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纪实文学创作中的“广东现象”

来源 :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affan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广东当代纪实文学创作特色鲜明、势头正盛,呈现出赶超全国的良好态势,已构成其令人瞩目的“广东现象”。广东作家在题材选择方面,能放眼全国、立足本土,在多样化中凸显地方特色;在形式探索方面,能不懈求索、勇于开拓创新;在主体立场方面,能守望沉重、敢于担当等。他们的创作丰富多彩,但主要成就还是在有关“问题—改革”等方面。其代表作家,主要有杨黎光、喻季欣与陈启文等。
  关键词:纪实文学;广东现象;杨黎光;喻季欣;陈启文
  新时期以来,中国纪实文学创作高潮迭起、发展迅猛,大有取代“虚构”而雄霸文坛之势。在这方面,京津冀、江浙与山东等省市表现尤为突出。但就其发展趋势而言,广东、湖南等地却后来居上,大有赶超全国之势。就广东而言,继东莞成立中国作家村后,近年不但成立中国报告文学研究院,而且采取有力措施,组织、出版系列丛书等。具体来说,省作协决心“以报告文学为突破口,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共同研究以全新的理念、途径、政策和方法扶持优秀作家,以机制、项目、选题、活动等推动长篇报告文学创作”[1]。因而组织“改革开放再出发”专题与《红色广东》丛书、《南粤英雄》丛书、粤籍左联作家传记丛书[2],并已出版《奋斗与辉煌——广东小康叙事》丛书等。[3]正是其不同凡响的突出表现,使我们不得不关注纪实大潮中的“广东现象”,并重新审视其发展、特色与成就等。因而,笔者特以杨黎光、喻季欣与陈启文等作家为重点,对此作一初步探讨。
  首先,在题材选择方面,广东作家既放眼全国,更立足本土,在多样化中凸显地方特色。本来,与虚构创作不同,在题材选择方面,纪实作家更注重从自己的生活与工作实际出发,以乡土或家乡为根据地,但就广东而言,它在这方面更为鲜明、突出。如杨黎光、喻季欣与陈启文等,虽非“土产”而为外省“闯入者”,但因其长期生活在广东而被这片改革热土所“同化”:如果说,陈启文因其相对“迟到”而乡土特色不够鲜明的话,那么,杨黎光和喻季欣则在这方面表现得异常突出——他们分别以深圳与广州等地为中心,而以点带面地反映了广东的改革社会全貌。
  如杨黎光从《灵魂何归》到《横琴》与《家园》等,其题材聚焦于他所工作的深圳;《瘟疫,人类的影子》《大国商帮》《中山路》与《脚印》等,则“辐射”至深圳周边的广州、中山与汕头等地。喻季欣的创作大多取材于广州,只有少数反映珠海、肇庆等地:除主编的《东江纵队抗日英雄传奇系列》等外,他的其他创作也几乎全以广州为中心。其中《神圣红绿灯》“把广州的城市交通管理放到一个较大的背景下,放到历史与现实的纵横坐标上”[4],从“城市交通管理”这一角度反映了广州的改革新貌;《海归南天》在系统回顾广东非凡的“海归”历史的同时,重点“报告”了广州市政府首创的“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对广东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尤其是《逐梦世界》,通过“广交会”这一中国会展的“领头羊”与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具体、形象地透视了新中国在“走向世界”中追逐梦想、艰难前行的非凡历史。而《大地正兴旺》与《心桥永远》等,也写的是广州附近的肇慶高新区与港珠澳大桥建设等。而陈启文的创作虽不限于广东,但近年也有深入反思“从虎门销烟到鸦片战争”与总结深圳改革等的长篇力作《海祭》和《为什么是深圳》等。
