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文学像一种顽固的病毒,自从感染了我,就潜伏在肌体中,再也不曾离开。我时常陷入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写作。一些看似平常的生活似乎离我很远。我性格内向、自闭,拒绝参加聚会。为了避免与别人打一个招呼,宁愿绕很远的道。我缺乏对很多场景的切身体验,面对别人作品中饱满多汁的素材,常常感到自卑而沮丧。另一方面,写作或许是我偷窥尘世的一种方式,让我把一些隐秘的触角缓慢而谨慎地伸向幽微的人性,使我能感受到世界的律动和质感。我和那些角色一样,打开蜷曲的身体与灵魂,在人间的雨水和阳光下,像一片舒展的叶子,接受冲洗和晾晒。
我的第一篇能勉强称为“作品”的小说,多年前发表在《十月》。那时我还在读书,毛躁且无知,对未来的想法更是一片空白,唯独觉得:如果能用写字的方式度过一生,我愿意永远月薪三百元。那时没有网络,与编辑老师之间通过邮政平信互相联系。编辑对我的莽撞懵懂,体现出充分的耐心与善意,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之后有若干年,我经历了许多不愿回忆的事,也没有再读过任何一篇小说———不是不想读,而是不敢读。我生怕翻开某一页,看见那些璀璨的文字和情节,自顾自地骄傲盛开,连一抹嘲笑都不屑于给我。
直到去年夏天,在我决定结束某种疲于奔命的生活时,文学,这个磨人的小妖精,乘虚而入,不知道用什么工具,一下子撬开了我的房间。我带着忐忑,翻开各种作品,看到从前崇拜的苏童、格非、叶兆言、余华、迟子建等作家的照片,容颜已经疏忽苍老;看到从前炽热的先锋文学早已沉寂,如熄灭的篝火;也看到大批八零后和九零后的作品,独特且充满灵性,呼啦一下,如繁花蔓延在眼前。那种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感觉,像一团大雾,笼罩在四周。我客观理性地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初涉世事的小学生,并且决定:如果可以重新踏上这条道路,我就打算把余生,安放在此了。
2
有一次忽然得到通知,让我去领“最受学生欢迎”奖,据说每五十名教师才有一人能获此殊荣。这让我一度欣喜地以为,自己拥有了“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成长”的能力。直到一个学生诚实地对我说“:老师,你每节课那几分钟的励志演讲,其实没用,我们通常用那一小段时间玩手机。下课后,没人会再提起你说过的那些话。”我十分震惊,我扮演着幽默、阳光、向上的角色去接近他们,以至于不少男生在校园遇到我,会跑过来兴奋地拥抱,把我的身体嘭一下撞在他的身上,我用心准备的演讲怎么可能“没用”!他又说:“不少同学认为,那种拥有广泛的人际关系,黑道白道什么人都认识,出了任何事情,只要打个招呼就能摆平,不用学习就能考过,不付出什么就能赚到钱的人,才是真正牛逼的人。”这不是约等于不劳而获吗?那个瞬间,有一个略显示迂腐的词可以用来形容我的心情———痛心疾首。我为之踌躇满志的事情,原来那么可笑,更可笑的是,我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可笑。这就是《江湖行》中几个学生角色———尚红孩、柳一驰、马眸眸的缘起。教师,或者说教育,似乎无法撼动他们,最终他们被逐利的潮水裹挟,共同踏入“江湖”。我没有对其行为做出道德评判,尽可能客观地叙述和呈现。网络上经常见到对一些无良教师的声讨,但我身边的大部分教师,的确都敬业而善良。虽然不是中小学而是高校,但学生的手机掉进厕所,教师会陪着哭泣的学生坚守到晚上零点;学生的优盘丢在实验室,会为其在每一个群里询问。然而师生之间,还是经常互相误判,甚至发生冲突。怎样才能触及到学生的内心,让其在成长中散发出灵魂的香气?光靠教师单方面努力真的就够了吗?我与许多同事探讨过,找不到答案。作为教师,我不愿看到学生的心是皱缩的,这会让我有尖锐的挫败感。他们理应自由地舒展,像吸足水份的干净叶子,充满生机又安静坦然。
