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快速康复外科(ERAS)护理理念对腹部创伤性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及康复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腹部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ERAS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胰岛素抵抗指数(IR)的变化,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VAS)及术后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第3,5,7天血清CRP水平、I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肛门恢复排气时间、胃管留置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ERAS理论可有效减轻腹部创伤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减轻其术后疼痛感,促进术后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加速康复外科;腹部创伤;应激反应;术后康复;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7225(2019)15-0063-01
腹部创伤作为意外发生时最容易出现的损伤之一,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因腹部存在较多重要脏器,发生损伤时往往存在多个脏器损伤,且损伤时症状体征可能较隐蔽,及时、有效、安全地确诊和处置以降低相关伤死率是对临床医师的极大挑战。随著医学技术和理念的不断发展,不仅手术技术愈发成熟,同时对于腹部创伤的快速辅助诊断和救治观念也在发生变化。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腹部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有明确的创伤史;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16分,为严重创伤;神志清醒、无认知功能障碍、沟通障碍;均在知情同意下参与研究。排除标准:合并精神障碍疾病;不符合外科手术指征;入组前合并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25~58岁,平均(38.50±3.80)岁;损伤类型:空腔脏器破裂10例,实质性脏器破裂出血10例,合并骨盆骨折10例,合并胸部损伤10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22~60岁,平均(39.20±3.20)岁;损伤类型:空腔脏器破裂9例,实质性脏器破裂出血11例,合并骨盆骨折12例,合并胸部损伤8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损伤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处理措施
FTS组采用FTS理念指导下的治疗方案。①麻醉:采用快通道麻醉,即气管插管联合丙泊酚+瑞芬太尼+顺式阿曲库胺持续静脉泵注、间断吸入七氟烷,视情况联合硬膜外麻醉;②镇痛:采用超前镇痛、硬膜外自控镇痛、静脉自控镇痛等多模式镇痛,术后24~48h开始口服非甾体类止痛剂;③保温:监测体温,采取保温措施,包括术前及时去除湿冷衣物、病室及病床加温,术中腹腔冲洗液加温等,关腹前40~45℃温盐水冲洗腹腔,避免低温;④导管留置:除休克者留置尿管外术前不常规留置胃管、尿管,放置者24h内尽早拔除;可不放置腹腔引流管,放置腹腔引流管者术后48~72h内拔除;⑤复苏策略:术前采取限制性复苏策略,维持收缩压(SBP)70~80mmHg、平均动脉压(MAP)50~60mmHg,出血控制后实施确定性复苏治疗;⑥液体控制:术中采用低中心静脉压策略,防止补液过多,术后液体控制在2500ml/d左右,以保持尿量0.5ml/(kg·h)为标准,实施肠内营养后逐步减量,防止补液过多;⑦早期肠内营养:术后6h饮少量生理盐水,血流动力学稳定后早期即给予肠外联合肠内营养液(能全力)或流质,并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⑧早期活动:要求早期下床活动,术后6h床上活动,术后第1天下床活动2h,第2天开始每天至少下床活动6h。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围术期处理措施。①麻醉:采用全身麻醉,即气管插管联合持续异氟烷吸入+芬太尼+顺式阿曲库胺间断静脉注射;②镇痛:注射阿片类止痛剂止痛;③保温:无严格要求;④导管留置:常规留置胃管、尿管、腹腔引流管,术后3~5d拔除尿管,排气后拔除胃管,腹腔引流液<20ml/d拔除腹腔引流管;⑤复苏策略:采用传统复苏方案,尽快将SBP维持在90~100mmHg以上、MAP提高至60~80mmHg以上;⑥液体控制:视情况而定;⑦早期肠内营养:肛门排气前实施完全胃肠外营养,排气后饮水,排便后进食流质,逐步恢复正常饮食;⑧早期活动:患者自愿时下床活动。
2结果
2.1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比较术后观察组患者第3,5,7天血清CRP,I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肛门恢复排气时间、胃管留置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2.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严重腹部创伤指的是腹腔内多脏器损伤或腹部损伤合并其他部位损伤,例如腹膜联合伤等。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特点在于伤情重且复杂,易并发感染、休克、DIC、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腹部创伤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轻微腹部创伤可能无明显临床症状及体征,而严重腹部创伤则易出现脏器出血、休克乃至死亡。在一些严重腹部创伤患者中,受伤程度、损伤器官、有无合并伤等不易确定,在对患者进行I期确定性手术治疗时尽管能起到止血及清除胃肠内容物等效果,但可能会因手术及麻醉的打击,导致创伤进一步加重,长时间的手术与麻醉可导致患者体内热量散失进一步加重,低体温可影响凝血功能,造成广泛渗血,加重机体低血容量状况,器官组织发生无氧酵解,引起乳酸水平上升,酸中毒症状加重。
综上所述,ERAS理论能有效减轻腹部创伤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减轻术后疼痛感,促进术后康复,提高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彭丽侠.损伤控制性理论在腹部外伤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0):28-30.