  当然,这一点也表现在其他作家与历史题材创作等方面。如王国梁的《沧海英雄》不但写了汕头的钢铁战士麦贤得及其“硬骨头”精神,而且写了英雄“军嫂”——麦贤得的妻子李玉枝的忍辱负重与无私奉献等。而在“问题—改革”创作等方面,也还有雷铎的《世界第X特区——深圳》《中国第二岛》与李士非的《热血男儿》《转型期报告》等集中反映深圳、海南等经济特区建设的作品;而陈秉安执笔的《深圳的斯芬克思之谜》等,则报告了深圳经济特区从提出设想、奠基创业到初步繁荣的历史过程,并揭示了其成功奥秘,也探讨了某些理论与实践问题。尤其是他的《大逃港》揭示了被尘封多年的中国当代历史的一个隐秘侧面,即发生在当今深港边境的“大逃港”现象,从而不但肯定了从广东省委到宝安县委的一批真正共产党人,而且指出“大逃港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催生针”,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在沿海的宝安县”等。而吕雷、赵洪的《国运——南方记事》则以广东为中心,以谢非等人为重点,通过创办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和邓小平南方谈话等重大事件,以点带面地反映了中国改革30年来的非凡历史与壮阔画面。
  其次,在形式探索与文体建设等方面,广东作家也勇于开拓、特色鲜明、成就显著。在这方面,杨黎光最为典型——如其自述,他的创作可分为“人”“事”“思”3个不同阶段。即1993—1998年“关注的是社会变革中人的命运,人的困惑、蜕变、沉沦和爱情”,其作品有《灵魂何归》《打捞失落的岁月》《美丽的泡影》与《梦醒魂不归》等;1998—2008年“主要关注的是社会重大事件”,其作品有《生死一线》《瘟疫,人类的影子》与《惊天铁案》;2008—2018年主要“追寻近代中国现代化脚印”,其作品是《大国商帮》《中山路》《横琴》与《家园》4部曲。就文体探索而言,“第一阶段主要是以细腻的描述,写人物的命运,重点是人。第二阶段是从探究的角度,挖掘社会重大事件的渊源,重点是事。第三阶段,以宏观视野,追寻近代中国艰难的现代化历程,重点是思辨”[5]。
  事实的确如此。他的《灵魂何归》从人生轨迹、心理变化与情感世界的角度,探讨王建业等从“好人”到“犯人”的主客观原因,从而总结某些人生哲理与经验教训。《打捞失落的岁月》也从人生、人性的角度和情感、婚姻、性爱的深处,探讨腐败、堕落分子的犯罪原因与灵魂世界。这种通过人物命运、从人性等角度揭示人生哲理的审美选择,也表现在他最近的《脚印》等作品中。21世纪以来,他不但继续聚焦法制、关注改革与探讨问题,而且在人物描写与“情理融通”等方面更向其广度与深度掘进。如《惊天铁案》不但再现了香港特大绑架案的侦破过程,而且对“世纪大盗”张子强的犯罪心理等进行了深刻挖掘与理性分析。《寻践新路》以具体数字和扎实资料,宏观、理性地反映了深圳市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事迹。《中山路》“在历史与现场的纵横交错中,全面地展开了人与事、景与物的现场报道和历史回放,在热情洋溢的历史叙述和理论思考中,再现了几代中国人的心灵史和强国梦”[6]。而《大国商帮》则“以粤商为蓝本,以国际国内商业发展史为背景,以商人、商业和国家命运为思辨维度,追寻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轨迹”[7]。尤其是《瘟疫,人类的影子》从科学的角度,以思辨组织素材,说明“非典”的出现是人类文明发展必须付出的代价,人类与“非典”等未知疾病的斗争将是长期的,等等。   在对报告文体的探索与创新方面,经较长时期的探索,他已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思辨体”。这种文体,既是作者的自觉追求,也是其创作发展的必然结果。即从《灵魂何归》到《瘟疫,人类的影子》,再到《中山路》与《家园》等,可明显看出其发展轨迹:如果说,“探微”和“溯源”虽有较多理性思辨,但还是以“人”为主、以“人”带“思”,那么,“追寻”与“思考”则是以“思辨”为主,以“思”带“人”、以“思”观“事”。正如作者所说,他到中山市是“为撰写我的‘追寻近代中国现代化脚印’的思辨体长篇报告文学《中山路》做研究”[8],到横琴“是想写一部有一定深度和参考价值的反映我国新30年改革的思辨体报告文学”,因为,“一些作品最缺的就是立意”[9]等。在这里,作者所强调的“立意”,实际上不只涉及报告“怎么写”等形式技巧,而且关系到其“是什么”等价值观念问题。即他认为,文学报告的根本价值和意义是“思想”,其作者应是有责任担当的“思想家”。正是如此,他强调主体介入,强调理性思辨,更强调“经世致用”。因而正如有人所说,他的“思辨体”的特色,一是“作家主体的空前凸显”,二是“将‘思辨’大量植入”,三是“沿着思辨的发散确定写作内容,不受具体题材制约”[10]等。
