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钢琴演奏,主要是属于一种艺术性与记忆性相结合的表演,这对演奏者的演奏水平要求较高。演奏者不仅要具备较强的演奏技巧,同时也要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将会直接决定到演奏者的演奏效果,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提升演奏者的演奏水平,促进演奏者钢琴演奏能力的提升。因此对于钢琴演奏者来说,必须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能够克服各种心理困难,以此来促进自身演奏水平的提升。本文主要对钢琴演奏者的心理状态进行了分析,并且针对其调控方法,提出了几点有效的调控建议。
关键词:钢琴演奏 心理素质 调控方法 分析 探讨
中图分类号:J6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6)15-0094-02
对于钢琴演奏来说,其演奏者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到钢琴表演的整体效果,因此在进行钢琴演奏过程中,演奏者要不断调节自身的心理情感,能够轻松自如的进行钢琴的表演。但是实际来看,很多钢琴演奏者虽然演奏技巧较高,并且对乐感的把握也很好,但是在实际的演出表演中,便会出现一些紧张、焦虑以及注意力无法集中的现象,这样将直接导致自身的表演出现瑕疵,甚至导致钢琴演奏失败,严重影响钢琴演奏的效果。因此针对这种状况,演奏者必须要进行自身心理素质的锻炼,以此来不断提升自身的心理能力,在钢琴演奏中有效对心理情感进行调控,以此来保持一个轻松自由的心态,能够全面融入到钢琴演奏中,提升演奏的效果,带给观众美的享受。
一、关于钢琴演奏的心理因素分析
对于钢琴演奏来说,主要分为了教与学、演奏两个阶段,但是在这两个阶段中却存在着大量的技术问题与心理上的问题。造成技术问题的成因主要是受到了演奏者心理状态上的影响,而心理问题的出现大多是受到了技术问题的影响,所以可以说两者互为原因与表征。因此,在实际中就要辩证的看待表演者所表现出来的问题。通过分析钢琴演奏教与学阶段中的技术问题可以看出,主要是受到了其情绪以及情感等众多方面的影响。
(一)感觉与知觉上的影响
对于音乐来说,是在一定时间里有组织的声音上的组合,且作为外界的刺激源之一,借助人的聽觉来传递给大脑。听觉正常的人主要是对音乐的强度以及音色等方面有着极强的敏感性[1]。而对于感觉来说,主要分为外部与内部感觉两种,人们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常常需要调动起听觉这种外部的感悟,在进行弹奏与学习时则需要调动起运动觉与平衡觉。就知觉来说,主要是各种感觉器官相互协调与活动的结果,也受到了个人的经验与知识等方面的影响。作为客观事物之一,不同的人所产生的感觉也存在着相同性,但是在知觉上却存在着不同。因此,在钢琴演奏的教与学中,所反映出来的心理问题就是感觉与知觉上的问题。
(二)记忆上的问题
对于记忆来说,主要分为瞬间记忆以及短时、长时记忆三种。演奏者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常常会在瞬间记忆的影响下形成一定的感觉认识,从而进入到思考中去,这样也就形成了短时记忆[2]。
二、钢琴演奏者的心理调控策略分析
想要提高钢琴演奏的自信心不是借助简单的学习心理学知识就可以实现的,而是要最大限度的保持自身处于良好的心态中,尽可能的放松。
(一)采取模仿演奏法
对于学习钢琴的人来说,启蒙往往是通过模仿教师或是其他一些音乐家的演奏来获取的,所以可以说采取模仿演奏法是最为基础与原始的方法,也是获取效果最快的方法之一。在模仿演奏方法中,可以在短时间内帮助演奏者取得较高的感知体验,启发学习者的联想能力,保证音乐记忆的鲜活与准确。所以说,采取模仿演奏法可以直接影响到钢琴者学习钢琴的始终,并发挥出积极的影响与作用。但是还应当要明确的是,要避免出现过度模仿的现象。在唯模仿中心论中,片面的认为教师与音乐家的演奏方法与理念等是绝对正确的,所以就要完全模仿与复制[3]。这种演奏理念,会造成学习者逐渐失去自我,同时也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演奏方法,最终也就造成了演奏者在演奏的过程中过度的模仿,从而背离了音乐作品的本身,造成模仿教学的意义与效果不理想。
(二)采取记忆高峰低谷时段练习法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每一个人在一天的记忆能力都有着各自不同的记忆曲线,不仅存在着记忆的高峰阶段,同时也存在着记忆低谷的时段。所以对于演奏者来说,就要采取适当的练习方法进行相应的实验,找出自己的记忆高峰与低谷阶段,这样才能明确记忆变化的曲线,从而制定出科学的练习计划,安排出适当的练习内容[4]。通过采取这种方法,可以减少学习者识谱与背谱的时间,同时也可以保证自身的记忆与能力等方面可以处于最佳的状态中,这样也就可以提高训练的效果。
