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CBNweekly P=G. P.“Bud”Peterson
对全球顶尖的高等院校来说,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意味着自身的教学竞争力。不过跟那些在开学和毕业典礼上做一番鼓舞人心的演讲比起来,抢先进行大规模产业对接的做法似乎更加有效。在佐治亚理工大学校长G. P."Bud"Peterson博士看来,不论是对于学校本身、学生,还是对于企业来说,产业对接几乎是最理想的教育模式。学生获得最好的就业和创业机会,企业用最低的成本挖掘到最具潜力的人才,而学校则通过这种方式保持并提升竞争力,以招收到更优秀的学生。无论从什么角度看,这都是一笔三赢的买卖。
C:目前教育产业主要的经营方式有哪些?
P:现在的大学教育主要有两种方向,某些院校非常注重数学这样的基础学科,加州理工学院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而佐治亚理工偏重应用型学科。这就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方向,你可以看到我们的人文学院也具有很强的技术色彩。因为具备满足“应用”的诉求,我们建立了全美最大、最全面的经济和产业协助项目—企业创新研究所(Enterprise Innovation Institute),直接通过教育项目加速院校内创业公司的创立,通过产业孵化器扶助创业企业,最终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比如投资实验室(Venture Lab)对高校来说就是一个创新的做法,帮助在校学生和教职员工把自己的研发成果进行商业转化,成立创业公司,并吸引投资。从2001年到现在,我们的投资实验室已经创立了150家创业公司,并助他们吸引了7亿美元的投资。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C:佐治亚理工学院以擅长与企业进行产业与教育对接闻名,这种经营模式是最理想的教育模式吗?
P:人文学科很难跟产业进行对接,但是商业、工程和科学等学科跟产业对接就会非常理想。这当然在一定程度上与历史渊源有关,比如今天跟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齐名的佐治亚理工学院过去是一家贸易学院,有着跟许多产业进行对接的先天条件和经验。另一方面,你可以从数据中看出些端倪。佐治亚理工学院35%的本科生会参加“Co-op”带薪实习项目或自愿进企业实习,把实习的时间提前及延长对这一类学科的学生来说是很有好处的。虽然很多美国学校会强制要求学生参加,但实际上没有学生自愿参加的效果好,你可以看到佐治亚理工学院学生参加实习的比例在全美学校当中是最高的。让学生累计3个学期去同一家公司实习,不过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哪个学期去,而选择的公司可以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进行,因为学校的工作就是努力帮学生拓展这些资源。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在毕业前就可以积累1年高质量的工作经验,了解自己的兴趣和行业。我们现在的带薪实习项目已经扩展到了创业公司,有的创业公司甚至不发工资,而是给学生股权。这也是一种值得推崇的创新。
C:对企业来说,这种产业与教育对接的模式被看做是对人才的前期投资。如何看待这种投资与回报的关 系?
P:带薪实习是企业招聘人才的一种手段,长达3个学期的实习期相当于一种长期面试。通过这种方法,把学生转化为正式员工的概率是非常高的,对企业来说也可以节约大量的招募成本。尤其是当学生本身在技术和动手方面的能力很强,又有创新思维的情况下,已经可以在实习过程中为企业本身运作和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就像正式员工一样。而企业要做的只是在这个过程中付出相对低廉的实习工资,并观察他是否会成为具有未来竞争力的储备人才。当然,企业对于学生的学分成绩、创新能力、领导能力、沟通能力等等方面也都有自己的要求,为此专门配备一个就业指导中心就至关重要,它可以在前期帮助学生判断企业的需求点,也能协助企业在甄选学生的过程中进行配对。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下学生都非常富有创业精神,比如3D虚拟社区网站Kaneva的CEO Christopher W. Klaus在佐治亚理工读本科期间创立了Internet Security Systems,并以13亿美元卖给了IBM。(采访:郭苏妍)
对全球顶尖的高等院校来说,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意味着自身的教学竞争力。不过跟那些在开学和毕业典礼上做一番鼓舞人心的演讲比起来,抢先进行大规模产业对接的做法似乎更加有效。在佐治亚理工大学校长G. P."Bud"Peterson博士看来,不论是对于学校本身、学生,还是对于企业来说,产业对接几乎是最理想的教育模式。学生获得最好的就业和创业机会,企业用最低的成本挖掘到最具潜力的人才,而学校则通过这种方式保持并提升竞争力,以招收到更优秀的学生。无论从什么角度看,这都是一笔三赢的买卖。
C:目前教育产业主要的经营方式有哪些?
P:现在的大学教育主要有两种方向,某些院校非常注重数学这样的基础学科,加州理工学院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而佐治亚理工偏重应用型学科。这就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方向,你可以看到我们的人文学院也具有很强的技术色彩。因为具备满足“应用”的诉求,我们建立了全美最大、最全面的经济和产业协助项目—企业创新研究所(Enterprise Innovation Institute),直接通过教育项目加速院校内创业公司的创立,通过产业孵化器扶助创业企业,最终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比如投资实验室(Venture Lab)对高校来说就是一个创新的做法,帮助在校学生和教职员工把自己的研发成果进行商业转化,成立创业公司,并吸引投资。从2001年到现在,我们的投资实验室已经创立了150家创业公司,并助他们吸引了7亿美元的投资。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C:佐治亚理工学院以擅长与企业进行产业与教育对接闻名,这种经营模式是最理想的教育模式吗?
P:人文学科很难跟产业进行对接,但是商业、工程和科学等学科跟产业对接就会非常理想。这当然在一定程度上与历史渊源有关,比如今天跟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齐名的佐治亚理工学院过去是一家贸易学院,有着跟许多产业进行对接的先天条件和经验。另一方面,你可以从数据中看出些端倪。佐治亚理工学院35%的本科生会参加“Co-op”带薪实习项目或自愿进企业实习,把实习的时间提前及延长对这一类学科的学生来说是很有好处的。虽然很多美国学校会强制要求学生参加,但实际上没有学生自愿参加的效果好,你可以看到佐治亚理工学院学生参加实习的比例在全美学校当中是最高的。让学生累计3个学期去同一家公司实习,不过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哪个学期去,而选择的公司可以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进行,因为学校的工作就是努力帮学生拓展这些资源。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在毕业前就可以积累1年高质量的工作经验,了解自己的兴趣和行业。我们现在的带薪实习项目已经扩展到了创业公司,有的创业公司甚至不发工资,而是给学生股权。这也是一种值得推崇的创新。
C:对企业来说,这种产业与教育对接的模式被看做是对人才的前期投资。如何看待这种投资与回报的关 系?
P:带薪实习是企业招聘人才的一种手段,长达3个学期的实习期相当于一种长期面试。通过这种方法,把学生转化为正式员工的概率是非常高的,对企业来说也可以节约大量的招募成本。尤其是当学生本身在技术和动手方面的能力很强,又有创新思维的情况下,已经可以在实习过程中为企业本身运作和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就像正式员工一样。而企业要做的只是在这个过程中付出相对低廉的实习工资,并观察他是否会成为具有未来竞争力的储备人才。当然,企业对于学生的学分成绩、创新能力、领导能力、沟通能力等等方面也都有自己的要求,为此专门配备一个就业指导中心就至关重要,它可以在前期帮助学生判断企业的需求点,也能协助企业在甄选学生的过程中进行配对。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下学生都非常富有创业精神,比如3D虚拟社区网站Kaneva的CEO Christopher W. Klaus在佐治亚理工读本科期间创立了Internet Security Systems,并以13亿美元卖给了IBM。(采访:郭苏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