪明,它能够想办法从老虎的嘴里逃生,我们应该向它学习,遇事多动脑筋。这位学生从另一种角度去看待、分析事物,也可以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解读过程。
  讀者的感悟体验只有基于文本,在此基础上作出的个性化解读才能超越文本。有效的个性化阅读教学应该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文章的主题思想或文本所寄寓的价值观作出的独特的解读。
  四、想象画面
  课程标准要求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和创造潜能。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十分重要,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与完善人格的基础。
  如《黄河象》一文介绍了一具高大、完整的黄河象化石的情况,作者对化石的形成过程进行了推想,并交代了发现化石的经过。这不是一篇文学味很浓的课文,但是窦桂梅老师把它处理得很“语文”。她抓住课文中“假想”和“推想”两个关键词,采用角色转换的形式引领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窦老师提示:“从内容上考虑,有没有创新的想法?”“假想”在这里又插上了翅膀,她启发学生:“假如我也是作家的话,我就想带着批判的眼光来看,有的想象可以超越原作者。例如,难道这个黄河象仅仅是为了来喝水才掉进河里的吗?”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开始渐入佳境,展开丰富的想象,“也可能是大象争夺领地,一方追逐另一方,不小心陷进去了”。教师乘机“扩大战果”:“在北京的古生物博物馆里,黄河象的尾椎是假的。这就给我们一个假想推理的空间,它的尾椎哪里去了呢?小组合作,大胆创编!”学生的思维火花就这样被点燃了,他们想象到“两头公象争夺地盘时被对方咬掉的”“母象救公象时用鼻子牢牢地卷住公象的尾巴,一使劲,拉断了”。就这样,在老师的循循诱导下,学生的理解逐步到位,思路渐渐开阔,想象丰富合理,语言表达清晰流畅。
  又如,教师在教学诗歌时,可让学生通过阅读,体会文章营造的意境,想象人物的心境。教学《伯牙鼓琴》“巍巍乎若太山,汤汤乎若流水”时,教师要求学生描绘头脑中产生的画面。有的学生写出下面的内容:
  我仿佛看到了巍峨高耸的泰山,听到了山中茂密的松树林松涛阵阵,中间偶尔传来鸟儿清脆的鸣叫。随着镜头的拉近,逐见山巅之下山峦沟壑、断崖陡壁、灌木丛中枯枝野藤……站在高山之巅,俯瞰大海,云海苍茫的天空昏黄一片,滚滚江水奔腾而去……
  这种壮阔的表达,正是源于学生内心的想象创造。
  以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为主体的阅读教学,打破了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创造性阅读的方法很多,阅读的中心不是在老师身上,而是在学生身上,在于学生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学生本身所具有的强大动力。创造性阅读要求学生具备多种阅读技巧。虽然现在还有不少语文老师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灌输式的阅读教学,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能够按照课程标准施教,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质量观、评价观,就能把阅读教学改革推向深入并取得成功。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从三个角度阐述了教材中传统文化的教学策略:从宏观层面提出“以文化人,古为今用”的策略,指明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理念与原则;从中观层面提出“学习语言,自主建构”的策略,阐述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特点与规律;从微观层面提出“教材意识,合理定位”的策略,最终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落实。  【关键词】统编教材,传统文化,教学策略  语文教材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下简称“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小
【摘要】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下册共收进11篇新课文。论文对此进行逐篇阐释,研究其内容形式的特点,探究选收这些新课文的意图,分析新课文在“学习任务群”单元结构中的功能,并对教学中如何设计和处理这些新课文提出一些建议。同时论文对某些新课文在教材中的适切性问题也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统编高中语文教材,新课文,教材编写,语文教学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以立德树人为目标,落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
【摘要】文本细读是研究文学作品的重要方法之一。语文教材可以称得上是较为连贯、系统的文本合集。文本细读指的是在语文课堂上抓住文本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仔细品读整篇文章。本文认为,抓住文本的主旨、文本的重要细节、文章的整体结构和超文本的构成要素,是进行文本细读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阅读教学,文本细读,路径  文本细读这一研究方法起源于英美新批评流派,后进入我国,并对我国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它改变了以
【摘要】文本解读具有开放性、多元性、生成性等特点。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准确且有一定深度地解读文本,在真实的文本情境中学习和运用语言,在个性化的阅读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进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找准合适的切入点,引导学生把握文本核心价值就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它可以让教学思路清晰、方向准确、过程简单,同时又可实现阅读教学价值的最大化。  【关键词】阅读教学,文本核心价值,教学策
统编教材设置了专门的习作单元,目的是通过读写联动,充分利用课文资源,以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但在单元目标的设置和单元测试评价中,无视单元习作目标、随意设置习作试题的
[教材分析]rn《小英雄雨来(节选)》选自管桦的同名小说,主要写了在抗日战争时期,雨来为了掩护李大叔,同敌人作斗争的故事.本文编排在“成长”专题中,刻画了抗日战争时期机智
期刊
校园文化是社会整体文化的一部分.它是以校园为主要活动空间的师生,在工作、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共同创造生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及活动结果的总和.最能体现校园
期刊
文学创作是一种精细化的知识生产过程.作家针对某一思想主题进行审美思考和经验总结,借助艺术性的叙述结构和文学语言,为读者提供精神创造性的文字艺术作品.在新经济形势下,
期刊
[教材分析]rn《我的“长生果”》是作家叶文玲写的一篇散文,编排在“读书明智”专题中.本文是一篇叙事散文,“长生果”加上引号,说明它有特殊的含义,在文中指的是书.书是人类
期刊
人们习惯将作为文学体裁的诗词称作诗歌,足见“诗”与“歌”之间的深厚渊源.诗自诞生起便是作为歌曲的词句而存在的,尽管经过了漫长的演变,诗词至今仍富有韵律和节奏的独特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