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了4000多个好友后,我一气之下把自己的微信号卖了

来源 :公务员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g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用一个行为艺术,结束了一场大型的生活失控。
  我卖掉了我的微信号,很干脆的买卖,4013个好友,2000块钱。真可笑,一个好友值五毛。
  起初是我在百度上搜索怎么清理好友。无意间点开一个链接,发现还有人收购个人微信号这种神奇操作。其实我有100种方式来处置这个号,也不缺那2000块钱,但5毛钱卖掉一个“好友”,有点像某种行为艺术,想想还是有点小激动。
  所以我就把微信号给卖了。
  捆绑
  有一段时间,微信让我极度恐慌。
  早上八点钟,老板在群里发了条很常规的通知,三分钟内,齐刷刷的“收到”就刷了几十条。一个@我的信息五分钟没回,老板就在群里发火了。
  但我又不敢设置静音。因为工作性质的关系,同事间会有竞争,需要随时沟通,错过消息,可能就落后了。三次考核后,小组排名垫底的,会被直接淘汰。
  我是一名公关,一个月平均同时跟进三四个项目。除了同事群,每月那些杂七杂八的客户沟通群就有30多个,都很活跃。关键是,老板还告诉我们,你能屏蔽亲爹亲妈,但决不能屏蔽客户爸爸。
  另外,很多生活类的群聊,吃喝玩乐的好友群,闺蜜间拉的各种群(5个闺蜜能拉4个群),还有种草群、兴趣群等,也是不能屏蔽掉的。
  所以,我每天过日子的状态就是这样:从早上还没起床,到晚上睡觉前,任由各种信息肆意轰炸,叮叮叮叮,一有消息来,手就得习惯性地点开,没得选择。
  我做过统计,早上八九点工作群里干劲最足,五分钟可以产生300多条信息。午间和晚上睡前,是生活群上线的时间,各种八卦和生活话题疯狂刷屏。
  我曾看过自己的屏幕使用时间统计,发现微信占据了屏幕时间的80%,我很久没有好好刷一下微博,看看喜欢的爱豆有没有新消息;当初踌躇满志地下载的阅读软件、英语学习软件,也几个月都没有点开了。
  这种被微信捆绑的状态太吓人了。我才工作两年而已,感觉自己快被它榨干。
  失控
  我的QQ现在有300个好友,是用了12年积累起来的,其中百分之八九十是同学和线下认识的朋友。但我的微信只用了五年时间,通讯录就已经爆满,突破5000人。
  后来每当有人加我,我就得花几分钟时间从列表里揪出一个倒霉蛋,把ta驱逐出去,永世不得超生。
  微信好友的构成也很复杂,亲人(父母,七大姑八大姨)+闺蜜朋友+同学(从小学到大学的同学)+同事(工作以来的同事和老板)+工作合作(客户和合作方)+线上朋友(豆瓣、微博认识的)+兴趣圈子等等。
  对于一个疏于管理的人来说,拥有5000好友是怎样的体验?
  答案是:全线失控!