(三)采取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的练习方法
在钢琴音乐的听赏阶段中常常会出现瞬时记忆,所以就要明确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短时与长时记忆相互作用的关系。对于短时与长时记忆来说,不仅存在着一定的优势,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根据钢琴演奏者在练习与演奏时的情况来看,识谱与背谱时往往会根据乐思、音形以及乐句等来进行短时记忆活动。且通过不断的练习可以将短时记忆转变为长时记忆。在演奏音乐作品的过程中,人脑就会将已经形成的长时记忆中的编码等演奏出来,从而转变为一部完整的音乐作品。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在钢琴演奏学习与表演的过程中,短时与长时记忆始终相互影响。所以就要避免过度将短时与长时记忆区分开来,而是要认识到两者之间的必然联系,这样才能将二者真正结合在一起,从而确保音乐记忆的准确程度与恒久化,同时也可以为演奏出良好的音乐作品奠定坚实的基础[5]。
(四)采用部分与整体交错演奏的练习法
一些人在钢琴教与学以及表演的阶段中常常为了熟练的演奏乐曲基本采取了反复练习整首音乐作品的方法。一些人在练习的过程中依然将重点放在了乐曲中存在一定难度以及弹奏效果不理想的乐段。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不论是哪一种练习方法,都存在着一定的优势,单一的练习方法也都会从某一层面上对音乐作品产生相应的影响。且对于整体练习方法来说,还可以帮助演奏者掌握好音乐作品的整体,但是却对细节的处理上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同时也会降低作品中存在着的艺术特色,造成演奏十分的平淡。而对于部分练习法来说,虽然可以处理好乐曲的细节部分,但是却很容易对作品产生出肢解的现象,最终也就造成了作品的整体性不足。所以可以说,想要演奏出完整高质量的作品,就要将部分与整体练习法结合在一起,不仅可以照顾到局部,同时也可以从整体的层面出发来提高演奏的效果[6]。从实际上来说,就要优先练习技术难度高以及对弹奏效果不满意的乐段,同时还要结合好整首乐曲的练习。主要是因为一些乐段经过单独练习后可以解决存在的问题,但是放到整首乐曲中却存在着不顺畅的现象,也很容易造成前后不统一等问题。所以在实际中就要将部分练习与整体练习结合在一起,或是可以将问题乐句作为长一点的乐段来进行练习,从而让问题乐句更好的融入到乐曲中去。 (五)采取练习曲与乐曲结合的方法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在练习钢琴曲的过程中,大量练习乐曲与练习曲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在一些演奏者的观点中片面的认为,在练习某一曲目后,在教师那里通过了就可以练习新的曲目了,这样也就掌握好了曲目。但是这种观点与做法,却会降低演奏者的钢琴学习与演奏。随着钢琴学习的不断发展,一些在高阶段的学习中出现曾经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也就需要学习者将曾经学习过的曲目再次融入到钢琴练习中去,不仅可以实现对原有学习内容的间隔性回忆,同时也可以实现对现在学习乐曲的有效补充。不论是对钢琴练习曲还是曲目来说,都对手指触键以及技法运用等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7]。因此,为了提高演奏者的基础演奏能力以及音乐上的表达能力,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要将练习曲与乐曲结合在一起。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先弹奏音阶以及琶音等方面,然后在进行练习曲的练习,在手指热身完成后再进入到乐曲的练习中去。所以可以说,在进行钢琴学习与表演的过程中,就要保证练习曲与乐曲上的练习强度,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同时还要实现心理素质与钢琴演奏技术的辩证统一,提高演奏者的演奏信心。
(六)采取黑白鍵兼顾的练习方法
