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古典诗词鉴赏教学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ling01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世界各国的诗歌是文学艺术的精髓浓缩,是历史的再现,是文明的见证,成为传承民族灵魂的载体。中国古典诗词是古代文化的瑰宝,培养学生的古典诗歌鉴赏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文化聪明智慧,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学生个性。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努力挖掘语文教材中选取的一些文质优美、内涵丰富的古典诗歌中的美育因素,让学生在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一系列审美体验过程中逐步培养审美能力,从而真正提高学生学习、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古典诗词 教学情感 教学技巧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然而一些老师在教学古典诗词时,总是对教材中的每首诗词按照介绍作家背景、诵读诗歌、理解诗歌、分析诗歌、背诵默写诗歌等环节按部就班教授学生,到了高考复习才发现,之前所讲解的知识除了积累一些诗词名篇之外几乎作用不大,学生的能力并没有多大提高。这种现象不得不让我们深思如何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真正提高学生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
  一、我国高中古典诗歌鉴赏教学现状
  (一)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前一些学生对古典诗歌的鉴赏学习存在兴趣不浓厚的现象,此外,学生的阅读面较狭窄,知识的积累不足。在日常的生活中,很少有学生能够将阅读古典诗歌作为爱好,很多学生甚至是被迫进行阅读,内心存在抵触情绪,从而失去了自主阅读古典诗歌的积极性和热情。这样就使得古典诗歌鉴赏教学时,学生普遍存在惰性,在学习过程中,变得十分被动,很少同教师进行交流,使得知识的迁移受到了限制。
  (二)教师的教学目标功利。
  近几年来,对于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的考查在高考中几乎成了必考题,就使得高中的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目标变得比较功利,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一切都以教材和考试的重点为基础展开教学,只是将自己认为的重点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需要做的仅仅是将这些知识记下来并且加以背诵,应付考试。通常都是考试考什么学生背什么,没有正确引导学生怎么欣赏古典诗歌中的美,领略古典诗歌中的美。
  二、提高高中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的几种方法
  (一)注意积累古诗词的背景知识。
  诗歌背景知识主要包括诗人的生平经历、思想感情、艺术风格等,掌握了这些内容,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就能对诗歌进行居高临下的分析。譬如说杜甫忧国忧民的人生,沉郁顿挫的风格;李白愤世嫉俗的人生,清新飘逸的风格;辛弃疾抗金复宋的大业,在气势雄壮的主调之外,也不乏婉转悱恻。其他诗人如王维、杜牧、李商隐、苏轼、辛弃疾、陆游等,都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复习中做研究性的总结概括。
  (二)注意诗歌提示性的信息
  如题目、背景提示、注释等信息。这些提示性信息很重要,有的可能是理解诗歌的关键。例如:朱庆余的《近试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只看这首诗的内容,似乎只是写一个新媳妇准备第一次见公婆时梳洗打扮的心理状态的,只有看了题目中的“近试”,我们就知道是作者朱庆余把主考官比作公婆,把好友张水部比作新郎,从而含蓄地表现自己应试时内心的不安与期待,希望张水部帮助自己考试过关心情。还有典型的例子,如张旭的《山行留客》:“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这首诗如果不看题目,就可能使人错误地理解作者的写作目是赞扬山中的美景,或劝人留下来欣赏山中美景。只有看了诗歌的题目,才能明白。这首诗表达的是作者希望同友人共赏美景的愿望,并蕴含要欣赏最美景致就不能浅尝辄止的哲理。
  (三)借助各种知识和信息,分析诗歌的情与景。
  文学作品中抒情的最好形式是诗歌。我们鉴赏诗歌就是要品味出诗歌中所抒发的情。诗歌中的情是隐含在各种描写中的,不是平白直露的,这就要求我们目的性明确地从各个角度剖析诗歌。例如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这首诗看题目就知道是送别诗歌,自古诗人伤离别,作者在表达离别之情时,寓情于景,以景衬情,达到了极好的效果。
  (四)掌握一些必要的典故和惯用的意象。
  古诗常用典故,用典故可达到言简意赅的奇特效果。例如:“青衫司马”、“豆蔻词工”、“封狼居胥”、“关河”、“三山”、“楼兰”等。例如,严蕊的《如梦令》:“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这首宋词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他出自谁的什么作品?由此可知这首宋词写的是什么事物?抒发的是什么感情?回想初中所学的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知道了“人在武陵微醉”一句用了“武陵人”的典故,并由此推知这首宋词苗描写的是桃花,表达了作者心地高洁、超越世俗的感情。古诗中的一些惯用意象有特定的用法,如送别诗中常用“柳”、“月”、“长亭”等意象,抒愁写恨诗常用“流水”、“春雨”、“春草”等意象,表达思念的常用“雁”、“红豆”等,表现志节的常用“竹”、“兰”、“梅”、“菊”等。
  此外,还要注意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掌握一些常用的名词术语帮助理解分析诗歌的内在情感。
