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子情缘

来源 :老来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mimoom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风我不动,我动就有风,如果不用我,除非刮秋风。”这是流传在我国民间的一则谜底为“扇子”的扇谜。没有电扇、空调的时候,平民百姓在夏天最常用的防暑降热之物就是扇子。在挥汗如雨的盛夏酷暑,一把扇子扇扇,清风徐徐而来,凉爽宜人,十分惬意。
  我与扇子的情缘始于偶然。退休赋闲在家,一日忽对家里各式各样物品的包装盒来了兴趣。经过仔细观察了解,知道这是商家的营销策略。精美的包装盒印有各种各样图案,有花卉风景,还有鱼虫鸟兽;有自然景观,还有人物写真。可惜的是,这些精美的包装一到顾客手里便寿终正寝,似乎完成使命。惋惜之余,因时值盛夏,我突发奇想,何不利用此包装盒制作扇子一用。说干就干,我将其剪成圆形或方形并为其安装一个把手,拿在手上一挥,呵呵,还挺来劲儿!
  当我把自己的“成果”向家人展示的时候,没想到大家一致称赞。老伴说是“锻炼手臂,强健身体”;儿媳说是“变废为宝,节能环保”;女儿说是“为商家再做宣传”……一举多得。经大家这么一说,我的制扇劲头更足了。做营销工作的大女儿为我提供了制扇的材料和工具,老伴给我当起了参谋,对我的作品品头论足。剪裁、打标、粘合、阴干至书画,一道道工序我是丝毫不敢大意,忙活起来,这一干就是7个年头。由于自己精心制作,在不盈寸尺的天地里,那小桥流水、名山大川、花鸟虫草、仕女佳人以及诗词歌赋、美景艺术相映生辉,多少给人怡悦的情趣!每年春夏之际,我都要制作一批扇子赠给家人、亲友和邻居。我的作品甚至随亲友出了娘子关,去了外省市,有的还越洋过海出了国门……
  因为爱扇的原因,在制扇的过程中不仅没感觉劳累,反而觉得特别充实,身心愉悦。就连自己的年龄和“零部件”的不适也统统忘却,这几年甚至忘了医院的门朝哪开。制扇不仅带给我与家人、亲朋间的和谐,更给我带来健康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因为制扇的缘故,我翻书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到我国扇子的悠久历史。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就有了扇子,当时舜为寻找贤才辅佐自己,亲自用羽和竹做扇,赠给贤人,以示诚意。唐朝大诗人杜甫在其《秋兴》诗中就有记载:“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据记载,扇子作为拂暑纳凉、驱虫赶蝇的工具,大概是从汉朝开始的,至今也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另据可靠资料,夏日摇扇取凉有很大好处。在炎热的夏天,老年人若经常手摇扇子,不仅可以消暑,还能起到健身防病的作用。
  世界气候峰会倡导人们“低碳生活”。我这小小的制扇行动,不正迎合了绿色、节能、减排、低碳理念吗?看来,我与扇子的情缘还要继续下去,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多多制扇赠送友人。让自己更多的亲朋邻里挥扇生风、怀袖生凉,也算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为低碳理念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力!
