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江西省,有一个打工嫂把城里学生穿过的旧校服卖到乡下去,年收入竟然超过10万元,还在城里盖起了人房子。
小裁缝“专营”二手校服
今年39岁的田惠是江西省赣州市赣县梅林镇人。她初中毕业后,曾在广东打工10多年。2002年,她利用自己在服装厂学会的裁剪技术,在赣县县城城东的一个居民住宅小区开了家小裁缝店。然而,她的裁缝店除了给一些老年人做衣服外,更多的是为别人换换拉链扣子、打打边什么的。因为生意一直不好,她总想换一个行当。
2003年9月1日新学期开学时,田惠带着女儿去县一中报名交费,没想到每个学生还要缴付65元购买一套新校服。田惠和几个家长都不想交这个赞。但学校说如果学生没有校服,就不能参加开学典礼及每周一举行的升旗仪式等集体活动。这时,一个经济困难的家长询问收费的班主任:“校服太贵了!我能不能向别人买一套旧校服呢?”班主任说:“只要款式、颜色相同,也叫以的。”听了班主任的话,那个家长很高兴,说:“我的几个邻居的小孩都读高中了,家里的校服正不知怎么处理呢。我花一点钱,他们就会同意卖给我……”田惠听后暗自高兴,她想:我何不也去给女儿买套旧校服呢……
数天后,她向一个经常光顾她店坐的顾客,谈起了想为女儿买套二中的旧校服的事。那个顾客听了,笑道:“巧啦!我女儿上高一了,她正是在县二中读的初中。她的初中校服还新着呢,就送给你吧,哪能要际的钱呢!”随后,这个顾客送来了好几套半新不旧的校服。田惠从中挑选出两套与新校服颜色、款式相同,尺寸也适合女儿穿的旧校服,洗干净后让女儿穿着去了学校。开始时,田惠心里还忐忑不安,怕别人嘲笑自己的女儿穿旧校服,直到见女儿穿了几天没什么反应,她这才放心。
这件事让田惠茅塞顿开,她突然想到:来年开学又要买新校服,是不是很多家长也像自己一样,因为经济原因舍不得给孩子买新校服呢?那自己是不是可以收购一些旧校服,以适当的价格销售给这些家庭经济不宽裕的学生呢?
田惠立即进行了市场行情调查,走访了一些学生及其家长、老师甚至教育局的干部。调查的结果是:城镇人多数学生都不是很喜欢穿校服,如果不是学校要求他们在升国旗、开大会时必须穿校服,平时他们根本不愿意穿,而且因为身体发育快,学生们几年书念下来,家里都会留下几套旧校服;这些旧校服基本上都是八成新的,再扎扎实实穿两三年都没问题。而家长们如果扔掉这些校服会觉得可惜,留在家里又占地方,因此左右为准!
得知田惠想回收并销售旧校服后,当地一些教育界人士认为:现在倡导节约新风,如果能回收旧校服,让愿意购买的学生选购,这显然是一件好事!现在城镇学生中人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中不少人不懂得节约,花钱人手人脚,新买的校服没穿几次就随意丢弃,这不仅是经济上的浪费,而且对他们的成长不利!不过,尽管回收旧校服是物尽其用,但学校和老师操作起来有诸多不便,如果有私人从事这项业务,那就皆人欢喜了。
经过这番行情调查,田惠果断决定,把回收和销售中小学校服当成一项生意来做。
主战场转移到乡下
2004年初,田惠开始着手二手校服的回收工作。为了让别人知道自己这个新开设的服务项目,她在裁缝店门口写了一个醒目的招牌——中小学校服回收销售中心。同时,她还拟写了一个标题为“勤俭节约是美德,奢侈浪费不可取”的广告“您的孩子的旧校服积存多了放哪里去?怎样减少您每年为孩子买新校服的费用支出?中小学校服回收销售中心将为您提供最真诚的服务……”然后。她去文印店打印了几十张这样的广告,亲自到县城各个广告张贴处、各社区宣传栏和中小学大门前的公告栏里张贴。