  事实的确如此。如《中山路》“以史为经,以论为纬,经纬交结,在历史与现场的纵横交错中,在客观沉静的历史叙述与理性思辨的理论思考中,再现了数代中国人的心灵史和强国梦”,或者说,它“站在世界近代文明发展的历史高度上,以遍布中国的‘中山路’为由头,以孙中山的革命与人生轨迹为主要线索……追寻、探考近代中国的现代化之路”[11]。《横琴》“以珠海横琴新区为新30年改革样本并对其改革发展的成败得失进行‘十个观察与分析’”[12]。尤其是《大国商帮》,虽以徐润、唐廷枢与郑观应等人为描写重点,但从其篇章结构、内容体例与叙述风格,尤其是从其旁征博引、纵横捭阖与资料注释等方面来看,它却具有更多理性“思辨”,更类似“文学化的研究报告”或经济学著作,即形象的中国近代工商业发展史。《家园》也是这样。它以深圳罗湖“二线插花地”棚户区改造为着眼点,围绕“城市病”与“城市化”等问题进行理性思考,“既有学者式的宏观描述,又有诗人的激情点评,更有小说家的精妙叙事,视野开阔,文思飞扬,剖析独到”[13]。总之,如果说,《大国商帮》追溯的是“一条线”,即探索粤商发展的历史脉络和现实意义,《中山路》考察的是“一条路”,即研究民国时期提出的“实业救国”之路的意义与成败,《横琴》解析的是“一个岛”,即通过横琴考察改革向纵深发展后的试验点“自贸区”的创新与局限,那么,《家园》则记录的是“一个点”,即通过深圳罗湖的“二线插花地”棚户区改造,探索包括“城市病”治理在内的“城市化进程中人类所要付出的代价”[14]等。
  总之,如同胡平的“学术体”及“思想美”等观点一样,杨黎光的“思辨体”创作与强调作品“立意”等观点,也为文学报告的文体发展与观念更新作出了独到贡献。它进一步说明:当今的纪实创作,不但继续在向历史与文化等领域“扩张”,而且越来越呈现出鲜明的“学术化”倾向——只不过胡平侧重政治、社会与国际关系,而杨黎光则专注于经济、工商与“现代化”罢了。
  在艺术探索方面,喻季欣也有较突出表现。这一点,在他的《心桥永恒》与《跨山越海》等“大桥系列”中表现得最为鲜明。在此,我们须先提及新近的“大桥文学”现象。即在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前后的一年左右,集中反映该大桥建设的纪实长篇,先后有长江的《天开海岳:走近港珠澳大桥》、曾平标的《中国桥:港珠澳大桥圆梦之路》、周强的《虹起伶仃:逐梦港珠澳大桥》、何建明的《大桥》与喻季欣的《心桥永恒》等。而其中广东作家又是创作主体:除喻季欣的《心桥永恒》与《跨山越海》外,还有曾平标的《中国桥》与周强的《虹起伶仃》等。
  综观以上长篇可知:它们虽题材相同、时间相近,但由于其“客体”丰富且“主体”各异,因而其特色互见、异彩纷呈。如长江的《天开海岳》更多通过对工程主要负责人的采访,以对话等“新闻调查”形式,挖掘其表象后的“问题”与“内幕”。何建明的《大桥》以林铭总工程师等“人”和岛隧工程等“事”为重点,在展现新一代建桥英雄风采的同时,激情讴歌了新的时代与民族精神。曾平标的《中国桥》与周强的《虹起伶仃》等,则以材料扎实、人物众多与反映全面等见长。而喻季欣的《心桥永恒》虽出版在后,但也有其“后来居上”之处。即在内容上,他不求“大而全”,而只选择胡应湘、朱永灵与林铭等主要人物及岛隧工程等为重点;在写法上,他不求描写细腻,而从个人感受与时代精神等方面入手,努力概括和提升其“启示”意义,以突出“一国两制”框架下3地政府的“珠联璧合”,和大桥“是一国之重器,是珠联璧合的时代经典”等;在语言与编排艺术等方面,则更注重图文并茂等。而正是这种内容与形式的有机融合,才构成作品整体氛围上的“诗情画意”。这一点——尤其是其语言的哲理诗情,又具体表现在如下层面:一是标题的“点睛”概括,二是各章前的“诗意”提示,三是内容中穿插的“哲理”议论等。
