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测定抗妇炎胶囊中木兰花碱、黄柏碱、药根碱、巴马汀、小檗碱、槐果碱、苦参碱、氧化槐果碱、槐定碱和氧化苦参碱10种活性成分.方法 采用InerSustain AQ-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A:乙腈-无水乙醇(80∶20),流动相B: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20 nm,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进样量10 μL.结果 木兰花碱、黄柏碱、药根碱、巴马汀、小檗碱、槐果碱、苦参碱、氧化槐果碱、槐定碱和氧化苦参碱分别
【机 构】
: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学部,河南商丘476100;聊城大学生物制药研究院,山东聊城25205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测定抗妇炎胶囊中木兰花碱、黄柏碱、药根碱、巴马汀、小檗碱、槐果碱、苦参碱、氧化槐果碱、槐定碱和氧化苦参碱10种活性成分.方法 采用InerSustain AQ-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A:乙腈-无水乙醇(80∶20),流动相B: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20 nm,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进样量10 μL.结果 木兰花碱、黄柏碱、药根碱、巴马汀、小檗碱、槐果碱、苦参碱、氧化槐果碱、槐定碱和氧化苦参碱分别在2.69~134.50、1.95~97.50、0.63~31.50、0.86~43.00、11.95~597.50、0.59~29.50、6.08~304.00、4.85~242.50、1.66~83.00、19.79~989.50 μg/mL线性关系良好(r≥0.9993);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11%、98.23%、96.95%、97.78%、100.02%、97.21%、99.66%、99.52%、98.81%、100.08%,RSD值分别为1.04%、1.23%、1.37%、1.65%、0.70%、1.28%、0.65%、0.81%、1.11%、0.63%.结论 建立的HPLC法可用于抗妇炎胶囊中10种活性成分的测定,作为抗妇炎胶囊质量控制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心房颤动(房颤)伴长RR间期患者在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后的心律变化.方法:纳入行射频消融治疗的房颤患者336例,其中阵发性房颤203例,持续性房颤133例.依据手术前后24 h动态心电图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最长RR间期值及长RR间期次数.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线性回归探索最长RR间期改善的相关因素.结果:平均随访23.5个月,随访期间各组均无起搏器植入.与术前相比,术后阵发性及持续性房颤患者RR>3 s的间期次数均无统计学差异.对于阵发性房颤患者,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提示年龄与最长RR间期减少幅度呈负相关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具有易于传播和难以治疗等特点,是一种具有潜在致命性的致病菌.目前治疗MRSA感染的药物屈指可数,但MRSA已对包括万古霉素在内抗菌药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故亟需开发新型抗MRSA药物.查尔酮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可作用与细菌的Ⅱ型脂肪酸生物合成途径、DNA、丝状温度敏感突变体Z、外排泵、毒力因子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等.因此,查尔酮类化合物对包括MRSA在内的多种致病菌具有良好的广谱抗菌活性.本文将综述十年来所发展的具有抗MRSA活性的查尔酮类化合物,为今后进一步开发活性更
目的 探讨益生菌辅助以左氧氟沙星为基础三联方案在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应用效果及对根治率和不良药物反应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择2017年2月—2020年10月我院就诊的110例Hp感染胃溃疡患者,根据简单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左氧氟沙星为基础三联方案治疗,观察组在以上基础联合益生菌.两组均持续治疗两周.记录治疗后Hp根治率,并比较两组临床症状评分、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及不良药物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Hp根治率(92.73%)高于对照组(78.18%)(P<0.05);治
目的 了解ICU病区临床分离菌株耐药性的变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4-2019年间ICU病区患者送检标本的细菌培养及体外药敏试验数据,使用WHONET5.6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2019年共分离出非重复菌242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894株(78.1%)、革兰阳性菌532株(21.9%);居前5位的革兰阴性菌是鲍曼不动杆菌(26.0%)、肺炎克雷伯菌(16.5%)、大肠埃希菌(12.0%)、铜绿假单胞菌(9.7%)和黏质沙雷菌(3.1%);居前5位的革兰阳性菌是金黄色
金黄色葡萄球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一种人兽共患病原菌,可导致多种疾病甚至死亡,严重威胁人类健康.20世纪40年代青霉素问世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曾一度得到了有效控制.但随着抗菌药的长期、广泛使用,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不断涌现并迅速肆虐全球.据统计,每年全球感染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人数高达数百万,其中约三分之一患者因此失去生命.开发新型抗菌药是克服耐药性的主要手段之一,而杂环化合物在抗菌新药的研发中占据主导地位.其中,1,3-噁唑类化合物具有潜在的抗菌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本文将归纳自201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方法 选取贵州省人民医院2014年—2019年收治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脑脊液标本,进行病原菌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共分离出350株病原菌,主要来源于神经外科(35.1%)、儿内科(14.3%)、儿科重症(13.1%)、神经内科(10.3%)及ICU(5.1%).350株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182株,占52%;革兰阴性菌168株,占48%.革兰阳性菌中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对青霉素G耐药率为10%以上、对利福平、红霉素、四环素耐药率60%以上,对万古霉素、利奈
目的 利用氮杂卡宾催化的仿生不对称质子迁移方法,高效构建了β-内酰胺类等一系列手性的新型头孢菌素头孢比罗酯衍生物.方法 以羟甲基-7-氨基头孢烷酸(7-ADACA)为起始原料,通过五步反应合成第五代头孢菌素头孢比罗酯,使用手性N-杂环卡宾(NHC)催化剂通过不对称质子迁移,合成了一系列头孢菌素头孢比罗酯衍生物.结果 合成了6个新型头孢菌素头孢比罗酯衍生物,其结构经1H-NMR、13C-NMR、MS和HRMS确证.结论 以氨基茚醇衍生的三氮唑为卡宾前体,1,4-二氮杂二环[2.2.2]辛烷胺盐为质子梭,咪唑
目的 探讨宣肺败毒方对冠状病毒感染治疗作用的有效成分、作用靶点、信号通路等,从而阐释其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Cytoscape构建了宣肺败毒方的药物-性-味-归经网络.采用TCMSP数据库、SwissADME数据库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宣肺败毒方的有效成分和相关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和CTD数据库收集严重急性呼吸道疾病(SARS)、2012年的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疾病靶点,将药物靶点和疾病靶点取交集,利用Cytos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究丹香冠心注射液治疗心绞痛、心肌梗死的作用机制及配伍规律.方法 选取丹香冠心注射液中丹参中有机酸类成分丹参素、原儿茶醛,丹酚酸类成分丹酚酸B、丹酚酸D、迷迭香酸及降香中挥发油类成分橙花叔醇、氧化橙花叔醇、香兰素为研究对象,利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TCMSP数据库对8个化合物的潜在作用靶点进行预测.借助GeneCards、OMIM、DisGeNET等数据库收集与心绞痛、心肌梗死相关的靶点,将化合物靶点和疾病靶点取交集,然后通过String、Omicsb
目的 研究维生素D缺乏和过剩对大鼠脑内P-糖蛋白(P-gp)和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功能和表达的影响.方法 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去维生素D(NVD)组和高维生素D(HVD)组,分别使用标准饲料(1000 IU/kg维生素D)、去维生素D(0 IU/kg维生素D)饲料和高维生素D(20000 IU/kg维生素D)饲料饲养12周,诱导维生素D缺乏和过剩模型,测定大鼠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1 α,25二羟基维生素D3[lα,25(OH)2D3]水平以确证模型.造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