  每天群聊和私聊消息不断下沉,眼花缭乱,根本来不及回复。这的确会伤了一些朋友的心,也惹出了很多尴尬的时候。有时候明明记得自己回复了,但点开却发现,“草稿”两个红字后面,是一句还没打完的话。
  其次就是朋友圈成了一个乱糟糟的菜市场。晒娃的,自拍的,旅行的,发广告的,还有转发自家公号文章刷屏的,场面堪称泥沙俱下。
  我经常收到各种好朋友的责备,他们会于某天在朋友圈宣布恋情、婚讯,而我对此一无所知,最后聊起这个话题时,一定会收到这样一句话:“也太不关心老朋友了吧”。
  拜托,我根本没法看到你的朋友圈好吗,5000好友滚动播报,平均每人每天发一条的话,我看完这些消息就得大半天时间了。
  我现在回想,自己微信失控最大的祸根,是当初加好友时,没有分组、打标签。那时根本就没有这个意识。
  结果可想而知。上次有个人跟我说了件事,我记得昵称是个猪头的符号,点开通讯录却发现,有20个人跟他同名。此外,昵称为“.”的,有8个人,叫Zoe的则有7个。
  重名的烦恼还不算尴尬,要命的是,总会有人给你发一个亲切的问候,但你根本想不起这个人是谁,甚至怀疑他们会不会是骗子。
  意识到这个问题严重性的时候,为时已晚,于是我亡羊补牢,重新过了一遍通讯录,把任何可能产生关系链的人,编在一起。
  但当时四五千好友的工程量是巨大的,忙活半天,我也只完成了家族成员的分组。这样也并非绝对安全,惨案终于还是发生了。某次我发了一组新男友的照片,因为恋情不稳定,不想过早被家里知道,所以屏蔽了家族成员组。
  但不曾想,漏网之鱼出现了。我一个远房亲戚把截图到家族群里,那时我爸妈正在张罗我的相亲,看到这条朋友圈时,当即怒了。
  怒的原因不是我偷偷谈男友,而是他们发现,骨肉相连的亲生女儿,竟然反手就把他们给屏蔽了。他们为此伤心了很久。
  脱离
  刚注册微信头两年,我还在学校读书,加的都是同学、朋友。功能很明确:聊天,每天有说不完的话。可能是因为闲,再琐碎的话题,大家也能叨半天。
  那时我天天发朋友圈吐槽,发自拍,对一些社会现象发表看法,当然读书和旅行也必不可少。
  现在回头看,最开始那两年里,朋友圈的确记录着我许多想法,吐槽的、严肃的、文艺腔的、甚至沙雕的,全都有。它真实地保留了那個成熟和不成熟的自己,也记录了自己的进步和成长轨迹。
  但慢慢我发现,微信性质变了。我再也没有在朋友圈流露过什么个人心事,甚至任何带情绪的话,都需要慎重和警惕。
  某次方案被反复要求修改,加班到深夜,饿到胃痛。我想着发个朋友圈,释放一下心情。大意是:可不可以睡个昏天暗地!配了加班场景的图,空空荡荡的办公大楼。
  几条消息同时发了过来,我爸妈各发了几串语音,各种担忧加责备,领导发了一杯咖啡和微笑的表情,让人发毛。
  客户呢,是一如既往的,给我来了个林志玲式的鼓励:“我们一起加油喔,胜利就在前方”。
  拜托,我只是发泄一下心情,根本不想揣摩各位的心态。现在还要制定不同的话术来回应,惹了一堆麻烦。最后,我果断把那条朋友圈删了。
  自那之后,我再也不发工作以外的朋友圈了。这也让我认清了一个本质:微信,不宜社交,只是个工作工具。
  去年9月,我考了个硕士,回到学校专研学术,彻底从那份工作里解脱出来。但微信还是个麻烦,我找了软件来清除好友,从5000减少到4000,但还是不让人放心。
  把家人和好友转移到新号后,我跟那个微信号彻底告别。索性把那些无关的好友,卖给了营销公司。
  一切重新开始,这一次,我通讯录里的每一个人,都有固定的分组和标签。
  (摘自《南都周刊》)
其他文献
罗尔夫·多贝里所著的《清醒思考的艺术》一书中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一个头戴红帽子的男人每天早上九点钟左右出现在广场上,然后疯狂地挥动他的红帽子。持续大约五分钟,他就消失了。  有一次,一名警察前去問他:“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男人说:“我在驱赶长颈鹿。”  警察说:“我们这里没有长颈鹿。”  男人坚定地说:“对啊,就是因为我,所以没有长颈鹿。”  一旦有了一个自认为正确合理的目的,就会替自己的
期刊
【材料】  作为国家重要的经济管理和行政执法部门,税务系统层级多、队伍大、分布广,且主要集中在基層,党的关系都在地方。P省税务局系统有1.4万多名干部,其中党员近1.1万名。近年来,P省税务局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责任,大力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体现在税收工作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各个层级。在党建工作体制上,建立了“纵合横通强党建”的系列制度办