然而,广告贴出后,把旧校服送到田惠店里的人却寥寥无几。她调查分析后才发现,原来各种张贴的小广告太多了,许多人根本不看此类小广告。于是,她开始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上门去收购旧校服。她在自行车前而挂上“收购校服”的牌子,然后根据校服的新旧程度的不同,给出每套3元至12元不等的收购价格。但是这样跑了一段时间,才收购了100多套旧校服。这时,有人向她建议,买一个具有录放功能的扩音器,将收购校服的广告内容录制好,放在自行车上自动摇放,这招果然灵,她骑车在路上走,扩音器便替她吆喝,引得路两边的人驻足关注。结果,把旧校服送到回收车或她店里的人越来越多。仅仅半个月,她就收购了1000多套不同规格款式的旧校服。
为了让顾客买得放心,田惠让女儿上网替她查阅衣服如何消毒的资料。根据这些资料,她先用0.3%的过氧乙酸溶液把衣物浸泡3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放到洗衣机里用洗衣粉洗涤,最后挂在室外,在阳光下接受紫外线照射。因为有些旧校服还有红蓝墨水、圆珠笔划痕等污渍,田惠在清洗前还要用双氧水、酒精对这些旧校服作去污处理——经过这样洗涤,那些有污渍的校服便干干净净了。此外,因为中小学生好动,有些校服虽然穿得少,但袖口、拉链却损坏了,她就要缝补换新。最后,她还要对旧校服进行熨烫。这样,每套校服经过田惠的消毒、洗涤、晾晒、熨烫和包装后,都显得如同新农。
2004年上半年,田惠将处理好的校服陈列在店里,并在店门口设置一个摊位,每套校服明码标价,以10元至35元的价格小售。与此同时,为打开销路,田惠还带上10套经处理包装好的旧校服,找到女儿所在班级的班主任和另外不同年级的3个班主任,请这些老师把这些旧校服免费送给那些因家庭困难在本学期没有购买新校服的学生。这10个家庭困难的学生得到田惠赠送的旧校服后,都非常高兴,一个学生的父亲还特意找上,门来道谢。
这次免费赠送旧校服活动,既奉献了爱心,又等于做了一次别致的宣传。渐渐地,来田惠店里选购二手校服的学生和家长多了起来。不到一个月,田惠就把500多套校服全部销售了出去,足足赚了5000多元,差不多是以前她开小裁缝店一年的收入。
但是不久,田惠新收购的一批校服却卖不动了。原来,学校已经开学了一段时间,该买校服的学生已经买了,因此除了那些把校服丢失或弄烂了学生前来购买外,几乎没有人上门。田惠这才意识到,原来,二手校服的销售也有旺季和淡季之分,城市坐一年只能做两次开学时的生意,因此并没有多少发展前景!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这种格局呢?
2004年5月的一天,刚回到乡下走亲戚。她惊奇地发现,乡下的孩子上学都没有穿校服!她不禁想:农村穷,很多家庭的孩子还辍学了,所以乡下的学校都没有特别要求学生买校服;但是,哪所学校不希望学生们衣着整洁一致,哪个学生不喜欢漂亮呢?自己何不向农村的孩子推销物美价廉的城里二手校服,如果打开了这个市场,自己的生意就没有了淡季!
