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1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08-0-02
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及护理模式的转变,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1世纪的到来,不仅给护理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也带来了更大压力。而护士本身的心理健康状况却往往易被忽视。神经外科作为一个特殊的科室,其病种的特殊性对护士的工作提出了更严峻的考验,而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是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密集的场所,具有专科性强、起病急、病情重、病情变化瞬息万变、劳动强度大、意识障碍患者多、与家属的沟通障碍等特点,故神经外科监护室护士要承受很强的压力。研究表明:过高的心理压力不仅会影响护士的身体健康、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护士的出勤率、护理人员的流动率,而且还会影响到护理人员所提供的护理质量。因此,作为护理管理者,对神经外科监护室护士存在的压力进行客观分析,探讨调整护士心理压力的对策是非常有必要的。
1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护士心理压力源的分析
1.1 常用评估工具
英国学者Baily1980年对1800名重症监护室护士进行开放式调查后制定了重症监护室护士压力源量表。国内该量表由曾淑贤[1]等转换翻译,并邀请了5位心理学及护理学专家重新评定后修改制定,由7个分量表共44条项目组成,分别包括:病房管理、患者护理、人际关系、患者护理、知识和技能、工作和环境、生活事件及晋升和奖励等7个方面。此外,目前在国内常用的信度颇高的护士工作压力量表是由李小妹[2]等参照国外最常用的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根据中国国情重新设计并请教泰国、美国及中国的护理专家修订而成。本量表分5个分量共35个条目组成,分别包括:护理工作及专业方面的问题、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问题、患者护理方面的问题、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等5个方面。两个量表信度较高,经常使用,能较好地测出临床护士的压力源。鉴于压力源与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国内外很多学者在进行压力研究时常涉及心理状态的评估。常用的临床心理问题诊断技术的评定工具有: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医院焦虑和抑郁程序测定表(HAD)、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工作疲溃感量表(MBI)[3]、生活事件量表等。
1.2 神经外科监护室护士主要的压力源
1.2.1 NCU特殊的工作环境
工作压力是工作环境的要求与人的反应能力之间的不平衡所致。当个体不能从各方面应对或减轻工作压力源时,便出现了工作压力。NCU是集中神经外科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和护理的场所,相对病死率较高,时常面对濒死患者的不良刺激,从而给NCU护士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NCU护士的工作环境中,仪器设备复杂,各种仪器的报警声,负压吸引吸痰的声音,神志谵妄患者的喊叫声,病人的呻吟声,此起彼伏。国际噪声委员会规定,噪声水平白天应≤45dB,夜间应≤30 dB。而重症监护病房的噪声白天为50 dB-70dB,夜间为45dB-55 dB,大大的超过了这一标准[4]。NCU病人的病情不稳定,使白天与夜间没什么差别,随时准备抢救和接收新病人,这些都使护士处于高度应激状态。另外,NCU是一个相对封闭的护理单元,护士每天面对的都是危重患者,护士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患者,所以需要NCU护士有较强的自制力来控制自已的情感,而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情绪得不到渲泄,必将产生严重的身心负反应[5]。
1.2.2 人员编制不足,工作负荷重,劳动强度大
有关资料显示重症监护室床位与护士比应为1:3-3.5[6],而大多数的调查结果显示为1:1.2[7]或更低,过大的工作量使其疲于应付,出现心理负担。NCU护士的严重缺编,导致在编NCU护士每天要承担超负荷的工作量。除每天完成必要的治疗护理外,还要面对各种突发、应急事件,常常遇到成批成批的急诊病人的收治与抢救,长期要面对高强度的应急与救治工作,导致NCU护士常常需要连续工作10h以上。NCU由于危重、昏迷、瘫痪、气管切开、精神异常和大小便失禁的患者多,护士除了承担复杂而琐碎的基础及专科护理外,还有超强度的护理工作,如气道的护理、翻身叩背、功能锻炼及大小便的护理等等,常常让护士身心疲惫。加上频繁的倒班,尤其是夜班常常不能按时下班,扰乱了正常的生理节律,对护士心理及生理功能,家庭生活及社交活动造成不良影响。工作量太大是大多数调查中护士不约而同提到的居于第一位的压力源。另外,由于大多数医院辅助支持系统还不完善,NCU护士还需承担陪检、陪护、送检、取血、取药等等一些工作,更加剧了护理人员资源不足。
1.2.3 NCU护士存在着职业损伤的危险