  《跨山越海》既是《心桥永恒》的“姊妹篇”,又是作者的創新与超越之作:它不但在内容上由“一桥”发展到“七桥”,由“十年”扩充为“七十年”,而且在构思立意与思想艺术等方面,更由“诗情画意”上升为“史诗”追求等。而正是通过以点带面地描述中国的“桥梁现象”及其“大桥经济”等,作品就在“桥梁大全”的基础上,不但再现了新中国70年的建桥史,而且从一重要侧面,反映了新中国70年来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等。而在“诗”的方面,《心桥永恒》所表现出的特色,在《跨山越海》中也有进一步的发展。即它不但保持而且发展了图文并茂与哲理诗情等。如作品7章的标题分别为:万里长江起宏图,铮铮铁骨“争气桥”,九派浔阳壮河山,虎门桥向新里程,开发开放浦江潮,曲尽其妙海天阔,“超级工程”梦复兴;其节、目标题中有如下之题:实干兴邦,时代乐章的启奏与华彩;弦歌不辍,历史长河流淌凝固乐章;继往开来,70载奋斗谱就壮丽史诗等。总之,《跨山越海》从“桥”与“国”,“人”与“史”及“诗”与“文化”等方面,既为“大桥文学”进行了“集大成”式的总结,也将其提升到了新的“史诗”高度。   也许,与赵瑜、胡平等侧重“问题”报告的作家相比,喻季欣的创作还缺乏批判的强度与思想的力度;与何建明、张平等注重“典型”描写的作家相比,还缺乏描写的“精”度与人性的深度。但他也有其优势与特长:一是记者、教授等丰富阅历使他眼界开阔、积累深厚,能博取新闻、文学与学术之长;二是他长期生活于广州这一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因而既有稳固的创作根据地,又能把握时代与社会的发展动向。如此,也就形成了其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风格,即:真实、厚重,信息密集;简洁、明快,诗思蕴藉。而他的这种“个性”创作,其价值与意义在于:
  第一,在文体探索方面,为“文学”报告的创新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即作为记者型作家,他一方面坚守新闻的“真实”,一切从采访、调查的实际出发,坚持“言必有据”,杜绝任何虚构;另一方面,又立足“文学”本位,追求“史诗”风范,在语言的简洁与哲理思辨等方面下功夫。因而,其创作就既与“新闻”划清了界线,又不同于传统的报告文学,而是一种创新了的“文学报告”——相对于胡平的“学术体”、王宏甲的“政论体”与杨黎光的“思辨体”等而言,或许可称为“新闻体”。
  第二,在形式创新方面,为“宏观综合”与“史诗叙事”的有机融合等提供了新鲜经验。即在题材上,他极少写具体的一时、一人、一事,而至少是写某一部门、行业或现象,甚至是一座城市的“多时”“多人”与“多事”;而在写法上,又在该大“点”上进行“面”的发散,并尽量勾连古今、联系整体。如《海防风采》写的武警广东省边防总队海警支队,《跨越时空》写的广东邮电移动电话发展10周年,《神圣红绿灯》写的广州城市交通管理,《大地正兴旺》写的肇庆高新区,《雪域苍穹》写的广东第七批援藏工作等,都是这样。尤其是《海归南天》《逐梦世界》与《跨山越海》等,不但立足广州、放眼全国,而且纵览今古、连通海外:前者通过“留交会”与“广交会”,从其特定“窗口”,既从纵向上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人才“海归”与外贸进出口等方面的非凡历史和光辉成就,又从横向上俯瞰了全国乃至世界的有关形势与变幻风云;后者由港珠澳大桥而至全国的7大桥等,从“桥梁建设”的角度,既从纵向上透视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历史,又在横向上反映了武汉、南京、上海及港澳等众多城市与地区的人文地理与政治、经济等。因而,它们不但进一步体现了“宏观综合”与“史诗叙事”的有机融合,而且更表现了作者对“史诗”风范及其审美品格的自觉追求等。