说十就十。那天下午,田惠马上跑到当地 的村小学去和校长洽谈。听说她提供旧校服,村小学的李校长很感兴趣,对她说:“只要你提供的校服价格合适,款式统一,你可以先带样品到我们学校来看看。”
回到县城后,田惠挑选了一批款式一样的校服,再次来到这所村小学。这批校服是夏装,考虑到乡下孩子家庭的经济状况人多不好,田惠以10元一套的价格向学生销售。因为这批lU校服的质量不错,款式也新颖,因此很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那天,不到一个上午的时间,她带来的100多套校服就被抢购一空——几乎每个学生都买了旧校服!有的家长还为自己的孩子买了两三套,因为他们觉得这样的衣服比别的衣服还便宜,而且不但可以在学校穿,甚至在孩子干农活时也可以穿。
有了这次成功的经验后,田惠开始在乡下推荐二手校服。每次前往各乡镇中小学校时,她都要先带着几款lU校服样品,在征得校方的同意后,再根据学校的人数带着货物上门销售。虽然每套校服卖给乡下的孩子只能赚到两三块,但田惠还是很满意,因为她终于可以使自己的生意没有淡季。2004年一年下来,田惠靠卖二手校服,获利4万多元,这比以前打工和开店强多了。
此后,田惠除了在学校开学前后的那段日子在城里销售二手校服,其他时间就到乡下的中小学校去推销。就这样,她大部分时间都在乡下,把自己的销售重点也转移到了乡下。
靠卖二手校服建了大房子
二手校服因为价格实惠,质量好,在乡村学校很受学生及家长的欢迎。有些偏远山村小学的学生不曾穿过校服,现在穿上漂亮的校服,因此个个显得精神抖擞,这些学生甚至还把穿校服当做“时尚”,而统一着装也方便了学校的管理,因而受到校方的支持。有的乡下的校领导来县城开会时,甚至还到田惠的店里看货,让田惠按其要求送到学校。这样的“交易”,往往一次就达到数十套及至上百套。
二手校服一般都印有原校名,这让那些购买二手校服的学校的老师们觉得不合适。为了满足校方的要求,田惠用汽油把这些二手校服上的校名、图案除去后,再到丝印厂重新印上乡下学校的校名进行销售。这样一来,就更有针对性了,也更受校方和学生的欢迎了。
把二手校服销售给乡下孩子时,田惠对消毒、洗涤同样丝毫不马虎。后来,为让选购者消除顾虑,能放心地使用,她还主动把校服送到县卫生防疫站进行卫生检验,将卫生部门开具的“卫生检查合格证明”经缩印后附于包装袋内。
当然,田惠在乡下销售时也会遇到一些麻烦。2006年初,她去大埠乡大坑小学推销时,有个四年级的男生见她推销的二手校服很漂亮,没经家长同意就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了一套带回家。这个男生的母亲见他买了回收的旧校服,不但对他训斥了一顿,还按照包装袋上的电话号码把电话打到田惠处。在电话里,她盛气凌人地责问田惠:“你怎么把别人穿过的校服卖给我的小孩穿?你瞧不起我们乡下人,以为我们穷,买不起新衣服呀!”不管田惠怎么解释,她就是听不进,还要状告田惠。原来,这个家长是当地有名的果业大户,每年仅种脐橙一项的年收入就超过20万元,所以她认为孩子穿二手校服丢了她家的面子。田惠想,此事非同小可,处理不好将直接影响自己的校服以后在乡村学校的销路。次日一早。她就乘客车去了大坑小学。就在她刚踏进校长的办公室时,那个学生的父亲也因此事来了学校,他仔仔细细地看了那套校服,说:“这校服不错!质量、款式和布料都好,尤其是还有质量安全卫生合格证,在市场上买这种衣服少说也要50元,还不一定市场上有卖的!”随后,他还为妻子的不当言行,向远道而来的田惠表示歉意。一场风波,就这样被田惠预先的防范措施平息了。
生意越来越好,但田惠又开始为如何能收购到更多的旧校服犯愁了。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她把目光转向了赣州市。2006年6月,想对每个学期结束或学生毕业离校时,是回收校服的最好时机,田惠开始在赣州市区收购旧校服。赣州的学校多,旧校服自然也多,因此为田惠提供了充足的货源,解决了她的燃眉之急。
2006年7月,田惠在赣县成才路租了一个新门面-向赣县工商局申请办理了工商营业执照。这时,她把二手校服生意越做越红火,一年的收入已超过10万元!
2006年底,她花20多万元在县城买了块120平方米的地皮,建起了一栋三层的小洋房。如今,田惠一个人已经忙不过来了,她因此聘请了两个员工。下一步,她打算开设“中小学校服回收销售中心”连锁店,把二手校服生意拓展到赣南十八个县市的每一所乡村学校,力争年收入超过50万元。
生意就在每—个小细节中呀!
