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针对新生的“适应特点和需求特点”开始的,这个时期的教育会为整个大学阶段的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这个时期又是他们正确树立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因此,如何使其顺利渡过大学生活,是每一个思想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就大学新生在思想教育上、学习上、生活上、应采取哪些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教育特点、具体措施
中图分类号: G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2(c)-0000-00
1大学新生适应特点及需求特点具体表现
1.环境变化带来的不适应
现在的大学生独生子女多,又逢90后,他们多于自私,少于奉献,承受能力差,以前在高中都是佼佼者,到了大学后,重新都到了一个同等水平的群体,如果努力不够就会落伍,产生自卑感;在高中集体精力,忙于学习,应负高考,很少交际,那么面对如此复杂的人际关系,无所是从,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或者召到老师批评,心态就会变得被动、消极。
2.目标茫然缺乏学习上进心。
高考之前,都有远大理想和抱负,“志当存高远”,当入了大学校门往往就有一种轻松感。旧的目标实现了,新的目标在哪里,定位定不准,有的同学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感兴趣,本来以为大学是一切理想的境地,可总是事与愿违,因此,随之而来的就是抱怨、无聊、郁闷、空虚,失去学习兴趣。
3、学习内容和方法不适应。
学习内容,高中开设课程少,内容浅显,多为基础理论课,学生对所教内容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而大学开设课程多,一般都有二十多门课程,学习内容多、任务重、范围广、要求高,学习方法上高中以课堂讲授灌输为主,大学强调启发的教学内容多、速度快、跨度大、抽象性强,这对大学新生适应学习环境有了新的挑战。
2新生入学教育的特点
1)启发性,要启发学生认识到进入大学是人生里程新的一页;迈上了人生道路的新 的高度;崇高的理想将在这里奠定;事业发展将在这里起步;美好的生活将在这里开拓。启发他们如何“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共处”。2)宣传性,对新生要广泛宣传学校的光荣传统,讲解学校的校训,创业精神,研究成果,学科建设成就,往届学生当中突出人物和事迹从中获取丰富的精神营养和学习成才的动力。3)交流性,在教育上要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思想,在突出学生为主体的地位,增加和学生双向交流,真心诚意的征求学生的意见,切实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积极倡导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理念。4)现实性,根据大学新生需求特点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
3对新生入学教育的主要措施。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完成从高中到大学的转变时期,抓好这个时期的教育引导工作不仅可以使学生受益终生,而且有助于学生的专业兴趣、创造良好的班风和校风。因此,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使学生沿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
1.家庭。学校联合教育。
我们现在的大学生年龄都在20-22岁之间,根据这一时期的生理、心理特点,其可塑性较大。在怎样做人,怎样生活,怎样丰富和发展自己,树立什么样的人生观等问题上,极其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同时又总是以怀疑,困惑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世界,不肯轻易的相信什么人,尤其是在他们远离家庭进入大学这个陌生的环境,一些事关重大的未知问题,接连出现后自己又不知如何处理时,便去求教他们最信赖的人,而有组织的教育和灌输式的宣传,在他的身上则没有显著的作用,特别是我们思想教育的形式,常常是高屋建瓴,搞起来上引下教,也易于使他们产生“凡是有组织的思想教育和形式教育都与己无关”的想法,而另一方面,他们对于来自家庭的教育和影响都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悟能力。究其原因,除了青年人乐于思考,有渴望求索人生真谛的强烈要求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亲缘关系和多年同舟共济所建立的信赖感在起作用。多数大学生认为父母兄妹及其他成员是“最信赖的人”。由于他们年龄小,经验少,对待事物缺乏全面,系统正确的分析,对一些是非问题理解不透,而在学校又“没有人能从对等的或稍稍优越于自己的立场,经常以明达的指点”过去由于朝夕相伴在父母身边,对来自父母的训导已习以为常,司空见惯,因此并非言听计从,即使出了错,父母一般也能及时咒损。当他有一肚子话不知向和人倾述时,必能回忆起昔日的场景而深深感到:“能助我者,唯有家庭。”在这种情况下,家庭因素对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倾向的影响就会相对增加。
2.对新生进行系列教育。
(1)进行专业思想教育。