  最后,与形式探索紧密相连,广东作家还表现出鲜明的“主体虔敬”与沉重的责任担当等。这一点,我们可以陈启文为重点进行考察。与杨黎光等一样,陈启文的创作也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特色鲜明,能不断创新、追求,力争既超越自我又超越别人。如《袁隆平的世界》不但在写科学家方面有一定突破,而且在文体形式等方面有新的开拓;《海祭》不但向历史的深层掘进,而且表现出思考的深沉与学术的凝重等。尤其是《共和国粮食报告》《命脉》《大河上下》《中华水塔》与《为什么是深圳》等“国情”系列,将“生态”与“问题—改革”等有机融合,更体现了当代纪实文学创作发展的新趋势。
  其中《袁隆平的世界》实际是对《共和国粮食报告》的延伸与深化,即与其“粮食”主题等一脉相承。但有关袁隆平的创作已达数十种,如何既超越别人也超越自我?作者的做法是:不但将作品定位于“报告文学”,而且自觉要求立足“当下”、严守“真实”、深度“还原”[15]。如此,我们看到,以往的同类创作虽也涉及袁隆平的“科学”与“精神”等,但大多是按“传记”的要求或从“传记”的角度,着重写其“人生”。而该作则不只在广度上包括“人生”“科学”与“精神”等,而且在深度上,将“科学”写明白、到位,将“人生”与“精神”内化为生命意义,提升至哲理高度;不只歌颂其奋斗与成就,而且揭露其问题等。因此,作品不只叙述人物“做了什么”与“是怎样做的”,而更揭示“为什么这样做”和“这样做的价值与意义何在”等。正是这样,作者对有关杂交水稻、分子遗传与转基因等知识下大功夫,努力从专业角度去理解,以使读者具体认识袁隆平的“科学世界”等。而作者正是通过揭示其“生命态度、生活哲学、人生智慧”“还原和阐释他坎坷不降其志、风尘不辱其身的精神成长史”,并将他作为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对中国现当代历史进行了“广义思考”[16]。而正是如此,作品就凸顯了立体、真实的“科学家”与“农民”高度统一的袁隆平。
  《海祭》所写的“从虎门销烟到鸦片战争”与以往同题材创作相比,无论在思想力度、学术厚度还是在形式创新等方面,都有新的突破与超越。首先,在构思立意上,作者不满足于一般的“歌颂”林则徐等民族英雄,或“再现”鸦片战争这一历史事件,而是站在新的时代高度,在“还原”其真相的同时努力探讨“人与历史”等问题。其次,在写人时,作品在再现林则徐等英雄并肯定其伟大民族精神的同时,又对林则徐、琦善与道光等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等进行了理性的学术思辨。总之,作者的写作目的,就是为了厘清和回答:中华民族对泛滥成灾的鸦片烟毒要不要禁?如果没有林则徐掀起的禁烟运动或虎门销烟,鸦片战争是否可以避免?如果中国没有胜算把握,是否应放弃抵抗?等等[17]。最后,在方法、形式上,作品采用“国运与命运”的复调叙事,“以点带面、以点穿线”。即“将清朝的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和林则徐的个人命运……互相穿插,互为背景又互为因果,形成互文,一边追问,一边推进,力图使国运和命运同时得以双重展现”[18]。
  然而,综观作者创作可知,他题材最集中、价值也最厚重的,还是其“国情”系列:它不但进一步发展了以往“问题—改革”创作中的“全景式”与“宏观综合”等手法形式,而且在题材内容与审美选择上,将“问题—改革”与“西部”“生态”等融为一体,从灾难、粮食、水利与环保等方面,更全面、系统地体现了当代知识分子在“分国忧”“献国策”等方面的责任担当。如《南方冰雪报告》在报告2008年的冰雪灾害及其抗灾斗争时,不仅是人与事、情与理的“综合”,还有宏观与微观、歌颂与批判等方面的“综合”:不但针砭了时弊、洞察了人性,而且从医学、心理学与生态学等方面,探讨了如何防灾减灾、改善人与自然之关系等。《共和国粮食报告》探讨的虽也是“三农”问题,但又不限于“三农”,而是以“粮食”为视点,以半个多世纪为经,以整个中国乃至世界为纬,在天、地、人、时交织的立体系统中,全方位、多角度地反思中国的政治、历史、经济与社会。正是如此,作品在写人与叙事、理性与“文学性”及歌颂与批判、主旋律与多样化等方面达到了较好融合[19]。   尤其是《命脉》《大河上下》与《中华水塔》等“水”文化系列,不但在“国情”系列中所占比重最大,而且与“生态环保”结合最为紧密。