我还注意到,有不少成年人,在侃侃而谈、从容淡定、自信果敢的外表背后,却藏匿着惊惧不安的眼神,或者一团乱麻的内在,他们被各种因素压制胁迫,无法理直气壮地直立行走,因此写出了《荡漾》。文中“岳父放屁”的情节,来自对外经贸大学的闫博士,在单身宿舍“同居”的那段日子,他把一生的屁都放给了我。这两篇习作中,共同的焦点是“逐利”。
3
我觉得自己没有资格从理论高度去探讨写作,因此我更愿意从读者的角度,去掉那些专业术语,用最白话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基本属于幼稚的“乱弹”,贻笑大方了。
小说与散文诗歌相比,不存在孰高孰低,但小说拥有更大的容量和更多的可能性。如果把写诗比作用灵魂对语言进行雕刻,那么写小说就如同用肉身在语言中游泳了。我一直认为:小说一定要“好看”,要有一个好故事做内核,如果故事不完整,也至少应是一段精彩的情节。因为小说不止是给同行读、给评论家读,还要给更多的非专业人士读。
有一些作品,有故事也有关怀,但语言却疲沓松弛,读起来感受不到那种劲道、节奏与张力,好像穿着大了一号的鞋子跑步一般。我个人的感受是,一个万字短篇,哪怕只放进去一个语言的亮点,比如绝妙的比喻等,这个亮点就会如同一粒麻椒,激發出绵绵不绝的味道。
纯文学与通俗文学有很大的不同,如同牛排与烧烤间的区别。近期读了不少通俗文学作品,发现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优秀的通俗文学,首先语言十分精妙,或充满典雅的韵致,或饱含人间烟火气息,非常有嚼劲。而且通俗文学往往在情节设计上很下功夫,埋伏笔、抖包袱、结局反转,读起来峰回路转,欲罢不能。这种古老的文学技巧,其实在受众中依旧极受欢迎。在必要时,将其部分地借鉴到纯文学创作中,或许会使作品呈现出别样的光泽。
以上妄言了。
2018.5,保定
文学像一种顽固的病毒,自从感染了我,就潜伏在肌体中,再也不曾离开。我时常陷入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写作。一些看似平常的生活似乎离我很远。我性格内向、自闭,拒绝参加聚会。为了避免与别人打一个招呼,宁愿绕很远的道。我缺乏对很多场景的切身体验,面对别人作品中饱满多汁的素材,常常感到自卑而沮丧。另一方面,写作或许是我偷窥尘世的一种方式,让我把一些隐秘的触角缓慢而谨慎地伸向幽微的人性,使我能感受到世界的律动和质感。我和那些角色一样,打开蜷曲的身体与灵魂,在人间的雨水和阳光下,像一片舒展的叶子,接受冲洗和晾晒。
我的第一篇能勉强称为“作品”的小说,多年前发表在《十月》。那时我还在读书,毛躁且无知,对未来的想法更是一片空白,唯独觉得:如果能用写字的方式度过一生,我愿意永远月薪三百元。那时没有网络,与编辑老师之间通过邮政平信互相联系。编辑对我的莽撞懵懂,体现出充分的耐心与善意,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之后有若干年,我经历了许多不愿回忆的事,也没有再读过任何一篇小说———不是不想读,而是不敢读。我生怕翻开某一页,看见那些璀璨的文字和情节,自顾自地骄傲盛开,连一抹嘲笑都不屑于给我。
直到去年夏天,在我决定结束某种疲于奔命的生活时,文学,这个磨人的小妖精,乘虚而入,不知道用什么工具,一下子撬开了我的房间。我带着忐忑,翻开各种作品,看到从前崇拜的苏童、格非、叶兆言、余华、迟子建等作家的照片,容颜已经疏忽苍老;看到从前炽热的先锋文学早已沉寂,如熄灭的篝火;也看到大批八零后和九零后的作品,独特且充满灵性,呼啦一下,如繁花蔓延在眼前。那种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感觉,像一团大雾,笼罩在四周。我客观理性地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初涉世事的小学生,并且决定:如果可以重新踏上这条道路,我就打算把余生,安放在此了。