小裁缝“专营”二手校服
今年39岁的田惠是江西省赣州市赣县梅林镇人。她初中毕业后,曾在广东打工10多年。2002年,她利用自己在服装厂学会的裁剪技术,在赣县县城城东的一个居民住宅小区开了家小裁缝店。然而,她的裁缝店除了给一些老年人做衣服外,更多的是为别人换换拉链扣子、打打边什么的。因为生意一直不好,她总想换一个行当。
2003年9月1日新学期开学时,田惠带着女儿去县一中报名交费,没想到每个学生还要缴付65元购买一套新校服。田惠和几个家长都不想交这个赞。但学校说如果学生没有校服,就不能参加开学典礼及每周一举行的升旗仪式等集体活动。这时,一个经济困难的家长询问收费的班主任:“校服太贵了!我能不能向别人买一套旧校服呢?”班主任说:“只要款式、颜色相同,也叫以的。”听了班主任的话,那个家长很高兴,说:“我的几个邻居的小孩都读高中了,家里的校服正不知怎么处理呢。我花一点钱,他们就会同意卖给我……”田惠听后暗自高兴,她想:我何不也去给女儿买套旧校服呢……
数天后,她向一个经常光顾她店坐的顾客,谈起了想为女儿买套二中的旧校服的事。那个顾客听了,笑道:“巧啦!我女儿上高一了,她正是在县二中读的初中。她的初中校服还新着呢,就送给你吧,哪能要际的钱呢!”随后,这个顾客送来了好几套半新不旧的校服。田惠从中挑选出两套与新校服颜色、款式相同,尺寸也适合女儿穿的旧校服,洗干净后让女儿穿着去了学校。开始时,田惠心里还忐忑不安,怕别人嘲笑自己的女儿穿旧校服,直到见女儿穿了几天没什么反应,她这才放心。
这件事让田惠茅塞顿开,她突然想到:来年开学又要买新校服,是不是很多家长也像自己一样,因为经济原因舍不得给孩子买新校服呢?那自己是不是可以收购一些旧校服,以适当的价格销售给这些家庭经济不宽裕的学生呢?
田惠立即进行了市场行情调查,走访了一些学生及其家长、老师甚至教育局的干部。调查的结果是:城镇人多数学生都不是很喜欢穿校服,如果不是学校要求他们在升国旗、开大会时必须穿校服,平时他们根本不愿意穿,而且因为身体发育快,学生们几年书念下来,家里都会留下几套旧校服;这些旧校服基本上都是八成新的,再扎扎实实穿两三年都没问题。而家长们如果扔掉这些校服会觉得可惜,留在家里又占地方,因此左右为准!
得知田惠想回收并销售旧校服后,当地一些教育界人士认为:现在倡导节约新风,如果能回收旧校服,让愿意购买的学生选购,这显然是一件好事!现在城镇学生中人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中不少人不懂得节约,花钱人手人脚,新买的校服没穿几次就随意丢弃,这不仅是经济上的浪费,而且对他们的成长不利!不过,尽管回收旧校服是物尽其用,但学校和老师操作起来有诸多不便,如果有私人从事这项业务,那就皆人欢喜了。
经过这番行情调查,田惠果断决定,把回收和销售中小学校服当成一项生意来做。
主战场转移到乡下
2004年初,田惠开始着手二手校服的回收工作。为了让别人知道自己这个新开设的服务项目,她在裁缝店门口写了一个醒目的招牌——中小学校服回收销售中心。同时,她还拟写了一个标题为“勤俭节约是美德,奢侈浪费不可取”的广告“您的孩子的旧校服积存多了放哪里去?怎样减少您每年为孩子买新校服的费用支出?中小学校服回收销售中心将为您提供最真诚的服务……”然后。她去文印店打印了几十张这样的广告,亲自到县城各个广告张贴处、各社区宣传栏和中小学大门前的公告栏里张贴。
