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冷菌生物活性的荧光光谱特性评价

来源 :光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meila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在温度较低情况下对污水的处理效果较差。针对这一问题,在实验室自行培育了四株耐冷菌,利用生物共聚焦荧光层析光谱技术测定了耐冷菌的生物活性,并用扫描电镜研究了耐冷菌的生物形态。结果表明四株耐冷菌均属杆菌,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且生物活性较高。生物荧光层析光谱结果表明在环境温度低于15 ℃时,耐冷菌的生物活性高于中温菌的生物活性,此时的中温菌已经不能很好地发挥其降解功效,为了减少温度降低对污水降解率下降的影响,环境温度低于15 ℃时,在污水中加入耐冷菌非常必要。实验测试了几种菌对污染物的降解作用,结果表明15 ℃时在污水中加入耐冷菌混合菌,污水的总磷去除率提高了80%;总氮去除率提高了53.5%。
其他文献
Using spontaneous parametric down conversion, polarization post selection and coincidence counting technique, the polarization Einstein-Podolsky-Rosen (EPR) entangled states are prepared.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the efficiency, contrast and fidelity with
期刊
用低压与高压混合CO2激光系统的单模辐射“种入”(Seeding)不稳定谐振腔,产生200兆瓦功率的单纵模CO2激光脉冲。结果表明,主模对剩余模强度之比达105以上。
期刊
本文报道了把多光子电离(MPI)方法用于气体反应动力学的研究.通过NO分子中间态O2H的多光子电离作为对NO的检测方法,在流管体系中测得的NO与O3反应速率常数为1.l×10-14cm3.mol-1.s-1,与已报道的数据相符.在激光波长为365.45nm时,必须考虑NO2光解产生的NO对MPI信号的贡献,在该波长时测得的NO2的表观解离率为50%.
期刊
期刊
实验研究了低损耗硫系玻璃As2S3光纤的纤芯在532 nm近带隙光照射下的光敏性。实验结果表明,光开始照射时其纤芯的光致折射率变化朝负方向快速减小,然后随着光照时间延长,折射率变化朝正方向缓慢恢复增加。这两个过程经历的时间和折射率变化的大小均取决于光照功率。光照功率增大到一定阈值时,在恢复过程中,光致折射率变化出现正增加,且随光照功率继续增大和曝光时间延长,折射率变化可增加到约3×10 -3。另外,实验初步制备了As
鉴于传统三电平逆变电路存在谐波含量高的缺点, 在分析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工作原理的基础上, 提出使用模块化多电平电路实现光伏并网逆变功能, 采用微分-跟踪器法实现光伏阵列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及逆变器PQ解耦控制, 实现了光伏系统以单位功率因数并网。在PSCAD中建立光伏并网系统动态仿真模型, 仿真结果表明, 所建模型具有开关损耗低、谐波量小的优点, 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红外弱小目标成像面积小、可用特征少,目标检测极易受背景杂波干扰,因此,如何准确地检测复杂场景下的弱小目标成为一个技术难点。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强大的特征提取能力,基于全卷积神经网络设计单帧红外图像小目标提取网络,准确提取出小目标位置,并基于序列相关性,时空域能量累积增强弱目标的强度,通过自适应滤波器滤除孤立噪点,最终准确地提取出红外弱小目标。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算法,本算法信噪比及信噪比增益都最高
功率最大的300千瓦商业型弧光灯已经制成,已装在华盛顿科学应用公司的实验室里,用作先进热学实验的辐射热源。这个弧光灯系统由温哥华Vortek工业公司制成。这一发明将列入1985年世界记录指南一书的“最亮灯”这一栏中。当前记载的最高功率是苏联1965年报导的200千瓦弧光灯。
期刊
利用螺旋相位板-轴棱锥系统可以产生高阶贝塞尔光束。基于基尔霍夫衍射积分理论,推导了涡旋光斜入射轴棱锥后的衍射光场表达式。分析了光束斜入射引起的像散对轴棱锥聚焦涡旋光产生高阶贝塞尔光束的影响,提出了一种用于检测拓扑电荷数的简单可行的方案。结果表明当轴棱锥出现较小角度的偏转时,所产生的高阶贝塞尔光束出现中心亮环椭圆化;随着偏转角的增加,中心亮环椭圆率增大,并伴有暗核分裂的现象;继续增大偏转角,将发生由内至外的亮环破裂现象,最终形成具有点阵列结构的焦散光束。设计实验对上述结论进行验证,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实验结
Conventional printer characterisation models are generally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densities of primary colours are additive. However, additivity failure frequently occurs in practice. We propose a novel grey component replacement (GCR) method 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