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治疗中声音的运用路径探究

来源 :当代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negw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声音作为一种现象而言,成为诸多不同学科的研究对象。音乐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声音,从音乐学的角度对声音进行研究具有不同凡响的意义。音乐学中有这样一个专业,它是运用一切与音乐有关的活动形式作为手段,对人的心理、生理等进行干预达到治疗效果,这个专业就是音乐治疗。音乐治疗是一门新兴的边缘性交叉专业,对音乐治疗中声音的运用路径进行探索,对于声音在音乐治疗中的不断发展研究有着推动作用。本文将从主流的三种音乐治疗方法:接受式音乐治疗、再创造式音乐治疗、即兴演奏式音乐治疗当中,探索“声音”有哪些运用路径,从而得出哪些路径可以更好地发挥音乐治疗在生活以及临床中的干预作用。
  [关键词]声音;音乐治疗;音乐治疗方法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2233(2021)08-0202-03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是通过介质(空气、液体和固体)传播并能被人或动物听觉器官所感知的波动现象。[1]也可以说:“声音是人类听觉系统对一定频率范围内振波的感受”,声音有很多类型,根据现象可以构成生理学、动物学、音乐学、语言学、美学、社会学,等等;音乐包含于声音之中,在音乐中,声音的声压、响度、频率是较为重要的,是人耳感受音乐的重要基础,振动亦是音乐以及一切声音的物质基础。音乐是人类通过音的节奏、和声、调性的音乐元素组合规则振动地进入到人耳,并让人们产生生理或心理上的情绪体验,以及通过控制节拍的频率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
  音乐治疗是一门新型的边缘性交叉学科,涵盖音乐学、医学、心理学等知识,音乐治疗是运用与音乐有关的活动形式,作为手段来帮助需要的人群,在音乐治疗的过程中必须有音乐、被治疗者和经过专业训练的音乐治疗师。音乐治疗的形式分为个体音乐治疗和团体音乐治疗[2],个体音乐治疗中注重的是被治疗者和音乐治疗师之间的关系,这甚至可以决定音乐治疗的成功与否;在团体音乐治疗中人数一般为10人左右,比较注重的是团体成员之间的动力关系,以及团体成员之间的配合。音乐治疗的过程包括:(1)治疗开始前对被治疗者的评估;(2)根据评估结果设置治疗目标,分为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短期目标的设置是为了达到长期目标的实现;(3)根据治疗目标设计音乐治疗计划;(4)对实施的音乐治疗计划进行总结与评价。
  音乐治疗的方法主要分为三种,接受式音乐治疗又称为聆听式音乐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聆听音乐来调节被治疗者的身心健康,在音乐治疗师的正确引导下,通过让被治疗者聆听选定的音乐、讨论聆听音乐内容、对音乐进行回忆、对音乐进行联想、音乐引导想象等,被动地接受音乐干预技术来引起被治疗者的音乐体验,使其达到短期的音乐治疗目标;再创造式音乐治疗多强调被治疗者主动加入音乐治疗中,在聆听音乐的基础上主动地加入音乐活动,让被治疗者演奏或者演唱音乐作品,使其达到短期的音乐治疗目标;即兴演奏式音乐治疗主要是以即兴演奏为主,这需要音乐治疗师有演奏多种乐器以及即兴演奏的能力,一般是使用相对简便的乐器,引导被治疗者加入到音乐的演奏过程中,激发被治疗者即兴的能力,使其达到治疗的效果。[3]
  在音乐治疗中声音的运用路径多种多样,可以说音乐治疗中所有的环节都必须有声音的存在,音乐包含于声音之中,以下案例是笔者在参與实践的过程中,通过音乐治疗活动得出的声音具体使用方法,以及哪些声音在音乐治疗活动中较为常见和有利,分析哪些声音在音乐治疗中更易存在和被接受。
  以下案例是笔者在沈阳音乐学院大三期间在阳光家园残疾人托养康复中心参与实践所做记录,沈阳市阳光家园残疾人托养康复中心的人群主要是18-40岁左右的智力障碍患者,以下使用了三次实践记录的总结作为案例依据,但并不是所有音乐治疗计划的开始和结束,是在进行长期的音乐治疗计划中抽取的一次前期实践记录和一次后期实践记录。
  干预计划:
  1.研究问题