颅脑外伤患者意识处于昏睡或浅昏迷状态下,伤口的疼痛,颅内压力的变化及多发伤存在时,疼痛刺激反应表现为躁动不安、肌张力增高等出现激惹、抵抗、不合作等混乱性兴奋状态即外伤性急性精神障碍[8]。由此可造成护士人身的损害,如遭攻击、受惊吓、被抓伤等;还有患者本身也会导致坠床及擦伤皮肤等自我伤害。从而增加了NCU护士的心理压力。另外,颅脑外伤的患者如果带有血性传播疾病和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如肝炎、艾滋病以及SARS等,因其发病突然,护士在短时间内未获得患者信息的情况下,就要接触、抢救、护理患者,存在较高的职业暴露,护士常常面临着被感染的危险。这也是NCU护士最大的心理压力之一。
1.2.4 无价值感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NCU护士因承担了繁重而琐碎的治疗和护理任务,责任心重,风险性大,加之没有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护士的工作得不到全社会的理解和认可,护士的职业价值得不到体现。特别是家属探视时,有些病人家属对NCU护士的护理工作总是吹毛求疵,大大降低了护士的职业价值感。再者,管理者和医生对NCU护士期望值很高,当护士的行为和期望值之间有差距时,管理者和医生的不满意就会感到被否定,降低了归属感,产生心理压力。同时,随着年龄和护龄的增加使NCU护士日复一日超强度的工作产生了厌倦、疲惫感。年龄及护龄的增加,而劳动量、劳动强度及工作性质并未随之改善,加班加点得不到应有报酬,福利待遇和晋升深造的机会少。有调查显示[9],医院普遍存在着对护士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与同年资的医生相比,护士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少,护士比医生晋升困难,导致自我实现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产生心理压力。
1.2.5 病人的安全问题令人堪忧
NCU是一个封闭的科室,由于没有家属的陪护和照看,病人的一切治疗、护理、安全问题、心理问题都成了监护室护士的管理范畴。病人家属把病人交给护士,护士就担负起应当承担的责任。病人的安全和心理问题成了NCU护士主要的压力源。神志不清的病人存在抓脱管道和坠床及擦伤皮肤、冻伤、烫伤的危险,而神志清楚的病人存在着自杀与自残的危险。所以当班的护士必须每分每秒的盯着病人,这样导致护士长期处于极度紧张的工作状态,从而增加了护士的心理压力。
1.2.6 工作家庭生活的不和谐气氛
有调查显示[9],半数再职护士为已婚者,肩负着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而NCU护士经常加班加点,几乎大部分时间都在科室渡过,无暇顾及家庭生活,还有难免会把工作中的负面情绪带回家,影响家庭生活的和谐气氛;而对家庭的责任和家庭琐事,难免会消耗精力增加工作压力,如果二者不能维持良好的平衡,就会产生矛盾,给护士带来很大的压力。
2 护士心理压力过高产生的后果
对护士来说,工作压力越大,生活质量越低[10]。国内有作者曾就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做过调查,发现其心情抑郁、精神紧张和焦虑失眠的发生率较高,分别为58.6%、58.0%、58.1%[11]。长期处于工作压力源下会产生潜在的负面结果即工作疲溃感, 工作疲溃感是个人的心理体验,是情绪的疲倦感、工作的冷漠感和工作无成就感的综合表现[12]。而研究表明,中国护士中,工作高度疲溃感 的人占59.1%。而高度的工作疲溃感不仅会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工作热情及工作效率,还会影响护士的护理工作质量。此外,个人的疲溃感还会使护士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心理症状,例如头痛、睡眠障碍、胃肠道不适,或易激惹、易疲劳、焦虑、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13]。这些都可能导致工作效率降低,差错事故频繁出现,护士身心疾病增加,给医院和护理事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12]。
3 对策
3.1 改进管理模式
3.1.1 重视护理人员存在的心理压力源
管理者应充分了解NCU护士存在的心理压力源,并给予足够的重视。尽量地减少环境因素造成的对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比如将工作环境进行改善,尽量减少声、光对护士及对病人的刺激;定期对各种抢救仪器及器材进行检修,使其处于完好备用状态;保证各种抢救物质足够的供应量尤其是为夜班工作做好足够的准备,应保证各项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3.1.2 合理地进行人力资源的调配
管理者应使用科学的用人机制,科学定向地培养人才。加强对护理人员专科知识的培养,使大部分的护理人员都能尽快适应NCU病人的护理工作,并定期对NCU护士进行小范围的轮转。适当地进行调节,有利于缓解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管理者应进行合理的弹性排班,设立护士应激机编制,以满足突发事件对护理人员的需求,解决比较集中的护士流失、生育、病休造成的短暂护士不足问题[14]。保证有充分的人力资源,从而减少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从而缓解压力。各种护理记录尽量表格化,以减少非护理性工作,以缓解护士的身心疲惫。
3.1.3 充分运用激励机制