如《命脉》“并非一部关于中华江河水系的族谱和传记,也不是为中国水利立德、立言、立传”,而是作者“感觉到中国的水利问题、水危机的形势已经到了相当严峻的程度”,无数“惨烈的自然灾害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也引发了无数人的追问,甚至世界性焦虑”,因而决心使自己的作品“至少能作为一部当代水利的社会记录和民间档案而留给历史”[20]。正是如此,它以“水利”为视点,放眼全国,沟通古今,从社会、政治、经济、地理尤其是生态环保及历史、文化等角度,全方位、立体式地考察了中国的国情。表面看来,相对于《命脉》写中国七大水系而言,《大河上下》似乎只写其中之一“点”,但实际上,因黄河这一“点”的重大、深广与特殊,它不但仍涉及生态环保、国计民生与历史文化等诸多方面,而且更便于其深入、细致与“以点带面”。因此,与以往相比,它不但体现了作者思想深刻、题材重大、资料翔实、视野宏阔等特色,而且在形式上,更注重人与事、点与面、微观与宏观及歌颂与批判等方面的有机融合。
  而《中华水塔》则不只在“水”中兼写“生态”,也不只是从历史文化等方面考察“国情”,而是将“生态”作为“国策”来进行全面反映与正面探讨。即它虽也从学术上考察了“中华水塔”——长江、黄河、澜沧江之源等,但主要是以三江源国家公园与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等为重点,着重反映和探讨我国尤其是西部地区的生态环保问题。其中既有对破坏生态行为的无情揭露,也有对环保卫士与功臣的由衷肯定;既有对高原险恶生存环境的体察与揭示,又有对西部开发、建设的思考与探讨等。总之,作者认为,近半个世纪以来,三江源“身染沉疴,乃至病入膏肓”,其原因是“天灾”更是“人祸”。而“要实现自然生态和资源的严格保护和永续利用,核心是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着力培育生态文化体系,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之路”等。
  当然,在“国情—生态”创作方面,《为什么是深圳》又有其重要发展,即它在正面反映现实改革的同时更注重社会环境与文化生态的探讨等。具体而言,在反映深圳的改革发展等方面,它既不同于陈秉安《逃港者》等的侧重历史反思,也不同于杨黎光等的典型人事剖析,而是立足现实、联系历史,将典型人事、问题探讨与理性思考等融为一体,在“宏观综合”中再现改革时代,在“情理融通”中凸显中国精神。或者说,作品的独特之处,在于为“深圳故事”找到了一个“独特的叙事框架和深描角度,既兼顾了俯瞰城市历史的浓缩性叙事线索,又着力开拓了面向个体生命的饱满情感张力”,从而“不仅突出了这座城市的价值取向、精神气质,更让普通人在这些突破万难的企业家‘成长历险记’的故事中,体验到‘看他起高楼’的繁华背后的万重艰辛,以及人生在奋斗的苦难中获得生命升华的本真境界”等[21]。
  总之,与何建明、赵瑜等“问题—改革”作家和徐刚、哲夫等“问题—生态”作家一样,陈启文的创作也表现出鲜明的“主体虔敬”“守真求实”与“宏观综合”等特色。这一点,也不但表现在其创作中有一个忧国忧民、上下求索的“我”,而且表现在“我”的深入调查与独立思考——尤其是其忧国忧民、“守望沉重”的责任担当等方面。这一点,我们不但可从其“国情系列”中深刻感知,而且从《海祭》“对同类史料和各种不同历史观进行比较、辨析,竭尽所能矫正错论”[22],尤其是从作者冒着生命危险在西部等“生命禁区”深入采访、悉心体察等方面,更能感同身受。
  综上所述可知,杨黎光、喻季欣与陈启文等人的创作,不但代表了广东纪实文学创作的最新发展与内在潜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中国当代纪实文学创作在题材内容、主体承担与审美形式等方面的不懈求索与整体态势。因而,如同必须重视对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研究等一样,我们也必须高度重视这一南国崛起的“纪实”新群体及其造就的“广东现象”!
