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英语教学中听力的培养

来源 :新科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bb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营造和谐氛围,扩大听的渠道
  
  传统教学中听的活动一般局限在以句型、对话为中心的教学中,着重于语言形式的听辨和记忆,信息的输人量明显不足。而平时做的听力技巧专项训练。多是测试性题目,目的性太强。做得多了,很容易引起学生的疲倦、排斥、甚至反感。从而失去对听力的兴趣。现代语言教学理论认为,充分的、以理解内容为目的的语言输入是形成交际性听力。乃至决定整个语言学习成功的关键。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坚持尽可能地用英语教学,包括问候、课堂用语、评价、布置作业,并且也要求学生努力在课堂上尽可能说英语,不要担心学生做不好,事实证明,用不了多长时间,学生完全能听懂你的指令、要求,甚至还能学会你的一些用语。
  给学生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让他感到身处异域,而自己能应付自如地与人交流,从而获得一定的成就感。比如,在上课刚开始5分钟内,规定为“Free talk”自由对话时间,可安排师生对话,或同学问问答,对于表现出色的给予适当的评价和鼓励。这种训练形式灵活多变,而且不受课本限制,内容丰富,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新的挑战。问答中。学生的情绪是紧张而兴奋的,能使他们迅速进入英语角色,沉浸在浓厚的英语氛围中。如果能坚持这样练习,并且不断提高要求,由教师参与慢慢变为学生的自主对话,不出一年半载,学生能自编自导自演自评,还乐此不疲,遇到不会表达的语句,也会主动地来请你。一边是绘声绘色地表演。锻炼了自己的口语能力,一边是绕有兴致地欣赏。练习了自己的听力。既复习了旧知识,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可谓一举多得。
  课外,教师了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地利用一切机会用英语会话,鼓励收听、收看一些少儿英语节目,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身的听力水平。
  
  二、创设情景,激发听的欲望
  
  小学英语听力的培养宜视听结合,培养利用情景获取信息的能力。这里的视听结合是指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教师的动作、表情、投影等直观手段来刨设情境,模拟情景。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提高理解和强化刺激,加深记忆。而不是边看文字材料边听,因为这种视听结合会助长听觉对书面文字的依赖,也不符合听的真实性。
  比如,在教授新知识点时。应遵循由听——说——读——写的规律。首先应强调合书静听,不见文字,在一些情景(如课文图片)提示下,独立地听懂内容,再Open your book,检查你的听力效果如何。在教授一些新单词时,教师可以不直接告诉其发音、词义,而把它放在一些问答里,或一些短小的句子里介绍。如教“egg”教师可先“自言自语”:What's this?It's an egg,Is this your egg?Yes,it's my egg,My egg is big,……然后提问What's this in English?要求学生回答。学生可以脱口而出。而且因为是“听”来的,感到特别有新鲜感。记得也特别牢。通过刨设一定的情景来呈现对话内容,既真实又生动,对学生理解和掌握对话有很大的帮助。在新授完一篇课文后。可要求学生来对它进行分角色表演,或者让他们自已发挥,根据情节需要,组成一段新的对话,并由表演者提出一些问题,要求观看的学生听后来回答。这样。带着目的听。充分调动了他们听的兴趣,有效提高了听力的效率。
  