护理管理者要在护理群体中创造一种和谐文明、积极向上、团结进取的工作氛围,理解尊重护士,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在一定的条件下为NCU护理争取合理的薪金待遇,对NCU护士的劳动成果给予充分的肯定。有专家认为[2],物质及精神奖励对提高一个专业从业人员的自尊心及专业自豪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1.4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护士给予不同的管理方式
有调查显示[15],不同年龄的护士对压力的承受能力不同,所以管理者应分别对待。对于刚分配入科的护士不能急于求成,要帮助他们适应NCU的工作环境,不能怕他们出错误,要给他们改正的机会;对于有工作经验的年长护士,要适当地授权给她们,多安排一些责任性强及技术性强的工作给她们,并安排一些临床带教及讲课的任务给她们,充分体现她们的价值感。对年制高的护士多提供进修学习及晋升的机会,留住护理技术骨干。
3.1.5 严格选拔NCU护士
对进神经外科监护室工作的护士应进行严格的选拔,首先要身体及心理素质好,然后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及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精神。在进神经外科监护室工作以前,至少应有在普通科室工作一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培训的内容为抢救知识和技能、危重病人的护理等,同时应加强对危重病人处理条例的学习,用法律规范和言行,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及怎样做才能保护病人和自身的合法权益,消除侥幸心理。
3.2 护士自身的应对压力的措施
3.2.1 护士要充分认识工作压力过大给自身造成的影响
要学会自我减压,要调整自己的心态,要认识到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不要事事都要求完美。可以培养1~2项业余爱好,多读书,可以陶冶情操;多亲近大自然[16],可以开阔自己的心情;多参加朋友之间的聚会,多注意和自己信任的人沟通,将心中的不快及时地倾诉给他人,以达到减压的目的。
3.2.2 护士要提高心理素质
在当今社会,绝大多数的从业人员均面临工作压力增大的问题,这是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必然结果.监护室护士对自己的情绪要有一定的调控能力,要保持旺盛的精力和健康的心理[17]。
参考文献
[1]曾淑贤,李小妹.ICU护士工作压力及其应对方式相关性的调查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05,5,(10):5-7.
[2]李小妹,刘彦君.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工作疲溃感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1):645-649.
[3]Maslach C,Jackson S E.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California:Comsalting psychologists press,1984:212-215.
[4] 魏继承.手术室及ICU环境的噪声污染[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1996,17(15):311-312.
[5]李晓琳,拜兰.重症监护室护士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措施[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2):49-50.
[6]周秀华.急救护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2.
[7]戴琴,冯正直,谢刚敏.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7):488-490.
[8]郭祚国,韦世阳,周连根等.脑损伤患者躁动的原因及镇静镇痛研究[J].中华创伤杂志,2005,21(10):759.
[9]张丽.监床护士工作压力源的调查分析与对策[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2):143-144.
[10] 张雪花.不同临床科室护士心理压力源调查与分析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2):38.
[11] 袁彬娥,叶文琴.影响护士职业心理的诸因素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1994,10(11):33-34.
[12] 何贵蓉,李小妹,顾炜等.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压力程度的研究现状[J].护理学杂志,2001,16,(11):700-702.
[13] Cole A,High anxiety.Nurs Times,1992,88(22):26.
[14] 卢玉贞,黎文婷,丘宇茹等. ICU护士身心健康状况调查[J].广东医学,2007,28(2):297-299.
[15] 张立.ICU护士工作压力及其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4):30-32.
[16] 袁云娥,吴小苏,谭燕.亚健康概念及其研究进展[J].中国医院,2004,4,(8):55-59.
