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的爱启蒙于母亲的怀抱。婴儿在出生时是无助的。焦虑、害怕、一无所有的。婴儿要依赖双亲才能生存、舒适、安心。当这些基本的身体和情感需要被父母满足时。孩子就觉得被爱。父母以照顾来表达爱。婴儿则在被照顾时体验到爱。爱。似乎是人类的一种本能。
如今。爱已越来越受到人们尤其是为人父母的重视。咨询室里,常有懊恼的父母在抱怨孩子,“为什么孩子不知道心疼父母”。“孩子太以自我为中心”。或是责怪自己。“都怪小时候对孩子不严/太严”。更有些父母后悔不迭。“早知如此,当初我们就不会这样逼迫孩子”。过去的家庭教育注重成才,“子不教父之过”;可当孩子出现问题。才反省当初自己对孩子的爱还不够多或是不够好。
爱是孩子的养分
对婴幼儿来说,爱是生死攸关的大事,没有爱。生命就无法存活。
根据对二战后欧洲一些孤儿院的调查。即便是居住在舒适干净的孤儿院里的孤儿,由于保育员被要求与他们保持感情上的距离,他们得不到家庭的温暖与爱的滋润。尽管营养充足,死亡率仍很高。
与此相应的。中国的许多福利院负责人发现,那些被他们通过多方努力送到收养或助养家庭(尤其是外国的热心妈妈家里)的孩子,在与养父母生活过一段时间后。由于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情感的滋养。大多一改过去身体与智力发育滞后的状况,变得健康活泼/聪明伶俐。
爱,不需要条件
健康的爱给人以安全、温暖、支持、滋润的美好感觉。心理是开放而松弛的,爱者和被爱者都感受到心灵的滋养和成长。一个孩子童年期的生活品质的健康快乐度与他(她)以后的生活品质有着极大的正相关关系。如他(她)在生命早期感受到父母亲人完满的爱。就能体会到什么是健康的爱,他(她)也会以此种方式去爱自己和身边的人。
爱,深刻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一个人的人格成长与自我价值感的获得有赖于他(她)在童年时期(6岁以前),从父母亲及成长环境里满足的“无条件的爱”的多少为依据。所谓“无条件的爱”,就是指纯粹的爱,爱不包含除爱以外的任何东西。爱只是一种心理过程。当孩子即将出生的那一刻。父母都会祈求孩子平安健康,这似乎是对孩子最原始、最本真的爱,因爱而爱。那一刻的爱,是因为孩子这个生命的个体存在而感受到“爱”。
可是随着孩子渐渐长大。父母会将自己的需要投射到孩子身上。用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孩子。于是。有的父母开始抱怨孩子不听话、或是成绩不好、或是不如邻居的孩子等等。将自己未竟的心愿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帮他们完成。父母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也容易越来越失望;孩子都是很敏锐的。当感觉到父母的失望时。他/她就会认为父母不再像以前爱自己了。并将原因归结为自己不好。从而影响其自我价值的建构与自信心的建立。于是,他/她可能会干脆放弃努力,或是更加努力,去达到父母的期望值来讨好父母。以重新赢得他们的爱,同时也会形成了一种“爱是有条件”的观念,并将自我价值建立在别人的评价与反馈之上。孩子在童年里未能得到充分的“无条件的爱”。在他/她以后的爱情与生活中,爱就是有条件的了。是一种需要交换或是用来交换的工具。
爱,需要表达
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含蓄,许多父母即使再爱孩子。也吝于用言语来表达。经常是“爱在心里口难开”。对父母来说。爱的表达并不是简单的说“我爱你”。或者我经常搂搂抱抱你那么简单。这里既有家庭文化传承的问题,也有父母心理能力的问题。愿意坦诚地与人分享爱的心境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爱孩子就要直接表达出来,不要“迂回”。要学会经常欣赏孩子,让他觉得自己需要,受关注,很棒,很优秀,被认同接纳,这些都是爱的正面表达方式。批评、指责、打骂、严厉教育、苛求。是爱的负面表达方式。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正面的心理营养和养料。有的父母当着孩子面不愿意表扬孩子。比如孩子考了98分,父母嘴上会说你怎么不得满分。实际上内心可能觉得孩子很棒。但就是不愿意把心里话当着孩子说出来。他们认为如果这样说孩子就会骄傲。其实这是误解。孩子需要和父母共情,一起分享快乐会给孩子带来新的动力。父母想方设法能让孩子骄傲两天也是非常重要的技术。
爱是一门艺术。需要父母们去研习。去体验。父母们也要学习。也要成长。能爱别人的人首先要爱自己,爱自己的人,他们的爱才是一种有源之水。成熟的人因爱而需要,幼稚的人因需要而爱。健康的爱,来源于成熟的自我。父母不断地完善自己,用言行教给孩子什么是真正的爱,这种家庭环境的耳闻目染比其它形式的爱的教育可能更有效。爱,无需条件,我们说到,更要做到。