然而,广告贴出后,把旧校服送到田惠店里的人却寥寥无几。她调查分析后才发现,原来各种张贴的小广告太多了,许多人根本不看此类小广告。于是,她开始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上门去收购旧校服。她在自行车前而挂上“收购校服”的牌子,然后根据校服的新旧程度的不同,给出每套3元至12元不等的收购价格。但是这样跑了一段时间,才收购了100多套旧校服。这时,有人向她建议,买一个具有录放功能的扩音器,将收购校服的广告内容录制好,放在自行车上自动摇放,这招果然灵,她骑车在路上走,扩音器便替她吆喝,引得路两边的人驻足关注。结果,把旧校服送到回收车或她店里的人越来越多。仅仅半个月,她就收购了1000多套不同规格款式的旧校服。
为了让顾客买得放心,田惠让女儿上网替她查阅衣服如何消毒的资料。根据这些资料,她先用0.3%的过氧乙酸溶液把衣物浸泡3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放到洗衣机里用洗衣粉洗涤,最后挂在室外,在阳光下接受紫外线照射。因为有些旧校服还有红蓝墨水、圆珠笔划痕等污渍,田惠在清洗前还要用双氧水、酒精对这些旧校服作去污处理——经过这样洗涤,那些有污渍的校服便干干净净了。此外,因为中小学生好动,有些校服虽然穿得少,但袖口、拉链却损坏了,她就要缝补换新。最后,她还要对旧校服进行熨烫。这样,每套校服经过田惠的消毒、洗涤、晾晒、熨烫和包装后,都显得如同新农。
2004年上半年,田惠将处理好的校服陈列在店里,并在店门口设置一个摊位,每套校服明码标价,以10元至35元的价格小售。与此同时,为打开销路,田惠还带上10套经处理包装好的旧校服,找到女儿所在班级的班主任和另外不同年级的3个班主任,请这些老师把这些旧校服免费送给那些因家庭困难在本学期没有购买新校服的学生。这10个家庭困难的学生得到田惠赠送的旧校服后,都非常高兴,一个学生的父亲还特意找上,门来道谢。
这次免费赠送旧校服活动,既奉献了爱心,又等于做了一次别致的宣传。渐渐地,来田惠店里选购二手校服的学生和家长多了起来。不到一个月,田惠就把500多套校服全部销售了出去,足足赚了5000多元,差不多是以前她开小裁缝店一年的收入。
但是不久,田惠新收购的一批校服却卖不动了。原来,学校已经开学了一段时间,该买校服的学生已经买了,因此除了那些把校服丢失或弄烂了学生前来购买外,几乎没有人上门。田惠这才意识到,原来,二手校服的销售也有旺季和淡季之分,城市坐一年只能做两次开学时的生意,因此并没有多少发展前景!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这种格局呢?
2004年5月的一天,刚回到乡下走亲戚。她惊奇地发现,乡下的孩子上学都没有穿校服!她不禁想:农村穷,很多家庭的孩子还辍学了,所以乡下的学校都没有特别要求学生买校服;但是,哪所学校不希望学生们衣着整洁一致,哪个学生不喜欢漂亮呢?自己何不向农村的孩子推销物美价廉的城里二手校服,如果打开了这个市场,自己的生意就没有了淡季!