[17] 卢玉珍,黎文婷,丘宇茹等. ICU护士身心健康状况调查[J]. 广东医学,2007,28(2):297-299.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 神经外科434020
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及护理模式的转变,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1世纪的到来,不仅给护理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也带来了更大压力。而护士本身的心理健康状况却往往易被忽视。神经外科作为一个特殊的科室,其病种的特殊性对护士的工作提出了更严峻的考验,而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是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密集的场所,具有专科性强、起病急、病情重、病情变化瞬息万变、劳动强度大、意识障碍患者多、与家属的沟通障碍等特点,故神经外科监护室护士要承受很强的压力。研究表明:过高的心理压力不仅会影响护士的身体健康、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护士的出勤率、护理人员的流动率,而且还会影响到护理人员所提供的护理质量。因此,作为护理管理者,对神经外科监护室护士存在的压力进行客观分析,探讨调整护士心理压力的对策是非常有必要的。
1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护士心理压力源的分析
1.1 常用评估工具
英国学者Baily1980年对1800名重症监护室护士进行开放式调查后制定了重症监护室护士压力源量表。国内该量表由曾淑贤[1]等转换翻译,并邀请了5位心理学及护理学专家重新评定后修改制定,由7个分量表共44条项目组成,分别包括:病房管理、患者护理、人际关系、患者护理、知识和技能、工作和环境、生活事件及晋升和奖励等7个方面。此外,目前在国内常用的信度颇高的护士工作压力量表是由李小妹[2]等参照国外最常用的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根据中国国情重新设计并请教泰国、美国及中国的护理专家修订而成。本量表分5个分量共35个条目组成,分别包括:护理工作及专业方面的问题、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问题、患者护理方面的问题、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等5个方面。两个量表信度较高,经常使用,能较好地测出临床护士的压力源。鉴于压力源与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国内外很多学者在进行压力研究时常涉及心理状态的评估。常用的临床心理问题诊断技术的评定工具有: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医院焦虑和抑郁程序测定表(HAD)、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工作疲溃感量表(MBI)[3]、生活事件量表等。
1.2 神经外科监护室护士主要的压力源
1.2.1 NCU特殊的工作环境
工作压力是工作环境的要求与人的反应能力之间的不平衡所致。当个体不能从各方面应对或减轻工作压力源时,便出现了工作压力。NCU是集中神经外科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和护理的场所,相对病死率较高,时常面对濒死患者的不良刺激,从而给NCU护士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NCU护士的工作环境中,仪器设备复杂,各种仪器的报警声,负压吸引吸痰的声音,神志谵妄患者的喊叫声,病人的呻吟声,此起彼伏。国际噪声委员会规定,噪声水平白天应≤45dB,夜间应≤30 dB。而重症监护病房的噪声白天为50 dB-70dB,夜间为45dB-55 dB,大大的超过了这一标准[4]。NCU病人的病情不稳定,使白天与夜间没什么差别,随时准备抢救和接收新病人,这些都使护士处于高度应激状态。另外,NCU是一个相对封闭的护理单元,护士每天面对的都是危重患者,护士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患者,所以需要NCU护士有较强的自制力来控制自已的情感,而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情绪得不到渲泄,必将产生严重的身心负反应[5]。
1.2.2 人员编制不足,工作负荷重,劳动强度大
有关资料显示重症监护室床位与护士比应为1:3-3.5[6],而大多数的调查结果显示为1:1.2[7]或更低,过大的工作量使其疲于应付,出现心理负担。NCU护士的严重缺编,导致在编NCU护士每天要承担超负荷的工作量。除每天完成必要的治疗护理外,还要面对各种突发、应急事件,常常遇到成批成批的急诊病人的收治与抢救,长期要面对高强度的应急与救治工作,导致NCU护士常常需要连续工作10h以上。NCU由于危重、昏迷、瘫痪、气管切开、精神异常和大小便失禁的患者多,护士除了承担复杂而琐碎的基础及专科护理外,还有超强度的护理工作,如气道的护理、翻身叩背、功能锻炼及大小便的护理等等,常常让护士身心疲惫。加上频繁的倒班,尤其是夜班常常不能按时下班,扰乱了正常的生理节律,对护士心理及生理功能,家庭生活及社交活动造成不良影响。工作量太大是大多数调查中护士不约而同提到的居于第一位的压力源。另外,由于大多数医院辅助支持系统还不完善,NCU护士还需承担陪检、陪护、送检、取血、取药等等一些工作,更加剧了护理人员资源不足。
1.2.3 NCU护士存在着职业损伤的危险
