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献学发展史述略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北大学文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摘要】:文献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产物,并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不断发展丰富。纵观中国文献学发展的历史长河,文献的研究、整理工作一直在不断向前发展,而且是随着文献本身的变化和时代文明的需要而发展的。本文大体概括了我国文献史的发展演变进程,阐述了中国文献事业在不同阶段所取得的累累硕果。
  【关键词】:中国;发展史
  一、文献学的起源
  “文”、“献”二字连用,最早见于《论语·八佾》。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能征之矣。汉代郑玄注:“献,贤也。”并以“文章贤才不足”解释“文献不足”。宋代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文,典籍也;献,贤也。”郑玄、朱熹的解释大体一致:文,指文章、典籍;献,指贤人、贤才,自然包括他们的言论和他们所掌握的史料。宋末元初著名学者马端临,编撰了我国第一部以“文献”命名的著作—《文献通考》。我国当代学者给文献下的定义有多种表达方式,或简或繁.不尽一致。1983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给文献下了简明的定义:“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现在这一定义已为多数学者所接受,被广泛引用。
  二、中国古典文献学发展史
  文献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我们可以大致把它分为几个阶段。中国文献的萌芽时期(公元前五世纪以前,即从中国文字的产生到春秋时代),发展时期(从公元前五世纪即战国时期至公元七世纪即雕版印刷术发明前),改革时期(从一八四0年到一九一九年,即鴉片战争以后到五四运动),飞跃发展时期(一九一九年以后)。当然,文献事业发展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大体而言,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使中国文献事业的一个分水岭。
  (一)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前的文献发展
  提到文献,我们自然要首先讨论文字的产生。甲骨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字记录。虽然它们大多是卜辞,就其反映的内容和当时的用途来说,甲骨文可以说是我国文献的萌芽。除了甲骨文,我国最早的文字记录还有青铜器铭文和石刻等。在纸发明之前,我们的祖先除了把文字记录在甲骨、金石上之外,使用最为广泛、时间最长的便是竹和木。而经加工后写了字的竹和木,称之为简牍。简牍是我国最早的正式书籍形式,这在世界文献发展史上也处领先地位。
  (二)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后的文献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有了石刻的文字。东汉时,石刻更加流行。公元四世纪左右,发明了用纸在石刻上捶拓的方法。后来智慧的劳动人民又在印章盒拓印的启发下,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2雕版印刷术发明之后的中国文献
  2.1 唐、五代的文献事业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段最为辉煌的时期,这不仅表现在经济的发达和国力的强盛上,也表现在文化以及文献创作的繁荣上。唐代前期除了收集整理前代旧书以外,中央政府还主持编撰了相当数量的图书文献,这些文献以经学和史学著作为主。贞观三年,唐太宗令姚思廉撰《梁书》和《陈书》,李百乐撰《北齐书》,令狐的棻撰《周书》,魏征等撰《隋书》。安史之乱后,唐代社会经济便一蹶不振,文献创作自然受到了影响。“乱世出诗人”世事的艰辛也磨练了不少知识分子,仅清代编修的《全唐诗》就著录了诗人两千三百多人,诗近五万首。除了诗文以外,还有出色的唐传奇,如元稹的《莺莺传》和李朝威的《柳毅传》。
  虽然五代只有五十三年,是我国历史上最为混乱的时期之一,但确是中国历史上雕版印刷书业迅速发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刻书者、刻书的地域范围和刻书的内容较之唐代都扩大了。
  2.2宋代的文献事业
  在宋代,由于社会的迫切需要和印刷术的普遍应用,北宋庆历年间,我国又出现了一种更进步的印书方法,这就是平民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值得一提的文献有宋代的三部大型类书—《太平预览》《册府元龟》《文苑英华》,以及《太平广记》。与唐诗一样,宋词也是中国文学杰出的创作,仅清代学者历鄂编纂的《宋诗纪要》就收录了三千八百多位宋代诗人的作品。在史学领域,代表有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和郑樵的《通史》等。除传统史学外,宋代还兴起了金石学,代表著作如赵明诚的《金石录》等。
  南宋以后有很多著名的藏书家及目录学大家,并善于校雠编纂成书。著名的有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和陈振孙的《直斋读书志》。尤袤的《遂初堂书目》在著录上也很有特色。
  2.3元代的文献事业
  元代除了活字印刷术有了进步以外,还出现了套版印刷术。元代对文献事业影响最大最直接者当属书院制度的发展。在元代大兴学校风气的影响下,文献创作复兴。元代的杂剧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产生了如关汉卿(代表作有《窦娥冤》《单刀会》等)、王实甫(代表作有《西厢记》)、白朴(代表作有《梧桐雨》)、马致远(代表作有《汉宫秋》)等一大批著名的杂剧作家和极富人民性、有很高文学价值的杂剧。特别值得一提还有农学文献的编纂,编成了《农桑辑要》、《栽桑图说》等书。
  2.4 明代的文献事业
  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扩大,为明代特别是明后期文献事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明代的造纸、印刷术都较前代有所发展。主要体现在版画和套印技术的成熟及餖版和拱花的发明。
  明初文字狱与科举制度限制了文献事业的发展,文坛上盛行内容空虚、形式上华丽的台阁体,哲学思想领域承袭宋元理学,毫无创新发展。但中央政府主持编纂的《永乐大典》和《五经大全》是其杰出代表。明代后期思想解放,首开经世致用学说的先河,著有《天下郡国利病书》、《黄书》等。明代后期科学技术发展很快,产生了《徐霞客游记》、《本草纲目》、《天工开物》等。还有两点值得我们注意,即丛书和地方志的编印。
  2.5 清代的文献事业
