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锋:用梦想“探索”中国

来源 :风流一代·TOP青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qing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锋曾是央视导演、制片人、部门主任,20多年来始终直接参与大型纪录片拍摄、大型电视活动的一线摄制。然而女儿的一次家庭作业,让他决定突破自我,做自己喜欢的、有意义的事。他将目标锁定历史、地理纪实短片,和团队成员使出洪荒之力,死磕選题和内容,接轨最先进的VR技术,希望成为中国的Discovery(美国探索频道)。
  离职央视寻求自我突破
  1973年10月,李锋出生于西安,父母都是知识分子。他曾随父母来到宁夏戈壁滩上,在那里度过童年和少年。正是这几年的戈壁生活,把对广阔天地的热爱深植到他的骨子里。1996年从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他进入中央电视台工作,从导演、制片人到部门主任,始终直接参与大型纪录片拍摄、大型电视活动的一线摄制。工作之余,他喜欢自驾旅行,热爱充满探险性质的户外活动。
  尽管户外拍摄有各种不可预知的危险,却能收获难得一见的、充满震撼力的自然景观。有一次,李锋在珠峰拍摄夜景,因为需要长时间延时曝光,他和摄像师两人躺在地上仰望星空。高原上的星空特别清晰,布满星星的穹项,能直观地感受到宇宙的存在,感受到人的渺小、时间的易逝。
  在央视工作十几年,李锋40岁出头就做到处长。这么多年一直做着相同的东西,他觉得自己的职业生涯已经遇到瓶颈。不过,女儿的一句话,让他下定决心离开熟悉的“安逸圈”。女儿问他:“爸爸,老师今天让我们回家问爸爸妈妈,你们是做什么工作?对社会做了哪些贡献?”女儿冷不丁这么一问,他突然觉得回答不上来。他在央视做过很多节目,但很多是被选题推着走。假如能做一些自己喜欢的、有意义的事,这样给女儿说起来会更骄傲。李锋动了离职的念头。然而辞职手续办得很繁琐,2014年提交辞职报告,2015年初才批下来。2015年6月,他和几位同事注册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内容为王
  尽管公司定位于视频摄制,但究竟做哪类视频,李锋纠结过。有人建议他:“现在网剧很火,做这个或许能拿到大IP,公司收入也有保证。”但李锋不喜欢跟风,虽然“钱”景不错,但与他的初衷有背离。看到很多年轻人对祖国的历史、地理知识匮乏,他的心里有了方向。“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假如年轻一代对星座等西方文明了如指掌,却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知之甚少,那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以前李锋在央视做过很多相关的纪录片,每一部投入数百万元至千万元不等,从策划到拍摄制作完成需要好几年时间。但这些投入巨大的纪录片,往往只能在电视上播出几次,片子的价值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李锋觉得纪录片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更多的传播,获取更好的效果。通过查询资料,他发现碎片化是移动终端的一大特征,美国人喜欢看5分钟左右的短视频,中国人更没耐心,喜欢看3分钟的。李锋将目标锁定在文史类纪实短片上。
  有人认为短视频就是把长视频剪短,其实两者的创作规律、剪辑方式、讲述方式都不一样。从时间而言,短视频是缩短了,但故事体系依旧完善,要在更紧凑的时间完成一个精致的故事。而且短视频内容制作隐含的成本很大,很多企业不愿意在上面花太大的成本,而是把资金投入到宣传推广上。但李锋注重打磨内容,坚持“内容为王”,不玩那些华而不实的噱头。从纪录片素材采购、导演培训到短视频包装等,他都投入很大的时间和资金成本。他还坚持按照央视节目的生产流程来做,申报选题、专家策划、导演阐述、联合制作、专业录音、后期精剪、视觉包装、音视频技审、三级审片,各个环节都不能疏漏。因此直到半年后,第一批短视频才正式上线。
  第一批十几个视频中,最终只有两个脱颖而出:一个是《最痛不过圆明园》,讲述美轮美奂的圆明园的历史;另一个是《韩信之死》,讲述吕雉替刘邦诛杀韩信的故事。其他视频,依然“挣扎”在被修改的“泥潭”中,等待时间破茧而出。
  李锋说:“做历史地理人文纪录片,有一点特别重要,就是史实,这也是很多互联网的短板。历史可以戏说,但不能开玩笑。”为保证短视频的内容和质量,李锋组建专家团队对纪录片涉及史料的真实性进行把关。
  除了要保证内容严谨,李锋还要和团队成员使出“洪荒之力”完成纪实短片的制作。李锋将央视每周两次的选题会,沿用到自己的企业。大部分选题在选题会上被残忍“毙掉”,因此选题会被笑侃成“鬼门关”。为了选题,很多女导演流过泪、男导演拍过桌子,但是眼泪流完、桌子拍完,他们还是咬牙修改完成。很多导演在公司买了瑜伽垫,加班到晚上十一二点,就跟着Keep(一款运动健身APP)做一套健身放松,卷起垫子继续写稿子、剪视频。李锋当然也不会闲着,只要还有员工在忙碌,他就不会离开自己的办公室。
