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方式有效拓展阅读资源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1234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阅读教学中,丰富学生的语用体验是十分重要的,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就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来看,其中所收录的课文篇幅相对短小,并且篇目有限,难以充分满足学生的实际阅读需求,如果仅仅“用教材教”,那么,学生的语用体验肯定是不丰富的。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因此,教师要基于课文中的语言、内容及主题对阅读资源进行拓展,以此引导学生进行高效的拓展阅读。
  一、基于课文语言,拓展阅读资源
  在“语用观”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引导学生充分感悟并掌握文本语言之美。因此,教师应当基于课文语言拓展阅读资源,引导学生探究作者的写作语言,将品味揣摩的重点放在语言文字方面,帮助学生实现“学以致用”。
  例如,在教学《推敲》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入宋朝才女苏小妹的故事,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某日,苏轼、黄庭坚以及苏小妹三人在探讨诗词,苏小妹首先提出一副对联,轻风( )细柳,淡月( )梅花。这副对联中分别少了一个字,苏轼简单思考之后,就提出分别增加“摇”和“映”这两个字,可是苏小妹却认为不够好。然后,黄庭坚提出加“拂”和“隐”这两个字,依然遭到了苏小妹的否定。苏小妹向他们二人展示了自己完成填字的对联“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在学生完成这一故事的阅读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推敲“扶”与“失”这两个字的精妙之处,实际上就是全面深化学生对词语的认知、推敲、琢磨以及运用。这样的阅读拓展对于提升学生的语言品悟能力是十分有益的,并且能够有效地培养他们的语感。
  二、基于课文内容,拓展阅读资源
  在大数据时代下,阅读所关注的重点就是阅读数量以及速度。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适当运用略读、浏览甚至跳读等阅读方式,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以及反思和批判精神。在教学中,教师可基于课文内容进行阅读资源的拓展。
  例如,在教学《金蝉脱壳》之后,教师可以结合法布尔的《昆虫记》,引入其中的《蝉的卵》《蝉的地穴》以及《夏日歌唱家》等几篇文章,引导学生连续阅读、持续感悟,充分把握文本中具体数字的运用,结合丰富的想象,理解并掌握观察策略的运用以及多样的文本表達方法。
  这样的拓展阅读能够让学生不断思考、不断陈述以及不断倾听和不断表达,真正落实语文实践,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基于课文主题,拓展阅读资源
  在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十分强调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比较阅读具有独特的针对性,是一种充满思考的阅读方式,其中还蕴含着批判阅读以及创造阅读的性质。在教学中,教师应基于课文主题拓展阅读资源,引导学生基于课文主题进行比较阅读,这样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涵和意境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例如,在教学《山谷中的谜底》一课时,大部分教师都会结合“卧薪尝胆”或者“忍胯下之辱”这些故事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然而,一位教师却独具创造性地选择了《我的幸运一天》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比较阅读。在通过比较阅读之后,学生基于自身的感悟纷纷跃跃欲试:“如果遭遇绑架这样的人身威胁,要学会以退为进,要能够运用个人智慧与坏人周旋,寻求最佳逃生时机。”“退让并不意味着胆小,有时退让也能够换来海阔天空。”
  在这样的拓展阅读中,既能够实现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训练,同时也能够使他们学习叙事加议论的写法,并且结合了生活实际,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自我保护的意识。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走出“单篇式”教学的误区,要基于课文语言、课文内容及课文主题拓展阅读资源,从而让学生的阅读体验更丰富。
  (作者单位:江苏沭阳县胡集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
其他文献
如果有人告诉你要让二年级的学生接受最初的关于完满人生的哲学启蒙教育,你是不是觉得这个老师在揠苗助长?然而,当你听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事物的认识一步步接近哲学世界的时候,你会像我一样惊叹:原来哲学的启蒙可以这样有趣,这样无痕,这样引人深思……  在人间最美四月天的义乌,在全国小语名师工作室联盟的舞台上,江苏省海门市文化语言研究所的祝禧老师用《圆圆的世界》告诉我: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他们是离哲学最