编辑 王 珺
如今。爱已越来越受到人们尤其是为人父母的重视。咨询室里,常有懊恼的父母在抱怨孩子,“为什么孩子不知道心疼父母”。“孩子太以自我为中心”。或是责怪自己。“都怪小时候对孩子不严/太严”。更有些父母后悔不迭。“早知如此,当初我们就不会这样逼迫孩子”。过去的家庭教育注重成才,“子不教父之过”;可当孩子出现问题。才反省当初自己对孩子的爱还不够多或是不够好。
爱是孩子的养分
对婴幼儿来说,爱是生死攸关的大事,没有爱。生命就无法存活。
根据对二战后欧洲一些孤儿院的调查。即便是居住在舒适干净的孤儿院里的孤儿,由于保育员被要求与他们保持感情上的距离,他们得不到家庭的温暖与爱的滋润。尽管营养充足,死亡率仍很高。
与此相应的。中国的许多福利院负责人发现,那些被他们通过多方努力送到收养或助养家庭(尤其是外国的热心妈妈家里)的孩子,在与养父母生活过一段时间后。由于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情感的滋养。大多一改过去身体与智力发育滞后的状况,变得健康活泼/聪明伶俐。
爱,不需要条件
健康的爱给人以安全、温暖、支持、滋润的美好感觉。心理是开放而松弛的,爱者和被爱者都感受到心灵的滋养和成长。一个孩子童年期的生活品质的健康快乐度与他(她)以后的生活品质有着极大的正相关关系。如他(她)在生命早期感受到父母亲人完满的爱。就能体会到什么是健康的爱,他(她)也会以此种方式去爱自己和身边的人。
爱,深刻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一个人的人格成长与自我价值感的获得有赖于他(她)在童年时期(6岁以前),从父母亲及成长环境里满足的“无条件的爱”的多少为依据。所谓“无条件的爱”,就是指纯粹的爱,爱不包含除爱以外的任何东西。爱只是一种心理过程。当孩子即将出生的那一刻。父母都会祈求孩子平安健康,这似乎是对孩子最原始、最本真的爱,因爱而爱。那一刻的爱,是因为孩子这个生命的个体存在而感受到“爱”。
可是随着孩子渐渐长大。父母会将自己的需要投射到孩子身上。用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孩子。于是。有的父母开始抱怨孩子不听话、或是成绩不好、或是不如邻居的孩子等等。将自己未竟的心愿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帮他们完成。父母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也容易越来越失望;孩子都是很敏锐的。当感觉到父母的失望时。他/她就会认为父母不再像以前爱自己了。并将原因归结为自己不好。从而影响其自我价值的建构与自信心的建立。于是,他/她可能会干脆放弃努力,或是更加努力,去达到父母的期望值来讨好父母。以重新赢得他们的爱,同时也会形成了一种“爱是有条件”的观念,并将自我价值建立在别人的评价与反馈之上。孩子在童年里未能得到充分的“无条件的爱”。在他/她以后的爱情与生活中,爱就是有条件的了。是一种需要交换或是用来交换的工具。
爱,需要表达
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含蓄,许多父母即使再爱孩子。也吝于用言语来表达。经常是“爱在心里口难开”。对父母来说。爱的表达并不是简单的说“我爱你”。或者我经常搂搂抱抱你那么简单。这里既有家庭文化传承的问题,也有父母心理能力的问题。愿意坦诚地与人分享爱的心境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爱孩子就要直接表达出来,不要“迂回”。要学会经常欣赏孩子,让他觉得自己需要,受关注,很棒,很优秀,被认同接纳,这些都是爱的正面表达方式。批评、指责、打骂、严厉教育、苛求。是爱的负面表达方式。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正面的心理营养和养料。有的父母当着孩子面不愿意表扬孩子。比如孩子考了98分,父母嘴上会说你怎么不得满分。实际上内心可能觉得孩子很棒。但就是不愿意把心里话当着孩子说出来。他们认为如果这样说孩子就会骄傲。其实这是误解。孩子需要和父母共情,一起分享快乐会给孩子带来新的动力。父母想方设法能让孩子骄傲两天也是非常重要的技术。
爱是一门艺术。需要父母们去研习。去体验。父母们也要学习。也要成长。能爱别人的人首先要爱自己,爱自己的人,他们的爱才是一种有源之水。成熟的人因爱而需要,幼稚的人因需要而爱。健康的爱,来源于成熟的自我。父母不断地完善自己,用言行教给孩子什么是真正的爱,这种家庭环境的耳闻目染比其它形式的爱的教育可能更有效。爱,无需条件,我们说到,更要做到。
编辑 王 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