颅脑外伤患者意识处于昏睡或浅昏迷状态下,伤口的疼痛,颅内压力的变化及多发伤存在时,疼痛刺激反应表现为躁动不安、肌张力增高等出现激惹、抵抗、不合作等混乱性兴奋状态即外伤性急性精神障碍[8]。由此可造成护士人身的损害,如遭攻击、受惊吓、被抓伤等;还有患者本身也会导致坠床及擦伤皮肤等自我伤害。从而增加了NCU护士的心理压力。另外,颅脑外伤的患者如果带有血性传播疾病和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如肝炎、艾滋病以及SARS等,因其发病突然,护士在短时间内未获得患者信息的情况下,就要接触、抢救、护理患者,存在较高的职业暴露,护士常常面临着被感染的危险。这也是NCU护士最大的心理压力之一。
1.2.4 无价值感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NCU护士因承担了繁重而琐碎的治疗和护理任务,责任心重,风险性大,加之没有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护士的工作得不到全社会的理解和认可,护士的职业价值得不到体现。特别是家属探视时,有些病人家属对NCU护士的护理工作总是吹毛求疵,大大降低了护士的职业价值感。再者,管理者和医生对NCU护士期望值很高,当护士的行为和期望值之间有差距时,管理者和医生的不满意就会感到被否定,降低了归属感,产生心理压力。同时,随着年龄和护龄的增加使NCU护士日复一日超强度的工作产生了厌倦、疲惫感。年龄及护龄的增加,而劳动量、劳动强度及工作性质并未随之改善,加班加点得不到应有报酬,福利待遇和晋升深造的机会少。有调查显示[9],医院普遍存在着对护士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与同年资的医生相比,护士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少,护士比医生晋升困难,导致自我实现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产生心理压力。
1.2.5 病人的安全问题令人堪忧
NCU是一个封闭的科室,由于没有家属的陪护和照看,病人的一切治疗、护理、安全问题、心理问题都成了监护室护士的管理范畴。病人家属把病人交给护士,护士就担负起应当承担的责任。病人的安全和心理问题成了NCU护士主要的压力源。神志不清的病人存在抓脱管道和坠床及擦伤皮肤、冻伤、烫伤的危险,而神志清楚的病人存在着自杀与自残的危险。所以当班的护士必须每分每秒的盯着病人,这样导致护士长期处于极度紧张的工作状态,从而增加了护士的心理压力。
1.2.6 工作家庭生活的不和谐气氛
有调查显示[9],半数再职护士为已婚者,肩负着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而NCU护士经常加班加点,几乎大部分时间都在科室渡过,无暇顾及家庭生活,还有难免会把工作中的负面情绪带回家,影响家庭生活的和谐气氛;而对家庭的责任和家庭琐事,难免会消耗精力增加工作压力,如果二者不能维持良好的平衡,就会产生矛盾,给护士带来很大的压力。
2 护士心理压力过高产生的后果
对护士来说,工作压力越大,生活质量越低[10]。国内有作者曾就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做过调查,发现其心情抑郁、精神紧张和焦虑失眠的发生率较高,分别为58.6%、58.0%、58.1%[11]。长期处于工作压力源下会产生潜在的负面结果即工作疲溃感, 工作疲溃感是个人的心理体验,是情绪的疲倦感、工作的冷漠感和工作无成就感的综合表现[12]。而研究表明,中国护士中,工作高度疲溃感 的人占59.1%。而高度的工作疲溃感不仅会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工作热情及工作效率,还会影响护士的护理工作质量。此外,个人的疲溃感还会使护士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心理症状,例如头痛、睡眠障碍、胃肠道不适,或易激惹、易疲劳、焦虑、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13]。这些都可能导致工作效率降低,差错事故频繁出现,护士身心疾病增加,给医院和护理事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12]。
3 对策
3.1 改进管理模式
3.1.1 重视护理人员存在的心理压力源
管理者应充分了解NCU护士存在的心理压力源,并给予足够的重视。尽量地减少环境因素造成的对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比如将工作环境进行改善,尽量减少声、光对护士及对病人的刺激;定期对各种抢救仪器及器材进行检修,使其处于完好备用状态;保证各种抢救物质足够的供应量尤其是为夜班工作做好足够的准备,应保证各项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3.1.2 合理地进行人力资源的调配
管理者应使用科学的用人机制,科学定向地培养人才。加强对护理人员专科知识的培养,使大部分的护理人员都能尽快适应NCU病人的护理工作,并定期对NCU护士进行小范围的轮转。适当地进行调节,有利于缓解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管理者应进行合理的弹性排班,设立护士应激机编制,以满足突发事件对护理人员的需求,解决比较集中的护士流失、生育、病休造成的短暂护士不足问题[14]。保证有充分的人力资源,从而减少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从而缓解压力。各种护理记录尽量表格化,以减少非护理性工作,以缓解护士的身心疲惫。
3.1.3 充分运用激励机制