“微课”即微型课程,它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它是一种新鲜的教学方式。那么该如何利用好微课资源呢?怎样在语文课堂中植入微课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沿着文本生发  微课程的创始人戴维·彭罗斯说:“微课程是一个知识挖掘的框架,我们将告诉学习者在哪里挖,需要挖些什么。我们将对这一过程进行监督。”因此,我们在执教语文课前,要先潜心研
“阅读是阁楼上的光,令人生更美好。” 一句简单的话道出了阅读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但身处语文教学第一线的我发现,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习惯于对教师传授的知识进行学习,而并不重视自身阅读习惯的培养。由此引发了我的思考:如何能通过一定的手段来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呢?由此我便确立了研究的课题——“以阶梯阅读法促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明确了目标,我们课题组的成员与学生一起参与,共
尽管每节课教师都会进行精心预设,但计划仍旧赶不上变化,意外时有发生。对于教师来说,如何利用意外狀况推促课堂精彩生成,成了教师教学智慧的一个重要体现。笔者在课堂上也遇到过“不同的声音”,但是经过巧妙引导,生成了课堂的精彩。《山谷中的谜底》一文是说理文,目的是通过自然现象,告诉读者在遇到压力时,既要敢于抗争又要学会妥协。笔者在课堂总结中却遇到了“意外”——  【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学完了这篇课文
朗读,是学生走进文本、与作者对话的主要途径。朗读指导,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点。当前很多教师都已知晓朗读指导的重要性,但遗憾的是很少得法,学生往往停留在读准确、读通顺阶段,无法真正读出情感、读出意境。笔者以《春联》一课为例,通过对朗读进行分层指导,促使学生真正达到“抑扬顿挫”,继而推促课堂精彩生成。  第一层次:在朗读中理解  师:刚才这位同学提的问题很好,怎样朗读才算“抑扬顿挫”?现在我们先请一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要基于学生的语言学习规律和表达规律,为学生搭建一个以“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为基础的教学体系,让他们通过语用实践来使自己的语用能力得到提升。教材中收录了很多说明文,但一些教师在进行说明文教学时存在偏离“语用”的现象。说明文是一种特殊的文体,
古诗文作为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仅是我国中华文化智慧的结晶,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新编的统编本教材中,古诗文的总数就增加了多篇,由此可见,国家教育部对学生学习古诗文的重视。因此,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古诗文的特点,找准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突破口,以使学生在审美教育中自然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真正感受到古诗文的形象美、意境美、形式美等。下面笔者主要结合教学实践就古诗审
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就是要让学生借助实实在在的阅读实践,进行语言文字的运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阅读感知力一般可以分为信息获取、整体感知、形成解释、反思评价等多个方面。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从这些能力的原点出发,真正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在教学《诺贝尔》一课时,笔者打破常规性的线性结构,借助板块状的认知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读准人物、体验人物、学写小传等环节,让他们在言语实践的过程中,获得对信息的提
游戏目标:  发展幼儿的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对游戏的手势之间的比较关系的掌握;游戏中穿插跳、爬等动作,发展幼儿的上下肢协调和全身运动能力:建立亲子之间友好的相处关系,促进亲子间更加和谐、快乐。  游戏准备:  游戏双方明确石头、剪刀、布的示意方式和输赢判断。  基本玩法:  两个玩家先各自握紧拳头,然后其中一人或者两人共同念出口令(石头、剪刀、布),在说完最后一个字时,出手势。
对于课题,大多数教师都是直接板书,学生读题;也有少数教师借助课题设计主问题,步步深入,揭示课堂教学主题。这些方法虽然简单却实用,适合开门见山导入课文。但有的课题,教师可以在读题中探索创新,尝试变换方法,往往会带来别样的精彩。  一、借助标点读题,通过调整语气,拨动学生心弦  标点符号作用很大,不同的标点往往代表着不同的朗读语气,赋予文字不同的内涵。大多数课题是没有标点的,在读题过程中,往往是默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