  由于自身缺陷的限制,青年智力障碍患者在社会和学校中的适应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比如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表达能力,肢体协调能力,认知能力等都有待提高,所以本论文针对青年智力障碍人群的学习、生活等方面进行了干预性的研究。
  2.研究目标
  研究目标一是考察音乐治疗对青年智力障碍患者干预的作用,二是分析音乐治疗对患者产生了哪些影响。
  3.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大多是青年智力障碍的患者。
  4.研究计划
  研究计划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针对患者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肢体协调能力的前期干预;第二部分是针对患者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肢体协调能力的后期干预。
  第一次在沈阳市铁西区阳光家园残疾人托养康复中心实践记录
  第一项音乐治疗活动:运用的方法是再创造式音乐治疗方法,让被治疗者在治疗师主持的音乐治疗活动下主动地加入到活动中。通过团体中每个成员声带的自然发声,一起演唱《明天会更好》这首歌曲,纯自然的发声方式,使每个成员可以感受到自己的声音以及声带发出不同旋律时的变化,单纯的一种歌唱方式,可以感受到自然嗓音的存在,并且歌唱的同时可以训练学员的语言能力,音乐能力,注意力等。
  第二项音乐治疗活动:运用的方法是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让成员聆听音乐、做音乐想象、音乐律动以及音乐回忆。通过电脑音响播放一首纯音乐,让成员们感受音响中声音和音乐的存在,对音乐里所表现出的内容进行想象或者回忆,当然音乐的选择必须有代表性,在感受声音中音乐存在的同时,寻找表现学习俱佳的学员带领其他成员进行音乐律动活动。这项活动在感受音乐的同时可以训练成员的节奏感,律动感,身体协调能力等。
  第三项音乐治疗活动:运用的方法是即兴演奏式音乐治疗方法,让每个成员使用现有的乐器(自己的双手)加入到音乐治疗活动中,首先对成员们进行音乐节奏的训练。先是编排一个节奏小片段示范一遍,把男生女生分开两组,分组教会学员节奏型的演奏方式。接着成员跟随着钢琴的琴键跳动进行拍手动作,通过不断地练习、不断地配合使得成员可以全身心地融入到音乐中,不受其他小组的干扰,同时完成自己小组的节奏型演奏,最后男生、女生两组合奏得很好。这样的音乐治疗方法,通过最基础的双手拍打节奏发声,训练成员的协同能力、认知能力、手脑配合能力等。   最后,通过以上三种音乐治疗方法结合的方式,带领成员们跟随着《青春修炼手册》《双人舞》两首曲子进行音乐律动的活动,体验音乐节奏与自己的身体协同在一起,可以带动成员的积极性,让他们对之后的音乐活动更加积极地参加,并且同时也训练了他们的肢体灵活度与协调能力。
  第二次在沈阳市铁西区阳光家园残疾人托养康复中心实践记录
  第一项音乐治疗活动:运用的方法是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让团体中的成员聆听音乐、做音乐想象、音乐律动以及音乐回忆。通过电脑音响播放一首纯音乐,让成员们感受音响中声音和音乐的存在,对音乐里所表现出的内容进行想象或者回忆,引导成员们对小提琴版本的《卡农》进行聆听与联想,聆听前笔者向成员们强调听曲子时要秉持认真的态度。小提琴版本的《卡农》特点是整首曲子特别安静悠扬。
  聆听结束后笔者积极与成员交流沟通,询问他们听到这首曲子的第一感觉是什么、想到了什么、回忆到了什么,在沟通的过程中有一名成员说:“这样的音乐环境好像有种在吃牛排时候的感觉”。这个音乐治疗方法的目的就是通过音响中播放的音乐让成员们发散地去联想,鼓励他们积极去想象,带领成员能够从音乐中获得新的体验、得到新的认知、又或者可以回忆起过去的片段。
  第二项音乐治疗活动:运用的方法是即兴演奏式音乐治疗方法,让每个成员使用现有的乐器加入到音乐治疗活动中,通过乐器的发声,对曲子《森林狂想曲》的认知与节奏训练。先把需要使用的乐器分发到每个成员的手中,接着播放《森林狂想曲》,在播放曲子的同时,笔者会指挥一系列的训练步骤。第一步每个人各自自由地使用乐器跟随音乐打出基本节奏型;第二步由笔者指挥由谁单独击打不同的节奏型,直到成员们一一独自完成任务,最后一步是所有人合奏。通过完美的音乐合奏与独奏,每个人感受到了音乐与自己的同在,找到了认同感。