  
其他文献
“我一个人守望在高山教书,只做了老师的份内事!”  开县白泉乡平安希望中心小学教师王洪春前往北京参加教育部的表彰大会,她是一名乡村教师,在高山上守望30载,点燃600名农村娃娃希望。她也是升县今年唯一获得“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提名奖的教师。     上山:只要有路就能爬上去   白泉乡是开县最偏僻、最贫困的一个乡。王洪春回忆,30年前的那天,她选择到白泉乡平安希望中心小学教书,从县城赶到小学报到,因
期刊
作家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  许多不幸家庭的不幸,都在57岁的方冬梅身上出现了:  年轻时连失三个亲人,以为可以相伴终生的丈夫精神失常;她以拾荒为生,艰难养活两个女儿,年老时,却发现自己患上了晚期癌症。  日前,在阴暗的出租屋内,头发花白的方冬梅泪眼矇眬,“我不治病了,谢谢好心人帮女儿找个稳定工作吧。”  一段不愿触及的往事  方冬梅现在的“家”在江汉区
期刊
核心提示:江夏区山坡乡元丰村58岁的村民秦盛林突发脑溢血,长期昏迷不醒,变成“植物人”。老伴和4个孩子对他不抛弃、不放弃,全力抢救、细心照顾。不久前,秦盛林终于清醒过来,现在还可以自己吃东西,和女儿一起唱歌。     4兄妹尽力,挽救昏迷父亲  秦盛林以前可是村里的能人,他当过兵,懂技术,村民家里需要安装水电、修理电器,大伙都乐意找他。除了种田,秦盛林还开了一个碾米加工厂。4个孩子都上班了,小日子
期刊
她出身贫寒,母亲长年患病,父亲在外打工。她背着患病的母亲去上大学,一边学习,一边打工挣钱,一边照料母亲。生活的苦难赋予她异于常人的乐观与坚韧。这个平凡的90后女孩,叫石秀琴,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学生。  在安徽师范大学教工宿舍区的一角,石秀琴正在晾晒刚刚洗好的床单,额头上虽挂满汗珠,脸上却飞扬着阳光般的笑容。  “我简单而平凡,只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做我该做的事。”这是石秀琴的座右铭,也
期刊
张家界永定村教学垭镇军家垭村,胡翠兰与伍传胜夫妇,已成为村里的一个符号。   伍传胜瘫痪了将近20年,胡翠兰不离不弃照顾了20年。“外人看起来平淡无奇,但我知道这有多苦。”伍传胜不忍妻子受累,曾十多次提出离婚,但妻子笑他太傻,“我要照顾你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情与爱在此刻交融到了一起。在安静的小村里,人们常可以看见这样的一对身影,胡翠兰推着伍传胜漫步在村里,沿着村里弯弯曲曲的小道,慢慢一步步走去
期刊
核心提示  电影《一个都不能少》曾感动众生,而在台山茫洲岛,每天都上演着真实版的《一个都不能少》的故事。36年来,海岛教师赵稳对和郑少明伉俪,一路风雨同行,默默无私地在杏坛上辛勤耕耘。  据统计,36年来,从茫洲岛毕业的学生近千人,如今两位老教师最大的愿望是教好他们唯一的学生郑雅静。    奉献  海岛夫妻36年默默耕耘杏坛  茫洲是名副其实的“岛外岛”,距离台山下川岛略尾圩西8海里,全岛仅8.6
期刊
目前我国收藏爱好者中,中老年人占到了60%以上,而且是藏品拍卖中的主力。当今老年人之所以热衷于搞收藏,主要有三个原因。   为了健康快乐   许多搞收藏的老年人,由于经常动脑筋,经常走乡串巷逛古玩市场,与藏友交流,不仅锻炼了身体,还调节了无序的枯燥生活。国外医学临床证明,收藏对高血压、胃病、神经衰弱、精神烦躁等病症的治疗效果比较理想,已有20多个国家把收藏列入心理疗法的正式科目。   弘扬民族文化
期刊
老爸退休后爱上了钓鱼。他有一辆面包车,若是周五见他急匆匆地外出,不用问,一定是跟老友们约好了去野钓。  一日,老爸听说郊外的水库上鱼了,于是,他跟着两位老友兴冲冲地跑去了。他们带的东西真不少:帐篷、睡袋,还有不锈钢锅、矿泉水、鸡蛋、榨菜、方便面。总之,准备好了长期作战,好好地钓上一大桶,美美地吃上一顿。  “我们运气不好,遇上前一晚有人用电打鱼了,钓了一天,愣是一条鱼都不上钩,是夜,仅以方便面果腹
期刊
刚迈进小区,邻居张大妈就在楼下拦住了我:“有时间劝劝你爸妈,老两口最近经常吵架,声调一个比一个高。”我笑着对张大妈说:“他们没吵架,只不过是在为写东西争辩罢了。谢谢您啊。”  “不对,你说得不对。”刚推开门,母亲的大嗓门就从书房传了出来。我放下包,走进书房,问争得面红耳赤的父母:“又写到哪儿了?”“在写咱们以前的车把式呢,你爸没有赶过车还总是充内行。”老妈一脸愤怒的表情。“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
期刊
上海植物园  上海植物园占地81.86公顷,前身是建于1954年的龙华苗圃,1978年4月正式对外开放,建园以来接待游客已达1000万人次,1996年被海外人士评为最喜爱的郊游地之一,2000年被评为新千年“六一”好去处。  上海植物园是集科学研究、科普教育、游览和生产功能为一体的专类园。园内设有盆景园、牡丹园、桂花园、蔷薇园、槭树园、松柏园、草药园、竹园、兰室等十几个专类园区。盆景园占地4公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