  四、降低焦虑,减少情绪障碍
  
  轻松愉快的心情与积极主动的情绪对提高听的效果非常重要。反之,学生不愿听,无兴趣听,或者担心听不懂面焦虑紧张,听力材料过难,语速过快,气氛压抑,听的效果自然不会好。所以,在日常的听力教学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听前介绍背景,或者出示画面,帮助学生熟悉材料。降低难度。还可设置悬念,以激发学生听的兴趣和动机。
  2、选择合适的听力材料和适当的检测方式。减少“威胁感”。所选材料应注意知识性和语言的地道性,内容的难度,说的速度,语体等要适宜,以学生能听懂基本内容为前提。检测方式也要追求灵活多样。难易结合。
  3、能宽容地对待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多引导,多鼓励,少批评,决不可挖苦。嘲讽,使学生“轻装上阵”。
  4、合理地把握听的时间,因为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持续时间短,易疲劳。所以听的时间不宜过长,而且应动口、动手、动眼相结合,以减轻疲劳。
  5、创设舒适、优雅、轻松的学习环境,听力练习中如果能来一些轻柔的背景音乐,加上教师柔美真诚的鼓励话语。这样学生能不发挥最佳水平吗?
  “孩子的知识多半是听来的”。“不会听就不会学习。”这些话虽有夸大其词之处。然而,听,作为人类认识活动和交际活动的基本形式。对说、读、写能力的发展确实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重视听力教学。不仅符合语言学规律,也是现代英语学习的需要;是改变现行英语教学重读写,轻听说现象,摆脱“哑巴英语”、“聋子英语”通病的形势所趋!
其他文献
通常,体育课的教学与考核,学生是在体育教师的严格要求下,按照教学要求和考核的标准来进行的,所有学生一个标准,造成先天素质好的学生永远好,那些先天素质差的学生无论怎样锻炼,也追不上他们,分数总是低,长此以往,就挫伤了这些学生的积极性,对体育课失去了兴趣。尤其是结合目前进行的高中课程改革,如果以整班级为单位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开展教学。将使得课堂教学中两极分化现象更加明显,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同时也挫伤了
期刊
什么是幼儿美术教育?其实,幼儿美术教育应与成人的专业美术教育相区别。具体来说,幼儿美术教育包括三层含义:一幼儿美术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是满足幼儿审美情感需要的教育。幼儿喜欢涂涂画画,他们对美术有一种天然的嗜好,他们对美术感性地把握世界,与他人进行情感交流。因此,幼儿美术教育应为幼儿提供情感沟通与满足的机会。二幼儿美术教育是一种创造教育,是以培养幼儿创造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每个幼儿都有美术创作的潜能。
期刊
一、借鉴“生活世界”的信息,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    俗话说:“生活是最好的教师”,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细致入微的渗透生活观念,积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近生活,并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引入“生活世界”中常见的场景和问题,而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出发点,问题能诱发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对所学内容兴趣盎然。  例如在学完初二内容《大气压强》后,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先提了一个问题
期刊
新的美术教学大纲的颁布试行,为我国中小学美术教育加速走向成熟无疑起了重大的指导作用,这也标志着美术教育的改革又进人了一个新的阶段。因而教师应在“传道、授业、解惑”上常下功夫。以求得一些合适的教学方法及路子。本文所述几点。就是笔者在教学实际中从几个不同方面所做的尝试。    一、明确目的。改变只重绘画技法的教学模式    新的美术教学大纲对教学目的作了明确的文字表述:“通过美术教学,向学生传授美术基
期刊
当今计算机在人们活动的各个领域应用的非常广泛,但人们对于它的认识,特别是对于它在教育教学方面得到的应用,充满着乐观和探索。利用计算机进行教育教学是任何一种教学手段都无法比拟的。它作为一种工具被应用到教育领域,促进了教育教学的改革,发挥其多媒体的更大作用。尽管这样,但关键还要看应用的人有怎样的教育理论指导及其对多媒体的本质特性和教育特长的认识。    一、认清多媒体在教学中应用的几种形式    1、
期刊
一、贴近生活、注重体验    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学生现实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帮助学生参与社会、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促进他们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的发展。    二、走进社会、学
期刊
一、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数学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知兴趣。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以这样设计:请学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并仔细听老师要求,然后做。如果有两个月饼,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个数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学生很快伸出一个手指。教师接着说现在有一块月饼。要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这时许多同学都难住了,有的同学伸出弯着的一个手指,问他
期刊
一、对“在语文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这一新理念的理解    汉语言文字特别具有灵性。作为象形文字的汉字,以形表义、形神兼备。以汉字为载体的汉浯,重意会不重规则,没有分词连写,少有性、数、格的区别,语言凝练但意蕴丰厚,读来抑扬顿挫、铿锵悦耳。由于汉语言文字的形象性、隐喻性、意会性和模糊性,学生学习语文,不仅要进行理性分析,尤其要重视整体感悟。学生学习母语主要靠语感。学生学
期刊
美国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通过精心设计导言课来激发学习兴趣;第二阶段是在日常课堂教学中采取多种方法不断巩固学习兴趣;第三阶段是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来发展学习兴趣。    一、激发学习兴趣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期刊
化学离不开实验,实验少不了观察,观察是认识世界的前提和开端,是发展学生智力的基础。只有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通过清晰地感知化学现象,才可能透彻地理解和牢固地掌握化学知识。正像教育家赞可夫所说的:“观察能力强弱,是学生成绩优劣的原因之一。”另外,要想使学生达到良好的观察效果,关键在于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    一、提纲观察    对于每个演示实验。应该指导学生观察哪些现象?观察的重点是什么?这都是由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