期刊
【材料】  近年来,G省城镇化推进速度不断加快。2010—2018年,G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43个百分点,2018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2.51%,8年间城镇人口新增1200万多人。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由于公共服务和其他城市功能覆盖能力不足,在人口向城市大规模流动时,城市户籍并未完全放开,表面看在城市的人口实际是在城市“暂住”“栖身”,目的是“挣钱”,还没有真正“落户”和“融入”城市。
期刊
从我在美国十几年投资办厂经验看,如今在美国从事制造业,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资源价格低,二是税费低,三是市场需求强劲。而在人工方面,美国一个最大的短板就是人工费用较高,而且在制造业方面非常缺少年轻的管理者和蓝领工人。同时美国文化核心价值是所谓的民主与自由,体现在企业中就是你不能管我,一切以工人自愿为主。全国性的工会组织代表工人与资方业主较量,政府原则上不干预劳资之间的事,造成效率低下。  中
期刊
面对领导,虽无需奉承,但也不能没有感情,在注意力极度分散的互联网时代,是否回复一个人、多久后回复一个人、回复一个人多少字都体现了我们对对方的重视程度。所以,问题不是出在“嗯”上,而是因为没有付出感情。  近日,员工聊天回复“嗯”被老板批评的新闻上了热搜。在聊天中,老板告诉员工:“和领导或客户都不要回复‘嗯’,这个是基本的微信礼仪。”员工将老板的批评定性为讲大道理,准备辞职。  到底是谁错了?这还得
期刊
加拿大的行政区分为三级:联邦、省(地区)、市(镇、区)。除了上述三级行政区,加拿大还有一种区域合作机制。比如“大温哥华地区”,就是由温哥华市以及周边的20多个市、镇、区组成的一个区域,比如我工作所在的尼亚加拉大区政府,它由周边12个城市组成。  加拿大的公务员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在上述四级政府部门工作的公务员,另一部分是在其他公家单位工作的公务员。加拿大其他公家单位包括医院、大学、天主教学校、
期刊
在海外一些国家和地区,官员在“房产”问题上的违规行为一经发现,往往意味着十分严重的后果。为阻断权力与私利之间的利益输送,相关部门使出了十八般武艺。  瑞典:买房必须“广而告之”  2011年6月,巴西媒体公布了一条售房消息。这不是一条简单的房产广告,而是向人们宣布:时任总统府民事办公厅主任帕洛西在圣保罗市买下一栋房产,但房价远高于他的经济能力。此事一经曝光,所有媒体都要求帕洛西“解释清楚”。最终,
期刊
下面这些人,是职场中最不讨喜的常见类型。  总抱怨,让人疏远  职场上免不了一些不公平、不合理,有些人会看不惯也不服气,把愤怒和委屈在同事之间表达和传播。但这么做,要么会让同事感到厌倦、无力而逐渐疏远,要么会让负面情绪“传染”一群人,降低整个集体的工作积极性。  建议爱抱怨的职场人,如果感受到待遇不公,可以及时向上级或人力资源部门反映情况,分析一下是个人工作不到位,还是绩效考核不合理,切忌在同事间
期刊
人的缺点如同花园杂草。杂草不需培植也能生长,如果不把它们清除,他们很快就会占领整个花园。  人生如同花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播种在精神花園里的消极种子,最终都会长成一种吞噬成功潜能的消极行动作物。  (摘自《少年文摘》)
期刊
士被列为“四民”之首  “士”有三画,在甲骨文中就有这个字。至今,“士”字的写法一直没有变化。“士”是什么意思?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说:“士者,事也”。反过来,事者,士也。说白了,士就是事,事也是士。“士”属“史”部,最早的士和史、事有关。士,还与数有关,上面是“十”,下面是“一”,始一终十,推十合一,“士”从事历算工作。所以在今天看来,士就是读书人、有文化的人。  古代社会分成四类人——士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