要向学生讲明要有哪些思想准备,学校的概况,培养目标,所学专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如通过领导和专家的介绍,使新同学了解学校的发展历史,社会地位,学校教学科研,师资设备,发展前景,专业课程设计,专业教师队伍,专业人才的贡献等等。同时让学生了解应该怎样冲破高中学习的局限和思維定势。大学生应具备的精神素质和能力,使新同学初步树立爱校,爱专业的思想,从而逐步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
(2)法纪观念教育
就是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使学生树立法纪观念,知道哪些事情要坚定不移去做,哪些事情坚决不能参与,让新生树立是非意识、全局意识和全局观念。例如,给学生讲解《大学生守则》、《学生管理规定》、住宿管理规定、奖学金条例、考试规则、水电管理规定、违纪处罚条例,以及《高等教育法》、《教师法》等等。同时结合一些典型事例来教育,以案说法,对学生的教育效果就会更好。
(3)人生理想教育
就是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告诉学生应如何奋斗,树立起远大的理想抱负,学会认知世界,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生存,通过安排这样的入学教育,新同学对大学就有一个初步的概念,不再陌生,不再彷徨,从而树立起信心,鼓起勇气以一种积极主动,健康向上的心态投入到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之中。
(4)在政治课中唱响主旋律,结合实际,结合生活,结合学生,对新生进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教育,进行“四项光荣原则”教育,激发新生热爱社会主义感情,坚信共产主义信念。
3. 榜样示范教育。
榜样示范模式就是运用榜样的模范行为和成长精力对大学生进行适应教育一种模式。榜样示范模式将榜样的示范行为和成长经历具体化,人格化,对大学生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例如“十大杰出学生”的评选活动可以为所有学生尤其是新生树立很好的榜样。同时为这些学生印制宣传册子,通过他们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疏导学生的心理困惑。开展全院的公开学习,以及最后的评选。另外我们还可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实行学生党员联系寝室制度,通过与学生沟通与交流,关注如何掌握每一位新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发展,特别是给不适应的新生思想上的点播,行为上的指导,可以帮助他们顺利度过适应期,走出阴影,健康成长。
总之,大学新生对大学新生活是空白的,只要教育得当,能针对他们的适应特点及需求特点,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真正帮助他们走出困惑,相信他们能顺利的、充实的度过几年的大学生活,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1、李启金、汪瑞军、胡志国主编《大学生入学教育》
2、王斌 主编《大学新生入学教育》
关键词;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教育特点、具体措施
中图分类号: G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2(c)-0000-00
1大学新生适应特点及需求特点具体表现
1.环境变化带来的不适应
现在的大学生独生子女多,又逢90后,他们多于自私,少于奉献,承受能力差,以前在高中都是佼佼者,到了大学后,重新都到了一个同等水平的群体,如果努力不够就会落伍,产生自卑感;在高中集体精力,忙于学习,应负高考,很少交际,那么面对如此复杂的人际关系,无所是从,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或者召到老师批评,心态就会变得被动、消极。
2.目标茫然缺乏学习上进心。
高考之前,都有远大理想和抱负,“志当存高远”,当入了大学校门往往就有一种轻松感。旧的目标实现了,新的目标在哪里,定位定不准,有的同学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感兴趣,本来以为大学是一切理想的境地,可总是事与愿违,因此,随之而来的就是抱怨、无聊、郁闷、空虚,失去学习兴趣。
3、学习内容和方法不适应。
学习内容,高中开设课程少,内容浅显,多为基础理论课,学生对所教内容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而大学开设课程多,一般都有二十多门课程,学习内容多、任务重、范围广、要求高,学习方法上高中以课堂讲授灌输为主,大学强调启发的教学内容多、速度快、跨度大、抽象性强,这对大学新生适应学习环境有了新的挑战。
2新生入学教育的特点
1)启发性,要启发学生认识到进入大学是人生里程新的一页;迈上了人生道路的新 的高度;崇高的理想将在这里奠定;事业发展将在这里起步;美好的生活将在这里开拓。启发他们如何“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共处”。2)宣传性,对新生要广泛宣传学校的光荣传统,讲解学校的校训,创业精神,研究成果,学科建设成就,往届学生当中突出人物和事迹从中获取丰富的精神营养和学习成才的动力。3)交流性,在教育上要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思想,在突出学生为主体的地位,增加和学生双向交流,真心诚意的征求学生的意见,切实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积极倡导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理念。4)现实性,根据大学新生需求特点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