  [注释]
  [1] 张培忠:《倾力打造广东报告文学高地》,《文艺报》,2020年6月12日,第2版。
  [2] 参见《文艺报》本报讯:《广东作协调集精兵强将打造精品力作》,2020年8月12日,第1版。
  [3] 参见《奋斗与辉煌——广东小康叙事》首发,《文艺报》,2020年12月18日,第1版。
  [4] 喻季欣:《神圣红绿灯——广州城市交通管理启示录·后记》,花城出版社1999年版,第279页。
  [5] 杨黎光:《写着写着,岁月匆匆从我窗前流過》,《文艺报》,2019年3月1日,第6版。
  [6] 林雄:《中山路·序》,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页。
  [7] 见《中国作家·纪实》2017年第3期封二:本刊举办杨黎光长篇报告文学《大国商帮》研讨会。
  [8] 杨黎光:《大国商帮·自序》,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3页。
  [9] 杨黎光:《横琴》,《中国作家·纪实》,2015年第10期。
  [10] 胡平:《杨黎光与“思辨体”》,中国作家网www.chinawriter.com.cn,2016年4月27日。
  [11] 见《杨黎光报告文学〈中山路〉研讨会召开》,中国作家网www.chinawriter.com.cn,2009年7月14日。
  [12] 潘凯雄:《报告文学变异之后——看杨黎光的长篇报告文学〈横琴〉》,文汇网wenhui.whb.cn,2016年3月28日。
  [13] 何建明:《家园——对现代化进程中“城市病”治理的思考·推荐人语》,《中国作家·纪实》,2018年第10期。
  [14] 杨黎光:《家园——对现代化进程中“城市病”治理的思考》,《中国作家·纪实》,2018年第10期。
  [15][16]陈启文:《袁隆平的世界·后记》,湖南文艺出版社2016年版,第478—479页、第483页。
  [17][18][22] 陈启文:《海祭——从虎门销烟到鸦片战争》,花城出版社2019年版,第390页、第408页、第412页。
  [19] 参见章罗生:《中国报告文学新论·陈启文与“全景式”“问题”报告文学》,湖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17—220页。
  [20] 陈启文:《命脉·后记》,湘潭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02页。
  [21] 袁园:《深圳故事的别样书写——评陈启文长篇报告文学〈为什么是深圳〉》,《文艺报》,2020年9月4日,第7版。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新时期纪实文学四十年”(18FZW049)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文学院;
  广东省交通城建技师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80后”作家郑小驴的小说创作迄今已呈现出多个面目,从新历史小说、“计生”题材小说到乡土小说、底层青年叙事,驳杂多变而充满生机。他的小说始终隐藏着一个乡村少年的叙事主体,这不仅指叙述上的惯用视角和青春叙事底色,更蕴含乡村少年的记忆、情绪和伦理观。他常常运用“犯罪小说”模式,揭示社会深层痼疾和复杂幽深的人性,并完成一种“想象的惩戒”,宣泄其淤积多年的愤懑之情,显露出鲜明的艺术个性。但他以后的创
期刊
摘要:学理研究与观点研究并重是文论发展方向之一:学理指的是蕴含于文论观点深处的内核意识和自省意识;以福柯学说为代表的形成性和断裂性,取代以黑格尔学说为代表的先在性和连续性,是西方文论的学理巨变。“学理”有望成为可跨界使用的核心概念范畴;文论学理研究有利于促成本体阐释与他体阐释的大致均衡局面。对文学变化、文学本体论以及文学本体阐释与他体阐释的学理研究:从认识论前提的确定到历史哲学、从先在性到建构性、
期刊
摘要:文学的边缘化,根本在于自身缺乏思想;文学要提振自身的社会地位与影响,也只能面向世人提供切中人生、社会心理及其时代问题的思想。文学作为现实的一种隐喻,通过虚构塑造的“熟悉的陌生人”、建构的故事情节与世界空间,传达解决现实难题、人生困境、人性缺陷的人类思想。具体地说,以现代小说为核心的文学只有经历了黑格尔意义上的“正反合”的三段式,从熟悉开始,在陌生的否定阶段,最终上升到囊括“熟悉”与“陌生”的