  第三项音乐治疗活动:运用的方法是再创造式音乐治疗方法,让每个人主动的加入到音乐治疗活动中。通过治疗师弹奏伴奏,大家一起合唱歌曲《成都》。具体步骤是:大家手拉手一起合唱。活动目的是创造温馨的感觉,觉得会让人想要停留地跟唱着,每个人的表现都充满了感染力。
  第四项音乐治疗活动:运用的方法是即兴演奏式音乐治疗方法,让每个成员使用现有的乐器(自己的身体)加入到音乐治疗活动中,针对节奏的训练。两组成员分别是网状型节奏模式,节奏成网状型交叉进行,一组成员的节奏与另一组完全不一样,先一组一组教学,之后在同一时间两组结合起来打出进行教学的节奏,要互相不受干扰。这个训练当中学员们需要牢记自己的节奏类型,经过多次的协作,他们很好地完成了这一活动,给笔者呈现的是立体声感觉。两组的协作使学员感受到音乐节奏的魅力,增加了对音乐的理解。这样的音乐治疗方法训练了学员的智力、肢体协调能力和团体配合能力。
  第三次在沈阳市铁西区阳光家园残疾人托养康复中心后期干預的实践记录
  第一项音乐治疗活动:笔者引导学员观察身边的人、猜出身边的人、介绍身边的人。具体步骤是:先播放歌曲《忧伤还是快乐》,同时让同学们观察一下身边同学的装束,服饰,特征等。音乐结束,让一人蒙上眼睛,去猜刚才观察的同学中的任意一个,猜出并介绍他。活动目的是锻炼学员的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记忆力,对身边人的介绍能力、总结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等。
  第二项音乐治疗活动:后期的治疗干预计划:播放歌曲《明天会更好》,具体步骤是:学员们跟随着歌曲的伴奏一起律动,然后用声音来加入到笔者的伴奏里。选择这首歌曲的原因是这首歌给人以动力,并且深受学员们的喜爱,学员们期待明天会更好。活动目的是提高身体肢体协调能力、对歌曲的记忆能力。
  第三项活动:笔者指挥学员们进行乐器大传递。具体步骤是:播放《森林狂想曲》,大家坐在一起,音乐响起时自己使用乐器跟节奏走;当老师说“换”时,同学们把乐器传递给右边的同学,同时左手接过左边同学的乐器。形成一个乐器圈,就是老师在说“换”时,大家手中的乐器都要换给右边坐着的同学手中,同时左手拿起右边同学的乐器。活动目的是提高同学们的注意力,对左右的认识,对节奏的掌握,对脑和身体的配合力等。
  音乐治疗活动总结:学员们参加音乐活动很积极乐观;逻辑思维能力比以往清晰;语言运用有所改善;肢体语言相对协调;学员们在这段时间学习能力有提升;对音乐的感觉也更深刻;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明显改善;对于旧事物的记忆更加清晰和牢固。实践基地的老师说,以前学员们记不住的东西,现在已经能很好地掌握,对音乐的理解能力明显加强。
  后期的实践内容每个成员接受起来很快,活动规则的仔细讲解可以使学员们更高效地接受治疗。对于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等,不同时间相同活动进行对比,学员们后期都有长足地进步。
  结 语
  本文在探究“声音”的运用路径在音乐治疗中发挥的重大作用,主要是通过音乐治疗的三种主要方法,接受式音乐治疗、再创造式音乐治疗和即兴演奏式音乐治疗当中,探索出“声音”在音乐治疗中的运用路径,得出以上“声音”的使用路径,可以更好地发挥音乐治疗在生活以及临床中的干预作用。音乐治疗中音乐的选择极其重要,而且是因人而异的,每个人的个体差异性导致同一首音乐在两个人或两种类型人之间,所达到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所以音乐治疗的评估显得尤为重要,根据评估结果选择适合每个人的音乐和音乐治疗形式与方法,并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治疗效果及时修改和调整治疗方案。
  (责任编辑:张洪全)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舞蹈治疗对促进大学生人际交往、语言交流、异性交往以及调试积极消极情绪做干预研究。方法:通过某高校心理健康中心发放调查问卷,经过筛选招募60名大学生志愿者分为两组,一组进行舞动治疗两个月,每月四次,每次120分钟的干预;另一组则不做任何干预。结论:通过《积极消极情绪量表》以及《人际关系综合量表》问卷调查数据结果判断对比,干预组人际关系在前后测上的差异具有显著性;积极消极