护理管理者要在护理群体中创造一种和谐文明、积极向上、团结进取的工作氛围,理解尊重护士,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在一定的条件下为NCU护理争取合理的薪金待遇,对NCU护士的劳动成果给予充分的肯定。有专家认为[2],物质及精神奖励对提高一个专业从业人员的自尊心及专业自豪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1.4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护士给予不同的管理方式
有调查显示[15],不同年龄的护士对压力的承受能力不同,所以管理者应分别对待。对于刚分配入科的护士不能急于求成,要帮助他们适应NCU的工作环境,不能怕他们出错误,要给他们改正的机会;对于有工作经验的年长护士,要适当地授权给她们,多安排一些责任性强及技术性强的工作给她们,并安排一些临床带教及讲课的任务给她们,充分体现她们的价值感。对年制高的护士多提供进修学习及晋升的机会,留住护理技术骨干。
3.1.5 严格选拔NCU护士
对进神经外科监护室工作的护士应进行严格的选拔,首先要身体及心理素质好,然后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及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精神。在进神经外科监护室工作以前,至少应有在普通科室工作一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培训的内容为抢救知识和技能、危重病人的护理等,同时应加强对危重病人处理条例的学习,用法律规范和言行,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及怎样做才能保护病人和自身的合法权益,消除侥幸心理。
3.2 护士自身的应对压力的措施
3.2.1 护士要充分认识工作压力过大给自身造成的影响
要学会自我减压,要调整自己的心态,要认识到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不要事事都要求完美。可以培养1~2项业余爱好,多读书,可以陶冶情操;多亲近大自然[16],可以开阔自己的心情;多参加朋友之间的聚会,多注意和自己信任的人沟通,将心中的不快及时地倾诉给他人,以达到减压的目的。
3.2.2 护士要提高心理素质
在当今社会,绝大多数的从业人员均面临工作压力增大的问题,这是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必然结果.监护室护士对自己的情绪要有一定的调控能力,要保持旺盛的精力和健康的心理[17]。
参考文献
[1]曾淑贤,李小妹.ICU护士工作压力及其应对方式相关性的调查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05,5,(10):5-7.
[2]李小妹,刘彦君.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工作疲溃感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1):645-649.
[3]Maslach C,Jackson S E.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California:Comsalting psychologists press,1984:212-215.
[4] 魏继承.手术室及ICU环境的噪声污染[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1996,17(15):311-312.
[5]李晓琳,拜兰.重症监护室护士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措施[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2):49-50.
[6]周秀华.急救护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2.
[7]戴琴,冯正直,谢刚敏.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7):488-490.
[8]郭祚国,韦世阳,周连根等.脑损伤患者躁动的原因及镇静镇痛研究[J].中华创伤杂志,2005,21(10):759.
[9]张丽.监床护士工作压力源的调查分析与对策[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2):143-144.
[10] 张雪花.不同临床科室护士心理压力源调查与分析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2):38.
[11] 袁彬娥,叶文琴.影响护士职业心理的诸因素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1994,10(11):33-34.
[12] 何贵蓉,李小妹,顾炜等.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压力程度的研究现状[J].护理学杂志,2001,16,(11):700-702.
[13] Cole A,High anxiety.Nurs Times,1992,88(22):26.
[14] 卢玉贞,黎文婷,丘宇茹等. ICU护士身心健康状况调查[J].广东医学,2007,28(2):297-299.
[15] 张立.ICU护士工作压力及其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4):30-32.
[16] 袁云娥,吴小苏,谭燕.亚健康概念及其研究进展[J].中国医院,2004,4,(8):55-59.
[17] 卢玉珍,黎文婷,丘宇茹等. ICU护士身心健康状况调查[J]. 广东医学,2007,28(2):297-299.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 神经外科434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