学习钢琴的人都知道,在演奏一些使用黑键较多的曲目时,由于不熟练或是紧张等现象的影响,使得黑键音色喑哑以及滑键等现象不断出现。通过分析可以看出,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受到了钢琴演奏者在练习时对黑白键的态度存在偏差造成的,在曲目中出现需要弹奏黑键的过程中,演奏者并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性,这样也就采取了与白键相同的触键方法,一如既往的进行曲目的练习。由于演奏者没有考虑到黑键的排布以及宽度与位置上的不同,也就造成了演奏者演奏上的失误。所以在实际中就需要演奏者采取不同的触键方法,同时还要练习好换指技术等方面。在实际中就可以采取相同的指法在黑白键上进行弹奏,以此来找出较为接近的音乐。通过兼顾好黑白键,可以正确的练习好黑键与白键上的演奏切换工作,从而保证乐曲的流畅性,提高演奏的效果[8]。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现阶段中一些钢琴演奏者还存在着技术与心理上的问题,所以就要及时做好调整工作。首先,要辩证的看待与解决好技术与心理上的问题,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法,避免出现孤立对待的现象。其次,是要将心理调控技术的培养与提高结合在一起,双管齐下。最后,是要培养好心理调控能力,从而提高钢琴演奏的水平与效果。
参考文献:
[1]孙芬兰.钢琴演奏中的心理因素分析及调控[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30):144-146.
[2]叶芳,刘波.钢琴演奏中紧张心理的成因及其调控技巧[J].音乐大观,2014,(07):147-147.
[3]蔡晓琳.高师音乐学专业学生钢琴演奏紧张心理的初步探索[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9):39-41.
[4]李希珏.浅谈钢琴表演中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调控能力[J].东方青年·教师,2012,(09):142-143.
[5]王海波.浅谈钢琴演奏中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调控能力[J].空中英语教室(社会科学版),2011,(07):163-164.
[6]闫铮.浅析音乐表演中钢琴演奏的心理素质培养[J].艺术时尚(下旬刊),2014,(01):228-228.
[7]刘小静.钢琴演奏的不良心理因素与心理素质培养[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9):274-275.
[8]陈海龙.钢琴演奏者心理分析探究——浅谈钢琴演奏者在舞台上的“怯场”心理[J].魅力中国,2011,(09):110-111.
关键词:钢琴演奏 心理素质 调控方法 分析 探讨
中图分类号:J6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6)15-0094-02
对于钢琴演奏来说,其演奏者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到钢琴表演的整体效果,因此在进行钢琴演奏过程中,演奏者要不断调节自身的心理情感,能够轻松自如的进行钢琴的表演。但是实际来看,很多钢琴演奏者虽然演奏技巧较高,并且对乐感的把握也很好,但是在实际的演出表演中,便会出现一些紧张、焦虑以及注意力无法集中的现象,这样将直接导致自身的表演出现瑕疵,甚至导致钢琴演奏失败,严重影响钢琴演奏的效果。因此针对这种状况,演奏者必须要进行自身心理素质的锻炼,以此来不断提升自身的心理能力,在钢琴演奏中有效对心理情感进行调控,以此来保持一个轻松自由的心态,能够全面融入到钢琴演奏中,提升演奏的效果,带给观众美的享受。
一、关于钢琴演奏的心理因素分析
对于钢琴演奏来说,主要分为了教与学、演奏两个阶段,但是在这两个阶段中却存在着大量的技术问题与心理上的问题。造成技术问题的成因主要是受到了演奏者心理状态上的影响,而心理问题的出现大多是受到了技术问题的影响,所以可以说两者互为原因与表征。因此,在实际中就要辩证的看待表演者所表现出来的问题。通过分析钢琴演奏教与学阶段中的技术问题可以看出,主要是受到了其情绪以及情感等众多方面的影响。
(一)感觉与知觉上的影响
对于音乐来说,是在一定时间里有组织的声音上的组合,且作为外界的刺激源之一,借助人的聽觉来传递给大脑。听觉正常的人主要是对音乐的强度以及音色等方面有着极强的敏感性[1]。而对于感觉来说,主要分为外部与内部感觉两种,人们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常常需要调动起听觉这种外部的感悟,在进行弹奏与学习时则需要调动起运动觉与平衡觉。就知觉来说,主要是各种感觉器官相互协调与活动的结果,也受到了个人的经验与知识等方面的影响。作为客观事物之一,不同的人所产生的感觉也存在着相同性,但是在知觉上却存在着不同。因此,在钢琴演奏的教与学中,所反映出来的心理问题就是感觉与知觉上的问题。