  李锋坚持这样的定位:“有趣是手段,有用是价值目的。”他专门打造“100秒”趣味科普系列产品——《看鉴100秒》,邀请央视主持人配音,用比常规更快的语速,在100秒内梳理某个事物历朝历代的变化。尽管整体节奏轻松明快,但是其中包含的信息量极大。由于和现实性都比较贴近,播放量都能超过千万级别。另一档脱口秀产品《看鉴说》,通过历史事件引出经济管理学,极富知识性和实用性。还有日常揭秘系列《看鉴大揭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揭秘历史谜团。
  最新VR技术传播中华文明
  自2015年12月《看鉴》上线今日头条,目前累计用户已超过250万,累计播放量突破5亿。2016年11月初,李锋在微店平台上发布“优雅集”内容产品,包含7个从未面世的精选定制短视频。产品一经推出,24小时内售罄。2016年12月,看鉴APP上线新版,嵌入内容付费和付费会员功能。此外,在腾讯视频、百度视频、爱奇艺、优酷、搜狐视频等渠道,这些内容都获得推荐和稳定增长的播放量,视频网站称其为“互联网最棒的历史短视频”。
  李锋并不满足这些成绩,早已将目光投向最近走红的VR技术。2016年被称为VR元年,他想用拍摄纪录片的方式来拍摄VR。比如拍山海关,就讲它为什么叫山海关,在那里发生过什么历史故事。传统视频需要用景别、景深等来表现场景、情绪矛盾,但VR视频能以360度全景呈现。没有景别的限制,这种看似更开放自由的拍摄方式颠覆了以前的拍摄经验。从前期拍摄到后期动态画面缝合,这都是全新的挑战。李锋不惧怕这种挑战,因为他面对的问题是全世界视频行业都要面对的问题。他打算在3年内深入全国300个文化遗迹和景区,全方位展现中国历史文化,截至2016年底已完成50个。此外,中国上千座博物馆,每座博物馆都有其历史、科学意义。通过VR拍摄,则能把博物馆承载的历史文化以更轻松直观的形式呈现出来。
  尽管早已离开传统媒体,但是李锋依旧固守着传统媒体的一些东西。他始终在追求工匠精神,认真对待视频中的每一秒、乃至每一帧。如此执着这份事业,是因为李锋想推广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做中国历史其实是在传播中国文化,用户可以透过历史内容来了解剖析中国文化。他在每期节目里都配上双语字幕,让全世界来了解中国文化,这些视频目前已在Youtube、Instagram、Vimeo等海外平台上线。
  谈到未来,李锋并没有过于宏大的计划。他坦言:“我没有多大创新,就想把内容做好,把历史讲好,不管别人怎么做,我要做的就一定要做到最好,像Discovery(美国探索频道)那样去探索中国。”
其他文献
河南黄河防汛会议已于六月十七日结束,迄今已半月余,据了解有些专县作的较好,协同黄河修防段召开了县、区、乡干部会议,传达了防汛精神,建立了各级防汛组织,并把这一下作贯
认识陈长文老师是在1981年9月,当时原徽州地区正举办首届青年演(学)员基本功文艺汇演,十几个专业剧团的几百名演(学)员参赛。笔者个人表演了京剧折子戏《周瑜归天》的片段,并
从技术和市场两个方面叙述了国际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列举了在国外已普遍应用的汽车电子产品,指出了我国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方向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The paper describe
正则化是求解地震层析成像反演问题必须的。一般情况下,地震层析成像方程组非常庞大,合理选择正则化参数非常困难。本文提出一种在线性层析成像反演中实际选择正则化参数的算
The multimedia application got involved in middle school teaching.It is not only supporting the teaching information but also developing and optimizing the trad
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指出,21世纪的大学生除了接受传统意义上的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外,还应当拥有第三本护照——创业教育。在高等教育开始步入大
为了解肾活检在小儿肾脏病诊断中的意义,对16年来经肾活检明确诊断的510例肾小球疾病患儿进行了总结。在B超引导下用国产肾穿刺针行1秒钟穿刺法经皮肾活检术,标本分别做光镜、
本文对澄碧河土坝产生裂缝和渗漏的原因作了粗浅的分析,并介绍了裂缝和渗漏的处理措施 This paper makes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cracks and seepage in the Ch
(甲)方针任务的简要分析:全国防汛会议规定黄河防汛总任务,为在一般情况下,保证陕州流量一七○○○秒立方公尺,不生溃决,黄委会根据这一任务要求,规定山东具体任务,为保证洛
二维、三维的影像技术是动画电影表现的重要两种形态。随着计算机图像技术的发展,二维动画电影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冲击。三维动画技术需要大量的人员、资金和技术的支持。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