  清代是中國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由于清代不同时期社会环境的变化,文献的发展也呈现出了阶段性的差异。清代文献之厄,莫过于文字狱。文字狱的盛行,使知识分子不能也不敢关心国家大事,只能埋头于古代文献的考据之中。发面影响较大的有焦循的《孟子正义》、阎若璩的《古文尚书疏证》等。尽管清代组织大量的人力编辑大型字典、类书、丛书等,如《康熙字典》、《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等,但是这些举措把知识分子的精力引向了故纸堆,严重阻碍了新思想的产生,使文学创作与学术活动呈现出畸形发展。清代在文学艺术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如《红楼梦》、《聊斋志异》甚至达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
  三、总结
  以上总体概括了中国文献的发展历史,当然文献学研究当然还有很长的积累和完善过程。通过对中国文献历史的学习,可以使我们了解和认识我国人民在文献发展史上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及其对人类社会前进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此外对我们更好地开展文献的各项工作也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我们更要好掌握好中国文献发展史。
其他文献
(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41)  【摘要】:“邦达昌(?????????????)”是藏东芒康地区的一个有权势的富商邦达家族的商号,是近代西藏历史上仅有的为噶厦政府及十三世达赖喇嘛经商、谋利而被封为贵族的平民商人。对邦达家族的发展、兴旺、衰落等进行简要的评述。  【关键词】:邦达昌的发展;兴旺;衰落  “邦达昌(?????????????)”邦达,指的是邦达·阳培、邦达·热嘎
期刊
(浙江师范大学,浙江 金华 321004)  【摘要】: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汽车保有量和汽车后服务市场也不断扩大,对从事汽车维修与故障诊断工作的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正大幅增长。为使培养的人才规格和综合能力满足社会需要,我国开设“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的各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但目前许多院校该专业的课程体系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的学科体系的束缚,其
期刊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平水镇中心幼儿园,浙江 绍兴 312000)  【摘要】:幼儿表演游戏属于创造性游戏,是幼儿非常喜爱的一种区域游戏活动。创造性游戏对培养幼儿的自性心、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创造力,塑造幼儿美好的心灵,培养良好的个性都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平时我们的区域游戏中,我们也发现了结合主题活动开展幼儿表演游戏,不仅仅是可以丰富表演游戏的内容和形式,更可以深入地进行主题活动的实施和探究。依据“
期刊
(河北省邢台市桥东区龙泉小学,河北 邢台 054000)  【摘要】:当前我国的家庭教育由于古代教育政治性目的的局限,资源紧张、竞争激烈的现实社会局面,以及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表现出诸多不良倾向。例如,家庭教育中强烈的个人本位思想,父母为子女制定不合理的成长目标等。这不仅导致了父母与子女之间愈演愈烈的不和谐关系,也造成了中国特有的“高分低能”现象,社会上功利性思想强化等问题。  【关键词】:家庭教
期刊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摘要】:韓非是先秦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他把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融为一体,形成“法”、“术”、“势”相结合的君主集权思想,而“法”在通贯统合影响国家富强的诸因素中,居于主导地位。本文将具体分析韩非“法”的思想内涵,并对其积极意义、消极影响进行阐述。  【关键词】:韩非;法;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是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相互争鸣的时期,作为法
期刊
(曲阜师范大学,山东 日照 276800)  【摘要】:中国的书法史源远流长,自清朝开始分了碑学与帖学两个学派.。清代乾嘉以来,中国书法的格局发生了重大转变,即帖学由盛转衰,碑学则日渐兴盛。帖学的主导地位被打破,逐渐形成了碑学与帖学双峰并峙的局面,由此展开了延续至今近200年的碑学与帖学的争论。文章通过论述了碑兴帖衰的原因及碑学与帖学的关系。  【关键词】:清代;碑学;帖学  碑帖是书法的永远主题
期刊
(青岛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青岛 266061)  【摘要】:晚清时期,中华民族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各国亡国史的编译成为当时的热潮。其中《近世亡国史》的编者重视对各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事迹进行述写,期望以此激发国民的爱国情怀和反抗斗志,从而避免亡国灭种的惨剧。  【关键词】:《近世亡国史》;反抗事迹;述写  晚清时期,中华民族面临着严重危机,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增强国民的忧患意识,激发国民的
期刊
(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山东 聊城 252000)  尤时熙(1503-1580)字季美,号西川,又称西川先生、西川居士。生于孝宗弘治十六年癸亥(1503),万历八年庚辰卒,洛阳人。尤时熙“生而警敏不群”。嘉靖元年(1522),时年二十岁,乡试中举,自此入朝为官。初授官元氏教谕,后因父亲去世丁忧在家,除去元氏教谕。守丧期满之后,改章丘教谕。历国子学正、户部主事,晚年因念及母亲年老,“乞终养归
期刊
【摘要】:“贞观之治” 是我国历史上非常出名的盛事,期间诸多施政举措值得我们借鉴。而《贞观政要》是一部展现“贞观之治”思想的政治典籍,其中吏治和廉政思想影响颇为深远。本文以《贞观政要》为文献,试着从中探寻廉政经验,为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提出意见建议。  【关键词】:贞观;贞观之治;贞观政要;党风廉政  “贞观之治”是我国历史上非常出名的盛事,堪称典范,为后世历代所敬仰和借鉴。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宁欣教授
期刊
(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摘要】:种族隔离是政治人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实质是种族歧视行为。到目前为止,学者们主要以南非和美国的种族隔离为典型研究了种族隔离的界定、历史渊源、主要特征、以及反对种族隔离斗争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梳理种族隔离相关研究,以防止多民族国家种族隔离的发生,促进平等和谐的民族关系的形成。  【关键词】:种族隔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