  钱理群说:“中国传统文化根本上是一种感悟的文化,而不同于偏于分析的西方文化。”中国古典诗词,一直洋溢着一种独具魅力、生生不息的灵性风韵。灵性是古典诗词的一种鲜活气脉,“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深乎义”。诗词教學就该多一些形声并茂的诵读,少一些学究解经式的分析;多一些陶情冶性的快乐,少一些正襟危坐的严肃;多一些联系自我的体验,少一些微言大义的挖掘。提高学生阅读古典诗歌的兴趣,真正提高学生学习、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
其他文献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发展及Internet业务的普及,以视频为主的多媒体业务形态逐步取代传统上以语音为主的业务,应用在无线视频系统方案、产品及业务监控等领域,客观视频质量评价成为
摘 要: 电大系统历经三十多年的建设发展,远程开放教育、非学历教育学生规模不断扩大,师资规模及水平稳步提升,如何按照“办好开放大学”的要求,实现电大系统顺利转型并融入国家开放大学体系是目前电大人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难题。本文以英国开放大学的层级支撑体系为切入点,在解读其多样化多层次学习模式及质量保证模式的基础之上,以期对我国基层电大转型有所思考。  关键词: 英国开放大学 体系重构 启示  一、英国
摘 要: 欧洲音乐发展上三次歌剧改革格外引人注目:格鲁克的歌剧改革、莫扎特的德国歌唱剧和瓦格纳的“乐剧”形式。这三次歌剧改革是音乐史上发展的三个恢弘时期,这三次歌剧改革给歌剧注入了新生命因素,使得歌剧在前进的轨迹中有着质朴、自然和朝气蓬勃的特征。研究这三次歌剧改革,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歌剧创作的发展。  关键词: 西方歌剧改革 格鲁克 莫扎特 瓦格纳 歌剧创作  1.引言  歌剧(opera)是将音乐
随着基于物联网的信息安全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信息安全防护意识的提高,信息安全技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变得日益重要。目前,常用的RSA算法、AES算法等安全算法因各种原因不能
针对冶金硅纯度较低的问题,采用短时间浓磷扩散吸杂工艺来提高原始冶金硅片的少子寿命。研究不同时间、温度、磷源流量吸杂对冶金硅片少子寿命的影响,并筛选其最佳工艺条件。用WT-1200少子寿命测试仪、RTS-4四探针测试仪、BACCINI电池分类检测系统、7-S.CSpec太阳电池光谱性能测试仪对冶金硅电池的少子寿命、方块电阻、电阻率、电性能和量子效率等进行测试。实验结果给出:去除硅片表面损伤后,经95
摘 要: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非常庞大,派系很多,从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内部又把马克思主义分成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不同组成部分,现在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还把这些不同的组成部分设置成不同专业,这种学科分类和理论体系的梳理方式,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内涵,不利于民众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内涵的理解。本文旨在探索从整体意义上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角度,从而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
加强早期诊断和提升医疗服务将是快速缓解恶性肿瘤负担的重要措施。现在临床上已经有许多检测恶性肿瘤的手段,不过这些手段只能检测病发患者的恶性肿瘤,并不能起到早期诊断和预
摘 要: 人本管理是现代企业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管理思想,随着人本管理思想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在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中也逐渐兴起。将人本管理和图书馆工作有机结合,有利于提高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但在实践中,也出现一些问题。文章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策略。  关键词: 图书馆管理 人本管理 管理思想  教育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個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一个国家的根基,图书馆则是教育过
摘 要: 本文使用语用学中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分析电影《老炮儿》中的一段对白,借用语言学的独特视角对人物性格和剧情进行独特的解读。  关键词: 合作原则 礼貌原则 《老炮儿》  一、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由Grice提出的合作原则(Cooperation principle)是语用学中的重要准则。其主要内容是,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必须根据目前交际的目的或方向,使谈话始终符合交际的需要(何自然,陈新仁
摘 要: 插图是课文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要充分利用插图,挖掘其知识蕴涵,完成教学重点内容的教授,合理设计作文练习,训练口语表达能力,从而激发兴趣,拓展思维,达到优化创新教法的目的。  关键词: 插图 语文教学 激发兴趣 拓展思维  为了使语文教学更直观、形象、具体,语文课本中往往设计许多插图,这些插图或多或少被教师忽视。可设计语文课本时,插图就已是课文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我们在教学