[2]罗春霞.腹部创伤手术后整体护理的应用效果研究[J].医药前沿,2017,7(14):309-310.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贵州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 562400)
【关键词】加速康复外科;腹部创伤;应激反应;术后康复;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7225(2019)15-0063-01
腹部创伤作为意外发生时最容易出现的损伤之一,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因腹部存在较多重要脏器,发生损伤时往往存在多个脏器损伤,且损伤时症状体征可能较隐蔽,及时、有效、安全地确诊和处置以降低相关伤死率是对临床医师的极大挑战。随著医学技术和理念的不断发展,不仅手术技术愈发成熟,同时对于腹部创伤的快速辅助诊断和救治观念也在发生变化。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腹部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有明确的创伤史;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16分,为严重创伤;神志清醒、无认知功能障碍、沟通障碍;均在知情同意下参与研究。排除标准:合并精神障碍疾病;不符合外科手术指征;入组前合并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25~58岁,平均(38.50±3.80)岁;损伤类型:空腔脏器破裂10例,实质性脏器破裂出血10例,合并骨盆骨折10例,合并胸部损伤10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22~60岁,平均(39.20±3.20)岁;损伤类型:空腔脏器破裂9例,实质性脏器破裂出血11例,合并骨盆骨折12例,合并胸部损伤8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损伤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处理措施
FTS组采用FTS理念指导下的治疗方案。①麻醉:采用快通道麻醉,即气管插管联合丙泊酚+瑞芬太尼+顺式阿曲库胺持续静脉泵注、间断吸入七氟烷,视情况联合硬膜外麻醉;②镇痛:采用超前镇痛、硬膜外自控镇痛、静脉自控镇痛等多模式镇痛,术后24~48h开始口服非甾体类止痛剂;③保温:监测体温,采取保温措施,包括术前及时去除湿冷衣物、病室及病床加温,术中腹腔冲洗液加温等,关腹前40~45℃温盐水冲洗腹腔,避免低温;④导管留置:除休克者留置尿管外术前不常规留置胃管、尿管,放置者24h内尽早拔除;可不放置腹腔引流管,放置腹腔引流管者术后48~72h内拔除;⑤复苏策略:术前采取限制性复苏策略,维持收缩压(SBP)70~80mmHg、平均动脉压(MAP)50~60mmHg,出血控制后实施确定性复苏治疗;⑥液体控制:术中采用低中心静脉压策略,防止补液过多,术后液体控制在2500ml/d左右,以保持尿量0.5ml/(kg·h)为标准,实施肠内营养后逐步减量,防止补液过多;⑦早期肠内营养:术后6h饮少量生理盐水,血流动力学稳定后早期即给予肠外联合肠内营养液(能全力)或流质,并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⑧早期活动:要求早期下床活动,术后6h床上活动,术后第1天下床活动2h,第2天开始每天至少下床活动6h。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围术期处理措施。①麻醉:采用全身麻醉,即气管插管联合持续异氟烷吸入+芬太尼+顺式阿曲库胺间断静脉注射;②镇痛:注射阿片类止痛剂止痛;③保温:无严格要求;④导管留置:常规留置胃管、尿管、腹腔引流管,术后3~5d拔除尿管,排气后拔除胃管,腹腔引流液<20ml/d拔除腹腔引流管;⑤复苏策略:采用传统复苏方案,尽快将SBP维持在90~100mmHg以上、MAP提高至60~80mmHg以上;⑥液体控制:视情况而定;⑦早期肠内营养:肛门排气前实施完全胃肠外营养,排气后饮水,排便后进食流质,逐步恢复正常饮食;⑧早期活动:患者自愿时下床活动。
2结果
2.1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比较术后观察组患者第3,5,7天血清CRP,I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肛门恢复排气时间、胃管留置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2.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严重腹部创伤指的是腹腔内多脏器损伤或腹部损伤合并其他部位损伤,例如腹膜联合伤等。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特点在于伤情重且复杂,易并发感染、休克、DIC、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腹部创伤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轻微腹部创伤可能无明显临床症状及体征,而严重腹部创伤则易出现脏器出血、休克乃至死亡。在一些严重腹部创伤患者中,受伤程度、损伤器官、有无合并伤等不易确定,在对患者进行I期确定性手术治疗时尽管能起到止血及清除胃肠内容物等效果,但可能会因手术及麻醉的打击,导致创伤进一步加重,长时间的手术与麻醉可导致患者体内热量散失进一步加重,低体温可影响凝血功能,造成广泛渗血,加重机体低血容量状况,器官组织发生无氧酵解,引起乳酸水平上升,酸中毒症状加重。
综上所述,ERAS理论能有效减轻腹部创伤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减轻术后疼痛感,促进术后康复,提高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彭丽侠.损伤控制性理论在腹部外伤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0):28-30.
[2]罗春霞.腹部创伤手术后整体护理的应用效果研究[J].医药前沿,2017,7(14):309-310.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贵州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 56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