[摘要]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面对疫情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为抗疫斗争的胜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这场艰苦的抗疫战争中,形成了伟大的抗疫精神。红色歌曲通过其自身所具有的鲜明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振奋人心的时代精神可以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发挥强有力的凝聚力,在广大青年学生中形成号召力。所以我们在抗疫斗争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让红色歌曲发挥作用是需要研究的一个课题。本文将探讨红色歌曲对引领抗疫精神的重要
[摘要]  本文主要对有关20世纪50年代天津音乐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论文进行梳理,归纳总结50年代天津音乐的发展概况。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迎来历史新纪元,焕发出崭新的面貌。随着政治形势的好转、国家实力的提升,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给予音乐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条件。天津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形成了九国租界的独特盛况。本土音乐文化与外来音乐文化的碰撞让50年代的天津音乐生活焕发
2021年4月17日一早,我躺在床上,在网络上搜到一则发表于2018年8月8日的通讯,报道的是南涧县无量山镇可保村白茶带动农户致富的事。我把报道节选部分如下.
为主的音乐教学实践活动,在国内音乐艺术院校和综合院校的诸多艺术教学领域广泛运用。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音乐国际教育与传播专业(声乐方向与器乐方向),包含了音乐学、音乐传播学、音乐教育学及声乐教学(器乐教学)四项内容;该专业作为中国艺术教学领域的新兴专业,在传统的专业教学模式基础上,更注重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养、有扎实的中国音乐表演能力、且有一定文化交流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本文将以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音乐
[摘要]  随着电子管风琴进入高校以来,其教学改革一直是众多电子管风琴从业者和学习者关注的重点问题。而电子管风琴与钢琴两种不同类型的乐器,在教学理念、演奏特点、发音原理等要素上有相通之处,也有区别[1]。将电子管风琴与钢琴进行融合,以此作为研究课题,能够有效创新电子管风琴、钢琴的教学方法,传达更加具有艺术表现力和魅力的作品。鉴于此,本文从二者有效结合的价值探索出发,分析二者可以有效结合的可行性并展
祖国山水美,侧重各不同.或以风景闻名,或以独特的人文著称,或以厚重的历史引人入胜.在我的家乡——祥云,这里藏着一个小村庄叫王家庄,是闻名遐迩的马列主义播火先驱王复生、
期刊
[摘要]  当代舞蹈教育关乎人类生命的教育,偏重价值生命的培养,有“为舞蹈而舞蹈”的趋势,缺乏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力、观察力,培育出的舞者或舞蹈爱好者不具备一个完整舞蹈家的条件和基本素养,本文将从吴晓邦对生命的思考下所形成的舞蹈教育观为研究对象,回顾吴晓邦在舞蹈创作、教学中的实践经历、思想形成,反思当下舞蹈教育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剖析吴晓邦的生命舞蹈教育观,来发现舞蹈教育深层内容里自然生命的培育使命。 
时间回到2018年8月19日,我们再次走进大栗树村,循着一位老人的足迹,了解他的故事.一个个苦难岁月里坚定执着的奋斗故事,加深了我对尹老的认识.尹何春,这个被人们亲切地称呼为
期刊
思辨教学是提升学生外语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该文以认知理论为指导,结合北航面向工程师专业的科技法语教学实践,阐述多层级问题设计以及思辨与语言学习、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