2
有一次忽然得到通知,让我去领“最受学生欢迎”奖,据说每五十名教师才有一人能获此殊荣。这让我一度欣喜地以为,自己拥有了“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成长”的能力。直到一个学生诚实地对我说“:老师,你每节课那几分钟的励志演讲,其实没用,我们通常用那一小段时间玩手机。下课后,没人会再提起你说过的那些话。”我十分震惊,我扮演着幽默、阳光、向上的角色去接近他们,以至于不少男生在校园遇到我,会跑过来兴奋地拥抱,把我的身体嘭一下撞在他的身上,我用心准备的演讲怎么可能“没用”!他又说:“不少同学认为,那种拥有广泛的人际关系,黑道白道什么人都认识,出了任何事情,只要打个招呼就能摆平,不用学习就能考过,不付出什么就能赚到钱的人,才是真正牛逼的人。”这不是约等于不劳而获吗?那个瞬间,有一个略显示迂腐的词可以用来形容我的心情———痛心疾首。我为之踌躇满志的事情,原来那么可笑,更可笑的是,我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可笑。这就是《江湖行》中几个学生角色———尚红孩、柳一驰、马眸眸的缘起。教师,或者说教育,似乎无法撼动他们,最终他们被逐利的潮水裹挟,共同踏入“江湖”。我没有对其行为做出道德评判,尽可能客观地叙述和呈现。网络上经常见到对一些无良教师的声讨,但我身边的大部分教师,的确都敬业而善良。虽然不是中小学而是高校,但学生的手机掉进厕所,教师会陪着哭泣的学生坚守到晚上零点;学生的优盘丢在实验室,会为其在每一个群里询问。然而师生之间,还是经常互相误判,甚至发生冲突。怎样才能触及到学生的内心,让其在成长中散发出灵魂的香气?光靠教师单方面努力真的就够了吗?我与许多同事探讨过,找不到答案。作为教师,我不愿看到学生的心是皱缩的,这会让我有尖锐的挫败感。他们理应自由地舒展,像吸足水份的干净叶子,充满生机又安静坦然。
我还注意到,有不少成年人,在侃侃而谈、从容淡定、自信果敢的外表背后,却藏匿着惊惧不安的眼神,或者一团乱麻的内在,他们被各种因素压制胁迫,无法理直气壮地直立行走,因此写出了《荡漾》。文中“岳父放屁”的情节,来自对外经贸大学的闫博士,在单身宿舍“同居”的那段日子,他把一生的屁都放给了我。这两篇习作中,共同的焦点是“逐利”。
3
我觉得自己没有资格从理论高度去探讨写作,因此我更愿意从读者的角度,去掉那些专业术语,用最白话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基本属于幼稚的“乱弹”,贻笑大方了。
小说与散文诗歌相比,不存在孰高孰低,但小说拥有更大的容量和更多的可能性。如果把写诗比作用灵魂对语言进行雕刻,那么写小说就如同用肉身在语言中游泳了。我一直认为:小说一定要“好看”,要有一个好故事做内核,如果故事不完整,也至少应是一段精彩的情节。因为小说不止是给同行读、给评论家读,还要给更多的非专业人士读。
有一些作品,有故事也有关怀,但语言却疲沓松弛,读起来感受不到那种劲道、节奏与张力,好像穿着大了一号的鞋子跑步一般。我个人的感受是,一个万字短篇,哪怕只放进去一个语言的亮点,比如绝妙的比喻等,这个亮点就会如同一粒麻椒,激發出绵绵不绝的味道。
纯文学与通俗文学有很大的不同,如同牛排与烧烤间的区别。近期读了不少通俗文学作品,发现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优秀的通俗文学,首先语言十分精妙,或充满典雅的韵致,或饱含人间烟火气息,非常有嚼劲。而且通俗文学往往在情节设计上很下功夫,埋伏笔、抖包袱、结局反转,读起来峰回路转,欲罢不能。这种古老的文学技巧,其实在受众中依旧极受欢迎。在必要时,将其部分地借鉴到纯文学创作中,或许会使作品呈现出别样的光泽。
以上妄言了。
2018.5,保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