说十就十。那天下午,田惠马上跑到当地 的村小学去和校长洽谈。听说她提供旧校服,村小学的李校长很感兴趣,对她说:“只要你提供的校服价格合适,款式统一,你可以先带样品到我们学校来看看。”
回到县城后,田惠挑选了一批款式一样的校服,再次来到这所村小学。这批校服是夏装,考虑到乡下孩子家庭的经济状况人多不好,田惠以10元一套的价格向学生销售。因为这批lU校服的质量不错,款式也新颖,因此很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那天,不到一个上午的时间,她带来的100多套校服就被抢购一空——几乎每个学生都买了旧校服!有的家长还为自己的孩子买了两三套,因为他们觉得这样的衣服比别的衣服还便宜,而且不但可以在学校穿,甚至在孩子干农活时也可以穿。
有了这次成功的经验后,田惠开始在乡下推荐二手校服。每次前往各乡镇中小学校时,她都要先带着几款lU校服样品,在征得校方的同意后,再根据学校的人数带着货物上门销售。虽然每套校服卖给乡下的孩子只能赚到两三块,但田惠还是很满意,因为她终于可以使自己的生意没有淡季。2004年一年下来,田惠靠卖二手校服,获利4万多元,这比以前打工和开店强多了。
此后,田惠除了在学校开学前后的那段日子在城里销售二手校服,其他时间就到乡下的中小学校去推销。就这样,她大部分时间都在乡下,把自己的销售重点也转移到了乡下。
靠卖二手校服建了大房子
二手校服因为价格实惠,质量好,在乡村学校很受学生及家长的欢迎。有些偏远山村小学的学生不曾穿过校服,现在穿上漂亮的校服,因此个个显得精神抖擞,这些学生甚至还把穿校服当做“时尚”,而统一着装也方便了学校的管理,因而受到校方的支持。有的乡下的校领导来县城开会时,甚至还到田惠的店里看货,让田惠按其要求送到学校。这样的“交易”,往往一次就达到数十套及至上百套。
二手校服一般都印有原校名,这让那些购买二手校服的学校的老师们觉得不合适。为了满足校方的要求,田惠用汽油把这些二手校服上的校名、图案除去后,再到丝印厂重新印上乡下学校的校名进行销售。这样一来,就更有针对性了,也更受校方和学生的欢迎了。
把二手校服销售给乡下孩子时,田惠对消毒、洗涤同样丝毫不马虎。后来,为让选购者消除顾虑,能放心地使用,她还主动把校服送到县卫生防疫站进行卫生检验,将卫生部门开具的“卫生检查合格证明”经缩印后附于包装袋内。
当然,田惠在乡下销售时也会遇到一些麻烦。2006年初,她去大埠乡大坑小学推销时,有个四年级的男生见她推销的二手校服很漂亮,没经家长同意就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了一套带回家。这个男生的母亲见他买了回收的旧校服,不但对他训斥了一顿,还按照包装袋上的电话号码把电话打到田惠处。在电话里,她盛气凌人地责问田惠:“你怎么把别人穿过的校服卖给我的小孩穿?你瞧不起我们乡下人,以为我们穷,买不起新衣服呀!”不管田惠怎么解释,她就是听不进,还要状告田惠。原来,这个家长是当地有名的果业大户,每年仅种脐橙一项的年收入就超过20万元,所以她认为孩子穿二手校服丢了她家的面子。田惠想,此事非同小可,处理不好将直接影响自己的校服以后在乡村学校的销路。次日一早。她就乘客车去了大坑小学。就在她刚踏进校长的办公室时,那个学生的父亲也因此事来了学校,他仔仔细细地看了那套校服,说:“这校服不错!质量、款式和布料都好,尤其是还有质量安全卫生合格证,在市场上买这种衣服少说也要50元,还不一定市场上有卖的!”随后,他还为妻子的不当言行,向远道而来的田惠表示歉意。一场风波,就这样被田惠预先的防范措施平息了。
生意越来越好,但田惠又开始为如何能收购到更多的旧校服犯愁了。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她把目光转向了赣州市。2006年6月,想对每个学期结束或学生毕业离校时,是回收校服的最好时机,田惠开始在赣州市区收购旧校服。赣州的学校多,旧校服自然也多,因此为田惠提供了充足的货源,解决了她的燃眉之急。
2006年7月,田惠在赣县成才路租了一个新门面-向赣县工商局申请办理了工商营业执照。这时,她把二手校服生意越做越红火,一年的收入已超过10万元!
2006年底,她花20多万元在县城买了块120平方米的地皮,建起了一栋三层的小洋房。如今,田惠一个人已经忙不过来了,她因此聘请了两个员工。下一步,她打算开设“中小学校服回收销售中心”连锁店,把二手校服生意拓展到赣南十八个县市的每一所乡村学校,力争年收入超过50万元。
生意就在每—个小细节中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