(二)记忆上的问题
对于记忆来说,主要分为瞬间记忆以及短时、长时记忆三种。演奏者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常常会在瞬间记忆的影响下形成一定的感觉认识,从而进入到思考中去,这样也就形成了短时记忆[2]。
二、钢琴演奏者的心理调控策略分析
想要提高钢琴演奏的自信心不是借助简单的学习心理学知识就可以实现的,而是要最大限度的保持自身处于良好的心态中,尽可能的放松。
(一)采取模仿演奏法
对于学习钢琴的人来说,启蒙往往是通过模仿教师或是其他一些音乐家的演奏来获取的,所以可以说采取模仿演奏法是最为基础与原始的方法,也是获取效果最快的方法之一。在模仿演奏方法中,可以在短时间内帮助演奏者取得较高的感知体验,启发学习者的联想能力,保证音乐记忆的鲜活与准确。所以说,采取模仿演奏法可以直接影响到钢琴者学习钢琴的始终,并发挥出积极的影响与作用。但是还应当要明确的是,要避免出现过度模仿的现象。在唯模仿中心论中,片面的认为教师与音乐家的演奏方法与理念等是绝对正确的,所以就要完全模仿与复制[3]。这种演奏理念,会造成学习者逐渐失去自我,同时也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演奏方法,最终也就造成了演奏者在演奏的过程中过度的模仿,从而背离了音乐作品的本身,造成模仿教学的意义与效果不理想。
(二)采取记忆高峰低谷时段练习法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每一个人在一天的记忆能力都有着各自不同的记忆曲线,不仅存在着记忆的高峰阶段,同时也存在着记忆低谷的时段。所以对于演奏者来说,就要采取适当的练习方法进行相应的实验,找出自己的记忆高峰与低谷阶段,这样才能明确记忆变化的曲线,从而制定出科学的练习计划,安排出适当的练习内容[4]。通过采取这种方法,可以减少学习者识谱与背谱的时间,同时也可以保证自身的记忆与能力等方面可以处于最佳的状态中,这样也就可以提高训练的效果。
(三)采取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的练习方法
在钢琴音乐的听赏阶段中常常会出现瞬时记忆,所以就要明确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短时与长时记忆相互作用的关系。对于短时与长时记忆来说,不仅存在着一定的优势,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根据钢琴演奏者在练习与演奏时的情况来看,识谱与背谱时往往会根据乐思、音形以及乐句等来进行短时记忆活动。且通过不断的练习可以将短时记忆转变为长时记忆。在演奏音乐作品的过程中,人脑就会将已经形成的长时记忆中的编码等演奏出来,从而转变为一部完整的音乐作品。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在钢琴演奏学习与表演的过程中,短时与长时记忆始终相互影响。所以就要避免过度将短时与长时记忆区分开来,而是要认识到两者之间的必然联系,这样才能将二者真正结合在一起,从而确保音乐记忆的准确程度与恒久化,同时也可以为演奏出良好的音乐作品奠定坚实的基础[5]。
(四)采用部分与整体交错演奏的练习法
一些人在钢琴教与学以及表演的阶段中常常为了熟练的演奏乐曲基本采取了反复练习整首音乐作品的方法。一些人在练习的过程中依然将重点放在了乐曲中存在一定难度以及弹奏效果不理想的乐段。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不论是哪一种练习方法,都存在着一定的优势,单一的练习方法也都会从某一层面上对音乐作品产生相应的影响。且对于整体练习方法来说,还可以帮助演奏者掌握好音乐作品的整体,但是却对细节的处理上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同时也会降低作品中存在着的艺术特色,造成演奏十分的平淡。而对于部分练习法来说,虽然可以处理好乐曲的细节部分,但是却很容易对作品产生出肢解的现象,最终也就造成了作品的整体性不足。所以可以说,想要演奏出完整高质量的作品,就要将部分与整体练习法结合在一起,不仅可以照顾到局部,同时也可以从整体的层面出发来提高演奏的效果[6]。从实际上来说,就要优先练习技术难度高以及对弹奏效果不满意的乐段,同时还要结合好整首乐曲的练习。主要是因为一些乐段经过单独练习后可以解决存在的问题,但是放到整首乐曲中却存在着不顺畅的现象,也很容易造成前后不统一等问题。所以在实际中就要将部分练习与整体练习结合在一起,或是可以将问题乐句作为长一点的乐段来进行练习,从而让问题乐句更好的融入到乐曲中去。 (五)采取练习曲与乐曲结合的方法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在练习钢琴曲的过程中,大量练习乐曲与练习曲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在一些演奏者的观点中片面的认为,在练习某一曲目后,在教师那里通过了就可以练习新的曲目了,这样也就掌握好了曲目。但是这种观点与做法,却会降低演奏者的钢琴学习与演奏。随着钢琴学习的不断发展,一些在高阶段的学习中出现曾经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也就需要学习者将曾经学习过的曲目再次融入到钢琴练习中去,不仅可以实现对原有学习内容的间隔性回忆,同时也可以实现对现在学习乐曲的有效补充。不论是对钢琴练习曲还是曲目来说,都对手指触键以及技法运用等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7]。因此,为了提高演奏者的基础演奏能力以及音乐上的表达能力,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要将练习曲与乐曲结合在一起。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先弹奏音阶以及琶音等方面,然后在进行练习曲的练习,在手指热身完成后再进入到乐曲的练习中去。所以可以说,在进行钢琴学习与表演的过程中,就要保证练习曲与乐曲上的练习强度,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同时还要实现心理素质与钢琴演奏技术的辩证统一,提高演奏者的演奏信心。
(六)采取黑白鍵兼顾的练习方法
学习钢琴的人都知道,在演奏一些使用黑键较多的曲目时,由于不熟练或是紧张等现象的影响,使得黑键音色喑哑以及滑键等现象不断出现。通过分析可以看出,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受到了钢琴演奏者在练习时对黑白键的态度存在偏差造成的,在曲目中出现需要弹奏黑键的过程中,演奏者并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性,这样也就采取了与白键相同的触键方法,一如既往的进行曲目的练习。由于演奏者没有考虑到黑键的排布以及宽度与位置上的不同,也就造成了演奏者演奏上的失误。所以在实际中就需要演奏者采取不同的触键方法,同时还要练习好换指技术等方面。在实际中就可以采取相同的指法在黑白键上进行弹奏,以此来找出较为接近的音乐。通过兼顾好黑白键,可以正确的练习好黑键与白键上的演奏切换工作,从而保证乐曲的流畅性,提高演奏的效果[8]。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现阶段中一些钢琴演奏者还存在着技术与心理上的问题,所以就要及时做好调整工作。首先,要辩证的看待与解决好技术与心理上的问题,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法,避免出现孤立对待的现象。其次,是要将心理调控技术的培养与提高结合在一起,双管齐下。最后,是要培养好心理调控能力,从而提高钢琴演奏的水平与效果。
参考文献:
[1]孙芬兰.钢琴演奏中的心理因素分析及调控[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30):144-146.
[2]叶芳,刘波.钢琴演奏中紧张心理的成因及其调控技巧[J].音乐大观,2014,(07):147-147.
[3]蔡晓琳.高师音乐学专业学生钢琴演奏紧张心理的初步探索[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9):39-41.
[4]李希珏.浅谈钢琴表演中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调控能力[J].东方青年·教师,2012,(09):142-143.
[5]王海波.浅谈钢琴演奏中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调控能力[J].空中英语教室(社会科学版),2011,(07):163-164.
[6]闫铮.浅析音乐表演中钢琴演奏的心理素质培养[J].艺术时尚(下旬刊),2014,(01):228-228.
[7]刘小静.钢琴演奏的不良心理因素与心理素质培养[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9):274-275.
[8]陈海龙.钢琴演奏者心理分析探究——浅谈钢琴演奏者在舞台上的“怯场”心理[J].魅力中国,2011,(09):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