期刊
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陶然小说的“香港书写”敏锐捕捉“人与城”的关系,感受从“香港意识”里流露出来的“香港味”与“市民性”。相较于20世纪70年代的“香港书写”,80年代以来的陶然则从对社会持抗拒批判的意识转向具包容情怀的平常之心,不再只是通过文学来建构“香港意识”,而且也反省“香港意识”的构成基础及演变中的种种问题,从而为重构具有人文关怀的“香港意识”打下坚实根基。  关键词:20世纪8
期刊
摘要:从本质上来来看,道德是人类研究宇宙自然规律的一种表现。把宇宙自然与人类社会视为同一的存在,才能把握道德的本质。宇宙道德恒在,人类社会遵循宇宙道德的道德亦恒在。在遵循宇宙道德的前提下,才能讨论人类社会的道德问题。道德的存在是优化存在的存在。道德具有相对性,会因时空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刘慈欣在他的小说中表现了道德存在的不同形态,包括宇宙形态,以及其相对性,希望人类能够拥有积极健康的道德,并建立新的
期刊
摘要:郑小琼是新世纪以来重要的诗人,她将一己的打工经验提升为一种有时代性的普遍经验。她一直在求新求变,最近新出了《行旅》集。诗集记录了她在世界各地穿行的见闻和思索,走向了“远方”,以一种“世界公民”的身份和眼光参观、审视各种文明的兴衰成败。但是,她并没有完全弃绝之前的打工经验,这些过往经验的遗留造成了她文本中的裂隙和诗艺发展中的洄漩。当代诗人如何适应新的时代,调整写作的姿态和路径,乃至对整个新诗的
期刊
摘要:构建中国化的文艺批评话语体系和批评范式,推动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的经典化与当代化发展,应始终坚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根出发,充分实现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创生。应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将其贯注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批评实践之中。应立足马魂、中体、西用的原则来建设当代中国文艺批评的实践原则,形成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既有传统底蕴又有现代精神的文艺批评话语形态
期刊
摘要:人类社会越来越发展,我们面临的不仅仅是人与自然之间共处的问题,还有人类与机器、人与人类自己创造之物如何共处等核心问题。人类如何面对自身创造出来的城市、机器?如何在诗歌中与其对话?“道”让我找到了与万物平衡相处的方式,让我认为无论是自然之物还是人类自身创造之物都是平等而神圣的,我们需要热爱自然之物也要热爱自身创造之物。人类如何与自然、机器、人工智能、世间万物共存相处,构成人类的新生态,也许中国
期刊
摘要:《野草》时期的创作集中体现了鲁迅的生命哲学,这种生命哲学不是诉诸思想体系,而是以诗性的方式传达与具现。《影的告别》《墓碣文》《过客》等关键性篇章,集中透露了鲁迅具有形而上色彩的主观体验乃至对生命的省思。其中诸如“虚空”“无地”等范畴更是具有从哲学层面进行剖析的意义。而“无地”的悖论式构词法中则蕴涵了鲁迅的另类乌托邦思想,可以概括为一种“无托邦”,也使《野草》时期鲁迅的整体性形象,呈现为一个反
期刊
摘要:《虾球传》是1940年代后期黄谷柳在香港左翼文坛的导引下,调动自己深厚复杂的生活经验写就的一部杰作。它开启了左翼文艺与市民文艺相结合的新路;实现了通俗传奇与骨子里的现实主义精神的结合;它的地方风俗画式的写作亦是“左翼——革命文学”的重要遗产,给后来的写作者提供了借鉴。这一文学史价值的生成,一方面有赖于他的个人经验和文学观念,另一方面他既亲近左翼但又尚不属于左翼体系的“中间身份”也让他获得了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