3对新生入学教育的主要措施。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完成从高中到大学的转变时期,抓好这个时期的教育引导工作不仅可以使学生受益终生,而且有助于学生的专业兴趣、创造良好的班风和校风。因此,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使学生沿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
1.家庭。学校联合教育。
我们现在的大学生年龄都在20-22岁之间,根据这一时期的生理、心理特点,其可塑性较大。在怎样做人,怎样生活,怎样丰富和发展自己,树立什么样的人生观等问题上,极其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同时又总是以怀疑,困惑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世界,不肯轻易的相信什么人,尤其是在他们远离家庭进入大学这个陌生的环境,一些事关重大的未知问题,接连出现后自己又不知如何处理时,便去求教他们最信赖的人,而有组织的教育和灌输式的宣传,在他的身上则没有显著的作用,特别是我们思想教育的形式,常常是高屋建瓴,搞起来上引下教,也易于使他们产生“凡是有组织的思想教育和形式教育都与己无关”的想法,而另一方面,他们对于来自家庭的教育和影响都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悟能力。究其原因,除了青年人乐于思考,有渴望求索人生真谛的强烈要求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亲缘关系和多年同舟共济所建立的信赖感在起作用。多数大学生认为父母兄妹及其他成员是“最信赖的人”。由于他们年龄小,经验少,对待事物缺乏全面,系统正确的分析,对一些是非问题理解不透,而在学校又“没有人能从对等的或稍稍优越于自己的立场,经常以明达的指点”过去由于朝夕相伴在父母身边,对来自父母的训导已习以为常,司空见惯,因此并非言听计从,即使出了错,父母一般也能及时咒损。当他有一肚子话不知向和人倾述时,必能回忆起昔日的场景而深深感到:“能助我者,唯有家庭。”在这种情况下,家庭因素对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倾向的影响就会相对增加。
2.对新生进行系列教育。
(1)进行专业思想教育。
要向学生讲明要有哪些思想准备,学校的概况,培养目标,所学专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如通过领导和专家的介绍,使新同学了解学校的发展历史,社会地位,学校教学科研,师资设备,发展前景,专业课程设计,专业教师队伍,专业人才的贡献等等。同时让学生了解应该怎样冲破高中学习的局限和思維定势。大学生应具备的精神素质和能力,使新同学初步树立爱校,爱专业的思想,从而逐步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
(2)法纪观念教育
就是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使学生树立法纪观念,知道哪些事情要坚定不移去做,哪些事情坚决不能参与,让新生树立是非意识、全局意识和全局观念。例如,给学生讲解《大学生守则》、《学生管理规定》、住宿管理规定、奖学金条例、考试规则、水电管理规定、违纪处罚条例,以及《高等教育法》、《教师法》等等。同时结合一些典型事例来教育,以案说法,对学生的教育效果就会更好。
(3)人生理想教育
就是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告诉学生应如何奋斗,树立起远大的理想抱负,学会认知世界,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生存,通过安排这样的入学教育,新同学对大学就有一个初步的概念,不再陌生,不再彷徨,从而树立起信心,鼓起勇气以一种积极主动,健康向上的心态投入到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之中。
(4)在政治课中唱响主旋律,结合实际,结合生活,结合学生,对新生进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教育,进行“四项光荣原则”教育,激发新生热爱社会主义感情,坚信共产主义信念。
3. 榜样示范教育。
榜样示范模式就是运用榜样的模范行为和成长精力对大学生进行适应教育一种模式。榜样示范模式将榜样的示范行为和成长经历具体化,人格化,对大学生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例如“十大杰出学生”的评选活动可以为所有学生尤其是新生树立很好的榜样。同时为这些学生印制宣传册子,通过他们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疏导学生的心理困惑。开展全院的公开学习,以及最后的评选。另外我们还可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实行学生党员联系寝室制度,通过与学生沟通与交流,关注如何掌握每一位新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发展,特别是给不适应的新生思想上的点播,行为上的指导,可以帮助他们顺利度过适应期,走出阴影,健康成长。
总之,大学新生对大学新生活是空白的,只要教育得当,能针对他们的适应特点及需求特点,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真正帮助他们走出困惑,相信他们能顺利的、充实的度过几年的大学生活,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1、李启金、汪瑞军、胡志国主编《大学生入学教育》
2、王斌 主编《大学新生入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